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紅樓夢只有前八十回,前八十回裡剛提到探春親事就沒了下文,根據判詞,她最終應是遠嫁異鄉想,那麼探春為什麼會遠嫁?這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88
回覆列表
  • 1 # 星火情殤

    探春在紅樓夢十二金釵中,位列第四位,她的判詞是

    才自清明志自高,

    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里東風一夢遙。

    紅樓夢十二曲——【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判詞判曲鮮明的點出了探春遠嫁海外,而且是一去不復返,探春的遠嫁是一個悲劇,而續書把探春遠嫁寫成了喜劇,續書還說探春又回賈府探家,更是違反了叛詞判曲的本意,不符合原著基本的思想精神,而探春所嫁的物件也是錯誤。

    下面和大家一起研討探春遠嫁背後的事情真相。

    紅樓夢當中,甄家是第一個被朝廷抄家的,抄家之前,甄家就已經得到了要被抄家的訊息,因此,提前將大量金銀財物悄悄的運到了賈府儲存,賈府隱藏甄家財物一事,最後被朝廷知道了,當然,此時的朝廷還沒有想徹底收拾賈家,因為賈元春身為賢德妃的原因,甄家提前獲得將被抄家的訊息,也是賈元春送出來的訊息,甄家被抄家,賈府內精明的人,也都是人心惶惶,例如探春,惜春,看到眼前的形勢,就已經嗅出了賈府將來也要被抄家的味道。看下書中七十四回原文:

    探春道:“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我原比眾人歹毒,凡丫頭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都在我這裡間收著,一針一線,他們也沒的收藏。要搜,所以只來搜我。你們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麼處治,我去自領。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呢。

    探春這些話,已經點明瞭賈府將來的結局,也會被朝廷抄家。

    賈府私藏甄家財物,賈府不僅是主要幾個人知道,有些下人也都知道,一點都不隱祕,朝廷當然也會很快就知道了賈府的所做所為,看下七十五回原文:

    話說尤氏從惜春處賭氣出來,正欲往王夫人處去。跟從的老嬤嬤們因悄悄的道:“回奶奶:且別往上屋裡去。才有甄家的幾個人來,還有些東西,不知是什麼機密事。奶奶這一去,恐怕不便。”尤氏聽了道:“咋日聽見你老爺說:看見抄報上,甄家犯了罪,現今抄沒傢俬,調取進京治罪。怎麼又有人來?”老嬤嬤道:“正是呢。才來了幾個女人,氣色不成氣色,慌慌張張的,想必有什麼瞞人的事。”

    這段就是描寫甄家將財物送到了賈府,連賈府下人都看到了,又怎麼可能瞞得過朝廷耳目,朝廷現在還沒有打算徹底收拾賈家,但也不會姑息賈家,朝廷必然要吊打賈家一番,因此朝廷借賈家隱藏甄家財物的罪,向賈政施壓,此時正好遇上了海外一個蕃屬國,有謀反叛亂之心,朝廷最後以合婚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可是合婚的公主去哪裡找呢?不可能讓皇帝真的把自己女兒嫁到海外去做人質。

    賈政因為隱藏甄家財物的這項罪名,只好做出犧牲,把自己的女兒探春獻出來,作為合婚的人選,遠嫁到海外的藩屬國。就這樣,探春被賈政賣給了朝廷。

    紅樓夢十二金釵各個都是悲劇,探春的遠嫁是被賈政賣給了朝廷,和迎春被賈赦賣給了孫紹祖是一個性質,看到了迎春的結局,就已經知道了探春的結局,

    探春做的一首燈謎詩:

    階下兒童仰面時,

    清明妝點最堪宜。

    遊絲一斷渾無力,

    莫向東風怨別離。

    已經說明探春的命運,就像風箏一樣,遊絲一詞說明一口氣上不來,這條命也就沒了,清明是鬼節,一去不復返的意思,完全說明了元春做為一個合婚的女子,遠嫁海外,實質就是一個禮物,一個人質,隨時隨地都有被人宰殺的危險,生活環境一點也不比迎春強。

