-
1 # 產房說
-
2 # 福林媽咪
既然這張“吊網”兜住了臟器,那麼孕媽懷孕時,隨著胎兒在宮腔內增大,盆底肌這張“吊網”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就像一件有彈性的毛衣,當你越扯它,毛衣上面的針腳被拉得越開,就越容易鑽風,所以盆底肌也一樣,越拉扯,纖維越鬆弛,對尿道的收緊度變小,在孕期也就容易出現一發生咳嗽、大笑這種需要腹部用力的動作時漏尿的情形。
到了孕晚期,所承受的重量本已達到最大,但是自然分娩時用力產生的壓力才是峰值,如果盆底肌沒有很好的韌性,分娩時還可能會導致盆底肌撕裂。
不過孕媽們不用過於緊張,早一點開始鍛鍊,逐漸增加盆底肌的韌性,能很大程度的避免這樣的傷害。而且盆底肌肉韌性增加,能夠改善孕產期因盆底肌鬆弛導致的漏尿現象,還能在自然分娩時幫助自身有力的將寶寶往外推送,以及改善產後尿失禁的情況。
當你小便時,想要收住小便就需要收緊你的肌肉,這時用力的肌肉,就是盆底肌。但是不建議用這樣的方法去訓練盆底肌,只是為了幫大家確認盆底肌到底在哪裡。找到盆底肌,才能開始訓練。
只要知道了盆底肌用力時是什麼感覺,那麼訓練方法其實很簡單,最好從孕早期就開始,而且越早開始訓練效果越好,需要一直堅持。
首先,要知道如何用力
盆底肌肉收縮時,確保肚子、臀部和大腿是不動的。收縮方式就是跟收住小便時的方式一樣,向內向上的感覺,而非肚子用力憋氣向外的感覺。這是開始訓練前要必須知道的,用力方向如果出錯,盆底肌是得不到很好的訓練的。
其次,訓練方式
開始練習前,孕媽要先排空膀胱,以免訓練時再次出現漏尿的問題。
找一個舒適的位置,臥室的床、客廳的沙發,也有可能是你的辦公位。放鬆所有的肌肉,將注意力放在盆底肌上,保持自然呼吸。這時肌肉向內收縮持續5秒後再放鬆,放鬆10秒,這樣為一次,重複5次為一組,每輪訓練3-5組。
沒有特定的訓練時間,沒有固定每天做多少輪,沒有固定的地點,所以,孕媽全天隨時隨地都可以訓練,想到了就訓練一輪。
想要增強盆地肌肉可以採用“慢收縮”,收10秒,放10秒,收放為一次,重複10次這就樣的動作;想要改善大笑、咳嗽、打噴嚏時的漏尿現象,可以採用“快收縮”,收1秒放1秒,重複10次為一組。
重點在於持之以恆,不僅對孕媽好,對所有的女性都有好處哦,還不快做起來?
-
3 # 亮點月嫂
盆腔器官脫垂
盆底肌,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原本是有彈性、充滿活力的,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肌肉、筋膜、韌帶這些盆底支撐結構薄弱或損壞,不能很好地支撐盆腔的臟器,就會導致一個或多個盆腔器官掉入或被擠壓出陰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1. POP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每年脫垂相關的手術率有0.1%~0.3%。一項北美的研究顯示女性一生中手術治療脫垂或者壓力性尿失禁的風險為11%,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要一次以上的修復手術。
2. POP來源於盆底支援結構的損傷,可能是真正的撕裂,比如分娩過程中盆底組織極度擴張,肌纖維拉長或撕裂;也可能是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比如絕經後雌激素減低、盆底組織萎縮退化而薄弱,甚至是盆底組織先天發育不良。另外,有慢性咳嗽、便秘、經常重體力勞動等造成的長期腹壓增加,都有可能加重或者加速脫垂的進展。
3. POP患者常常伴有明顯下墜感,嚴重的甚至能感受到或者看到膨大的組織器官脫出陰道口。外人看不出來,盆腔器官脫垂卻會悄悄地給女性的生活帶來諸多困擾。久站或勞累後症狀明顯,臥床休息後症狀減輕。嚴重時脫出的器官不能回納,還可伴隨分泌物增多、潰瘍、出血等。
4. 隨著盆底理論的進步,現代解破學對盆底的描述日趨細緻,POP的分類方式也逐漸明瞭。目前POP可分為三類,分別是:
(1)前盆腔缺陷:包括膀胱及陰道前壁膨出以及尿失禁;
(2)中盆腔缺陷:包括子宮及陰道穹隆脫垂(切除子宮者);
(3)後盆腔缺陷:包括陰道後壁及直腸膨出,可同時合併有腸疝。
延伸閱讀:《從盆底理論進步看盆腔器官脫垂分類》
5. 目前國際上廣泛接受和採用的POP定量系統是Bump教授早在1996年提出的盆腔器官脫垂定量分期法(POP-Q),雖在起初幾年遭到較多抵制,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和文獻支援。目前已成為國際控尿協會(ICS)、美國婦科泌尿協會(AUGS)和美國婦科外科醫師協會首選的 POP 分級系統,也是目前國際上唯一通用的標準。
POP-Q 分期是客觀的位點特異性系統,用於女性 POP 的描述和分期。透過定量測量代表著脫垂陰道的前壁、頂端和後壁的各個點,以3x3的表格呈現,以繪製出陰道「地形圖」,然後利用這些解剖點來確定脫垂的分期。
6. POP是“隱匿性尿失禁”(OSUI)的始作俑者,具體表現為平時沒有壓力性尿失禁(SUI)症狀的盆腔器官脫垂(POP)患者在脫垂復位後增加腹壓時有漏尿的現象,臨床上頗為常見。
