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嘮叨歷史
-
2 # 沐風曦語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公,魏國始建,分設百官。曹老闆只是不想稱帝,兒子幫他追加個封號就這樣。
-
3 # 花開花落緩行客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首先,曹操確實沒有登基稱帝,但是他的兒子曹丕登基稱帝,建立三國中的魏國,曹丕登基稱帝后,追封已經去世的老爹曹操為魏武帝。
歷史上,建國登基的皇帝,都會追封自己的父輩祖先為皇帝,就像後面的晉武帝司馬炎建立晉朝後,追封祖父司馬懿為晉宣帝是同樣的套路,所以曹操沒有登基稱帝也有魏武帝的稱號。
其次,雖然建立魏國的是曹丕,但是曹操生前被封為魏王,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戰勝袁紹,平張魯,滅馬超,擒呂布,北擊匈奴,武功赫赫,可以說魏國和後面的晉朝的根基都是曹操打下來的,所以曹操雖然沒有登基稱帝,但是曹操的魏武帝的稱號是當之無愧,名副其實的。
-
4 # 畫素說
曹操曹阿瞞,為太監養子出身卑微卻胸懷大志,在東漢末年這個混亂的時代,迎漢獻帝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中國北方,封魏王,成宏圖霸業。曹操的的權力達到了巔峰,但是曹操自始而終都沒有登上皇位,為何還有“魏武帝”的名號?且聽我下文慢慢道來。(▲曹操劇照)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在世的時候,終其一生皆為漢臣未曾僭越,其權力的巔峰是“魏王”。
當然曹操沒有稱帝,並不代表他沒有稱帝的野心,也不代表他對大漢朝是多麼的忠誠。畫素認為曹操是因沒能統一天下才不稱帝,不是曹操野心太小而是曹操野心太大,曹操要的不是偏安北方一隅的皇位,他要的是整個華夏。可惜曹操終其一生也只在北方稱雄一條長江水阻隔了曹操的夢想。(▲曹操)
其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然位極人臣,漢獻帝在曹操之處也只是個傀儡而已,整個天下都可以說是他的,稱帝,顯然沒有必要,曹操雖不是皇帝卻甚於皇帝。
既然曹操終其一生都沒有稱帝,那麼魏武帝的名號從何而來?下面畫素就為大家來細說。
“魏”是曹操的封國;“武”是曹操死後朝廷給曹操的諡號,這個“武”字說明了曹操這一生的功績,給他一個諡號,這個“武”字是漢朝對曹操的蓋棺定論。(▲曹丕篡漢)
在曹操去世後的當年十月,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王朝進皇帝位。十一月曹丕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從此,“魏武帝”的名號才正式成型。
-
5 # 執著的放牛娃
大家好,我是放牛娃。我們一起坐下來,邊喝茶,邊聊聊"魏武帝"曹操的事情。
題目中提到,曹操一生未稱帝,為什麼會被人稱作"魏武帝"?
(☞曹操劇照)
我的觀點:這是曹丕內心極度不自信的表現。因為太不自信,所以才非得追封自己的父親為帝,這樣自己的皇帝才看起來名正言順。
曹丕是個不自信的孩子曹操有25個兒子,其中他最喜歡的有曹昂(英年早逝)、曹植、曹衝(英年早逝,就小學課本上稱象的那個)。曹昂和曹衝早早夭折,所以曹操把注意力一直放在曹植身上。而曹植本人也文采飛揚,豪邁奔放,和曹操的性格非常相似,真應了那句話:老子英雄兒好漢。
(☞曹植劇照)
相對而言,曹丕就慘了。他的性格沉穩內斂,寫文章寫詩水平也不錯,但總是不合老爸的口味。他就像一個有點小聰明,早早學會圓滑世故的小孩子,一直揣摩老爸的心思,想讓老爸當面誇獎他一句,可總是得不到。所以內心其實很不自信。
(☞曹丕劇照)
所以,誰都不看好他繼位。那麼,當他繼位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追封老爸為帝,然後在各種場合,用美麗的辭藻來誇獎父親,說明父親當初是多麼的疼愛自己。
越是不自信的人,越要偽裝的格外自信。其實就像紙老虎,外強中乾,一戳就破。
曹丕開了追封自己父親為帝的先河曹丕之前,秦始皇雄才大略,不屑於追封先王為皇;漢高祖劉邦,因為登基時其父親還活著,所以朝臣看在劉邦面子上,尊稱其為太上皇,但史書記載中,還是多采用劉太公的說法,劉邦自己也沒有在父親死後追封自己的爸爸為帝。
王莽篡政,也未曾追封;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建立東漢,也未曾追封先父為帝。包括孫權、劉備,也都沒有追封。
結束語:曹丕,是一個一直得不到父親肯定,內心極度不自信的孩子。他總覺得父親對他不好,讓他繼承王位是沒有其他更合適人選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因此內心充滿了憤懣、抱怨。我想,當他撫摸著父親的牌位時,內心肯定百感交集,心裡估計在說:父親,你活著的時候,這麼不喜歡我,丕兒從來得不到您的疼愛。而我呢,卻不計較這些,反過來還追封您為帝,讓您死後盡享榮華富貴,千秋萬代都記得您。你看看,丕兒對您多好啊!您如果再活一次的話,看到我為您做的一切,會對丕兒好點麼,父親!