    總之一句話,探春和迎春一樣,都是被自己父親因為財物賣給了別人。

  • 2 # 提提521

    我對紅樓夢賈探春這個人物略有研究,發表一下我的拙見。

    在這裡我要事先宣告,所說的觀點僅從前八十回本出發,不考慮高鶚續作。

    大家對探春的人物性格分析的已經很全面了,我就直擊主題,分析一下探春遠嫁。

    第一,探春嫁給了什麼人?嫁到了什麼地方?我們知道,紅樓夢是以曹家為原型創作的,很多劇情都有曹家當時實際情況的影子,據周汝昌先生考證,曹寅有兩個女兒做過王妃,還原在小說裡,恰是對應了元春和探春。小說第63回抽花籤,探春抽中瑤池仙品,註解,得此籤者,必得貴婿。眾人取笑到,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就是對探春日後成為王妃的伏筆。

    從判詞中我們分析出,探春最終結局遠嫁他方,骨肉分離。那麼探春嫁到哪裡個給了誰呢?我從文字尋找蛛絲馬跡,從小說58回到71回,分別引出了甄家進宮奉旨成親,官媒求親,廣東鄔家的圍屏,南安太妃身體不適等內容。看似都是要寫出探春遠嫁的前因後果。但很可惜後面的內容,我們無法看到了,只能進行後面情節的猜測。現在很多觀點認為廣東鄔家就是探春得婆家,對此我有幾點疑問,一、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距廣東地區似乎不遠,至少在一塊版圖上吧,而且應該是一位將軍,也不差吧!探春出嫁大可不必弄得像生離死別。二、按十二釵排序來講,探春排名第四,僅次於雙仙和元春,試問一個庶出女兒,嫁給一位將軍,怎可能有如此高的排名。帶著這種疑問我從探春身上找到了線索,小說第37回,探春說自己最喜芭蕉,自稱蕉下客。我相信曹雪芹不寫廢話,對每個人的名字和稱號都是有所隱喻的。在康乾時期,有一琉球王國與清朝保持宗藩關係後被日本滅國,小說背景大概也是這個時期,而這芭蕉就源自這個琉球國。到這裡我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我認為很有可能探春就是遠嫁到了這個琉球王國成為了王妃。之前小說10幾回的鋪墊很可能,由於戰亂,引起的這樁聯姻。

    綜上所述,探春的判詞內容、地位以及曹家真實情況就能對上了。當然這僅是我個人對探春遠嫁的一點薄見,由於時間倉促,寫的不是很細緻,敬請原諒。

    1000個人心中就有1000種對紅樓夢的解讀,這也正是閱讀紅樓夢的樂趣所在,文中觀點僅為博君一笑,對錯勿噴!

  • 3 # TeaC

    關於《紅樓夢》這部小說,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作者寫虛構的“紅樓夢”故事以影射歷史,而借探春這個人物所影射的歷史人物是鄭成功。

    關於鄭成功的生平,各位如有興趣,可查詢歷史資料,百度上一定有。瞭解了鄭成功的生平事蹟之後,你再閱讀紅樓夢中關於探春的相關文字,就會發現你原來的閱讀如同隔霧觀花,原來的視線只能停留在迷霧的外面。而當你瞭解了相關的歷史之後,你的閱讀體會才有了真切之感,你的視線也能透過小說到達歷史的深處,你這才體會到《紅樓夢》作者的良苦用心。

