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馬雲霆

    可食用的食物有限(對比現在),很多現在能吃到的食物都是外來品(舶來品)……漢朝開通絲綢之路,明航海之路……如果沒有對外貿易進口而來,那麼今天的我們依舊有可能過著吃糠喝稀的日子。

  • 2 # 蘇寶珊1

    謝謝邀請。春秋戰國時期,人們主要食用的主糧有粟(小米)、稷、黍(黍米)、菽等耐旱、耐瘠薄土地,生長週期短的農作物。特別是稷與粟最為古老,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社稷”一詞中,“社”為祭祀先祖之壇,而“稷”為祭祀先祖之食。還留下了殷人不食周粟的傳說。後來又發現了菽,因其有“保歲易為”的特徵,解決了青黃不接的問題。再晚一些人們又發現了宿麥(冬麥),利用晚秋與早春的生長季節,使宿麥與菽一樣起到了春夏之間青黃不接的糧荒。起初,麥子的食用主要是粒食,也就是麥飯,由於此時石圓磨己發明,春秋戰國時,大小麥除做麥飯外,也開始有了麵食的習慣。秦朝時,除了食用稷、粟、黍、菽、大小麥外,巴蜀地區的稻米也開始水、陸路向長安輸送。

  • 3 # 遼寧小惡魔十一

    豆製品。

    很早就吃豆油了,所以,普通老百姓,能吃點,一般就是豆餅,比較靠譜。

    過年過節的,吃點細糧吧!小米粥能給孕婦吃點。

  • 4 # 開涮歷史

    先秦時期人吃什麼?這是一個有趣問題。《周禮》記載:“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

    主食五穀

    稷是小米,稷在先秦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最重要的主食。你看,國家為什麼叫社稷?社是指土神,稷則代表穀神。因此古代人對國家、社稷最原始的理解就是有土地、有糧食。土地和糧食是國家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黍就是黃米,黍是口感比較好吃的糧食,古人招待客人往往來一碗黍。《論語》有“殺雞為黍而食之”的記載。

    分為大麥和小麥。

    菽就是豆,先秦稱菽,漢代以後叫豆。

    稻和粱

    稻和粱是稷的良種,好吃,一般是貴族們的主食,因此後世也稱貴族子弟為"膏粱子弟"。

    人類將野生雜草培育成五穀雜糧,擺脫了採摘狩獵的不穩定生活,將人類文明往前推了一大步。

    行軍作戰

    乾糧

    一般行軍打仗出遠門吃乾糧,這裡的乾糧包括五穀雜糧。"乾糧"字面就可知是就是把糧食炒熟,不容易壞,便於攜帶,古代叫糗,也就餱(hou)糧。《詩經》:"迺裹餱糧"的記載。

    乾肉

    乾肉叫脯。就是把牛羊豬肉煮熟風乾,製成肉乾,吃了抗餓。

    祭祀祖先

    太牢

    古人很重視祭祀。祭祀祖先用牛、羊、豬。三牲齊全叫太牢,缺了牛叫少牢。牛最珍貴,用來耕種,提高社會生產力,平常的話,一般不作為肉食供應,老百姓也吃不起。

    古人也吃狗肉,荊軻高漸離就經常混跡狗肆——屠狗的市場。

    日常生活吃食

    肉醬、魚醬、蟹醬等是貴族階層享用的美食,民間一般食用的醬,則是用豆麥等穀物發酵製成的調味品。估計跟現在豆瓣醬差不多。

    敦煌漢簡有記載邊關將士的食譜裡,有酒、黍米、牛肉和醬等。雲夢睡虎地秦簡有關於軍隊食物供應的記載。證實秦國軍隊的伙食供應是跟爵位掛勾,地位高點,吃得飽,吃得好。

    《傳食律》: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鬥,醬駟(四)分升一,採(菜)羹,給之韭蔥。不更以下到謀人,幹粺米一斗,醬半升,採(菜)羹,芻稿各半石

    醬菜

    先秦已有醋叫醯(xi),有了醋,就可以制酸菜、泡菜,叫葅。醃肉醃魚叫菹(zu)

    就是燉湯,分為肉羹和素羹兩種。據《周禮》記載,當時祭祀祖先要供奉一種羹叫“大羹”,也叫“太羹”。所謂太羹,就是不調五味不和菜蔬的純肉汁。

    關於羹《左傳》記載了一個“染指”的典故。說諸位公子赴國君宴,鄭靈公燉了一鍋甲魚羹,因為公子宋傲慢,鄭靈公就故意怠慢,沒有給他分一杯羹。公子宋覺得受到羞辱,站起來把手直接指伸到鄭靈公的鼎中,蘸了蘸,放入嘴裡吸了一口,表示自己也嚐到了,然後揚長而去,後來鄭靈公被公子宋謀殺。

