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聞易錄

    中國有一句古話“槍打出頭鳥”,凡事鋒芒畢露,必遭旁人算計,更何況是帝王。

    劉邦,一個沛縣的地痞流氓之輩,本身家境就非常普通,可以說是貧寒之家。古代的環境有極其的惡劣,資源匱乏,因此那個時代的人對於資源的重視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戰火紛飛的年代,加之自小就飢腸轆轆,所以其內心的城府也相當深。

    從起義伐秦,還有那“斬白蛇”的傳說,那個年代成大事者都需要一個理由。為了達到目的,也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開始招兵買馬,尋找幫手,也就是所謂得“合夥人”。

    一系列的操作,就出現了歷史上一個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功成名就後,大家開始瓜分戰果了,注意,此時利益才是最大驅動力,而非當初的諾言了。雖然有分封王,官吏,以及其他職位,核心依舊是劉邦。已到暮年的劉邦,正值壯年的韓信,又是一個極其優秀的軍事家,而且善於籠絡人心的那種。試問如此優秀之人,大家有何不喜歡的?錯在韓信要封王,鋒芒過於外露。一個武將,身上集齊了世人所羨慕的才華,而他的領導者又非常欠缺這種能力。考慮後代以及自身的利益,你既然如此高調,那遭殃的必定是你了。物極必反,誰都無法迴避的規律。

  • 2 # 葉之秋

    同為劉邦的功臣,為何韓信和張良的命運截然不同?

    劉邦由一個小小的亭長,坐到了大漢天子的寶座上,他的跟隨者們立功很多,劉邦為人還算不錯,這些人,大多都有了比較好的結局。這其中,被譽為“漢初三傑”的對比很明顯,韓信被殺,蕭何雖一度進了監獄但還有善終,張良呢盡享榮華,同是立下大功,韓信和張良的命運為什麼會如此不同?

    同人不同命,其實和他們自己有很大的關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吧。

    韓信被殺,其實很早以前就埋下了伏筆,他政治的幼稚,實在是顆不定時炸彈。

    韓信平定齊國後,派人向劉邦上書,說為了穩定齊國的局勢,希望劉邦能夠封他為齊國的假王。對於韓信來說,自己立下這麼大功,封個假王,也算不得過分吧。可是對於劉邦來說,這小子實在是野心不小,要知道他當時正被困在滎陽,急等人救,再沒人救他就要被人包了餃子,可是韓信卻想著自立為王,我們相信,如果當時可以,劉邦能有手刃韓信的機會,他一定不會手軟。只是劉邦到底是個聽人勸的,張良陳平讓他先答應,他就坡下驢,直接封韓信為齊王。

    後來,劉邦與韓信相約一起打韓信,韓信又沒來,張良讓劉邦答應多給韓信封地,韓信才率兵前來救助。

    ——這種種過往,想不讓劉邦起疑都不行。

    如果說這都是建漢以前的事情,如果大漢建立後,韓信能夾起尾巴來做人,低調行事,謹慎做人,估計還有一線活著的機會。可是陳豨造反,劉邦親自率兵前往平叛,韓信託病不肯隨從,他還赦免各官府的罪犯奴隸,企圖襲擊皇宮,響應老部下陳豨,這就不可饒恕了。呂后用了蕭何的計,誘騙韓信到長樂宮,滅殺。

    韓信的被殺,實在有自找的。陳豨是他的老部下,造了反了,劉邦去攻打,這個時候,他竟然病了,病就真病好了,可是他又搞些小動作,結果事情又沒做周密,被人給咔了,沒什麼好怨的。

    偏偏政治上不夠忠心的韓信,手上握著重兵,影響力非常非常大,就算他行事小心對劉邦也很有威脅,這樣的炸彈,劉邦怎麼不會處理?

    而張良呢?大漢建立,出力很多很多,但是他從來沒有統帥過軍隊,謀士的身份根本不會讓劉邦產生威脅感。張良也很小心,封侯時的選擇,封侯後的極端低調,自請隱退的舉動,讓劉邦很放心。厚待張良,也留下了美名。在呂后那裡,張良想出計策,保住了太子劉盈的位置,在呂后那裡,張良也沒有必死的理由,不但不能死,還得供起來。

    所以,這兩位的結局不同,也就正常得很了。

  • 3 # HK君

    1.張良是戰略家,是帝師,清楚地認識到劉邦的為人

    劉邦不是那個與他人分享創業成果的人,他肯定會大肆屠戮功臣的,蕭何下獄,韓信被殺,彭越、英布也被殺,就是韓信被劉邦抓住時,嘴中說的“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其實,張良一方面在楚漢爭霸時,呆在劉邦身邊,已經看到了劉邦的未來,也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以及韓信他們的未來。