7. POP的治療方式有很多,手術無疑是十分高效的一種。不過,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捱上一刀。對輕度脫垂或者不想承受手術痛苦的人來說,非手術治療就顯得溫和一些了。非手術治療方式中,又有子宮託、凱格爾訓練、盆底康復、生活方式干預等等。
8. 在眾多POP的非手術治療方式之中,子宮託的歷史最為悠久,目前仍是子宮脫垂的非手術治療的一線治療方法。其安全有效,併發症少,且經濟方便,患者經過學習後能自己操作。
9. 子宮託的型別各式各樣,其中又以環形子宮託最為常用,其容易摺疊、插入和取出。
10. POP治療方式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預防。一是做好盆底肌的鍛鍊,如堅持做適度的運動(瑜伽、凱格爾運動等),這樣可以使肌肉更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力量。二是產後注意休息、增加營養,早下床活動,但不宜做過多過重的體力勞動,也應該避免久站、久坐、久蹲。三是要及時治療便秘、慢性咳嗽,適當控制體重。
-
4 # 海舒醫生
您講的修復是什麼?我不確認市面上關於此類產品的概念。咱們從醫學角度聊一聊。
產後身體需要恢復這是肯定的。
腹部,盆腔,甚至是腰背部,內臟等都需要修復,人體自身有修復機制,修復的過程因人而異。如果身體健康,確實恢復的比較好,不過漏尿這個問題要修復很久。
有一部分人身體可能是亞健康,那麼恢復起來會很慢,甚至留有遺憾。
產後一定要注意月經(惡露),排尿,排便,乳腺,身體是否疼痛,情緒是否低落。
身體健康,建議儘早康復身材。做一些具有治療意義的動作,請有醫生評估。祝美媽辣媽身體健康
-
5 # 母乳指導笑笑媽
在我接觸的寶媽媽中,幾乎每個人都會非常關心產後身材恢復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想把自己腰上的那一個“游泳圈”甩掉,從臃腫變苗條。是的,產後新媽媽都會在生完寶寶後發現自己的體重比以前明顯增加了許多,有的媽媽說自己整個胖了一圈;有的媽媽則形容自己的腰像水桶一樣粗。這是因為在生完寶寶後,子宮還沒有復位,身體內儲存了較多的水分,腹壁都比較鬆弛,皮下脂肪也增多等原因造成的。
想要產後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從孕期開始就要做長期的重視和規劃,不能說等到我們生完寶寶了才想起來自己太胖了,需要修復身體的事情。 孕期合理控制體重 在懷孕期間,合理的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很重要,因為這不但關係到媽媽產後的體型恢復,而且對生一個理想寶寶的體重也非常重要。 孕前正常體重的媽媽,理想狀態是在整個孕期體重增長10-12公斤左右。而體型偏胖的媽媽,要把體重控制在增長7-9公斤就夠了。現在想想我10年前生寶寶的時候,體重是156斤,沒懷孕之前是115斤,這中間就增長了20公斤,現在才知道明顯超重了,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年,但體重也是一直在120斤左右減不下來了。
有些媽媽會說,孕期我沒注意控制體重的事,可是現在生完寶寶卻胖了這麼多,這要怎麼恢復苗條呢?別急,照著下面的方法來試試。 1.均衡飲食。我們都知道在生完寶寶後,產婦耗費了大量的氣血,所以身體是很虛弱的,在月子裡家裡的老人就會經常給她們進補一些非常有營養但又高脂肪的食物和濃湯,其實這種傳統的進補方式是不科學的,一個是營養過量會讓媽媽們長胖,另一個有些媽媽在給寶寶母乳餵養的過程中乳腺管還沒有完全通暢,如果喝一些油膩的濃湯,會增加堵奶的風險。所以產後飲食一定要均衡,可以多吃一些蔬菜,雞肉、魚肉、豆類、雞蛋等都可以吃一些,這樣即保證營養,也減少媽媽發胖的機率。
2.堅持母乳餵養。我們要堅持長期的母乳餵養,因為我們都知道母乳對寶Bora說好處太多了,其實對媽媽來說也是一樣。因為在哺乳的過程中,可以消耗掉過多的脂肪,還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脂肪的堆積,所以如果堅持餵母乳,那寶媽媽也能夠瘦下來的。
3.產後科學的運動。生完寶寶後,我們要及早地做一些科學運動。舊的坐月子風俗,是儘量不讓媽媽活動,大多數時間都要臥床休息,有些剖腹產媽媽,或者順產有撕裂、側切的媽媽,因為傷口疼的原因,大多也是會經常躺在床上,不願意下地活動。這樣的做法就不利於產後體型的恢復。 也有些媽媽會說,我產後一直在照顧寶寶,都累的不行了,怎麼還是沒見瘦呢?其實,照顧孩子雖然覺得很累,但這並不是一項減肥的運動,減肥的效果當然也不會好。
正確運動的方法
每個媽媽在產後都要根據自己生產的情況下地進行活動。
順產媽媽:產後6-12小時,下床做一些輕微的活動,比如簡單的上廁所,稍微在地上走一走,都是可以的。
剖腹產媽媽:術後24小時拔掉導尿管後,就可以下地活動了。 有的媽媽可能傷口疼痛得比較嚴重,那就根據個人情況下地的時間可以適當推遲。 媽媽們如果想擁有一個苗條的身材,健康的身體,那就從生完寶寶開始,多多注意以上的各個事項吧!凡事貴在堅持,只要好好下來,沒有什麼事是成不了的!
