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奔跑的野虎

    大腸桿菌不屬於有害菌,是屬於自然界最常見菌種,自然存在於動物腸道體內,它和黴菌一樣,自然存活在這個地球環境中,我們甚至連它的傳播途徑都難以完全掌握,完全清除是沒有意義的。

    大腸桿菌具體機理可以參考百度,我不想到百度去複製貼上,大家有興趣自己去看看。提這個問題的朋友有點業餘,其實自己稍微關注下,或者普通獸醫,獸藥廠業務員都會給你普及的。

    大腸桿菌不屬於有害菌,也很難說它是有益菌,現在新理論也不再區分有害菌和有益菌了。都在辯證的看待微生物細菌。

    大腸桿菌數量過低,會造成動物大腸腸道殘留物無法完全分解,會增加腸道蠕動變慢,甚至停止,那麼就會嚴重影響動物正常生長。

    大腸桿菌數量過高,又會造成動物腸道蠕動過快,來不及吸收必須的營養成分,甚至腹瀉,造成腸粘膜脫落,破壞腸粘膜,降低動物抵抗力,甚至直接造成有害物質直接透過腸粘膜,進入動物體內,造成動物生病。

    所以,大腸桿菌數量均衡才是最好的選擇。選擇直接殺死大腸桿菌是最出力不討好的辦法,也是最落後的方法,可惜的是,也是現在獸藥廠,和普通養殖戶最常用的方法。

  • 2 # 農家營

    一、流行病學

    大腸桿菌屬於革蘭氏陰性菌,根據致病力的大小可分為致病性、條件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種。致病性大腸桿菌血清型極多,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血清型,甚至同一雞場、同一雞群也可能同時存在多種血清型,最常見的血清型有:O1、O2、O35和O78等。

    呼吸道、消化道、臍帶和傷口等都是該病的傳播途徑;種蛋、被汙染的飼料、飲水、墊草、空氣和食具等是主要的傳染媒介。

    本病是家禽養殖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不分地域南北和季節差異。任何日齡的雞均可患病,雛雞更易感染。相對於圈養雞而言,散養土雞由於場地環境較好,發病頻率明顯更低。

    二、症狀表現

    1、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

    常發於3-12周齡雞(根據不同品種決定)。一般表現為:明顯的呼吸困難、咳嗽併發出異常音,食慾減退,消瘦死亡率20%-30%。出現混合感染後死亡率更高。本病容易與支原體混合感染,導致氣囊炎,病理變化可見氣囊增厚渾濁,囊腔內有乾酪樣滲出物。嚴重的常伴有肝周炎、心包炎和腹膜炎,又稱“三炎敗血症”。(圖1、典型的腹膜炎表現)

    2、輸卵管炎、卵黃性腹膜炎

    常發生於產蛋期母雞,表現為畸形蛋、軟皮蛋、沙殼蛋和破損蛋增多,蛋品質變差等,嚴重的甚至出現停產。剖檢可見:輸卵管壁增厚,管內出血,有異形卵阻塞。卵黃性腹膜炎多由輸卵管炎發展而來,當輸卵管發炎時,炎性產物使輸卵管腫脹,卵泡不能正常進入輸卵管而跌入腹膜腔內引發卵黃性腹膜炎。

    (圖2、內積大量乾酪樣滲出物)

    3、臍炎

    一般發生於一周齡以內的雛雞。通常是使用已經感染的種蛋進行孵化,雞胚在出殼前死亡或者出殼後表現為大肚、臍孔腫大。剖檢可見:卵黃吸收差,卵囊充血,出血,卵黃液黏稠。本病很容易和雛雞沙門氏菌病混淆。

    三、發病原因

    1、 垂直感染

    大腸桿菌隨病雞的糞便排出,汙染蛋殼或從感染的卵巢、輸卵管等處進而侵入卵內。在孵育過程中,病菌使雞胚死亡或出殼發病和帶菌,這是該病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

    2、 水平傳染

    (1)呼吸道傳染

    雞舍空氣中游離的大腸桿菌可隨雞齡的增長而增加,養殖戶如果平時不注重雞舍和環境的定期消毒工作,若養殖密度過大、雞舍通風不良、氨氣濃度高、灰塵增加等就會損傷雞的呼吸道黏膜。當雞吸入致病性菌株時就可能造成呼吸道感染,進而又可能引發氣囊炎、心包炎、肝周炎、敗血症等。