    張良一開始就以南韓人自居,他一直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劉邦政治集團的,因此他能看得清全貌。而韓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韓信是軍事家和統帥,但是不是政治家,彭越也不是,英布也不是,所以他們都死了。

    韓信的命運,並不能簡單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說明。沒有蕭何強力引薦韓信,劉邦還真不一定能打贏項羽。但是最後即使沒有蕭何騙韓信入宮,韓信依然會被呂后殺死。

    韓信對劉邦非常感恩,因為劉邦給了他軍權,但是,其實這些劉邦是不想給,如果不是蕭何從集團利益的角度勸說劉邦 的話,劉邦是肯定不會將軍權給韓信的。

    所以,韓信沒有政治頭腦,他感恩也感錯了人。

    所以,韓信心中一直感恩著劉邦,而劉邦從來就沒有看中韓信,並且一直在堤防韓信,韓信卻不知道。

    韓信屢次放棄獨立的機會,劉邦卻不因此放鬆對他的警惕,韓信同理趙國兵馬屢戰屢勝,兵強馬壯之後,劉邦就多了他的部隊。然後,韓信再次從零開始,繼續征戰,這時候他攻克了齊國,想自封齊王,但是又要劉邦承認,這就是有點……當時韓信的謀士蒯徹建議韓信自立為王,與劉、項三分天下,因為以韓信現在所處的位置,已經超過了一個臣子的許可權,若獨立,前途光明,如果不順水推舟地獨立出來,以後勢必水急舟傾,劉邦現在治不了韓信,是因為還有項羽在!

    但是韓信沒有采納蒯徹的建議,因為他不忍心背叛劉邦,但是他卻不能為了自己的齊王幕府組織的利益考慮,只考慮劉邦與他的個人感情,而實際上劉邦也重視與他的個人感情。

    這次沒有同意背叛劉邦,蒯徹就知道韓信以後必定會被劉邦所殺,因此就離開了韓信。

    韓信果然在垓下之戰後,等項羽一死,就再一次奪了韓信的兵權,罷了他的齊王,韓信沒有怨言地接受了。

    這時候,其實韓信還是有翻盤自救的機會。但是他再一次放棄了,或者錯過了。

    韓信後來被劉邦封為楚王,楚國的地方軍事力量雖然不能同之前的齊王軍隊相媲美,但是韓信這時候還有一個鐘離眜,鍾離眜本來是項羽手下的大將,在之前韓信還是項羽手下將領的時候,鍾離眜與韓信有交情。

    在項羽被殺後,鍾離眜就跑到韓信的王府中躲避。

    後來劉邦出巡,故意到楚國邊境,但是不僅如此韓信的勢力範圍內,反而要韓信去見他,韓信這時候幹了一件傻事,他把鍾離眜給殺了,去求饒劉邦。

    鍾離眜在自殺前,曾經說了,有他在,韓信去見劉邦還能活下去繼續做楚王,如果等自己死後,那劉邦就無所顧忌,只要抓住韓信,楚國的軍隊就無人可以調動了,楚國就可以被除藩。

    後來的事情果然應驗了鍾離眜的說法。

    3.從勾踐、劉邦、朱元璋這些典型的案例,用西方人的現代歷史觀分析,就是沒有將“權力鎖在牢籠裡”。

    三權沒有分立,沒有人能制衡王權,所以王權就可以為所欲為。

    古語云,伴君如伴虎,王權就是吃人的老虎,對於老虎,只有打擊。

    真正的大老虎並不是貪汙分子,而是沒有其他權力能制約的人!

    對於老虎,不是將他關進動物園,就需要將他馴化。西方有很多這樣的名著《馴化君主》《馴化利維坦》,這些都是講王權必須受到制約!必須將王權進行制衡!

    王權如果從內部體制不能制衡的話,就只能靠外部力量來制衡了。比如說越王勾踐。

    從先秦時的越王勾踐逼死文種,可以看出范蠡和張良都是看得出問題的人。越國在勾踐之後就迅速衰落,後來被楚國滅亡。

    范蠡那時候,中國沒有統一,他還能離開越國去經商,而張良的祖國南韓滅了,漢朝一統,張良自己已經跑不到外國去經商了。

    朱元璋的時候也是這樣,中國一統,蒙古人這時候也衰落了,沒有人能制衡明朝帝王,所以朱元璋就可以為所欲為。

  • 4 # 明太宗

    楚漢相爭,劉邦得以戰勝項羽,跟韓信,張良脫離不了關係,而兩位這樣的大功臣結局卻恰恰相反,一個善終,一個夷被滅三族,造成兩人有不同結果的原因是性格!

