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天行大道268

    老輩人種地比現在累多了,基本上要身體力行因為工具落後,所以很累。

    種豆子、秫秫都用耬之後用耙,耙一遍;種麥,人工手撒,之後耙一遍;麥場,割麥都手工用鐮刀,不像現在用收割機,麥子要脫粒都是在場裡用牛拉著石磙碾壓,人再用木掀揚掉芒殼,不像現在可以用收割、脫粒兩用機,一次性弄完,省工省時又省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真的,現在人、農人都享福了。

  • 2 # 鄉村齊哥

    我作為一個一直生活在農村的70後,有幸見識了農村從最原始的農耕勞作到現在高科技機械化農村生產。

    在我剛記事的時候,那時候農村還是過著集體生活,每個村會劃分幾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有隊長同一領導,指揮安排大夥幹農活,農民像現在上班一樣下地幹活,有事可以請假,每天的出勤情況有生產隊會計統計,按你幹活的多少分發糧食。

    那時候耕地全是用牲口,每個生產隊養著幾頭牛,幾頭馬,幾頭騾子,幾頭驢至於都有什麼區別我也記不得了,畢竟那時候還很小。那時候喂牲口的我們叫“槽把”,任務就是在農忙時候把這些牲口斥候好,多幹活。我也搞不懂那時候怎麼那樣落後,真的很原始的東西,好多的運輸工具都是木頭做的,拉莊稼收糧食用的是“太平車”,全是用木頭做的,包括輪子,現在想起來真的不可思議,那麼笨重的東西,說的更明白一點就像一個大的木箱上邊安裝四個木輪子,要幾個牲口才可以拉的動,拉些農用工具用的是“拖車”也是用木頭做的,只不過簡單很多,就四個木框,把農具蓬在木框上邊,沒有輪子,用牲口直接在地上拉動,有些像北方的雪橇。

    那時候,收麥要一個月左右,麥子成熟後要靠人工用鐮刀一刀一刀割下來,然後弄到場裡剁起來,下雨了用薄膜蓋上,不下啦就攤一些晾曬半天,用牲口帶著石磙一遍一遍碾壓,然後把麥秸起掉,剁起來,再攤再攆碾,全生產隊齊出動,直到碾完,那時真的效率很低,麥子收完,生產隊同一分糧食給大家。那幾天農民會很開心,因為家家都有麥子吃了,雖然不多。

    看看現在,想想那時候,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沒有辦法比,想都不敢想的事,好像那個時候也有一個口號:“電燈電話,洋梨子洋耙”現在早八百輩子都超過了,還真是佩服現在發展真的好快,短短三四十年從最原始到現在,不能說現在農村農業生產力最先進吧,也可以和世界上一般國家相比較了吧!

  • 3 # 海納百川21210

    歷史上老一輩人怎麼種地?這個問題我至今還清晰在目。

    不管是解放前還是解放後生產隊的時期落後,繁鎖的種地方式是一樣的。一直到尿素出現剛開始叫氣氨。《剛開始尿素是粉狀》,拖拉機《含手拖拉機》出現之後,農業種植才逐步進化到一個人能種地。

    第一道工"序送糞。那時用的是各種牲畜混合有機肥。解放前窮人用挑,口袋扛。大戶人家才有馬車,驢車。開始車叫花軲盧,是木條外面包鐵皮,後來才有了膠輪外帶的大軲盧車。車上裝擋板,也叫糞蓮子。還有的把糞裝在口袋裡《這種口袋現在看不到成為文物》放在護驢背的駝鞍上。

    第二道工序創楂子。不管是玉米,高梁一律人工創,開始幾天手創出了血泡。

    春天種地開始,遼西很少用牛,都是馬和毛驢套上套掛上土犁仗,一人扶梨稱梨把是大工,生產隊時要多給工分。梨開壠溝後點種。高梁一人甩稱甩種,穀子用特製面袋下面綁上空心管,管頭綁分散物,邊走邊用棍磕打。玉米大豆則多人手點。

