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芷若詩詞666

    為什麼說蘇東坡是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呢!’’

    因為,他樂觀、豁達、不抱怨,堅守人生信仰,把自己挫折和經歷轉化為前進的動力,面對逆境、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在逆境中活出了灑脫,活出了尊嚴。

    蘇東坡是,‘’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泛舟人;唱著‘’大江東去‘’的遊客;有著‘’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哲思、‘’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淡泊;‘’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的灑脫。林語堂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異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芷若說:他是中國文人的理想,是華人的生活方式,他的存在滿足了華人關於幸福、快樂、樂觀、幽默、才華橫溢、瀟灑丰神所有的想象。

    蘇東坡愛酒,更是喜歡發明美酒。東坡在不同的地方,都會發明新酒,有萬家春、羅浮春、真一酒等。他酒量不大,屬於一喝就醉,一醉就牆走我不走的那種。蘇東坡同李白一樣,總是在醉後寫出傳頌千古名篇。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人生常常身不由己,既然如此,何不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

    他也是熱愛生活的美食家,生活藝術的高手,是個地地道道熱愛生活的吃貨。蘇軾回憶起老家四川的美食:白水魚、紫筍,美味又便宜;即使在冬天,也有很多蔬菜,‘’霜葉露芽寒更茁‘’。春筍和薺菜:‘’新春階下筍芽生,廚裡霜虀倒舊罌。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他被貶謫到湖北黃州,看到長江,首先聯想到的還是美食:‘’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看到長江繞城而過,就想到江裡的魚一定很美味;看到山上滿山翠竹,就感覺到竹筍的鮮香。到了廣東,自然少不了甜美的荔枝,甚至為了荔枝都甘願長住瘴癘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足跡遠及海南,當地蠻荒落後,蘇軾生活異常艱苦。他給朋友寫信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耳。‘’真是要什麼沒什麼。當地人吃什麼呢?他告訴弟弟:‘’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幸好兒子蘇過用山芋做羹,蘇軾覺得‘’色香味皆奇絕”,命名為“玉糝羹‘’,可謂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之典型

    春天他發現劇毒的河豚竟然是人間美味;在黃州他發現無人問津的豬肉滋味悠長,做成的東坡肉簡直可以引得佛跳牆;在惠州他吃不起羊肉,乾脆買了羊脊骨烤著吃,他極有可能就是‘’羊蠍子‘’的發明者。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意思是說:‘’人很偶然地來到這個世界,所留下的痕跡也很短暫。人生是偶然的、短暫的和虛幻的‘’。蘇軾看得透徹,但並不消沉。他提醒弟弟,你還記得咱們當日一起進京趕考的崎嶇歷程嗎?道路漫長,人困驢瘸又嘶叫。儘管人生偶然、短暫、虛幻,但只要我們的記憶還在,只要儲存這份記憶的人還在,人生就有意義,就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堅定樂觀地活下去。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湖北黃州任閒職。

    東風未肯入東門,

    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

    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

    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

    故人不用賦招魂。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所有的事情就像是春天裡做的夢一樣,很輕、很淡,轉瞬就沒有了。而只有人,像候鳥鴻雁一樣, 年復一年,去了又來,如此週而復始,時間就變成了迴圈的圓。

    蘇軾足跡所及,都因為蘇軾的到來,而千古留名。他‘’三詠赤壁成絕唱‘’。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不在黃州,而是發生在湖北咸寧。但黃州這個地方有一個河岸,叫‘’赤鼻磯‘’,當地以訛傳訛,傳為赤壁,蘇軾也聯絡這一點引申開去,所謂“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由於是蘇東坡讓這個地方聞名天下,所以叫‘’東坡赤壁‘’,又名‘’文赤壁‘’,以區別於‘’武赤壁‘’。

    生活就像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但蘇東坡相信,只要幹不死,死了也要幹,終有收穫希望的那一天。蘇東坡在政治上一直被貶,但他驕傲的恰恰是在被貶的蠻荒之地的生活。他說,“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漳州”。蘇東坡在每一個生活灰暗或Sunny的時刻,都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的心態,他總能在無趣的生活中搞點情調出來。隨遇而安有時候也是一種抵抗生活的能力,即使在最艱難的環境中,蘇東坡越是覺得快樂。在惠州他竟然發現荔枝的美味,做惠州人的特權就在於‘’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更加偏遠的海南,

    聞之色變的蠻荒之地,歷盡宦海浮沉的蘇軾則從容面對。他覺得讓他去海南,是“天其以我為箕子”。我到海南就像是箕子去北韓半島一樣,是去開化一個蠻荒之地,而且是天讓我去的,並不是皇帝或者誰讓我去,這是上天的旨意。這是蘇軾對“我是誰”的更深層次的認識。他竟然沾沾自喜,因為“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我被貶得很遠,但我有你們看不到的風景。在蘇東坡看來人生如逆旅,人生其實就是無法回程的旅程,何不順其自然。蘇軾是寬容的,是豁達的。他能與政敵王安石和司馬光推心置腹,雖然他們把他搞得很慘,但他仍然給他們以極高的評價。當年宰相章惇遭貶,其子寫信試探他一旦掌權後將如何處置他的父親,蘇東坡大度地說,‘’某與丞相定交四十餘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所增減也。但以往者,更說何益?‘’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是多麼寬廣的胸懷。

    他幽默風趣,是大宋第一段子手。他喜歡自嘲,喜歡在無趣的生活中製造點笑料。他和蘇小妹的故事,與佛印的調侃,與秦觀的傳說,至今依然成為文人們雅談。

    他寫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

    他寫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與達觀;

