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條回收

    今然可以議和,在把邊關軍調回內地,李自成早得完蛋,吳三桂的三萬官銀鐵騎和李自成二十萬大軍打平手,就知道李自成軍隊什麼水平了。

  • 2 # 李夢陽論史

    議和這事說起來挺難,因為明末明人的心態不太正常。

    明初洪武永樂國勢太強,周邊一個敵手都沒有全被幹趴下,集體喊大萌爸爸。這導致明人有了天下唯我獨尊的心態: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這話是明人說的,這段話基本將明朝的外交空間壓縮到最小,使後來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形成某種意義上的“政治正確”。

    和親,結盟,歲幣,兄弟敵國之禮…古代國與國之間幾種常見的關係都被否定了。那還有什麼?

    只剩一個選擇,跪下來唱征服!

    洪武和永樂確實也用實力做到了讓周邊集體跪下來唱征服,但是子孫後代就不一定了。

    明初國勢強,不代表一直強,尤其是到了明末國勢衰弱至極。明人的心態卻一直沒能被調整過來,一直中央大國的心態看待周邊。再加上宋朝的反面典型案例,讓明人一談議和就拿宋朝做反例,沒有人敢於擔當,深怕落一個賣國賊秦檜的名聲。

    當東北邊陲出現了努爾哈赤為首的後金,事實上它已經演化為擁有完整組織的以農耕為主的封建國家,遠遠超過了也先、達延、俺答這種蒙古鬆散的部落式組織。明朝上下從一開始就過於輕視實際上並不亞於隋唐時代的高句麗的後金軍政集團。 明朝官員曾說後金只是“不當中國一大縣”的醜虜,我特別想問是哪個中國的大縣能拉出十萬級戰兵?這種輕視是致命的,也導致了薩爾滸的慘敗,更導致了後來袁應泰這種草包丟遼瀋,王化貞丟廣寧的笑話。

    顯然很多明末的官員對待後金是即不知己,也不知彼。要麼盲目自大如王化貞,要麼畏金如虎如高第之流。

    建立在明初輝煌歷史的上國心態不容易改變,議和這個話題自然就成了明朝政治生態裡的雷區,誰敢越雷池一步,各種彈劾且遭天下人唾罵的壓力沒人擔的住,現成的案例就是陳新甲了,儘管他只是替崇禎背鍋。 所以,明朝自己實際上是斷了這條路的,儘管這裡面不乏有人偷偷摸摸搞和議,甚至有地方已經達成了私下協議(如宣大邊將後來以提供貿易為條件,換取清軍不從宣大入寇),但畢竟是見不得光的。

    這種心態後金一方透過與明朝官員們的私下議和往來後,看得很明白,如下皇太極手下漢臣就直指要害:

    南朝之君臣,深鑑宋室之覆轍,文臣以口舌紙筆支吾了事,不肯擔當以玷清議,武臣只垂手聽人指揮,不敢專決。

    當然,這種心態後金方面一開始是不清楚的。直到己巳之變後,皇太極等才明白過來。

    後金那邊想議和嗎?

    當然想,非常想,特別想議和。本人將滿文老檔中收錄的議和相關的檔案全部通讀,細細品味後發現,後金自努爾哈赤到皇太極,那是真心的想實現議和。

    不要以為後金贏了幾次軍事行動就被勝利衝昏頭腦了就要解放全中國了,實際後金最開始的野心沒那麼大。

    早在努爾哈赤致蒙古喀爾喀五部的信裡就寫過了他的野心“

    再者,為解我七恨,當相議放棄遼東,以遼河為界,俾我三國安然相處。遼東以海藍至太子河為界。爾等欲各安生業,則復誓天地。至於遼河以東之遼東地方,如何割劃,以償我之七恨,我候爾等回報。因各系國家,可彼此通行貿易。爾等若以我言為是,則速行答覆,如不情願,亦請自便,各仍用兵不止。天若以爾為是,爾可驅我至白山;天若以我為是,我亦必驅爾至南京。”

    努爾哈赤希望讓明朝承認其一國地位,佔據遼東,以遼河為界,並通商貿易,僅此而已。

    皇太極即位後,在天聰元年很快也對明朝提出議和之議,與時任遼東巡撫的袁崇煥通訊。

    第一次的條件是這麼寫的“

    當以黃金十萬兩,白銀百萬兩,緞疋百萬、毛青細藍布千萬疋餽送,以為和好

    之禮。禮成之後,以兩國彼此餽贈之禮,以東珠十、貂皮千張、人參千斤送爾,爾則以黃金一萬兩、白銀十萬兩、緞十萬疋、毛青細藍布三十萬疋送我。若欲如之餽贈往來,以修兩國和好,則誓諸天地,永歸和好。”

    這個條件基本上沒什麼建設性,屬於漫天要價,而且僅要錢財,後來寫給李喇嘛的信中又提出“明可居山海關以外處我居遼東地方,漢人諸申,各立為國,以安生業。”“昔有大遼、大金與宋相送之例,亦有爾明以物送於蒙古使者之例,此亦天之所與也。”,即以山海關為界,仿宋遼金之例。仍然是漫天要價,並要求明朝推出全遼,放棄寧錦。

