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濁空345627
-
2 # 資深心理諮詢師
先諮詢,根據諮詢效果,考慮是否用藥。
如果諮詢效果明顯,可以不考慮用藥。
面對抑鬱症類似的問題,根據臨床實踐,我覺得更現實的角度是先諮詢,後考慮用藥,因為如果諮詢都沒有效果(兼顧諮詢師的水平),那麼一定要合併藥物,為了來訪者的福祉。
總之,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心理方面的困擾:有心理學上的症狀型和無症狀型(關係,情緒,厭學等),都需要引起家長重視,及早干預,避免嚴重化,要花費的精力和金錢更多。
-
3 # 遊弋的蝦米
孩子出現抑鬱,厭學,確實會讓家長感到非常擔心和焦急。尤其對一些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遇到這種情況更會覺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改變現狀,在這裡,為大家提供一點分析和建議,僅供參考。
青春期孩子出現抑鬱和厭學的情況分析14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孩子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情緒起伏比較大,而且多偏向於負面情緒的出現。
這個年齡的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懂得很多。但實際經驗並不足。
此時,如果父母和老師經常還像對孩子小時候一樣,否定孩子的意見和建議,不願意聽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孩子交流和展現自我的心理就會受到壓抑,久而久之,會因為感覺到自我被忽視,變得孤獨,不願表達,不願和和人交往
厭學,只是孩子的自我被忽視和壓抑之後呈現出的一個結果。
不管孩子在學校經歷了什麼。厭學,必然是意味著在孩子的心理上已經與學習、學校中斷了聯絡。
也就是說,在學習和學校的接觸中,孩子的自我沒有得到展現和重視,沒有感受到喜悅和成就,每天可能只是在承接著感受上冷落、挫敗、傷害。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厭學是一種自主選擇的本能保護行為。
應該如何面對抑鬱和厭學的孩子首先我認為,孩子目前的真實狀態如何,比中度抑鬱這個結果更重要。
作為父母,此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睡眠情況,觀察孩子是否有正常的睡眠時間,能否主動和按時就餐。
要注意孩子的人際交往情況。在不上學期間,孩子是否能夠經常走出家門,與身邊的人發生交集。是否能與父母經常交流。
如果出現永續性的作息時間混亂,飲食無規律,不願意與人接觸和交往。家長必須引起關注,建議帶孩子到當地精神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檢測,接受治療。
對抑鬱、厭學的孩子,我認為,作為家庭和學校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包容的但是必須邊界清晰的支援。包容的含義,就是父母和老師要理解孩子目前的現狀,不去逼迫孩子轉變。有些父母每天都要在孩子耳邊念上幾遍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即使沒有直接批評自己的孩子,但在孩子心裡,也會加深對自己的自責“我不夠好,很沒用的”,這種挫敗感,會讓孩子在現實的競爭中感覺更加無力,對自己更灰心,加重焦慮和抑鬱的心理。
當然,也不是要家長和老師說違心的話,明明做的不好,卻要表揚孩子。
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優點,家長和老師要及時看到,及時肯定。對於不足之處,只是如實的提出來,要求孩子改正。這裡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不要給孩子貼標籤、扣帽子。
邊界清晰在處理孩子抑鬱和厭學的過程中,非常重要。什麼是邊界?
邊界就是你、我、他之間的界限。
守好邊界,就是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對別人的事情,在沒有對方請求的情況下,不過度關心,不積極參與。給別人一個足夠的空間。
在家庭關係中,孩子的事情經常會被父母越俎代庖。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正是自我開始建立的時候,如果自己的邊界經常被父母突破,就會感覺失去自我,失去對外界探索和體驗的樂趣與信心。
這也是很多孩子厭學、封閉自己的主要原因。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作為父母,應該學會逐漸退到孩子的身後,允許孩子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思考和選擇。
小結每一個生命都是自由的。我們認為的幸福和美好,未必是別人需要的那種幸福和美好。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也是如此。
如果家庭和學校都能看到這一點,對孩子給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援,相信孩子在家庭和學校中,也一定能夠快樂的生活,自覺而努力的學習。
-
4 # 我說精神
15歲的女孩確診中度抑鬱症,目前厭學,怎麼辦?我想問問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麼?同學矛盾?老師不理解?還是單純的因為抑鬱症狀堅持上學真的很困難,十分辛苦造成的?家長有沒有跟進尋找過厭學的原因呢?