-
6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既然要說曹操的名號,那就話說從頭,先從曹操的名字、籍貫開始。
古人有名有字,或許還有號,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曹操的字是孟德。據說,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吉利,小名叫阿瞞。吉利這個名,很少有人叫。因為正統的讀書人、士大夫對曹操的行事是有意見的,對曹操的為人是不認同的,所以,這其中的一些人為了表達對曹操的不滿和輕視,他們會直呼曹操的小名。“曹阿瞞”這個稱呼,在提到曹操的資料中,還算是比較常見的。
曹操的籍貫,是安徽亳州。這裡之所以說“籍貫”,而不說“家鄉”,是因為:按照我的理解,曹操的祖父、父親都在朝廷為官,曹操很有可能是在他父親為官時所生,故而,曹操不一定在籍貫地出生、成長。另外,在我的印象中,家鄉是溫熱的詞,飽含了鄉土鄉情的氣息;而籍貫,就比較生硬,是官方化、程式化的詞彙。正因為有前面所述曹操生長地不確定的因素在,所以我最後決定用程式化的語彙,把安徽亳州說成是曹操的籍貫,如此,自覺會稍微妥當些。
既然在這裡說曹操,那就在此篇先把“魏武帝”的名號說清楚。
我們在提到曹操時,大多都會用到“魏武帝”這一稱號。
記得在我少年時期,有位和我的父親交好的老人家來家裡閒坐。據我的父親說,老人家曾經有本市“三大才子”之號,滿腹經綸、出口成章,能寫錦繡一般的文章。那次,老人家問到我的學習,正好我考試失利,成績很差。老人家談笑風生,對我說到:
“魏武子當年大敗,依舊可以東山再起,一次考試不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老人家作古已經多年了,每回鄉,和父親閒聊,父親偶爾還會說到老人家。提及老人家的學識才氣,父親總是敬佩不已。我能記得老人家的,最突出的,就是“魏武子”這三個字。
老人家口中的“魏武子”,便是曹操。不知老人對曹操的這一稱撥出於何典,我也沒有細細查詢過。“魏武”這兩個字,沒有爭議,也沒有疑惑,後文會詳細陳述。這裡只說說“子”字。據我猜想,這裡的“子”,大約和孔子的“子”是一個意思。首先,“子”是尊稱;其次,“子”含“先生”之意吧。
以上是個小插曲,因為和曹操的名號有關,並且記憶清晰,所以在此拉雜說說。
關於“魏武帝”的名號,再繼續說下去。
曹操在世的時候,他根本就沒稱帝,這是必須說清楚,講明白的!
曹操一生,最大封號是“魏王”。這個封號,是漢朝廷給他的封賞和肯定,也是他政治實力的象徵和體現。
曹操從世家子弟到魏王,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我們可以從下文看一看曹操爵位變遷的痕跡。
公元196年,曹操42歲時,在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序列中,他就已經位居最高的“公”爵位。
公元213年,曹操59歲時,被漢天子封為“魏公”,曹操正式有了自己的封國。封國,一般情況下,是皇帝同姓的至親骨肉才會有的,比如兒子、弟弟、叔伯父等。非有赫赫戰功,異姓是很難享有封國的。
公元216年,曹操62歲時,被漢帝封為“魏王”。“王”是一個怎樣的稱號呢?看看大漢王朝的建立者——劉邦當年說的話:
“如果不姓劉,還被封為王,天下人要一起消滅他!”