-
6 # 西柚泡泡多
很多媽媽可能沒有漏尿的困擾,以為自己的盆底肌很健康,不需要特別的注重和鍛鍊。但事實上,不嚴重的盆底肌鬆弛早期是沒有任何症狀,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媽媽們,但長時間下來,隨著盆底肌器官狀況逐漸加劇,就會誘發下腹重墜幹、漏尿甚至是尿失禁等症狀。
產後應該要把盆底肌修復放在首位。不管是產後有沒有出現漏尿等問題,都應該重視盆底肌訓練。G動裡面有詳細的盆底肌訓練方案,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盆底肌運動。前期學習發力點,然後一步一步跟著做。可以有效增強盆底肌肉。
回覆列表
產後修復是個熱門話題,尤其現在條件好了,眾多寶媽更注重內在和外在的自我美,那麼,產後骨盆修復、盆底肌和腹直肌修復是不是都有必要做呢?
我認識不少孕媽,在孕期的時候就把產後修復所有專案的費用都交過了,美名其曰是套餐優惠又實用。
這樣做是足夠理性還是被忽悠後的心血來潮呢!
作為產科工作者,本著科學的態度,給予切合實際的答案。
一、關於骨盆修復
孕期及分娩的過程中,骨盆的大小和結構是不會發生變化的,變化的只是恥骨之間的纖維軟骨,由於孕期激素水平的影響變得鬆弛,這是為分娩做準備。
有的女性會有輕度的恥骨分離,在分娩後給予適當的固定會慢慢恢復,如果嚴重者,可以用骨盆固定帶治療,特別嚴重的需要進行手術。
所以,廣大的女性千萬別被廣告給忽悠了,錢要花在刀刃上。
二、盆底肌和腹直肌必須治療嗎?
答案是:不一定,要看具體情況。
1、盆底肌:盆底肌用不用治療,需要寶媽們在42天左右,到當地醫院的盆底康復中心做檢查,如果盆底肌功能正常,就不需要做修復,如果盆底肌力達不到正常,則需要正規按療程進行治療。
但是,在產後與42天之間,我們要注意:
(1)需要我們的寶媽做kegel運動,每天不少於200次,可以分二次進行。具體做法:縮緊肛門,保持3——5秒。
(2)月子中不做負重動作,好好休息,利於盆底肌的修復。
2、腹直肌分離
(1)什麼是腹直肌分離呢?就是在整個孕期,增大的子宮擠壓腹直肌並將其拉長,使得兩條腹直肌以腹白線為中線向兩側分開,這就是腹直肌分離。有些女性的腹直肌之間,甚至可以放入4個手指的寬度。
(2)腹直肌分離在孕期就可以被檢查出來。(3)腹直肌分離的後果:存在腹直肌分離的寶媽,腹部贅肉多特不美觀,又不易恢復,關鍵還引起女性腰背痛,嚴重者還會出現疝氣。
(4)產後哪些動作加重腹直肌分離:在產後——42天之內,寶媽們千萬不要做仰臥起坐、下蹲或健身運動,這些都會加重腹直肌分離。
(5)產後哪些動作有利於腹直肌分離的癒合:產後的寶媽多做伸懶腰的動作,也就是引體向上。這個動作會有利於腹直肌的癒合。
(6)腹直肌的治療:在產後42天,在醫院的盆底康復中心,跟隨專業的老師進行。如果盆底肌力比較弱,需要先做盆底肌的康復,然後再做腹直肌分離的治療。如果盆底肌功能沒有問題,那麼就可以直接腹直肌分離的治療。
親愛的孕媽和寶媽,以上是我給大家的解答,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如果你前期進行了很好的預防,產後42天檢查盆底肌和腹直肌均正常,那麼,恭喜你,你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