    這種事袁崇煥自是不敢答應,但是這些寫給袁巡撫的信是後金軍出征北韓攻擊毛文龍鐵山時期寫的。換句話說這是皇太極耍花招,以議和之名擾亂明方判斷,掩蓋徵朝的軍事行動罷了。

    徵朝的軍事行動大獲成功,因為明朝方面的按兵不動,不僅北韓遭到軍事打擊,被迫結束對後金的軍事封鎖,給後金提供物資。更重要的是成功的將東江鎮為首的明軍戰力幾乎毀於一旦,從此毛文龍的東江鎮在遼南幾乎再也翻不起多少水花了。

    至此,從天聰元年開始一直到天聰三年,皇太極雖與袁崇煥、毛文龍、祖大壽、甚至錦州鎮守太監紀用等遼事官員將領們通訊談議和,但一直沒什麼建設性的意見,更多是扯皮或互相開涮。

    但是在天聰三年的閏四月,皇太極再次提出了新的議和條件“天不問國之大小,但論事之是非,故以遼東、廣寧地方畀我。若非天與,遼東廣寧諸堅固之城,及數萬之兵守之即以我少數之兵士,何能克之?大城既得,然小城寡兵,攻而不克,故我思之,天冀我兩國罷兵修好,共享太平,在此時耳!我願和好,共享太平。是以誠心遣使,如何議和,聽爾等之言。”

    皇太極新提出的條件已經變為以廣寧、遼東為界,這些實際已經是後金的控制區。這個條件相當務實,可以看出皇太極已經迫不及待的希望促成和議了。

    然後又對袁崇煥提出“若真誠和好,則以大淩河為爾界,三岔河為我界,此兩處之間,留為空地,逃人盜賊易察,不致滋生事端,和好之道得以長久,至於印信事,除封諭外,不得監用等語。既如此令爾鑄金國汗印與我。至於以修好之禮相饋財帛,爾等計之。勿待我如察哈爾汗,則我不能允。我之所慮者此也。我願罷兵,共享太平,乃出於至誠。爾等亦直誠言之。我等雙方母得頭頂皇天而施詭計也。”

    大淩河與三岔河此時正是明清雙方的軍事分界線,還提出了建立一篇空地作為軍事緩衝區。只要明朝方面給皇太極的撫賞銀高於察哈爾汗,並承認皇太極為一國之汗王,“鑄金國汗印與我“,基本就是仿俺達封貢。

    這個條件恐怕正是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自反明以來,一直希望獲取的實質性地位,後金希望成為獨立的國家,但是畢竟明朝勢大,仍尊明朝為名義上的君主,成為正式獲得明朝冊封的汗王,並納入明朝朝貢體系。

    然而這個條件仍然被袁崇煥用遼東人希望復先人之地為由拒絕。“書曰:奉帝命巡邊調兵之兵部尚書袁復書於汗陛下。汗致書遣喇嘛來,以追述前好。再者,書有仰賴皇天,和好相處一語,唯鬼神知之。中國幅員九州,即失一遼東,何足為惜。況其地原非汗所有。遼東人西來,而其填基均在於彼,我強壓其思念先骨之情,可乎?亦不合眾意。止有受而不可言,故未奏帝知之。至禮遇往來之人,為爾國尊卑之故。我皇上寬宏明智,從不分尊卑。汗若以名譽為念,治理一切事務,以道義為規矩者,則爾自去察哈爾腥臊也。即使中國亦以禮義相待耳!至封印之語,皆非一言可盡者也。”

    這一次袁崇煥的拒絕令皇太極非常憤怒,尤其是袁崇煥說“故未奏帝知之”。於是皇太極回信說:

    “爾國官員文士,均可向爾帝進諫也。承蒙天恩,為一國之君。爾等不納我言,高視爾帝如在天上,內臣等則自視其身若神,以不可奏聞於帝,亦不合眾臣之意為辭,不令我信使直達京城而遺還之,竟達兩載。較之大遼欺金殆有甚哉。此亦天理耳!我豈能強令修好耶?”

    皇太極認為正是袁崇煥這類官員,拒絕將後金議和的意思稟告給明朝皇帝,此時的皇太極已經開始放棄與袁崇煥議和,開始謀求軍事行動。

    天聰三年七月十八日,皇太極發出最後一次議和信表示出了軍事威脅“我若欲和好,而爾不從,致起兵端,爾民被誅則並非我誅之,乃爾自誅之也。我誠心和好,爾自大不從,諒天亦鑑之,人亦聞之矣!”這一次袁崇煥的議和把戲有點玩脫了。

    準備了不到3個月,十月初二,皇太極率軍西征蒙古,然後由蒙古蘇布地為嚮導,自薊鎮入寇,直撲北京,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變。

