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在畫中山
-
2 # 小人物四葉草
雍正王朝中,八爺之所以推薦張廷璐,是因為他是張廷玉的弟弟,是為了拉攏張廷玉,更是因為張廷璐是自己的人!作為主考官,其下面的考生都是自己的學生,日後可以為張廷璐所用,為八王所用!
張廷玉作為老臣早已看清八王的用意,所以為了平衡八王爺,舉薦三王爺一派的人,三王爺是中立的!
-
3 # 滄海一粟7528
雍正王朝中,八爺胤禩和張廷玉都是權謀高手。
八爺舉薦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做雍正登基以來的首場恩科主考可謂用心之不良。如果說雍正登基加封胤禩後,老四、老八還有一絲和好的曙光,那胤禩的這個舉薦算是絕了雍正的念頭。
張廷璐是誰,當朝首輔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玉又是雍正最為依賴的股肱大臣,而且張廷璐又是八爺黨,最少也是親八爺黨的人。胤禩舉薦張廷璐當主考,雍正一時不好拒絕,一拒絕就有可能讓他與張廷玉之間產生隔核。雍正的首次科舉考試是很被看重的,因為雍正想盡快收攬人才建立自己可以信賴的班底。
胤禩的這些小九九是逃不過張廷玉這個老狐狸的眼睛的,他可不願上當,但又不能直接推辭,所以趕緊推薦了李紱作為副主考。因為李紱是天下文人的領袖,他來出任副主考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張廷璐這個主考的作用,而且李紱為官清正肯定會糾正老八等人在科考中的不當行為。
總之,八爺舉薦張廷璐是想攪亂雍正收攬人才的計劃,順便在他與張廷玉之間種根刺,讓雍正儘快陷入無人可用的境地,從而為架空他做準備。
-
4 # 婉兮歷史
《雍正王朝》裡面展示了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激烈盛況,後來隨著雍正上位看似一切都塵埃落定了,可實際上八爺黨一直都在伺機而動等待時機,可以說盡管雍正冊封八爺胤禩但是這一點也沒有感動胤禩而是讓胤禩一黨愈加猖狂,背地裡面的小動作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雍正登基以後一方面希望各省欠款都能如期收上來,而山西的諾敏就直接上摺子說自己省內欠款全部追繳完畢,這下子可把雍正樂壞了,於是就頒發了“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給諾敏,而雍正第二件大事就是科舉考試,科舉考試關係到朝廷未來的人才啊,這可是重中之重啊,可是八爺黨想插一腳,誰不想將來天下的人才都為自己所用啊?所以八爺黨舉薦八爺組成員張廷璐。
雖然張廷璐是八爺黨的人,但是八爺張口了雍正也不能駁了八爺的面子,這時候老臣張廷玉看出來八爺的險惡用心,也怕將來惹火上身,所以就推薦了天下文人之首李紱為副主考官,雍正也知道張廷玉的用心,於是考官就變成了兩位,這樣的話李紱也可以分擔一些主考官的威望,也不至於天下文人將來都成了張廷璐的門客,間接的為八爺黨服務。
-
5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雍正準備開科取士,這個時候八阿哥胤禩推薦了當朝首輔張廷玉的親弟弟張廷璐擔任正主考,而張廷玉則反手推薦了與三阿哥胤祉關係密切的李紱擔任副主考。
就在這場看似平常普通的人事安排商議的背後,所隱藏著的卻是各方之間的明爭暗鬥與相互間的利益妥協,堪稱官場博弈的“經典教科書”。
對於本次科舉,可以說雍正是非常的重視。剛剛登基的雍正,所面臨的的問題是非常龐雜的,其中最為棘手,並且是最急需解決的就是“無人可用”這一巨大的難題。
實際上,雍正之所以會面臨如此嚴重的用人困難的處境,並不是朝中真的沒有人可以為雍正所使用,而是雍正對於他們實在是“不敢用”。
在“九子奪嫡”期間,雍正一直以來都是以“孤臣”自居,奉行的是“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以此來掩飾自己的爭位之心。
儘管這樣為康熙所信任與器重,但卻也留下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此時的雍正在人才儲備上是非常的匱乏,除了與他關係交好的十三阿哥胤祥,以及他曾經舊部年羹堯、李衛、田文鏡等人,雍正很難再找出其他自己可以值得信賴的支援力量,包括康熙的皇子和朝中大臣,都是如此。
儘管康熙為雍正留下了三位輔佐他的大臣,但這個時候的雍正也依然對於他們三人有著或多或少的顧及。張廷玉,是漢族大臣的代表,一貫保持著明哲保身的行為處事方式;馬齊,滿洲官員的代表,此前曾經因為支援八阿哥胤禩而被康熙懲處,現在屬於中立派陣營;至於隆科多,想法與處事方式頗為耐人尋味,頗有一種首鼠兩端、隔岸觀火的做派。
