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於總經理

    筆者認為:

    萬事俱備?非也!蜀漢劉備伐曹魏乃是正統,攻孫權就是為兄弟報仇,乃是個人私利了,不被大家看好,伐吳時諸葛亮,趙雲等都不贊同。

    大家知道劉備稱帝之後,沒過多久,大約半年左右,就出兵伐吳,還命張飛在巴東準備糧草,誰知後來竟被部下所害,已至伐吳太過蒼足,安能不敗!

    蜀漢劉備伐吳是諸葛亮等荊州元老都不贊成,趙雲也極力反對,劉備聽後比較反感,子龍休的再說,念你有功之臣,今饒恕於你!甚至劉備伐吳,諸葛亮沒有跟其出謀劃策,安能不敗!

  • 2 # 小島日常搞笑

    劉備之所以失敗有以下幾點原因

    1 戰略方針的失誤

    在魏、蜀、吳三方複雜的鬥爭中,聯吳抗曹,本是諸葛亮為蜀漢制定的基本戰略方針。弱小的蜀漢,也只有嚴格恪守這一方針,才能生存於曹魏和東吳兩大勢力的夾縫之中,並逐漸求得自己的發展,但做為蜀漢的最高決策者劉備,卻對此缺乏清醒的認識。

    當初關羽由於破壞了這一方針招致了兵敗身亡,丟失荊州的下場。劉備非但不去冷靜地分析形勢,權衡利弊, 反而一再拒絕東吳遣使修好,聯合抗曹的建議,置長遠戰略利益和主要敵人於不顧,怒而興師,致使自己一敗塗地。

    相形之下,孫權則勝其一籌,他在決心抗擊劉備的同時,主動向曹魏請降稱臣,使自己避免了兩面作戰的不利態勢,專力對蜀,在劣勢中脫出了被動地位,為戰勝劉備。創造了基本戰略條件。

    2 指揮決策的不當

    夷陵戰役中,蜀軍的作戰指揮,有許多失誤之處,然而致命的要害則是蜀軍以10萬之眾,行進於沿江的高山峻嶺之間,既難以展開兵力,又無法機動進退,且連營700裡,兵力分散到難以令人置信的程度,實為古代戰爭史上罕見的笨拙之舉。

    當魏文帝曹丕得知這一情況後,便恥笑說:“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乎!”這樣的作戰部署,攻則不能集中優勢兵力;守則無法形成深溝高壘的堅固防禦。

    故而當遭到東吳軍攻擊之時,首尾不能相救,任其剪裁切割,10萬大軍未做有組織的抵抗,便冰消瓦解。

    3 犯了“怒而興師”的兵家大忌

    歷來為兵家信守,是因為盛怒之下,往往失去理智的控制,匯出不計後果的盲目行動,置國家命運於孤注一擲的危險境地。

    關羽的兵敗被殺和荊州的丟失,雖說對蜀漢是一個重大的挫折,但並非致命的一擊,劉備此時如若以大局為重,慎重地思考對策,選擇戰略上的有利時機,或徐圖緩進,或先聯合東吳擊滅曹魏,均有可供選擇的多種穩妥之策。

    但劉備聽不進群臣的勸告,急不可待地發兵東進。因而,當劉備戰敗之後,諸葛亮嘆道:“法正如果在世,必定能夠阻止主上東行;就是東征,也不致慘敗到如此地步。”

    4 缺乏戰將謀臣的輔佐

    劉備東征之時,軍師諸葛亮被留守成都,謀士法正、龐統等人早已死去;他的猛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等有的亡故,有的也未隨軍出征,趙雲只為後軍將軍。

    因此,儘管劉備曾身經百戰,但內無運籌帷幄之士,外無威鎮三軍的將帥,不能不是其失敗的重要因素。

    然而東吳的情況則大大不同,既有孫權、陸遜這樣的統帥,又有潘璋、朱然、徐盛、諸葛瑾、韓當、孫桓等優秀將領,劉備諸將自然難以與之匹敵。

  • 3 # 謝峰聊影視

    劉備進攻東吳並不是為了私利,正史裡面壓根也沒有桃園三結義的事,哪裡來的為兄弟報仇呢?

    劉備的主要目的是奪回荊州,而不是真的要和東吳玩命。荊州對於蜀漢政權太重要了,沒有了荊州,劉備集團就可能被鎖死在四川無法動彈。事實也證明了,此後諸葛亮數次北伐都無法形成突破,直到蜀漢滅亡也沒有再踏出四川一步。

    大家查一下劉備打東吳的路線就知道,劉備用了1年的時間才向東吳境內推進了幾百裡,這不是伐吳,而是軍事恫嚇,劉備想壓迫孫權談判,希望至少拿回荊州的一部分。但荊州對於孫權也是命門,不可能再還給劉備。

    按說,1年的戰爭證明了開局不利,東吳也早已經做好佈防,蜀漢軍隊此時就應該撤軍,以後尋找時機再戰,但劉備還抱有幻想,希望此時魏國能趁機出兵打擊東吳,以此讓孫權妥協。但是他失算了,魏國最終也沒有趁火打劫。