    (2)消化道傳染

    飼料和水被汙染,大腸桿菌含量嚴重超標;或者飼料黴變後產生黴菌毒素(尤其是黃麴黴毒素和赭麴黴毒素)抑制了雞免疫系統的功能,加重大腸桿菌感染的風險和後果。

    3、 繼發與混合感染

    (1)非傳染性因素

    環境因素的改變,如氣候突變、飼養密度大、雞舍內溫溼度不合理、通風不良、缺氧、有毒有害氣體(如氨氣或硫化氫等)濃度過高、營養不良(如缺乏維生素A、E等)、飼養管理不當、應激過大等引起雞群抵抗力下降,從而造成大腸桿菌感染。

    (2)傳染性因素

    實際生產中常見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細菌、支原體或病毒) 出現混合感染的情況。一些疾病如沙門氏菌病、葡萄球菌、支原體、傳染性鼻炎、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等透過破壞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屏障,或者使免疫力下降,為大腸桿菌病的感染和繁殖創造條件,誘發或繼發大腸桿菌病。

    4、藥物刺激

    一些養殖戶治療大腸桿菌所用的藥物一成不變,這樣可能會破壞雞腸道內菌群的平衡,使得對藥物不敏感的致病菌快速繁殖,而且如果長期使用單一的抗菌型別的藥物,還可以造成細菌的耐藥性。

    四、診斷

    大腸桿菌病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採食減少或不食,離群呆立或蹲伏不動或跛行,個別雞出現關節腫大,雞冠萎縮,眼虹膜呈灰白色,視力減退或失明,羽毛松亂,肛門周圍羽毛粘有糞便,綠色或黃白色稀糞。剖檢可見:肝腫大,腸道粘膜出血和潰瘍,心包發炎以及腹腔積有腹水和卵黃。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和剖檢變化可做出初步判斷;確診需要實驗室檢查,可從病雞體內分離的細菌接種於麥康瓊脂培養基上,經18-24小時培養後可長出圓形、光滑隆起而溼潤的紅色菌落,可做出基本診斷。

    五、如何防治

    科學規範的管理,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是預防本病的基礎。

    1、種雞場、孵化場

    大腸桿菌可因種蛋帶菌而垂直傳播,因此種雞場必須做好種雞群大腸桿菌病的淨化工作,及時發現和淘汰病雞,加強種蛋收集、存放和整個孵化過程的衛生消毒管理。

    種蛋產出後2小時內應用藥物燻蒸消毒或用0.3%的過氧乙酸進行帶雞噴霧消毒。淘汰破損或明顯有糞跡汙染的種蛋,搞好孵化車間的環境衛生,對種蛋及孵化裝置進行嚴格消毒,防止經種蛋傳播及初生雛的水平感染是預防大腸桿菌病發生的重要環節。

    2、 雞舍衛生良好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對雞舍及其周圍環境進行消毒是防治大腸桿菌病的有效措施。雞出欄後要對雞舍進行徹底清掃、沖洗、噴灑消毒藥或燻蒸消毒,空欄期間可用2%-5%燒鹼或15%-20%的生石灰水等進行消毒,定期更換消毒藥。對雞場的環境和雞舍定期噴霧消毒,可交替使用葵甲溴銨溶液、雙季銨鹽絡合碘和聚維酮碘等消毒劑。保持雞舍內適宜的溫溼度,防止空氣、飼料及飲水汙染。

    3、雞舍空氣狀況良好

    合理控制養殖密度,做好通風換氣,降低雞舍內氨氣濃度(氨氣的濃度1-3周應低於10ppm,4周-出欄應低於20ppm),保持雞舍空氣狀況良好,尤其在冬季,注意早、中、晚溫差較大,既要保持通風良好,也要保證雞舍溫度正常。

    4、免疫接種

    由於大腸桿菌血清型較多,型與型之間不產生交叉免疫,疫苗防治難度大。大腸桿菌苗有多價苗(以油佐劑滅活苗為主)和亞單位滅活苗,為確保菌苗的預防效果,一般需進行兩次免疫。

    養殖戶應正確選擇合理的疫苗,避免只追求免疫效果而選擇較強毒株的疫苗。“場內自家苗”(從本場發病雞群中分離菌株,鑑定其血清型後,據此製成的菌苗)的預防效果相對最佳。

    實際生產中,採用疫苗廠的標準株防疫大腸桿菌的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很多普通養雞戶和出欄週期較短的肉用商品雞場很少使用該類疫苗,多數是以藥物預防為主。而在目前食品安全監管的高壓態勢下,很多大規模的種禽場和商品蛋禽場等為了最大限度的解決藥物殘留問題,多采用自家苗用於大腸桿菌的預防。