因此,相對來說,雍正對於張廷玉更加的倚重和信任,可有礙於張廷玉漢族官員的身份,此時的雍正在對其的使用上,也是頗有對於輿論的顧慮與考量。
反觀自己的重要政敵,也就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可謂是兵強馬壯、人員眾多,不僅光皇子就有四人,即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從此前“百官舉薦新太子”的劇情中也能看出,朝中絕大多數的官員也站在了胤禩這面。
也正是鑑於如此複雜而又困難的政治局面,雍正也採取了一系列對應的舉措。
首先,他將胤禩任命為總理王大臣,讓其牽頭署理各項政務,將其進行安撫的同時,也是對其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加以利用,使得各項政令能夠得以實施。
其次,他同意了隆科多的推薦,任命諾敏為山西巡撫,這是主動在向朝臣進行示好的一種表現,意在拉攏朝臣給予自己信任與支援。
再次,就是計劃著開科取士,透過選拔一批年輕的官員,進而為現有的官僚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並且在培植支援、擁護自己的官員隊伍同時,對當前的政治勢力格局進行變革,以確保新政的推行。
既然這場科舉對於雍正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那麼關於正副主考的遴選與任用,也隨即成為了爭鬥的焦點所在。
八阿哥胤禩推舉張廷璐,希望就此達成“一箭雙鵰”的效果。就在雍正與大臣們商議正副主考的人選的時候,胤禩是推薦的人選是現任內閣侍讀學士,同是也是上書房首輔大臣張廷玉的親弟弟,張廷璐。
張廷璐雖然官階上和朝堂影響力上不如自己的哥哥張廷玉你,但是其自幼飽讀詩書,常年供職於翰林院,也算是當世之鴻儒大家,八阿哥胤禩舉薦由其出任正主考,也算是知人善任。
然而在舉薦張廷璐的背後,卻隱藏著胤禩的諸多政治目的。
其一,便是針對張廷玉。
胤禩與張廷玉之間,表面上是和和氣氣,但是張廷玉在內心中實際上是非常的排斥胤禩的。這其中既是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影響,但同時也有張廷玉自己的主觀判斷,要不然在此前的“百官舉薦新太子”中,張廷玉就不會不顧朝臣們的排擠,執意保舉太子胤礽了。而在雍正奪位的最後時刻,也是他穩定住了現場局面,將胤禩等人按在了暢春園,使其無法與外援取得聯絡,進而幫助雍正順利登基。這些都使得兩人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巨大的隔閡。
所以這個時候胤禩主動舉薦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擔任正主考,頗有一種主動向張廷玉示好的意思,但是更重要的是,胤禩也想著藉此挑撥雍正與張廷玉之間的關係。
胤禩非常清楚,此時的張廷玉對於雍正有著非常的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張廷玉就是胤禩對抗雍正的一塊非常重要的絆腳石,所以他希望的是在雍正與張廷玉之間製造隔閡。
因而胤禩透過主動舉薦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這樣的方式,迷惑雍正認為張廷璐與自己有著一定關係或者張廷璐正在被自己拉攏,由此讓雍正對於張廷璐產生懷疑,進而也使得雍正對於張廷玉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戒備之心,籍此挑撥二人之間的君臣矛盾。
而與此同時,當胤禩把這個問題丟擲來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為雍正佈置了一道“二難選項”。
如果雍正支援了胤禩的舉薦,那麼胤禩很有可能會達成其政治目的,如果不支援,很有可能會讓張廷玉的顏面盡失,也寒了張廷玉的心,可以說雍正對於這項推薦,是不得不同意的。
其二,便是胤禩要充分拉攏和利用張廷玉,以獲取其身後的政治資源。
胤禩舉薦了張廷璐,那麼其必然會對胤禩感恩戴德,亦或者說與胤禩之間有了一定的聯絡,從而就此搭建了“友誼的橋樑”。
而如果張廷璐真的當上了科舉考試的正主考,不僅張廷璐的官場之路便從此更加的一帆風順,胤禩也能從其中獲取更多的資源。
首當其充的便是這次科舉考試的考生了。由於張廷璐當上了主考,因此張廷璐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他們的老師,而在古代的時候,“師生關係”可以說是官場上關係最為緊密的關係之一了,於是乎同透過張廷璐,胤禩就可以對這批考生加以影響,甚至是控制,不僅能夠讓他們繼續為己所用,更是讓雍正此前的一系列設想變得全盤落空。