    皇太極單方面認為,正是明朝臣子不肯將議和的內容上報給皇帝,因此他決議打到北京城下以將議和之意陳達。在清軍大軍打到通州時,皇太極令清軍廣撒議和信

    “傳諭各城堡曰:“金國汗諭紳衿、軍民知悉:中國向以忠順守邊,葉赫原屬中國。萬曆帝干預邊外之事,離間中國,分而為二。曲在葉赫部,而強為庇獲;直在中國,而強欲殺害,屬肆欺凌,致成七大恨。我知其終不相容,遂慎而告天興師。天以我為是,先賜我河東地方。父汗仍欲修了,遣人致書講和,而爾國不從。繼而天覆賜我河西地方,仍屢遣使講和。天啟帝及崇禎帝,復行欺凌,命去金國皇帝帝號,禁用自制國寶。我亦樂於和好,欲去帝稱汗,令爾國制印給用,又不允行。故我復告天興師,長驅至此,破釜沉舟,斷不返還。”

    再次將與袁崇煥通訊時的和議條件拋了出來“我亦樂於和好,欲去帝稱汗,令爾國制印給用,又不允行”,目的即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崇禎得到議和的資訊。

    然而皇太極哪裡曉得,正是因為崇禎此時還滿懷希望於五年平遼,怎麼可能同意這個議和條件呢?群臣又怎麼敢在此時勸崇禎同意議和呢?

    皇太極後與降將召對,麻登雲就承認了實情:“明帝年幼,執政眾臣不忠,各圖自保。議和之事,懼不敢奏。奏之而聽固為善矣,倘或不聽,親族誅滅,故不敢言。”

    自此,皇太極徹底搞明白了明朝這邊的心態。但他仍試圖勸明朝諸臣“薊州官員,爾等與上級官員商議,啟迪爾帝,速議和好之事。先時官員皆誑君輕敵,乃不允議和者,或被戰死,或被爾帝所殺,此外,曾有一建立功名者乎?我素養無詭謀,惟以至誠相告。如執以為不可,是天運使之然,我亦無可奈何矣。”

    但是最終也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政治正確在前,又有誰願意承擔罵名促成和議呢?陳新甲嗎?

  • 3 # 未濟

    後金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滅明

    後金是努爾哈赤時期,當時後金雖然逐漸發展起來,但是並沒有可以入關的實力,當時明朝還沒有農民起義,後金總體實力與明朝還相差很遠。若是能議和,後金也有了時間和機會向周邊發展。明朝在衰落,後金在崛起,越拖,對後金越有利。

    明朝出師不利

    明朝想平定遼東,但是明朝主動出擊的戰爭中總是失敗,又是是薩爾滸一戰,後金打出了自信,明朝開始防禦階段,後金反而掌握了主動權。明朝要是能打過後金,也不會議和,正因為總是戰敗,才有議和的可能。畢竟後金總是騷擾邊境也是很大的損失。

    明朝國庫沒錢

    自張居正改革後,明朝有了點錢。可是經過萬曆三大徵後,國庫就沒啥錢了。打仗是需要錢的,武器裝備,糧草都是很大的消耗。明朝也想有個時間休整一下,等有錢了再打仗。

  • 4 # 無氣倒被人欺

    明朝有和談的資本嗎?敵對雙方能和談的基礎是誰也奈何不了誰。離開了這個前提的議和就是張廢紙。

    明朝與後金和議後能把遼東的明軍撤走嗎?如果不能,這樣的議和有什麼用處呢?難道就是為了多增加一筆開支嗎?明朝可是窮死的啊!

  • 5 # 歷史上的小書童

    大家好,我是愛回答問題的小童。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可以從雙方的角度進行考慮,以及對當時背景的分析。

    首先,有議和的可能嗎?當時後金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一路馳騁沙場、攻城略地,勢如破竹,而大明朝呢,恰恰也很配合,大多是節節敗退。這就使得大清一直處於劣勢,所以這種情況下,議和會成功嗎?大清想要的是天下,即使答應了議和,那代價也是巨大的,而且必定不會長久,大清心裡清楚,大明心裡也清楚,所以總體上來看,是不太可能的。

    那麼真的一點可能也不是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大明手裡又一次的機會,那就是袁崇煥一炮轟死努爾哈赤。袁崇煥作為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大明風雨飄搖期間出彩的用一炮打下了努爾哈赤,有效的延緩了八旗軍的進攻,倘若此時來議和的話,是不是還有一絲希望呢?

    後金的角度:明朝不堪一擊,此時一鼓作氣拿下南明,完成統一國家的戰略,建立千秋大計,是每一位有野心和血氣方剛的後金人的心聲。所以,處於優勢的大明內心是不願意去議和的,因為確實沒有必要啊,早晚都是大清的,等個一時半刻也沒關係。

    大明的角度:後金女真人不僅勇猛,而且真的是能征善戰,雖然死了一個努爾好吃,但是還有他的兒子們,也是英勇無畏,況且隨著袁崇煥的更替,明朝難有能打的人,吳三桂靠得住嗎?大明心裡可沒底。另一方面,議和應該用什麼東西去交換,古有圖窮匕見的典故,但是他也獻上了樊於期的人頭和地圖。那麼,大明現在還有什麼可以獻的呢?狼是喂不飽的,今天一頓飯明天就要一頓肉。狼子野心,信不得。

    所以,答案是沒有議和的可能性大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認為目前足壇上最受歡迎的5位球星是哪五位?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