    探春暫代管家時決不徇私,喻鄭成功心懷國家、以民族大義為最重;探春遠嫁海外,實際上是影射鄭成功率領抗清軍民因實力懸殊不得已東渡臺灣。

    有一回寫大觀園中眾人作詩、為每個人取名號,探春的雅號是“蕉下客”,這就是暗指臺灣是一個到處都有芭蕉樹的地方,而探春是從大陸來的人,是為客居。

    二十歲左右的鄭成功從未在明朝任職,和明朝皇室也毫無關係,卻能在明朝文武官員紛紛向清朝屈膝投降、就連他父親也鄭芝龍也投降了清軍之時,堅持不放棄忠於明朝、堅決抗清。雖然他終其一生沒有達成心願,但他敢於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公開表明心志,並且能傾盡一生為之不懈奮鬥,這種近乎於天生的明心見性和堅定不移的身體力行,在當時那個汙泥濁水的世界中尤顯罕見和難得,就這一點而言,鄭成功的歷史形象不遜色於歷史上那些功成名就的中興之臣。

    我的閱讀感受是,《紅樓夢》作者對鄭成功的態度是非常感動、高度欣賞和衷心讚揚的(我個人相信《紅樓夢》作者是推崇人要以真性真情立身處世、反對偽飾壓抑以至於欺人害己、連累國家和民眾、並且貽害後世的),所以他把鄭成功寫成賈府的家生女兒(相當於作者眼中明末清初的帝王級別人物)、名列金陵十二釵之正冊(相當於史書中的“正傳”或“本紀”),但又只能是庶出(鄭成功不是朱姓皇族血統,是蒙南明隆武帝賜姓朱,人稱“國姓爺”),並且在小說中多處通過委婉曲折的語言方式給予肯定和承認。

    例如,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寫探春讓丫鬟翠墨帶一副親筆花箋給寶玉,對寶玉特意差人去問候她的病情並送去“新鮮荔枝”和“顏真卿的墨寶”慰問表示感謝。我個人以為,這個情節就很有點意思了。問候病人,送時新果品是合適的,可為什麼還送“顏真卿的墨寶”、而且為什麼要選顏真卿而不是別的書法大家(比如王羲之)呢?其實呢,作者的真正用意不在於“墨寶”(實際上這個墨寶不存在、是作者的杜撰),而在於“真卿”二字,作者在這裡再一次彈出他自己的話外之音,他認定鄭成功是“真卿”,是雖然從未正式入冊、但早已獲得了真心認可的明朝皇位繼承權的人。

    再舉一例,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寫劉姥姥隨賈母來看探春的臥室,借她們的眼睛看這裡的佈置,原文

    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顏魯公墨跡,其聯雲:……

    顏魯公即顏真卿,上面已經說過了,取“真卿”二字的含義。那麼,為什麼又有“西牆上…米襄陽的《煙雨圖》”呢?其實這幅圖也是作者杜撰,他只是想借用一下米芾的“襄陽”二字。這裡“西牆”二字暗點鄭成功的抗清活動一直是在東南沿海一帶展開,後來又佔據臺灣,所以鄭成功一生始終是據東望西,極力想看見大陸、然而視野中不得不隔著一層海上蒸騰著的煙雨迷離之牆。那麼,又為什麼是“米襄陽”而不是別的畫家呢?我個人推測,這是因為湖北襄陽城曾經發生過南宋軍隊抵抗蒙古軍隊的重要戰役,南宋軍隊最後苦於無援兵和糧草而只能投降。《紅樓夢》作者認為鄭成功一生的抗清也是以弱敵強、孤立無援,一直承受著同樣的艱難困苦。

    (可能還有補充,待續)

  • 4 # 暖暖時光淺淺憶

    探春是賈府女孩兒中的佼佼者,是老太太眼中唯一能上得檯面的人,南安太妃來訪,只令探春作陪;大丫鬟平兒口中的‘二奶奶這些大姑子小姑子裡,也就單倶他五分’的人。在抄揀大觀園一中更是火力全開,十分出彩,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長刺的玫瑰花……

    如此出色跳脫的女子卻也難以擺脫命運的撥弄。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中關於探春的畫面是: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而泣。其判詞則雲: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遙。

    畫面暗指探春遠嫁海隅,猶如斷線的風箏一去不返。

    其紅樓夢曲之探春篇則名為〈分骨肉〉 !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和 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曲名即為骨肉分離的意思,是探春遠嫁時對爹孃的強顏勸慰 ,寫她 與親人分離時的悲苦心境。