    陸遜其實一直打的是消耗戰,不給劉備速戰速決的機會。在夷陵狹小的山地作戰,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又讓自己的後勤補給非常困難,在劉備的軍隊長期征戰已經疲憊的時候,陸遜才得以取勝。

    從整個夷陵之戰來看,劉備其實一直很被動,進退不得,而真正掌握主動權的應該是陸遜才對。,

  • 4 # 劍膽琴心01

    說萬事俱備,也不盡然。

    劉備親征,帶領的都是一些默默無名之輩,驍勇的護衛長趙雲,竟然被安排到後方押運糧草,最糟糕的是,整個隊伍竟然沒有像樣的參謀長,唯一能拿出手的馬良,在行軍中的多次進言也未被採納,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這是因為劉備在戰前動員時,其內部官員都是消極反對的,他也肯定不會帶那些不支援他的人去,(也不知道馮習,張南是否真心想去,還是迫於無奈),所以從一開始,精英都被留在家裡,劉備從此陷入到了孤家寡人的境地,帶領這樣一支沒有凝聚力的隊伍去打仗,怎麼能夠獲勝呢?雖然事後諸葛亮也說過,若法正隨行,一定不致大敗而歸,可是這個時候的劉備還能夠聽進去多少意見?他太驕傲,太意氣用事了。

    劉備一出征,先派黃權分兵防範曹魏,這就註定了他兩面受敵的困境。只是曹魏暗藏殺招,並未出手而已。否則劉備會敗得更快。

  • 5 # 亭殿閣

    劉備起兵討伐孫權之時,孫權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兩線作戰,派遣使者稱臣於魏國。魏文帝曹丕非常高興,準備接受孫權降書,可是劉曄卻建議曹丕拒絕孫權受降。他認為孫權之所以委身臣服魏國,是因為奪取荊州以後害怕劉備起兵報復,又恐懼大魏乘機也進攻江東。現在東吳和蜀漢本來就很弱小還不能同心協力互相攻伐,是自取滅亡之道。我大魏可以拒絕接受孫權的投降,反而聯合劉備一起進攻東吳。蜀漢進攻荊州之時,大魏乘機渡過長江進攻揚州,不用一個月,東吳就會滅亡。吳蜀唇亡齒寒,一旦滅亡東吳,勢蜀漢必然勢孤力窮。即使讓蜀漢得到一半吳地,也不能長久存在,何況蜀漢只能得到外部大魏得到內部呢?最終,曹丕還是拒絕了劉燁的建議,選擇接受孫權投降。

    "權無故求降,必內有急。權前襲殺關羽,取荊州四郡,備怒,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承其釁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權善用兵,見策知變,其計必出於此。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三國志》

    當吳蜀夷陵對峙之時,曹丕屯兵江北,想要坐山觀虎鬥。劉備兵敗夷陵以後,陸遜預料到曹丕會乘虛而入,沒有乘勝追擊,選擇回防長江。後來果然如同劉燁預料,對曹丕陽奉陰違,曹丕這才想起進攻孫權,可惜為時已晚。陸遜已經嚴陣以待,曹丕只得選擇退兵。

    而假如夷陵之戰勝利的是劉備,那麼毫無疑問,荊南四郡(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將劃入蜀漢版圖。當時劉備已經派遣馬良去傳檄荊南四郡。孫權剛剛奪取荊州不久,民心未附。反觀劉備之前在荊州經營多年,聲望還是很高的。劉備伐吳很多荊州人也都起義響應劉備了。只要劉備在夷陵打敗陸遜,處於觀望狀態下的荊南四郡必定會兵不血刃傳檄而定。而夷陵一敗,劉備可以趁勢收復江陵(南郡一部分),攻取江夏,徹底收復除了曹魏佔據的襄陽(南郡一部分)、南陽郡以外的荊州。幾乎達到了隆中對中跨有荊、益的標準,國力會比稱漢中王時期更為強大。

    之前已經說了,曹丕沒有接受劉燁的建議,等他想起來要出兵的時候,吳蜀已經冰釋前嫌,共同抗魏。曹丕這時候再要出兵已經太遲了。所以假設劉備勝利的情況下,與歷史唯一的區別就是荊州屬於蜀漢的了。曹丕既然面對打敗劉備回防長江的東吳集團無計可施。面對打敗孫權跨有荊益的孫權集團同樣無計可施。曹丕如果進攻揚州,劉備可以乘機從荊州、益州同時出兵北伐。曹操必然被迫回防,曹丕如果進攻荊州,劉備乘勝之師,兵鋒正勝呢,曹丕佔不到什麼便宜。曹丕如果進攻益州,蜀道艱難,又有魏延構築的固若金湯的漢中防線,曹丕同樣佔不到便宜。所以與歷史上雖有夷陵之戰荊州失守的恥辱,為了蜀漢大局,依然和東吳重新訂立盟約的蜀漢一樣,知道唇亡齒寒道理的東吳雖然很想奪回荊州,但面對虎視眈眈的魏國,孫權勢必也會訂立盟約。