    5、飼料和飲水方面

    營養全面、均衡,飼料和飲水安全、充足,可以使雞群體質健壯,增強機體抵抗力。飼料的採購、貯存和加工等環節要加強衛生管理,防止發黴、變質,減少大腸桿菌的汙染。對水井、水塔和水箱等儲水設施以及輸水管道要經常清理、適時消毒。

    6、全進全出

    全進全出的飼養方法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齡、不同批次雞群間的交叉感染。

    7、降低應激

    在受到應激如斷喙、接種、轉群、冷熱應激等造成雞體抗病力下降時,可在飼料中新增魚肝油或飲水中新增維生素C,也可以使用複合維生素降低雞群應激反應,增強免疫力,預防繼發感染。

    8、預防投藥

    (1)雛雞開口藥

    在實際生產中,對2-6日齡的雛雞進行開口藥預防,能有效控制雛雞大腸桿菌的發生。常用的開口藥有:頭孢噻呋鈉、阿莫西林和恩諾沙星等,如果生產有機產品(如有機土雞、有機土雞蛋等),可以選用白頭翁散或益生菌做開口藥。

    (2) 定期投藥預防

    在飼養過程中,雖然雞群沒有發病症狀,但部分或大部分雞可能帶菌,一旦受到外界應激就很可能發病,可以採用定期投藥預防。

    在傳統養殖觀念的影響下,養殖戶多采用抗生素或化學合成藥物進行預防,存在濫用抗生素和化學藥物的現象。這不僅容易導致細菌的耐藥性問題,也很容易出現藥物殘留,威脅到食品安全。

    六、治療方法

    1、 治療藥物的種類

    (1)β-內醯胺類抗生素

    主要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臨床上常用的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頭孢噻呋鈉等。

    (2)氨基糖苷類

    本類藥物一般與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聯合,對大腸桿菌等多種革蘭氏陰性菌具協同作用。本類藥物獸醫臨床上常用的有: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新黴素、大觀黴素等。

    (3)四環素類

    臨床上常用的有土黴素、四環素、金黴素、多西環素。前三種因臨床應用時間較長,細菌產生了耐藥性而影響其療效,目前主要應用多西環素用於治療禽大腸桿菌病有較好效果。

    2、治療方案

    用藥的原則:及早治療、聯合用藥、輪換用藥,用藥時注意觀察,治療效果不顯著及時換藥。

    (1)病情嚴重

    病情嚴重的臨床可以採用:氟苯尼考+多西環素或者選用頭孢菌素+恩諾沙星,為了增強治療效果,可以在兩種方案中都加入氨基糖苷類藥物(如丁胺卡那黴素、硫酸新黴素等)。給藥方式一般透過集中飲水和拌料飼餵,病情嚴重時或雞數量較少時才使用肌肉注射。

    緊急情況下或危害嚴重時,可以採用頭孢噻呋鈉+黃芪多糖注射液或干擾素(稀釋後)混合肌肉注射。

    有條件的最好進行藥敏試驗,根據實驗結果擇優選用藥物和治療方案,這也是最科學的治療方法。

    (2)病情較輕

    病情較輕的臨床上可以採用中藥製劑治療,以清熱利溼為主。常用的中藥製劑如:鬱金散、四黃止痢顆粒、四味穿心蓮散、白頭翁口服液(散)、 楊樹花口服液等,可任選其一。七、大腸桿菌防治注意事項

    1、耐藥性問題

    不同的地區用藥習慣不同,大腸桿菌致病菌對藥物的敏感性可能不同,耐藥菌株普遍存在。有條件的養雞場治療雞大腸桿菌之前最好根據藥敏試驗結果確定用藥。另外應注意,即使是同一種成分的藥物,由於其劑型和加工工藝不同,應用效果也各不相同。

    2、 加強管理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改善環境、加強管理、做好消毒工作,這樣才能“標本兼治”。治療的康復期,可用微生態製劑(酶製劑或益生素)拌料3-4天,以增加腸道有益菌的數量,調整腸道益菌群。在日糧或飲水中,可針對性的補充魚肝油、維生素B族、維生素E、電解多維或複合多維等,可以促進康復。

    3、保肝護腎

    養殖戶用藥前須注意,如前期用過其他藥物,糞便呈灰白色,應先選用小蘇打進行通腎,再使用治療藥物,在治療過程中有時也要配合一些保肝護腎類的藥物。

    4、繼發感染

    在實際生產中,單一的大腸桿菌感染較少,大部分都是繼發或混合感染,所以應辯症施治,需選擇對另一種或多種病原體同時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奇異博士在《復聯4》貢獻並不大,為何卻被稱為最強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