    追根溯源就是那一鍋湯。

    《左傳》還有記載,鄭莊公賞賜孝子穎考叔羹,穎考叔捨不得喝,說我有母親,我吃過好吃,她都吃過,唯獨沒嘗過國君這鮮美的羹湯。

    家禽

    先秦時期的家禽主要有雞、鵝、鴨。

    鵝在先秦叫雁(有野雁、有舒雁,舒雁就是鵝)。先秦時期鴨不叫鴨,叫鶩,有句成語叫“趨之若鶩”,鶩就是鴨子的意思。鴨叫做舒鳧,野鴨叫“野鳧”。

    麥芽糖

    先秦吃的糖是麥芽糖之類的,叫做飴,成語甘之如飴,飴就是麥芽糖。白砂糖,也叫石蜜,不是中原舊有的,是外國引進的。

    濁酒

    古人很早就學會釀酒了,殷商時期人們好酒,商紂王酒池肉林導致亡國,因此周建立初期實行禁酒。

    那時候的酒就是用黍米煮爛,加上酵母(那時叫麴櫱nie)釀成的,不是燒酒。這種方法釀出來的酒一般比較濁。民間到現在還用這種土法釀酒。"濁酒一杯喜相逢"透出的是家常聊天的味道。

    西周之初,為了表示對祖先的尊敬,用清酒祭祀,就有個儀式用茅草過濾酒。那時楚人是祝融的後裔,他向周王朝進貢的貢品就是茅草。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就出美酒,有著名的劉伶醉的故事。

    麵點? 餃子?

    至於花式麵點有沒有不好說,現在*出土最早的花式麵點來自唐朝的新疆地區。

    考古發現,東漢的庖廚陶俑的案板上放著一個餃子,說明餃子的起源應該很早。至於先秦時期有沒有就不好說了。

  • 5 # 一老沈一

    商代早秦朝千餘年,秦不會比商吃得更差——就來說說商代吃什麼;依據呢——主要是出土實據,個別為文獻記載。

    一,糧食。

    河北邢臺曹演莊、藁城臺西商代遺址,出土了碳化了的黍子,就是黃米。 河南安陽殷墟後岡圓形祭祀坑,發現穀物堆;同坑所出陶罐內以及銅鼎、銅戈上均發現了穀物遺存,有些穀物儲存較好,能看出籽粒形態,為粟類。殷墟小屯遺址,還出土過稻穀遺存。商代種稻可推至更早——鄭州商城白家莊遺址發現商代前期二里崗文化時期的稻穀遺存。

    經對河南偃師商城遺址3 人、安陽殷墟遺址39人骨樣品C3、C4類含量測定,可知偃師商城與殷墟居民以C類植物中的粟、黍為常食。其中一位墓主人,生前似長期以稻米或小麥為主食。 可見,商人可能以粟類糧食為主,但粒食種類並不單一,特別是同一遺址而有幾種穀物出土,證明了當時糧食作物的多樣性。 商朝的“四土”方國,糧食也不限為黍、粟、稻、麥。位於陝西涇河流城長武縣碾子坡先周文化遺址,距今3000年前,相當殷商時期周國遷岐之前,在一個半豎穴式房址的壁龕內發現炭化穀物,經鑑定屬於未去皮的高粱米。渭水流域以南的西安豐鎬遺址出土了先周時期的炭化粟米。近些年,考古工作者透過浮選法獲取到周原遺址龍山和先周時期炭化的裁培穀物種子,有粟、黍、小麥、大豆和稻穀等,其中少量稻穀只見諸龍山樣品,先周未見,但小麥比重大大超過前者。

    甲骨文中記載的穀類作物有——

    1,禾,廣義指穀物,狹義專指穀子,即小米或粟,是商代平民主要口糧,為賤食。

    2,黍,黃米或大黃米,分黏或不黏,屬貴重糧食。

    3,梁或秫,粟中佳品,即後世所謂“膏粱”,糯粟。商代常為祭祀貢品。

    4,麥,究竟指大麥還是小麥,學界有爭論,多數認為指大麥。

    5,來,也有爭論,但多數認為指小麥。甘肅民樂東灰山四壩文化遺址和洛陽關林皂角樹二里頭文化遺址,均各有碳化大麥和小麥籽粒出土。

    6,秜(ní),甲骨文中僅一見此字,學者們認為是種稻的動名詞,可見商代種稻還不普遍,產量估計也不高。

    7,稌(tú),學者多贊成是指黏性稻——糯米。

    8,䊤(dàn),在甲骨文裡,這個字是上下結構,學者們認為是指大豆。

    9,穧(jì),在甲骨文裡也是上下結構,學者們認為就是後來的稷,指高粱。

    二,魚肉。

    據德日進、楊鍾健、劉東生等學者鑑定,殷墟出土的野生獸骨有象、犀牛、虎、豹熊、腫面豬、野牛、扭角羚、貘、狐、狸、獾、獐、斑鹿、麋鹿、兔、猴、貓、竹鼠、黑鼠、田鼠等。這些動物被用來食用,也用於祭祀。

    殷墟小屯村出土大量鳥骨,含隼、雞、鶴、鴞、翠鳥等五目五科六屬八種鳥類。

    商代遺址中出土的魚骨,經鑑定有鯉魚、青魚、大口鯰魚、鱖魚、黃顙魚、草魚、赤眼鱒和鯔魚。 鄭州商代遺址還發現中華鱘、達氏鱘和鯨魚骨骸。

    甲骨文中記載的獵獲野生動物有——象、兕(sì,犀牛)、虎、豹、彘(野豬)、豕(野豬)、鹿、麋(四不像)、豸、狐、狼、野牛、兔、鷹、雉、隹、鳥等等。還有一些所指不明的獵物。