  • 6 # 君山話史

    夷陵之戰,對劉備來說,是一次很草率的進攻,差一點把蜀國的國運給搭進去。從兵力上說,劉備是佔有優勢的,但為何卻被陸遜殺得大敗而回呢?我試分析如下:

    第一,這是一次錯誤的戰略出擊

    劉備發動對東吳的戰爭,是因為荊州丟失、關羽被殺。這當然算得上是深仇大恨,但是平心而論,荊州丟失並不能完全歸咎於東吳,你借了荊州南郡,死皮賴臉不還,關羽還不時挑釁,遭到報復是意料之中的事。

    從大局角度說,劉備既然襲承“漢”之國號,其主要敵人當然是北方的曹魏政權,而不是東吳政權。這一點,趙雲看得很明白,力諫劉備,但沒有用。諸葛亮也是反對徵吳,但他哥哥在東吳,他不好力爭。劉備沒能區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放棄主要敵人,攻打本來可以結為盟友的東吳,這是一次錯誤的戰略出擊。

    第二,劉備在戰術上犯了嚴重錯誤

    東征東吳,劉備幾乎出動傾國之兵,在兵力上是佔有優勢。但是,劉備麾下卻沒有優秀的將領。諸葛亮、趙雲都沒跟著出征,或許是兩人持反對立場的原因。在出徵前,張飛又被刺殺。劉備帶了一群二三流的將領,去與擁有一流將領的東吳軍隊交鋒。

    劉備在戰術上犯了很多失誤。

    首先,蜀軍從上游發動進攻,水師的優勢很大,但劉備放棄水路,只從陸路進攻。後來陸遜向孫權說,自己最擔心的就是蜀軍水陸兩路並進。

    其次,劉備把蜀軍分為江北、江南兩部分,兩部軍隊被長江隔開,人數雖多,一旦出現緊急狀況,只有隔江而望,難以互相支援。

    其三,蜀軍營壘相連,綿延上百里,地形狹窄,依山伴林。這樣的佈局,不僅很難發動有效的進攻,而且留下嚴重的隱患。正是這一隱患,導致蜀軍最後大敗。

    第三,劉備倒黴,遇上高明的對手陸遜

    劉備最倒黴的事,就是遇上陸遜。

    面對劉備來勢洶洶的進攻,陸遜採取堅壁清野,避敵鋒芒之策略。他敏銳地發現劉備排兵佈陣的弱點所在:蜀軍兵營沿著山嶺地帶分佈百里,集中在狹長山嶺地帶,軍隊失去機動性,難以大規模展開。後來陸遜評論說:“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也就是說,這個陣營拖得太長了,而且根本不可能出奇制勝。

    陸遜只守不攻,劉備毫無辦法。經過半年對峙,陸遜已經把劉備的老底摸清楚了,決定採用火攻之戰術。陸遜把反攻的時間選擇在閏六月,一則是雨季過了,二則是時值盛夏,風向以東風為主,正好可以把火勢蔓延向西,把劉備的兵營燒得精光。

    夷陵之戰,如同赤壁之戰的翻版,只是一個是水戰,一個是陸戰,都是火攻之術取勝。

  • 7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根本不是什麼“萬事俱備”,相反是在極端不利格局下的一次豪賭,輸了理所當然。

    夷陵之戰發生的背景是在222年。由於之前219年,東吳孫權背盟,偷襲荊州,不但導致蜀漢佔據的荊州西部三郡丟失,而且喪失了數萬主力部隊並導致頭號名將關羽被殺,吳蜀同盟也因此破裂。次年,曹丕又篡奪了漢朝。劉備自己稱帝,繼承漢統,然後東征孫權。

    劉備東征孫權,既是為了報復,也是為了在連續挫折下,爭取一戰擊敗吳軍,哪怕奪回部分荊州,或獲得一個相對較為有利的合約。但不得不說,這次戰爭從一開始就相當不利。

    以天時來說,當時三分天下,曹魏最強,勝過吳蜀之和;而蜀國丟失荊州後,實力已經墊底。劉備進攻東吳,本身就是以弱攻強,更何況孫權還投降了曹丕,等於一個最弱的挑兩個強的,就算打贏了東吳,也是被曹魏坐收漁利。

    從地利來說,進攻荊州是水戰,戰場被長江劈成兩半,而東吳方面水軍遠遠強於蜀漢,蜀漢陸軍被分為南北兩岸,彼此難以救應。再說陸遜退出的夷陵地區地形複雜,也不利於大軍屯紮。實際上,最後劉備尋求東吳的主力會戰而不得,可以說吃盡了地形的苦頭。

    最後是人和。劉備這邊人和基本還行,荊州的將領也願意打回老家。但孫權這邊同樣是內部較為團結,劉備並沒有顯著優勢。更何況,東征時,劉備這邊四名最牛的將領,關羽張飛黃忠已死,馬超已病,劉備帶去的都是一群中生代,顯然人力資源並不充分。

    這種情況下,劉備本身的勝算已經不大。他所依仗的是憑藉自己多年軍事經驗,爭取獲得戰場有利元素。但是,他卻小看了比自己年輕20歲的陸遜,最終遭到對方計謀,因此敗北,損兵折將也就毫不奇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80後,你最想去哪些地方旅遊?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