    點好種,開始濾糞,用糞機子,鐵鍬。把糞摟到糞機子裡邊走邊散到壠溝。糞送時有固定間距,數量。如果地幾百米長,每條壠光濾糞就得好幾個人。踢土一段最少要兩個人前後踢兩遍,墒情不好有時也用人踩底格子。全部種完,第二天,看墒情也可能第三天開始壓滾子,就是鎮壓有時套馬驢牽引壓,但忙不開,只能人拽著壓了。解放前窮人沒牲口,只能人拽。

    不管你種地人手夠不夠,這些工序不能少一樣。人少只能幹完這樣在幹那樣,每天少種而已。

    說了這些,年輕人可能不大相信,但這就是事實。它見證了中國農業也在由落後向先進的方向邁進!時代發展,誰也料不到若干年後,中國農業科技水平會發展到什麼高度!

  • 4 # 嚴樹峰

    早期的農民是這樣種小麥的。

    1.給地施肥。早年還沒有化肥,以人或畜的糞便漚成的土肥為主,將土肥拉到地裡,撒勻。

    2.翻地。以牲口拉犁為主,將土肥翻下去,同時翻鬆土壤。也有人力用鐵掀翻或用寬钁頭挖的。

    3.抹地。將翻好的地用釘鈀或藤條磨拉平。

    4.播種。分耬種和撒種。耬種是拿專用的耬子畜拉或人拉,一次可播三溝麥,行距規整,深度一致。種起來搖耬裡的吊錘撥散種籽的聲音很有節奏,現在想來很美!撒種是人用手揚撒種籽,完後再犁或再挖,將種子埋住。散種的下種量要大些,因為免不了有浮籽,過冬時就被凍死。

    5.再抹地。將種過的地再次拉平。若有水利條件的地還要打上田埂,一行一行的,利於擋水澆灌。

    這就是古老的土法種麥流程。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全面實現,土法種麥己成為傳統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但我們應記住古老的農耕文化,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淵源。

  • 5 # 旗甲生態農莊

    老輩兒人當年是怎麼種地的?

    相比老一輩種地,現在種地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機械化種植,收割,先進的無人機植保服務,基本成為了現代農業的標配。

    相比老一輩的傳統農耕種植,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省時省力高效率,是現代種植方式的特點,反之費工費力效率低,則是傳統農業的特點。

    在傳統農耕時代,老輩兒是如何種地的,我們來具體闡述一下:

    我的老家塞北山村,至今保留著傳統農耕習慣,因為種地的大多數是上了歲數的老人,我們村子也不太大,根本沒有年輕人種地。

    老年人多數沒有上過學,觀念落後,思想保守,不願意改變,維持現狀就是目前最好的狀態,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安安穩穩,有吃有喝。

    投資機器,提高效率,他們可能想都沒想過。

    年歲偏大,思想保守,沒有野心,投資太大,技能缺乏,這就是農民不願尋求改變的原因。

    所以靠天吃飯,傳統農耕,小農經濟,這麼多年一直是我們村的主流。

    種地還是以牲畜為動力,前邊牲口拉,後邊人輔助各種耕作工具進行。春天播種需要犁地,就要用到耙,(相當於翻耕機),耙地的目地是為了疏鬆土壤,耙出地裡遺留的作物的根茬,為播種作準備。

    耙完地要用磨,磨平,為了保墒。

    接下來就需要播種了,不同作物需要不同的播種工具,穀子,黍子播種用耬,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播種。

