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刷子
-
2 # 思謙書畫
不知道你這個初級書法是指硬筆還是軟筆?
無論軟筆還是硬筆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那就是想要進步都離不開臨摹。一開始剛學習時可以摩,摹可以快速熟悉字形,但是摹不適宜用太長時間,等熟悉了字形後就要多臨。摹的目的是形似,臨的目的是神似。
等有了一定基礎後,就要拋棄摹,以臨為主。很多書法家臨帖臨到老,因為不斷地臨帖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在歷史沉澱選擇後的精帖裡吸取精華。
臨又分為對臨、背臨,集字。對臨又是常用的方式,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一定要在對臨上下足功夫!背臨和集字適合有了一定基礎後才會用到的,因為你提問的是書法初學者,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希望說的這些對你有用!
搞清楚三個學書法的過程: (1)臨摹字帖階段,選一本經典且適合自己口味的字帖臨摹,按照楷書-行書-草書的順序開始練習,我個人推薦先從顏真卿開始,其書法端莊尊重,於圓滿中見筋骨,筆力雄健,力沉勢足,大氣磅礴,樹立了一代新風。如果說在中國書壇上還有誰能和書聖王羲之並肩而立的話,也只有顏真卿有這個聲望與影響力了。
(2)求教名師階段,當我們書法臨摹達到一定程度,會遭遇“天花板”,書寫技巧提升乏力,會進入迷茫期,這個時候假如有一個老師在旁邊點撥,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是古人毛筆書法,還是今人硬筆書法莫不踏遍千山萬水去尋訪名師,虛心求教。
(3)自成一派階段,經過了臨摹和老師指點之後,我們積累了很多書寫技巧和心得,這時候可能就想掙脫前賢的身影,寫出自己的風格。這是比較高的境界,也是每一個書法愛好者孜孜追求的境界。
(4)要練好書法,還有 3 點要特別注意:
1:一支好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寫好字,選一支價格適中、書寫優秀的好筆。毛筆的選擇網上有很多方法,而鋼筆推薦百度搜索[全球十大鋼筆品牌(附鋼筆的來歷及簡易挑選保養方法)]一貼,裡面有很多鋼筆和挑選方法,很實用。
2:勤學苦練。老話說的好:三天不寫手生。尤其是在我們鋼筆字練習過程中,對於書寫技巧的感悟和進階都是在多寫多練中獲得的。當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勤奮練字,曾以洗筆將旁邊的池子盡數染黑,最後大器得成,留下“墨池”的千古佳話。
3:有一顆堅持不懈的心。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練字也是一個考驗耐力的活兒,最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一定要自我約束,然後堅持地練下去,
首先要始終端正自己的態度,在練字的過程中不能缺少的就是對漢字的熱愛。而且這種熱愛應該是不斷提升的,長久的保持這種感情對於寫好字很關鍵。(我從小學過硬筆書法,至今大概已經練了十年字了,如今學習平面設計,對於漢字的熱愛讓我特別痴迷於文字設計,這也許就能解釋我說的練字的熱情吧) 書法,是書寫的法規,法則。因此,認真臨摹前人或是優秀的字帖,遵循並掌握理論知識是尤為重要的。而且要始終做到用心專一,不急不躁。每天堅持練字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幾點:“少而精,一天突破一點”(比如每天就堅持練一種筆畫,但是要注重深入的練習和解決這個筆畫。)而且字寫得不要過小,這樣有助於理解筆畫之間的關係 此外,反覆分析字帖,總結自己。多看好的字帖,多理解,加上利用一切可以練習的時間,(而且要把練習的成果帶到生活中每次書寫的時候,不要把練習和日常的書寫完全的分開) 關於書法練習的起步還有很多很多,在下只是略讀過幾本理論書籍而已。見解不算深刻。沒有提到的還很多,只是就我練字的一些經驗和書本知識簡單的說了一些。但相信對於你應該很有幫助的。 堅持不懈,刻苦練習,相信你會進步明顯的。而且一般來說,三個月內會初見成效。
4:學習書法 如何起步
要想學習好書法,選正確毛筆、選正確的紙張、運用正確的臨帖方法。這三項是很關鍵的。 選正確的毛筆: 毛筆的種類很多,在初次學習時,希望你選用“兼毫”的湖筆。因為兼毫的湖筆,筆芯硬,易於掌握,對你以後的學習很重要。 在選擇筆峰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長短,因為筆鋒太長不易於掌握,但筆鋒長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適合寫”草書“一氣呵成”,筆鋒長可以保證墨的夠用,反之,筆鋒短適合寫楷書,易於掌握。 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型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選正確的紙張: 初學書法益用毛邊紙、元書紙,有一定成績後再用宣紙。 毛邊紙是江西出產的竹紙,紙質細膩,薄而鬆軟,呈淡黃色,沒有抗水效能,托墨吸水效能好,既適於寫字,又可用於印製古籍。四川產的毛邊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手工毛邊,質地棉軟,厚實而細膩,顏色為淺黃色,兩面手感一樣,用嫩竹漿手工造制。吸水適中,書寫手感相當好,廣大書法好愛者很是喜愛,為練習實惠品種。 元書紙是竹紙的一種。古稱赤亭紙。採用當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筆書寫用紙。主產於富陽市。有謝公紙或謝公箋之稱。特點是,潔白柔韌,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著墨不滲,久藏不蛀、不變色。在古代用於書畫、寫公文、制簿冊等等;新中國建立後,主要用作學生大楷簿,裱裝畫軸等。此外,還可作上等包裝紙。 宣紙分為生宣、半熟宣、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達到水走墨流之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故紙質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於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適合寫小楷。 正確的臨帖方法: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絕大多數人和我都認為初學者要以楷書為基礎,但也有人認為應從隸書學起。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複雜。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有了楷書的功底,掌握了楷書的間架結構和筆法,再寫魏碑、隸書和行書、草書。乃至篆書,就可以事半功倍。楷書又可以使魏碑、隸書的結體筆法得以豐富和變化,如諸遂良的楷書;楷書滲人行書、草書筆法可以增加靈動,如趙孟頫的某些楷書碑字。 