劉邦吃過他姓“王”的虧,為了劉家的江山永固,不讓他姓坐大,所以,他在世的時候,就立下了這個規矩。
公元220年,66歲(古人的演算法,曹操的生卒年為公元155-220年,算66歲)的曹操在做了4年的魏王之後,壽終正寢。至曹操死,他都沒有稱過皇,沒有做過帝。
所以說,曹操做過魏公,做過魏王,從來就沒有做過魏帝,這是必須重墨點出的。
“魏”是曹操的封國,至此,算是說完了。
那麼,“武”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武”是漢朝廷給曹操的諡號。也就是曹操死後,關於曹操一生的功業,漢王朝得給他一個精準的總結,這個總結,必須濃縮成一個恰當的字。這個字,就是國家對曹操的蓋棺定論。猜想,漢朝廷透過嚴肅的討論,並按照授予諡號的正式合法的程式,最終決定將曹操諡作“武”。
諡號不是漢朝庭的發明與首創,也不是從曹操開始的,在此以前,至此以後,帝國統治下的華夏,帝王將相、先聖大賢都有諡。既然在此以前就有諡號,那麼,在此以前就已經有了諡號用字的標準。
既然諡號用字有規範和標準,那麼,什麼樣的品行和功業才可以當得起“武”這個字呢?
這裡,我就不一一白話了。關於一個人死後,是否可以諡“武”,古人已有精確簡練的解釋,現列舉如下:
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
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
誇志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
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
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
剛強以順曰武;闢土斥境曰武;
折衝禦侮曰武;除奸靖難曰武;
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
安民和眾曰武;克有天下曰武;
睿智不殺曰武;恤民除害曰武;
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看看以上的解釋,曹操的確符合很多條。
“武”字也說清楚了,那麼,最重要的“帝”字,又作何解釋呢?
公元220年春,曹操在農曆的正月去逝。
這一年冬,農曆十月,曹操的兒子曹丕取漢帝而代之,成為魏王朝的第一位皇帝。
這一年十一月,曹丕追尊自己的父親曹操為武皇帝。
從此,“魏武帝”的名號才正式成型。
其實,關於“魏武帝”的稱號,還可以從以下角度來解釋:
華人說“夫榮妻貴”,其實,也有“子榮親貴”。
這兒子當了皇帝,不但父母雙親要跟著尊貴,而且,上溯四代,自父、祖、曾祖、高祖都要享受尊祀。
嚴格來說,則有所謂天子七廟、九廟之制。
七廟,本指四親(高祖、曾祖、祖、父)廟、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廟和始祖廟。
《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后王莽增為祖廟五﹑親廟四,共九廟,歷朝遂沿用。
-
7 # 歷史黔
其實是一種“追諡”,雖然曹操沒有稱帝,但是他兒子曹丕稱帝了,對曹操追封了諡號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追諡始於西周,後被廣泛使用。
而曹操魏武帝的諡號就是曹丕為歌頌曹操的豐功偉績而追諡,其實古代追諡諡號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父不管有什麼樣的成就,子都要追諡諡號,此為孝,反之如果不追諡就是不孝,會被人指脊樑骨。
孫權就是這樣的,孫權的父親孫堅並沒有對吳國立下一點功勞,但是孫權卻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追諡諡號也不是那麼簡單得,不是隨便取的。而是有講究的。
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讓後人能夠知道前世皇帝做出了那些貢獻。
比如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褒諡,表達了對前世皇帝能力的一種肯定,像惠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享受的都是前世皇帝帶來的生活,而自己本身卻沒有任何的作為,像質帝、衝帝、少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諡號,像厲、靈、煬都是惡諡,比如隋煬帝,就是後人對其所做惡的總結。
像哀、思也不是好詞,還有點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後期君主,國家快要走向滅亡的時候,如明末崇禎皇帝追諡為思宗。政變中被推翻的皇帝稱廢帝比如:漢廢帝劉賀(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亡國君主稱末帝比如宋末帝趙昺。
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曹操沒有稱帝,卻有了魏武帝的諡號了。
回覆列表
這個就是所謂的“追諡”,在古代,皇帝死後人們都會給他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價,或好或壞,這就是“諡號”,但這是對生前做過皇帝的人來說的,那些沒做過皇帝的呢,比如像曹操這種,自己沒做過皇帝,但是卻為自己的兒子做皇帝奠定了基礎,在他死後一段時間再給他一個諡號,這就叫“追諡”,這就是曹操被稱作魏武帝的原因,其實就是追諡的結果,其諡號就是“武”,比如漢武帝的諡號也是武,什麼是武呢,就是威彊敵德曰武,簡單來說就是開疆拓土,奠定國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