    其他諸如土豆,葵花,玉米就用到犁了,用犁開溝,人工播種。

    這些就是我們當地經常用到的種地的工具,依靠畜力,人力共同完成,確實很辛苦。

  • 6 # 明天更美好59150068

    說起從前農民種地,那可真是一言難盡。吃的苦受的累說出來也許很多年輕人不一定相信。從春種到秋收,一直到冬天打場送糧,簡直沒有閒著的時候。早在40年前,那時沒有化肥農藥,一切全靠人工出苦力操作。在東北春天剛化凍,就開始揚糞(那時都是農家肥,一會兒再說肥的事),之後刨楂子打楂子,再拉回家好燒火做飯用。之後翻地打壠,手工點種下籽。起早貪黑的忙,天不亮就起床,直到看不見了才能回家。這一陣子大約從3月末就得幹到5月20幾號。之後開始鏟趟地,每農民都要起早貪黑的幹2個多月,直到莊稼出穗了,還得幹。秋天開始打糞堆,漚壓綠肥,弄點糞引子,漚完再倒2遍。活也非常累,都是要付出很多的汗水。秋天割地不用說都是人工幹,活相當累。這一干就到老秋了。再就是扒苞米,捆豆子,拉地。幹完這些活兒,開始打場送公糧,一直忙到快過年了,有的還忙不完。忙完這些,開始刨糞送糞。總之,一年到頭兒也不得閒。現在好了,有化肥農藥,大多都機械代替,活兒比過去輕快多了,簡直沒法比。想想過去看看現在,真是天上地下。農民兄弟好好活著吧,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 7 # 老愉樹之延續

    農村單幹時不用提,(解放後,農民分到土地)就從初級社合併到人民公社,生產隊為單位,自種自吃。一個村為一個生產大隊,(也有幾個自然村是一個生產大隊的)生產大隊領導下邊幾個或者十幾個生產小隊。每個生產小隊就是一個家庭,隊長是家長,有會計,倉庫管理員,現金保管,有副隊長,婦女隊長。生產隊有時候還分開幾個小組作活。一個生產隊的吃飯,穿衣,花錢,全靠隊長和隊員齊心努力的果實按工分分配。生產隊有牛,驢,生產工具,地排車,小推車,有生產隊也有羊群,小作坊,作豆腐,養豬,油坊,麵粉加工等。做一些小形的小作坊掙銭。這些都是在不影響農業生產前提下,發展副業從加收入。

    先說一說吃的主食(地瓜),地瓜種是上年收下地瓜存放到地窯裡,來年春節過後,用火床,地漠,把地瓜種育到火床裡,育岀地瓜秧苗,(從地瓜種到育出秧苗,是技術量和生產很高的人,才能把很好的秧苗育出來)一個生產隊社員大部分口糧都在這裡。種的麥子,玉米,雜糧,國家有任務,交夠國家的餘下才能分給農民做口糧。以前麥子,玉米真正分配到農戶手裡很少了。留足種子,甚動糧(基動糧是用於外出工程。修鐵路,公路,國家工程。修水庫,一切外用工程,勞力吃飯多,每人半斤一斤補給勞力每天用的糧食)那時候到秋收開始,每個生產隊外出派勞力三五十個。有時生產隊長也要外出參加工程,因為本生產隊勞力不夠。

    話說遠了,再說種地瓜,旱地種地瓜大部分是山嶺地。農基肥土雜肥(現在的雞糞,豬糞,牛羊糞就是豆餅很少)獨輪小推車裝上土肥,用牛驢拉套,有個提套的,有牽牲口的三個人才能推這一小推車肥運到田地裡。遠山地一天推四到五車,山路彎彎曲曲一趟十多里地遠。有山地高,需要幾個人合夥抬上這一車土肥。

    牛拉犁耕出地瓜溝,施上溝肥,等地瓜秧苗。把土瓜秧苗提岀來拿到地裡開始插秧了。把秧苗按株距插到溝被上,挖好窩澆上水等水下去以後把窩封好。這棵食材也就定形了。需要鋤草,一般