15歲的抑鬱症女孩,我的一些建議不知道孩子厭學的原因,我只能試著分析一下。如果孩子的厭學的原因包括同學和老師的原因,可能帶著醫學診斷書和老師進行有效的深入溝通,應該會得到老師的理解和支援,也許會讓孩子減少厭學情緒,但前提是上學不會讓他感到很辛苦。
如果還是不想上學的原因就是單純的因為中度抑鬱症帶來的思維速度、注意力、精力減退等等方面的負面影響,那我想最好還是辦理休學吧。可能家長會認為我有點危言聳聽,但本身小女孩在校已經非常痛苦,甚至一直忍讓著堅持上學,但這樣只能透支女孩所剩無幾的精力,而且沒有任何收益,可能因為越來越無助和絕望的感覺,女孩在校期間就可能出現自傷甚至自殺的極端行為。
其實我常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新聞,在校的女孩身患抑鬱症卻始終堅持上學,直到有一天覺得無法忍耐了,從高高的教學樓上縱身跳下。這樣的悲劇離我們一點都不遙遠,去年在上海進修的時候,上海講自殺的老師掌握一手資料,她告訴我們截止到9月份,上海自殺的中學生有70人。這還是校園的孩子們,多麼可怕的資料,多麼嚴重的社會現狀。
辦理休學去幹什麼?我的答案是由家人陪同住院治療,因為第一次的系統治療對於抑鬱症患者今後一生的轉歸都至關重要,在院,每天由你的主治醫生查房來調整藥物的劑量,一定是最好的方法。而在家自己調整或者在家服藥,都要面對無法精準將抑鬱症狀的隨時變化直觀的展示在醫生的面前,而精神科醫生一定是最瞭解抑鬱症的一群人。
在我的抑鬱症患者治療中,我都會先和我的患者交朋友,增進彼此的瞭解和信任,有利於建立一個穩固的醫療聯盟,這樣我說的話她會更容易接受,也會更願意把她的真實感受告訴我,真正的期望我的幫助。所以,在精神科醫生身邊的抑鬱症治療真的非常的值得。
休學的目的不是休息,休息是不可能治癒抑鬱症的,所以一定要給孩子找尋最好的治療方式,千萬不要去嘗試所謂的心理諮詢或中醫調理,騙不騙人不說,你耽誤不起,抑鬱症的治療週期並不是永遠,長時間得不到控制的抑鬱症一定會進行性加重。
-
5 # 心理諮詢師北原
中度抑鬱症,即使不厭學,學習起來也會是相當困難的,不是不願意,而是做不到。而這個做不到又會加重抑鬱的程度。
我建議既然孩子生病了,先不說學習的問題吧,治病要緊。藥物治療加心理諮詢效果最好,同時做心理諮詢還會大大減少復發的機率。
-
6 # 心理科的小李大夫
樓主的問題在臨床工作中很常見,許多青少年學生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麼該如何處理?
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容易出現情緒和厭學問題?個體因素 孩子情緒上出了問題,不想上學,與自身面對困難、挫折的能力有關。由於中國的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養育孩子的方式與以往發生了巨大的不同。對於孩子的照顧往往體現在物質上更多一些,而對精神上卻不能與孩子同步共情。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有一些偏差和錯誤,實際上犯錯誤不可怕。但如果家長在精神上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或者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就不容易得到修正。同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切以成績說話等教育觀念給孩子帶來的壓力是否得當、父母的文化修養與三觀不正確或不妥當等等因素,這就會使得孩子的戾氣重,不會從其他角度去看待問題,因此很難承受失敗和錯誤,這樣會引起情緒問題。同樣也會產生厭學情緒。
家庭因素 這是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的因素。許多家長往往不清楚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問題,往往都將其歸結於孩子本身。實際上家庭的不和諧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臨床上,幾乎所有的未成年患者發病都與家庭因素有著密切聯絡,甚至一些成人患者也是如此。單親家庭、父母忽視對子女的教育、留守兒童、多子女家庭或再組家庭、夫妻感情不和、長輩與子女的教育觀念分歧、父母自身的情緒問題或精神狀態不佳等等,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精神狀態。這些問題往往是最難以修復的,也是影響孩子精神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