    紅樓夢曲子與冊子判詞互為補充,預示了書中人物的命運與結局。

    探春遠嫁異鄉已成定局,只不過遠嫁的原因書中所述卻是含糊其詞,這就很不正常了,怎麼著賈家也是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族吧,怎麼可能把自家嬌滴滴的女兒從繁華京都嫁到海外去呢?這和發配流放又有多大的區別呢?是什麼事情什麼力量迫得賈府不得不接受這件事呢?顯而易見只能是當權的政治勢力。

    好巧不巧,元妃剛薨逝,迫不及待似的,探春就嫁掉了,這很不合情理呀,普通老百姓家也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呀。那麼這隻能說明一件事,元春是非正常死亡,她的死掩蓋了一個可怕的不可明說的真相,為了不至於牽連過廣,賈家不得不獻出自家最出色的女兒去與人婚配。可憐枉自精明才自高的三姑娘賈探春直接成了一件犧牲品,一件政治犧牲品。

    這件作者不曾明說的事情,我們可以從賈元春的判詞中勘出些許端倪: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想來元妃死前定然經歷了一場兵變,所謂的虎兕不就是兵符嗎?尤其重要的是賈家與這場兵變有著脫不開的關係,不巧的是站錯了隊,押錯了賭注。紅樓夢曲子〈恨無常〉中以賈元春的口氣嘆道: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香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成王敗寇,男人犯下的錯卻往往由女人來承擔後果,流放也好,遠嫁也罷,世間事風雲變幻莫測,女人在這沒得選擇的爭鬥中也只不過是一物件罷了,甚至連籌碼都算不上。但若能以一人之力換得家人平安,想必三姑娘也會釋然了吧?

  • 5 # 風之子8556

    探春的原型其實是康熙皇帝的女兒固倫恪靜公主,她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遠嫁外蒙古,代替康熙行使皇權。在她的主導下,制定了喀爾喀部很多治理制度,外蒙古完全依附清朝,為國家版圖完整做出了貢獻。在外蒙古她又被尊稱為海蚌公主,海蚌意思是參政議政之意。紅樓夢作者用探春遠嫁海疆,就是借用海蚌的字面意思,隱喻固倫恪靜公主。

  • 6 # 清風D大帝

    探春這個人物,曹公並不惜筆墨,對她也進行了幾次圈點,那次探春管家與親孃的一次對白,已經明確告訴了讀者,遠嫁那也是庶出身份使然。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探春,雖是庶出,但這個賈家三小姐,有遠見,有抱負,才幹精明,又深明書禮,比鳳姐,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鳳姐有病告假,到李紈與探春管家一段,曹公著重墨對這三小姐的才華進行了細膩的描述,可是在那樣的封建社會,縱然是大家族,對庶出的不屑,也令這位才思敏捷的才女,不得不低頭,何況賈家日漸落敗,遠嫁豈知不是最好的歸途呢?一家之言,歡迎吐槽。

  • 7 # S~L

    應該是賈家親近“義忠親王老千歲”(康熙皇二子胤礽)(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衛)並幫助弘晳(胤礽嫡出次子)使政局出現“雙懸日月照乾坤”(第四十回金鴛鴦三宣牙牌令)的政治危機,才遭到第二次“抄家”。在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抽中的花籤就是“瑤池仙品,日邊紅杏倚雲栽”當時就被人取笑說“我們家已有一個王妃了,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可見探春雖遠嫁離開親人,但是曹雪芹還是挺喜歡她的,至少讓他遠離了孃家的頹敗。

  • 8 # 炒小米

    探春遠嫁是看似偶然,卻是必然的。原因如下:

    首先,《紅樓夢》在開篇就交代了小說中所有人的命運,在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就寫出了金陵十二釵的判詞,關於探春是這樣寫的:

    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狀。也有四句寫雲: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請朋友吃飯,可是朋友卻從來都不回請也不主動聯絡,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