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閣說

    張震的敬業,素來廣為流傳——

    拍《赤壁》,為演孫權他熟讀三國;

    拍《建黨偉業》,他把民國史熟記於心;

    拍《深海尋人》,他考到了PADI潛水執照;

    拍《吳清源》,他的棋技直逼專業水平;

    拍《一代宗師》殺青,他拿了全國八極拳冠軍;

    拍《刺客聶隱娘》,他學會了近身劍術......

    這一次,在電影《緝魂》裡,為了演好身患絕症的檢察官,他又用三個月的時間暴瘦24斤。

    和張震一起為戲犧牲的,還有出演女主的張鈞甯。

    為了演好英姿颯爽的女警阿爆,她剪掉了自己留了17年的長髮。

    演員為角色犧牲,並不是表演的必要條件。

    只不過,對某些演員來說,此舉確實是幫助他們進入角色最快、最好的方式。

    一如張震所說,“因為我比較笨,所以我的方式最直接”。

    一直以來,中外影視圈不乏各種各樣為戲瘋魔的敬業演員。

    下面,我們便來粗略地盤點一下。

    第一類,技能滿格類

    代表人物:彭于晏

    和張震一樣,彭于晏也是圈裡出了名的狠人。

    基本上,每拍一部作品,他就能成功get到一項新的技能——

    拍《海豚愛上貓》,他拿到了海豚訓練師資格證;

    拍《聽說》,他學了三個月的手語;

    拍《翻滾吧阿信》,他學習了八個月的體操;

    拍《激戰》,他學會了散打;

    拍《破風》,他拿到了場地專業賽車手證書……

    因為練就的運動專案太多,他甚至因此獲得了一個外號:演員裡的運動員。

    最近幾年,他不但和多位大導達成合作,還極大程度地拓寬了自己的表演戲路。

    這種拓寬,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於他超出常人的自律性。

    其實,為角色做出充足的技能準備,早已成為很多演員的自我修養。

    他們在表演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get了一些“特殊”技能。

    比如,張國榮因出演《霸王別姬》,鑽研了京劇;張魯一因出演《紅色》,學會做上海菜;蘇有朋因出演《風聲》,學會了崑曲……

    圖為張國榮在《霸王別姬》片場

    第二類,體重增減自如類

    1、克里斯蒂安·貝爾

    克里斯蒂安·貝爾素有“橡皮人”之稱。

    他對體重的嚴格控制,向來是影迷們熱議的話題。

    對他來說,增減體重,就像加減衣服一樣容易。

    早前,那張網友自制的他從2000年到2013年的角色體重對比圖,曾在網上廣為流傳——

    而他最近幾年出演的角色,體型也有著明顯的浮動——

    2017《敵對份子》、2018《位居次席》、2019《福特VS法拉利》

    由於體重反覆無常,所以醫生曾不止一次的對他的身體發出危險預警。

    可即便如此,他依舊置若罔聞。

    因為他的出發點,永遠只有一個:角色需要。

    2、阿米爾·汗

    在電影《摔跤吧!爸爸》裡,阿米爾·汗飾演的男主在片中需要橫跨幾十歲的年齡:從19歲一直演到55歲。

    表演過程中,阿米爾·汗先完成了19歲的青年戲份。

    隨後,在短時間內,他又增肥56斤,出演了角色55歲時的發福模樣。

    之後,他又用五個月的時間,減掉50斤贅肉,練出擁有8塊腹肌的魔鬼身材,將體脂率從37%降到9.6%,來貼合角色29歲時的黃金時期。

    只看減肥前後的對比圖,你就不難發現,這個51歲的國寶級演員到底有多逆天!

    3、鄧超在張藝謀導演的《影》裡,鄧超一人分飾兩角。兩個角色在體態方面,簡直南轅北轍,一個頹廢消瘦,一個勇猛健碩。

    導演本想利用特效和化妝來完成兩個角色的形態,但鄧超為了逼真,要求真實演繹。

    於是,鄧超在短短半年的拍攝週期裡,經歷了從暴瘦到增肌的體能煎熬。他先用三個月的時間,增重20斤,然後又用20天的時間,飛速暴瘦40斤。

    最虛弱時,甚至幾度在片場暈厥。

    4、胡杏兒

    港劇《肥田喜事》對胡杏兒來說,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劇中,她飾演的女主何美田,是一個身材肥胖但樂觀善良的婚禮顧問。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在52天的時間裡爆肥42斤,從S號一路胖到XXL號。