當然還不能忽視的是張廷璐現在的內閣侍讀學士的職務,這是一個與皇子關係密切的崗位,從張廷璐與弘時的交往就能看出這個職務的價值與重要性。胤禩也是想借著張廷璐,將自己的影響力覆蓋到雍正的皇子身上,進而更加有利於自己對於雍正的反擊與報復。
由此可見,儘管胤禩舉薦的是張廷璐擔任正主考,可他實際盯上的目標是張廷玉以及透過張廷璐所能獲取的政治資源,這才是他舉薦張廷璐的真正目的。
張廷玉舉薦李紱,既有著一心為公的體現,當然也有著自己的私心。當雍正統一八阿哥胤禩舉薦張廷璐出身正主考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雍正說這句話可謂是頗有意味,而這也是在表明雍正自己對於胤禩舉薦張廷璐的不滿,同時也是對於張廷玉的提醒與暗示。
對於雍正來說,胤禩是徹徹底底的“外”,而他們之間還有著“九子奪嫡”輸贏這樣的“仇恨”所在,所以並不是張廷璐能力不夠,也不是張廷璐不為雍正所認可,只不過由胤禩舉薦的話,雍正是非常的不滿,所以才有了“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這明顯是對張廷玉的一種暗示,同時也是也告誡他,張廷璐本應該是由張廷玉自己來舉薦的,而如今卻被胤禩搶了先,平衡也就此被打破,張廷璐也確實要做點什麼繼續維繫當前的平衡態勢。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廷玉舉薦了李紱。
“臣也推舉一人。此人崖岸清峻,在讀書人中聲譽很高,可以出任副主考。”張廷玉舉薦李紱出任副主考,可謂是一次非常有“藝術性”的舉薦,充分體現了張廷玉的“老謀深算”和“平衡之道”,以及他與雍正之間的一種默契。
首先,張廷玉舉薦李紱出任的是副主考,這是給胤禩留足了面子。
如果雍正同意的話,張廷玉自己的親弟弟則可以正式出任正主考的位置,這無疑是對自家兄弟的一種幫襯,這必然是他所想要看到的。當然更加重要的是,張廷玉沒有駁下八阿哥胤禩的面子,算是支援了胤禩的舉薦,使得雙方的關係繼續保持著一種微妙的態勢,可謂是“一舉兩得”。
其次,就是將三阿哥胤祉的勢力牽連到了其中,這也是雍正非常想看到的。
如果此次科舉中,八阿哥胤禩的勢力一家獨大,必然不能為雍正所放心。可此時的雍正自己的陣營中,又是無人可派,張廷玉、馬齊等人大材小用,年羹堯是帶兵之人,田文鏡監生出身難以服眾,李衛更是大字不識。所以,一直混跡於讀書人圈子的三阿哥胤祉這面,反而有著可以出任的人選。
於是,張廷玉舉薦李紱,可以收是幫著雍正將三阿哥胤祉的勢力牽扯到其中,而這不僅是雍正對於胤祉主動示好的重要表現,並且希望透過其實現對讀書人群體的拉攏,更是為了藉助三阿哥胤祉來制衡八阿哥胤禩。
再次,張廷玉也是想著藉助李紱,在一定程度上為自己的弟弟鋪路。
早在康熙朝時期,李紱就已經透過隨同三阿哥胤祉編纂《古今圖書整合》,而名滿天下,還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嘉獎,之後更是由於其清廉剛正的為官品格,被譽為“讀書人的領袖”、“清流的代表”。
試想下,且不說正主考的顯赫位置以及受到眾多考生的尊敬程度,但從由李紱這樣的名仕為其做副手,無疑是對其地位與名望有著巨大的提升作用。
由此可見,張廷玉推薦李紱,並不單純的是為了這次科舉考試的順利進行,其中也有著自己的私心所在。
只不過,事情的發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這場科舉因為張廷璐的瀆職以及雍正皇子弘時“別有用心”的洩露考題而不得不重新舉行,張廷璐也因夾帶舞弊考生而為雍正議罪斬殺,結局讓人唏噓。
而這場正副主考的人事安排背後,所蘊藏著的是異常激烈的政治勢力鬥爭與錯綜複雜的政治利益交換,其中的紛繁與精彩,也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
回覆列表
感謝提問。
張廷玉因擁立有功,作為漢臣被雍正重用,位極人臣。可以說和十三爺是雍正左膀右臂。八爺推舉他弟弟,一是有拉攏人心的心思,主考官是一個份量很重的官職,要知道,當了本屆主考官,本次科舉士子都是以門生自居。給張家這份權力,拉攏張廷玉。張廷玉的弟弟本身也是八爺黨的一員,把他推出去就是看張廷玉如何選擇。
二是在雍正和張廷玉之間插一個懷疑的種子,挑撥離間他們。這樣若是不重要張廷玉,不重要汗臣,天下的漢族官員都會和雍正離心離德。八爺用心狠毒。
至於李紱,天下讀書人的領袖,三王爺的門生。這個三王爺自康熙時就攬收天下讀書人修表著書,得到讀書人的讚譽。張廷玉為了防止八爺名為推舉視為挖坑陷害,就把讀書人的領袖推出來。讓李紱監督。這樣起碼能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