  • 8 # 種田博士後

    老輩兒人怎樣種地?這事兒得問我舅。下面是我記錄他講的種田的故事。

    咱們老家在遼寧開原,和趙本山是同鄉。我給你說說196幾年的時候那裡怎麼種玉米。

    那時候還沒有拖拉機,用馬拉犁翻地、起壟,然後用毛驢拉“滾子”(現在叫“鎮壓器”)壓實,就等著種地了。

    那時候是生產隊,七八十人一起幹活,壯觀得狠。種地的時候三個人一組。一個人用鎬(見圖)刨“埯兒”(就是刨個坑兒),

    第二個人用“糞箕子”(見圖)裝一筐土糞(沒有化肥,用馬糞、豬糞加土漚成的農家肥)往每個埯裡倒一點,

    第三個人用腳帶一點兒土蓋在土糞上(種肥隔離),踩一下,點上種子覆土再踩一下。然後用滾子壓一遍,這個地就種完了。

    另一種方法叫“大犁扣”。不翻地。將土糞揚在原來的地壟溝裡。用馬拉一個帶斜面的犁(只向一側翻土)破原壟臺,將半條壟的土翻到原壟溝蓋住土糞,然後有一個人一步踩一個腳印,(稱“踩格子”)。回來的時候,人走在馬前面在每個格子上點上種子,然後犁又在另一條壟上翻過半壟土蓋在種子上。就是一個往返合出一條新壟,將種子和糞壓在下面。

  • 9 # 新農人老宋

    我們這裡老輩們種地其實很簡單,所有的農作物在有限的土地上輪翻播種,大塊土地用牛來深耕,小塊就用一種特製的鋤頭來挖,沒有化肥,全部用的是土火糞以及發酵了的人糞尿,對農作物一季就會手工除草幾次,保證作物不被雜草掩蓋。現在有了機械化,有了化肥,有了除草劑,人們的勞動強度也減輕了很多。

  • 10 # 剪不斷的鄉情

    我們生產隊64口人,100餘畝地,16頭牛,是一個生產單位。生產隊幹部有隊長,副隊長,婦女隊長,會計,保管和記工員,組成一個隊委會,隊長負責一切。生產安排和人員分工都有隊長前一天或當天傳達到人。隊長和大家一樣幹活,內月待遇是6個工日。其它幹部另有規定,高低不同。

    收麥時婦女用鐮刀割,男人們捆,往麥場運(用擔挑)。中午全隊人把麥子均勻地鋪在麥場上(人一把一把把中間彎折,用手

    涑勻,便於日曬)。接下來婦女繼續割麥,男人們套牛用石滾碾場。這個活很累,趁日頭毒碾。一邊碾好後,用叉把麥子翻過來再碾,需翻兩次。碾好後把麥草搭垛,麥粒掃成一堆,晚上趁自然風用銑揚淨。沒風時幾天揚不好。接下來,除繼續割麥碾場外,男人們開始抽人種玉米:套兩頭牛,一個婦女牽,一個男人犁,後面一個人往犁溝裡播種。一溝玉米,一溝小豆。需一個多月才能把麥收好,玉米種上。

    秋天還是婦女鋤草,男人運糞。玉米收下後,把玉米棒分給各戶。會計算賬,三個人專門分,人6勞4,兩個人抬,一個人稱,先放成一堆一堆,然後抓俺,補齊。這個工作一般放晚上,等大家把玉米挑到家已經半夜。豆子和麥子一樣在場碾。等小麥種上已經下雪。農民有個諺語:小雪不離土,大雪不離母。可見那時種麥一直到小雪、大雪節氣,怎麼有高產量。

    冬天搞梯田,人肩挑,把坡地變成平地。真正是愚公移山。那時沒有假期,隊裡可抽一兩個人搞付業,每個月給隊裡交28員,你可以有行動自由。犁地、鋤地,大隊還經常檢查質量,量深淺。每年下來工值結算:一個工日一毛多。工分,會計賬目都張榜公佈,沒有貪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許昕坦承跟主管教練陳玘有時會爭吵,並表示殺神改變很多。他具體說了什麼?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