    為了增肥,她不但每天必須吃雪糕、牛排、泡麵這種高熱量的食物,還必須喝一種厭食症患者喝的全脂牛奶,一瓶有200卡路里。

    和魔鬼增肥遙相呼應的,是她拍戲後的魔鬼減肥。

    為了重回苗條身材,她用兩個月時間,從152磅(約138斤)減到110磅(約99斤)。

    她增肥、減肥的全過程,在香港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再加上她在《肥田喜事》中表現亮眼,所以順勢便打響了名號。

    《肥田喜事》後,她成功晉升為TVB的“當家花旦”,從此戲約不斷。

    影視圈裡,向來不缺“不拿身體當回事”的演員。

    為了最大程度的在外形上接近角色,很多演員都會將自己搓圓捏扁、任意蹂躪。

    比如,在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王傳君就憑藉出演白血病患者,成功告別了“關穀神奇”的角色限定。

    為了表現出病人該有的體態,他不但每天跳8000個跳繩減重20斤,還為一段吃飯戲,一晚吃掉44個包子和5碗麵。

    此外,還有很多演員,在作品裡做出過各種各樣的身材犧牲。

    他們,有的形容枯槁——

    邁克爾·法斯賓德(《飢餓》)、

    馬修·麥康納(《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傑瑞德·萊託(《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有的拼命增肥——

    塞隆增重40斤(《塔利》)

    吳慷仁增重40斤(《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

    第三類,因公受傷類

    1、成龍

    說起影視圈裡的拼命三郎,成龍絕對名列前茅。

    業內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

    成龍跟斯皮爾伯格聊天,成龍問:你那些恐龍是怎麼拍的?

    成龍說:更簡單,起跳,開拍,停機,送醫院!

    光是成龍一個人的受傷紀錄,就足以做成系列盤點了——

    1980年,《師弟出馬》,鼻骨撞裂;1982年,《龍少爺》,下顎撞傷;1983年,《A計劃》頸骨重傷,鼻骨撞裂;1985年,《威龍猛探》,指骨受傷;1985年,《警察故事》,脊椎骨、盆骨移位;1986年,《龍兄虎弟》,腦出血,頭骨凹陷……

    各種大小傷情,累積下來早已不計其數。

    2、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在昆汀的《被解救的姜戈》裡,萊昂納多扮演的種植園主有一場怒拍餐桌的戲。

    當時,這場戲反覆拍了好幾遍,昆汀一直不滿意。

    最後一次,萊昂納多的手直接拍到玻璃杯上,將玻璃杯拍得粉碎,頓時血流如注。

    當時,看到這一幕,萊昂納多本人驚呆了。

    但因為導演沒喊cut,所以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演下去,還用血兇殘地糊了人一臉。

    3、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1985年,拍攝《洛奇4》時,史泰龍與老牌動作明星杜夫·朗格有一場打鬥戲。

    電影開拍前,史泰龍對杜夫·朗格說:你打吧,使勁打。

    結果,杜夫·朗格特別實在,只用30秒時間,就將史泰龍打倒在地。

    直接一頓胖揍,把史泰龍送進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後來,史泰龍將這種硬漢風範,一路延續了下來。

    拍《敢死隊2》時,他還因肩部受傷與同在醫院治療的阿諾•施瓦辛格留下了一張極具紀念意義的同框合影。

    4、詹妮弗·勞倫斯

    為了演好《飢餓遊戲》中的精神領袖凱特尼斯·伊夫狄恩,詹妮弗·勞倫斯在拍戲期間曾多次遭遇意外。

    拍《飢餓遊戲》時,她被自己的弓擊中,導致一隻耳朵受傷感染,在接下來的6天裡失去聽力。

    拍《飢餓遊戲2》時,她因在水下浸泡太久,導致右耳暫時失聰。

    拍《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時,因片場煙霧機失控起火,導致詹妮弗吸入大量濃煙當場休克,經數小時搶救才得以脫險。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很多電影創作背後,都隱藏著諸多的血和淚。

    很多演員都曾在拍攝過程中,受到過這樣或那樣的傷痛。

    有些傷痛,甚至留下病根,給他們造成了經年累月的折磨。

    在鎂光燈照不到的地方,永遠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痛苦。

    第四類,不瘋魔不成活類

    拍攝過程中,很多演員都會不自覺地將角色心境帶入生活。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瘋魔不成活”。

    1、王千源

    《解救吾先生》裡,王千源飾演的劫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護住角色身上的那股“狠”,他忍了40天沒回家見老婆孩子。