有些初學者急於練習行書、草書,由於沒有楷書的基本功力,雖然寫得“龍飛鳳舞”,但沒有字型的基本規矩和點劃的基本功力,結果事倍功半,走了彎路。 楷書練習最好的方法就是臨貼,其實臨哪本貼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碑貼,顏、歐、柳、趙都可以,但在購買碑貼的時候儘量購買質量較好的字貼。 在選帖的基礎上,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 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係。例如:我們讀漢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型,筆畫具有不同特點。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毛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準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準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出帖。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你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練字姿勢: 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
(5)初學書法者需要這樣開始: 1、書法是一門藝術,要練好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樹立正確的學書思想: 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刻苦勤練的精神,要臨池準備,持之以恆。不可 中途懈怠。 (二)選擇適用的書寫工具: 文房四寶是練習書法應準備好的工具。要選擇恰當的使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其器。如果選擇不合適,將影響練習的效率和程序。 (三)從大楷起步,逐步進筆: 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應從簡單的大楷練起,逐步進筆,不可好高務遠,欲速則 不達。要大好書法練習的基礎。 (四)碑帖的選擇 碑帖的選擇是練好書法的關鍵,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有一個好的師傅,加上自己的 勤學苦練,才可以逐步練好書法,成為書法大師。 2、臨摹字帖的方法 一是選擇合適的字帖 臨摹字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臨摹的字帖有兩種,一種是毛筆字帖,一種是鋼筆字帖。學習鋼筆書法,應臨摹鋼筆字帖,臨摹毛筆字帖的效果也很好。因為毛筆字帖大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除了其點畫精到、粗細分明、來龍去脈交待清楚外,還具有結構漂亮、章法完美的優點,有利於初學者學習。另外,毛筆字帖品種豐富,風格多樣,也便於選擇使用。只是毛筆字帖的線條比較粗壯,而鋼筆筆跡比較尖細,所以臨摹時應去其血肉,取其筋骨。 二是臨摹字帖的方法 (1)挑選字帖。挑選一本自己比較喜愛的、點畫比較工整的、結體比較勻稱的字帖來臨摹。如果是毛筆字帖的話,則應挑選字型小一點的字帖,這樣可省去縮小的工夫。 (2)先摹後臨、臨摹結合在習字時,要先摹後臨、臨摹結合。所謂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鋼筆照著字帖上的字一點一畫地描紅。要求鋼筆的筆跡不要越出毛筆字外,都寫在字帖上字的點畫中間。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結構。所謂臨,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點畫寫得象,有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由於臨書比摹書難,因此要先摹後臨,由於臨和摹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字手段,因此要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3)仔細讀貼。再者,臨摹前要仔細讀帖。對帖上的字,其點畫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佈置,都要仔細琢磨並從中找出規律,這樣就容易寫得有興趣,也容易寫得象,寫得好。臨摹時,不能貪多貪快,每天堅持一、二小時,反覆地臨摹幾個字,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穫。對難寫的字,更要知難而上,多臨摹,多比較。 (4)背、核、用除了臨摹外,還要會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揹著帖寫,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寫出來,力求形神畢肖;核,就是將背寫的字與帖上的字進行核對。看有否差錯,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用,就是實踐,把學了的東西,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實踐中來鞏固和提高所學的東西。 (5)博採眾家之長。在已臨摹好了一種字帖後,還應博採眾長地再臨一些其他字帖。
(6)想在家練書法,但我是一個初學者,我應該根據什麼來選擇作為自己學習書法起步的範本呢?請高人幫幫忙?
如果想專業學習,學習書法的順序一般是: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這是根據文字和書法筆法的發展過程來排的。建議學習過程中結合《中國書法史》學習,事半功倍。 從隸書或楷書入手不容易掌握中鋒、裹鋒、鋪毫等筆法,雖然實用但筆路不寬。 如果是愛好可以選自己喜歡的經典字帖來臨摹,最好請專業老師指導。 (7)練習書法怎樣進步最快
(一) 樹立正確的學書思想: 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刻苦勤練的精神,要臨池準備,持之以恆。不可 中途懈怠。 (二) 選擇適用的書寫工具: 文房四寶是練習書法應準備好的工具。要選擇恰當的使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其器。如果選擇不合適,將影響練習的效率和程序。 (三) 從大楷起步,逐步進筆: 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應從簡單的大楷練起,逐步進筆,不可好高務遠,欲速則 不達。要大好書法練習的基礎。 (四) 碑帖的選擇 碑帖的選擇是練好書法的關鍵,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有一個好的師傅,加上自己的 勤學苦練,才可以逐步練好書法,成為書法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