    劉邦在滎陽被項羽包圍時,韓信剛剛打下齊國,劉邦得知韓信打下齊國後大喜,以為韓信會派兵來救自己了。可韓信的舉動卻出乎劉邦的意料,韓信的確派了兵來了,只不過有點少,這些兵並不是來救劉邦,而是帶著韓信的命令,請求劉邦封韓信為齊王。韓信這個舉動讓當時還是漢王的劉邦火冒三丈,我在這裡整天擔驚受怕,說不定項羽哪天就攻進來,我命就不保了,而你在這種情況下,不顧我的生死竟然想還著封王。生氣的劉邦甚至想派兵攻打韓信,多虧張良勸阻,劉邦才壓下肚子裡的怨氣,順韓信心意,封韓信為齊王,希望韓信早點來救自己。自從經歷過這件事後,劉邦深知韓信絕對是個不忠之臣。

    天下平定後,身為楚王的韓信,整天在楚國境內帶領眾多兵馬巡邏,引起劉邦反感。之後劉邦在雲夢澤設計將韓信拿下,降其官爵,封為淮陰侯。韓信為發洩心中的不滿,稱病不上朝,這時劉邦已經徹底怒了,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除掉韓信。陳稀叛亂時,劉邦請求韓信跟隨自己一同出征,但被韓信一口回絕了。

    自從張良投奔劉邦,便整日待在劉邦身邊,時刻保持君臣該有的禮儀,從不冒犯。在劉邦統一天下後,張良不接受齊國的3萬戶封邑,而是選擇在留縣當個留侯。黥布叛亂時,張良已經危在旦夕,但依舊拖著病泱泱的身體來到灞上,恭迎劉邦出征,令劉邦對這個昔日同甘共苦的戰友特別感動。張良捲入太子之爭,向劉邦上書不要廢除太子,被劉邦回絕後,張良立刻稱病不理政事,但在呂后的請求下,張良便出一計,讓呂后請來東園公,角李先生,綺裡季,夏黃公,當初劉邦怎麼請都不出山的四人,正是這一計讓劉盈穩坐皇位。呂后當權時期,一直感恩張良當年的恩情,經常派人前去慰問張良,直至張良去世。

    韓信不懂得“走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在天下平定,自己毫無用處的情況下依舊自大。而張良特別懂這個道理,在天下平定後,極為低調,而且張良還知道怎麼樣才能令劉邦消除對自己的疑心。正是這些不同點,造就了兩人不同的結局。

  • 5 # 在下德誠讀金庸

    韓信和張良的命運截然不同,印證了一句老話:“性格決定命運”,如此而已。

    韓信是軍事天才,戰必勝,攻必取,這是他對敵的一面;而對己方,他常常暴露出好勝、自負、看不起同僚乃至君上的毛病。

    張良是謀略天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臨敵決疑,從無遺漏;對己方,他充分展露政治家本色,把握時機,急流勇退,得到了圓滿的結果。

    一代軍神,身死族滅

    劉邦是一代雄主,在用人之際,能登臺拜將,給予臣下極大的權柄。但劉邦不是用人不疑,而是用而又疑。在事關兵權這一極其敏感的問題上,劉邦在關鍵的節點,試探了韓信三次,也敲打了韓信三次:

    第一次是前204年六月,劉邦一大早自稱漢使,進入韓信、張耳軍營。劉邦徑直進其臥室,奪取了他們的印信兵符,並召集諸將,調動了諸將的位置。等韓信、張耳起床後,才得知劉邦來過,不禁大驚失色。

    第二次是前202年十二月,垓下之戰中,漢軍全殲楚軍,項羽自刎。劉邦立即馳入韓信軍中,收奪了他的兵權,後改封韓信為楚王。

    第三次是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韓信害怕,持鍾離眛首級去謁見劉邦。劉邦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

    劉邦對手握兵權的韓信有猜忌之心,其實是人情之常。而韓信的應對,卻有三錯:

    一是在劉邦前兩次試探時,韓信應該明白了劉邦是什麼樣的君主,應該明白劉邦為什麼會試探他?從韓信的反應看,他似乎根本沒有明白;

    二是第三次試探劉邦已有疑忌之心了,但貶降為侯,以示懲戒,說明劉邦當時還沒有殺韓信的意思;

    三是項羽、蒯通都曾遊韓信,但韓信感激劉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叛,且自以為功高,劉邦不會把他怎麼樣,終於落得悲慘的結局。

    一代謀聖,功成身退

    張良有與韓信在政治上的幼稚、低能相比,張良未雨綢繆,走一步、看三步。論起玩政治,不說韓信,就是劉邦也算不過張良。

    一是自天下初定,張良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在漢初劉邦誅除異姓王及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儘量不參與謀劃。

    三是張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於是功成身退,自請告老,從此崇信黃老,專心修道。

    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

    和張良一樣,蕭何、陳平的結局都很好,唯有韓信,慘死於未央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登月第一人》有哪些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