校園環境因素 校園暴力是首當其衝的導致孩子厭學的因素之一,而校園暴力又往往很難解決,這不僅會讓孩子不願上學同時還會造成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另外,現在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優質的教育資源比較稀缺,競爭性較大。一切以成績為主不僅僅出現在家庭中,還深深的烙印在校園裡。越是名校、越是高年級這樣的觀念就越深刻,這不僅僅是制度的問題,須知在任何國家都存在。這樣的壓力不低於成人的生存壓力,甚至更大。但孩子的心智不同於成人,對於他們來說面臨的許多問題超出了他們的年齡和能力,這就會造成不良情緒的發展。
社會因素 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思想、觀點都能夠被人們觸及到。孩子的是非觀和價值觀處於一個成長形成期,由於傳媒業和網路的發達普及,無論是健康的、積極的思想,還是消極的、低階趣味的觀點都會被孩子接觸到。我們對孩子的陪伴從時間上不會超過手機、電腦、遊戲機,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會比遊戲、影音、娛樂等來得容易。我們不可能杜絕一切危險的、錯誤的、對孩子成長不利的理念,無論是國家機構如何控制管理,終究回有說不清、數不盡的途徑影響到孩子。這就會影響孩子的認知,使其出現問題。
面對出了問題的孩子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很難以一概全的回答,因為每個孩子出現的問題都不一樣,原因也不盡相同。我們以樓主所舉的例子講解,該如何處理:
首先,當孩子被確診為中度抑鬱症時,需要前往醫院尋求專業的醫生進行治療,因為可能涉及到藥物、物理、心理等相關治療方法。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家屬能夠代勞的。
其次,配合醫生的治療尤為重要。許多家屬往往存在一種把孩子交給醫生,就萬事大吉,什麼事也不管了或者不放心醫生,凡事都要過分參與,即便醫生明確的示意家屬可以放手,但依然我行我素干預治療,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再者,對於青少年患者來說,家庭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但許多家庭往往參與程度低,原因有許多,最重要的是不重視家庭因素,這與家長對待家庭關係的態度有關。而這恰恰就是問題的所在,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疾病影響是巨大的,對於治療的參與是十分重要的。
最後,疾病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孩子形成疾病也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對於治療應理智看待,不能急於求成。只有相信醫生,與醫生結盟,我們的敵人是疾病,不是彼此,這樣才能為孩子創造新生,治癒疾病。
祝大家健康!
-
7 # 使用者1822689077
抑鬱症這個問題我查閱過許多資料並嘗試了很多種自我調適的方法,得到如下的心得。
鬱抑症,主要是思想停留於過去的不高興的回憶中,而精神集中於後腦的緣故。將精神力調整到前額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如下:
1,努力睜大眼睛,盯著前方的某個地方,集中精力,盯上幾十秒鐘。這樣做的目的是調動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可有效對抗鬱抑;同時集中精力,會讓氣血精神集中於前額葉,更多的感知外界的變化,而減少對內心感受的關注。
2,感覺到前額葉部位,也就是腦門,出現涼颼颼的感覺後,就可以去做事情了。在不受內心那些聲音的影響之後,做什麼都會感覺得心應手。
3,遇到問題時,也請按1的方式調整自己的狀態,然後鼓起勇氣向他人尋求幫助。
4,氣聚於前額葉的方法雖然好用,但較長時間的氣血聚集會引起前額頭痛,可以透過呼吸引導的方式來疏散該部位的氣血。做法是:閉目深呼吸,吸氣時想著肚臍眼(確切位置是臍下三寸丹田部位),呼氣時放鬆。來回十幾個呼吸,就可以有效緩解頭痛的問題。
5,經常訓練自己按照上述方法調適,久而久之就氣道通暢,不再鬱於後腦,鬱抑症也就消失了。
看起來超級簡單呵,根本不敢相信讓醫學界棘手的鬱抑症這麼容易解決是不是?世間事就是如此,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再沒有比自己去嘗試一下更能說明問題的了,鞋子合不合腳,穿上走走不就知道了嗎!
2019年七月下旬開始在問答裡回覆關於抑鬱症的問題
回覆列表
應該是有心事,父母在適合的時間和地點,家裡,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或者找比較好的老師和孩子溝通一下,看看是什麼原因,然後對症下藥,不是藥物,因為沒有發展到那種程度,而是心理輔導,解開心結,別給孩子那麼大的壓力,給孩子說凡事盡力就好,包括上學,然後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心!望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