    甲骨文有“省牛”、“省羊”、“省象”、“省魚”等記載,這是商王和貴族對人工飼養場所的視察,說明當時的家畜和水產養殖,已達相當規模。 偃師商城宮室區北部發現人工挖掘,後用石塊壘砌成緩坡岸的長方形池苑,面積2600平方米,池底有成片、成層的螺殼。殷墟小屯宮室區西側也發現深達12米的大面積池塘。湖北黃陂盤龍城的宮城內西南方亦有兼顧景觀和養殖的池沼。

    三,果蔬。

    果蔬難以儲存,故少見於考古出土。

    《呂氏春秋.本味》,記錄了伊尹開給商湯的選單,應該可信。裡面記載了當時許多土特名產食品—— 肉食有猩唇、獾肉、鳥雀、走獸、旄牛、象腰子、鳳卵;水產品有鱄(zhuān)、鮞(魚子)、鱉、鰩魚等;調味品有姜、桂、菌、醢(醬)、鹽;蔬菜有蘋(水藻)、木實、木葉、樹菜、芸蒿、水芹、菁、土英等;瓜果有棠實、百果、甘櫨、橘、柚之類。山珍野味、蔬果土產。

    《禮記.內則》記載:“芝、栭、蔆、椇、棗、慄、榛、柿、瓜、桃、李、梅、杏、楂、梨、姜、桂”等17種果品,其中桃、李、梅、杏、棗通謂之“五果”。

    以上有的物名今已難考,有的在考古遺址有發現。河北藁城臺西商代遺址發現罐裝桃仁、李核、棗核、草木樨等果酒原料。一些商代遺址出有梅核、花椒等調味品。

    甲骨文中,有關於商代王室或貴族種植園圃的記載。學者認為,當時園圃蔬果種植與大田穀物栽培已經有了一些分工。

    四,酒水。

    商史研究著名學者宋鎮豪說:“商代釀酒已發展到作坊的批次生產,釀酒作坊林林總總,不僅王都有,地方也很多,有屬王家的,也有屬各地貴顯階層的。” 鄭州商城東南郊二里崗的發掘中,發現了相當多的大口尊,通高大都在30釐米以上,器表有煙炱痕,器內粘有白色水鏽狀沉澱物,考古工作者認為,當屬商王都的王家釀酒作坊。日本學者林巳奈夫認為,鄭州二里崗出土的商代凡28釐米以上的釉陶有肩尊,都是用來釀酒的容器,其器形即甲骨文酉字之由來。後盛酒器酉又被卣字替代,但卣容量顯然小些,通常指在24- 35 釐米的喇叭口有肩的圈足青銅尊及截頭有肩尊(又稱鼎)。這些酒器容量可達5公斤以上。

    河北藁城臺西商代中期遺址發現的一處釀酒作坊, 屋內排放了46件陶器,以甕和大口罐佔多數,還有疊、尊、壺、豆、“將軍盔”、漏斗等。陶甕內留有與鄭州二里崗出土大口尊內相同的白色水垢狀沉澱物,共達8.5公斤之多,另還在4件大口罐內發現分別裝有桃仁、李核、棗、草木樨與大麻子。經對白色沉澱分析鑑定,確定是人工培植的酵母,即用來制酒的麴櫱,今俗稱酒麴。 甲骨文記載,商代地方貴族釀酒除供自家飲用外,還當做進貢品敬獻君王。 甲骨文裡記載了5種酒10多個品類——

    1,酒,甲骨文裡,“氵”在“酉”的右邊,是後來“酒”的本字,通指糧食白酒。

    2,醴,甲骨文裡,左為“酉”右為“束”,指用束茅過濾的米酒。

    3,鬯(chàng),指用特定青銅酒器乘裝的高檔禮儀酒。

    4,果酒,如河北藁城臺西商代遺址釀酒作坊,出土了不少成罐的釀製果酒的原料,有桃仁、李核、棗核等,原當是鮮果或乾果品,唯因果肉難以儲存下來而僅見其核。

    5,藥酒,河北藁城臺西商代遺址釀酒作坊,亦出土了成罐的草木樨和大麻籽的制酒原料,草木樨能清熱解毒,大麻籽能潤腸通便,有祛風、活血通經功效,其仁浸泡酒可治骨髓風毒和大風癩疾等,由此推知當時制這類酒是視作藥酒的。

    五,商代糧食加工和食品貯藏已很講究,出土食品加工工具不少,亦有倉庫包括冷窖發現;食品烹製甲骨文多有記載;使用調料包括鹽、梅、酒、花椒、糖等。都不再贅述。

    到了近千年後的秦代,隨著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範圍大大擴充套件,野生動物沒有商代多了,但人工養殖的家畜和魚類也相應增加;糧食、果蔬應不差於商代。

    參考資料:宋鎮豪主編《商代史》第六、第七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史上真實的黃忠到底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