    他寫出了‘’莫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自信;

    他寫出了‘’心安之處是吾鄉‘’的隨遇而安;

    他寫出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人生感喟;

    他寫出了‘’人似秋鴻有來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的悲傷;

    他寫出了‘’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的時間之

    他寫出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生命哲學,

    臥看落月橫千丈,

    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並水村欹側過,

    人間何處不巉巖。

    意思是說我躺在船上,看到天邊月落的地方雲橫千丈,天將破曉了,老船工急急爬起來,呼喚得半帆清風,加緊開船。後兩句是詩的重點,意思是說暫且傍著臨江的小村,傾斜搖盪地駛過險段,這當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人世間又有何處不是峭壁危巖呢!蘇東坡曾經遭遇過常人難以承受的磨難和挫折,但他始終對生活充滿期待,該吃吃該喝喝,管它命運怎麼說。蘇東坡認為,人生有艱險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以何種心態去對待。在另外兩首詞中,蘇東坡告訴我們了答案。一是也無風雨也無晴,二是心安之處是我鄉。用一種達觀的、隨遇而安的態度,去對待挫折。這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人生的大智慧。可以說,莫說人生風波惡,只是未懂蘇東坡!

  • 2 # 山谷居民一清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大家先簡單地瞭解下歷史中的大才子蘇東坡,蘇東坡雖文章名聞天下,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的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中國歷史的星空。

    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用生花妙筆在《東坡傳》將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同時,也把一個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在四卷 流放歲月中,二度迫害,嶺南流放中十足的體現了蘇軾是個樂天派,個人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更能體現東坡先生的樂天派性格:

    有一道菜叫“東坡肉”,是用半肥半瘦的五花肉燜煮而成,色如瑪瑙,軟而不爛,肥而不膩。蘇軾的人生態度便蘊藏在這道菜中。

    上學的時候,老師們每次講到蘇軾的詞,在介紹蘇軾生平的時候,總是會指著他的畫像說“心寬體胖”。一道普通的豬肉,在他的手中變成了人人愛吃的“東坡肉”,由此可見他在飲食上的追求,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吃貨”了。

    他還有一首《食豬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除此之外,他還有諸如:《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與飲食相關的詩,都可以看出蘇東坡對於飲食烹調的濃厚興趣。古代男子有“君子遠庖廚”之說,到了蘇軾這裡卻是不成立的。

    為什麼說一道簡單的東坡肉蘊含著蘇軾的人生態度呢?

    “東坡肉”聞名於世的地方——黃州,而被貶黃州是他一生思想的轉折點。

    生活於北宋中期,當時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國家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為了富國強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但是新法的實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特權,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強烈反對。朝野之中,一時分成兩派:一派是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

    蘇軾既反對因循守舊,又不支援王安石激進的改革措施。他認為“欲速則不達”,因此遭到變法派的反對,被迫外調。

    宋神宗元豐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的語句以及他之前所做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將其逮捕,打入牢中,後貶為黃州團練副史,這便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可以說,蘇軾的悲催就在於他只是新舊兩黨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在古代,作為一個讀書人,儒家給予的那一套思想價值便限定了你的出路就只有從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最高的價值追求。而蘇軾,在最初也肯定是抱著一定對仕途的追求而踏上官場之路的,但等待他的卻是成為無辜的政治犧牲品。

    如果是平常的文人此時會怎樣呢?

    大概會會喝酒,會寫詩,感慨一番生不逢時,時運不濟,懷才不遇等等的抑鬱之情。而蘇軾呢?他這時在幹什麼?

    親自下廚,研製美食,閒暇時約上三兩好友,散步、賞月、爬山。在這種緩慢而清淨的生活中,蘇軾得以沉澱下來思考更多更為廣闊的東西,關於人生,關於宇宙。

    於是有了《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

    有了《赤壁賦》的“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的豁達;

    有了《念奴嬌·赤壁懷古》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豪邁。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這是蘇軾作為一個文人遠離政治中心的三年。政治失意,身處逆境,如此種種並沒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反而讓他以一顆更為廣闊的心胸接受了佛道思想,接受了老莊的超脫思想。因而表現在他詞中的就更多是一種對生活的達觀與超凡脫俗。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一種寵辱不驚、履險如夷、臨危若素的大徹大悟的人生哲學。“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天已晴了,回顧來程中所經風雨,自有一番感觸。

    自然界陰晴圓缺的迴圈,早已慣見。宦途中風雨的襲來,卻很難料定何時能有轉圜,必定會雨過天青嗎?這一路上的雨雨晴晴也正是人生境遇變換莫測的寫照。而任憑風吹雨打卻從容鎮定,正是“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的坦然!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裡曾提到了一種人,這種人可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種人叫做“古仁人”。

    蘇軾就是這種人。他在沒有任何實質性錯誤的情況下,一再被貶,半生漂泊,卻從未把內心裡的怨與恨施加給這個世界。他在密州救災,在徐州抗洪,在杭州築堤,在儋州教書,他留給世人的,都是美好。而他自己所承受的,是喪妻,是失子,是報國無門的遺憾,是無人理解的孤獨。

    但他不完全是“古仁人”,因為“古仁人”是“進亦憂,退亦憂”的,蘇軾當然也有憂愁,但他的不凡之處就在於他有一顆有魔力的心,能讓憂愁幻化成詩。別人的苦難僅僅是苦難,而他的苦難裡卻開出一朵花來。

    生活的滋味由自己釀造!

    蘇軾用一生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瀟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豬養殖怎麼樣,香豬養殖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