    “因為一回家,整個人就會感受到溫情,那種狠毒的狀態就沒有了。”

    電影裡,他有一場跟女友的激情戲,為了演出角色身上的飢渴感,他提前三天斷水,僅靠一點地瓜幹、葡萄乾續命。

    2、埃迪·雷德梅恩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曾在電影《萬物理論》中飾演霍金。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提前做了許多功課。

    不但全面瞭解了霍金的過往,研讀了霍金撰寫的圖書、提出的理論,補習了大量與霍金有關的影像資料,還深入挖掘了角色的內心。

    考慮到霍金動作特殊,他專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觀察盧伽雷氏病(漸凍症)患者,並對著鏡子反覆模仿練習。

    最終,透過努力,他不但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影帝殊榮的80後男星,還獲得了霍金本人的由衷肯定:“有幾場戲,我甚至恍惚看到了我自己。”

    3、加里·奧德曼

    憑藉在《至暗時刻》中飾演丘吉爾,加里·奧德曼成功拿下了當年的奧斯卡影帝。

    儘管沒有刻意增重(年紀大了),但加里·奧德曼還是在做出了充足的準備功課:研究相關資料,拜訪丘吉爾的家人,揣摩神情、步態與口音語調……

    拍攝期間,每天卸妝回家後,他都以丘吉爾的狀態與家人交流。

    甚至為了模仿丘吉爾抽雪茄,抽到尼古丁中毒。

    與上述演員類似的影視演員,在業內還有很多。

    我們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他們有的享譽全球,有的寂寂無名。

    雖然他們無法讓觀眾一一熟知,但他們的舉動,卻無不令人肅然起敬。

    此外,我們還需明確一點——

    他們的付出與回報並一定成正比。

    很多時候,一番心血付出後,很可能會石沉大海,歸於平靜。

    比如,2016年秦海璐為拍攝電影《捉迷藏》,便在地下車庫上演了一場驚人之舉——

    有狗仔跟拍到她家樓下,發現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突然用手掐住脖子,邊掐邊瘋狂甩頭,然後跪倒在地,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喊。

    事後,她主動出面澄清,說自己這是一個人在找表演狀態。

    雖然在《捉迷藏》裡,她祭出了十分瘋魔的表演,但這部電影依然難掩頹勢,只拿到了區區5.5的豆瓣評分。

    類似事件,還發生在喬治·克魯尼身上。

    早前,他為電影《辛瑞那》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不但瘋狂增肥30磅,而且還為此受了很嚴重的傷。

    片中,有場戲是他施展拳腳功夫,踹飛面前的桌子。

    此間,他不小心栽了跟頭,導致頭部及脊椎受傷,當下口吐鮮血,被工作人員送到醫院,接連做了兩場手術。

    事後,這些傷痛一直困擾著他,讓他一度產生想要自殺的念頭。

    這部電影原本是華納兄弟在2005年祭出的重量級大片。

    但上映之後,它卻一度爆冷,因情節複雜、主題模糊而不被觀眾所青睞。

    有網友甚至如此評價它:“這是屬於思考者並且讓人思考的政治驚悚片,不要試圖帶老奶奶們去看,喜歡追車、性和槍戰的觀眾最好離遠點。還有,建議你找一個聰明點的人一起去,一邊看一邊給你講,否則你會因為錯過先前一些細節而到最後一頭霧水。”

    雖然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對於這些付出,我們依然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

    畢竟,與那些搶佔熱搜的流量藝人相比,他們至少盡到了演員的天職與本分。

    一如陳道明所說,“你演員就應該吃苦,工作要對得起觀眾”。

    很多時候,戲骨之所以成為戲骨,絕不僅僅是因為資歷有多深、戲齡有多高、或是入行有多久,更多的,是因為他們完成了自己對職業的尊重、對觀眾的尊重。

    只要有這種尊重在,他們就稱得上是被觀眾認可的“演員”,而不僅僅是被流量追捧的“明星”。

  • 2 # 我是小宇哥哥

    好的演員為了角色塑造身材有多拼,在這一點上我好佩服青年演員成毅。最近拍新劇《底線》片場時,他就在現場健身,為了更好地詮釋角色,他甩掉美男形象,積極為戲健身,斷鹽斷油,練出八塊腹肌,曾經他在拍汪星人的時候,為了肌肉線條好看,可以長達幾個月不吃鹽,一直吃水煮菜,拍仙俠劇的時候需要瘦又可以在短短一個月以內,體重下降到118斤,他身高181,這體重太驚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灌籃高手》作者井上雄彥,還有哪些優秀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