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當代數學,基礎物理學存在大量未知的極其基礎的常量,且很難發現,或者說是高維度在我們世界中的低維對映且永遠突破不了維度的認知,是不是人類將很難解釋甚至是理解真實的世界?
3
回覆列表
  • 1 # 微基因衍光子

    我認為當代數學基礎最重要的就是量子六維空間分型理論 。

    自從十七世紀起,笛卡爾建立了三維空間直角座標系,人們就一直被如何建立六維空間直角座標系而困擾著,我們究竟怎麼樣構建六維空間直角座標系呢? 首先,要解決的是多維空間問題,一是固態三維空間,二是液態三維空間,三是氣態三維空間,四是等離子態三維太明空間,五是稀薄粒子混合三維太虛空間,六是漆黑空洞態三維太冥空間,七是生命三維空間。 現在我們先從易經的象數理論出發,建立六維空間的數學模型;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不妨用1表示陽爻即正半軸,用i表示陰爻即負半軸;那麼三維空間的第一卦限為乾天卦,可表示為(1,1,1),第二卦限為兌澤卦,可表示為(i,1,1),第三卦限為離火卦,可表示為(1,i ,1),第四卦限為震雷卦,可表示為(i,i,1),第五卦限為巽風卦,可表示為(1, 1, i),第六卦限為坎水卦,可表示為(i, 1, i),第七卦限為艮山卦,可表示為(1,i,i),第八卦限為坤地卦,可表示為(i, i, i);當然立體幾何是用正“+”號表示正半軸,用負“-”號表示負半軸的。 “無極生太極”的意思是,宇宙萬物永珍是無中生有的,無之中生出了一個原點,這個原點古人稱之為太極,原點生出了數軸,數軸的正半軸和負半軸古人稱之為兩儀,分別用陰(-)和陽(+)來表示,兩儀生四象即是X軸和Y軸構成了四個象限,分別稱為老陽(++)老陰(--)少陽(+-)少陰(-+)叫做四象,四象生八卦用三維空間表示為X軸Y軸Z軸互相垂直構成八個卦限,八卦就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符。 再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星體就是引力坍縮而形成的實體三維實空間,星體之外的扭曲時空形成了虛空空洞的三維虛空間,這就是虛實複合式的六維空間數學模型,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內三維和外三維,由於實三維空間和虛三維空間都以座標原點為中心相互旋繞運動,所以六維空間對應八八六十四個卦限,如封面彩圖所示,現分別表示如下: 第一卦限為乾天卦,可表示為 {(1,1,1);(1,1,1)},第二卦限為澤夬卦,可表示為{(i,1,1);(1,1,1)},第三卦限為火天大有卦,可表示為{(1,i, 1);(1,1,1)},第四卦限為雷天大壯卦,可表示為{(i,i,1);(1,1,1)},第五卦限為風天小畜卦,可表示為{(1,1,i);(1,1,1)},第六卦限為水天需卦,可表示為{(i, 1, i);(1,1,1)},第七卦限為山天大畜卦,可表示為{(1,i,i);(1,1,1)},第八卦限為地天泰卦,可表示為{(i,i,i);(1,1,1)}, 第九卦限為天澤履卦,可表示為{(1,1,1);(i,1,1)},第十卦限為澤澤兌卦,可表示為{(i,1,1);(i,1,1)},第十一卦限為火澤睽卦,可表示為{(1,i,1);(i,1,1)},第十二卦限為雷澤歸妹卦,可表示為{(i,i,1);(i,1,1)},第十三卦限為風澤中孚卦,可表示為{(1,1,i);(i,1,1)},第十四卦限為水澤節卦,可表示為{(i,1,i);(i,1,1)},第十五卦限為山澤損卦,可表示為{(1,i,i);(i,1,1)},第十六卦限為地澤臨卦,可表示為{(i,i,i);(i,1,1)}, 第十七卦限為天火同人卦,可表示為{(1,1,1);(1,i,1)},第十八卦限為澤火革卦,可表示為{(i,1,1);(1,i,1)},第十九卦限為火火離卦,可表示為{(1,i,1);(1,i,1)},第二十卦限為雷火豐卦,可表示為{(i,i,1);(1,i,1)},第二十一卦限為風火家人卦,可表示為{(1,1,i);(1,i,1)},第二十二卦限為水火既濟卦,可表示為{(i,1,i);(1,i,1)},第二十三卦限為山火賁卦,可表示為{(1,i,i);(1,i,1)},第二十四卦限為地火明夷卦,可表示為{(i,i,i);(1,i,1)}, 第二十五卦限為天雷無妄卦,可表示為{(1,1,1);(i,i,1)},第二十六卦限為澤雷隨卦,可表示為{(i,1,1);(i,i,1)},第二十七卦限為火雷噬嗑卦,可表示為{(1,i,1);(i,i,1)},第二十八卦限為雷雷震卦,可表示為{(i,i,1);(i,i,1)},第二十九卦限為風雷益卦,可表示為{(1,1,i);(i,i,1)},第三十卦限為水雷屯卦,可表示為{(i,1,i);(i,i,1)},第三十一卦限為山雷頤卦,可表示為{(1,i,i);(i,i,1)},第三十二卦限為地雷復卦,可表示為{(i,i,i);(i,i,1)}, 第三十三卦限為天風姤卦,可表示為{(1,1,1);(1,1,i)},第三十四卦限為澤風大過卦,可表示為{(i,1,1);(1,1,i)},第三十五卦限為火風鼎卦,可表示為{(1,i,1);(1,1,i)},第三十六卦限為雷風恆卦,可表示為{(i,i,1);(1,1,i)},第三十七卦限為風風巽卦,可表示為{(1,1,i);(1,1,i)},第三十八卦限為水風井卦,可表示為{(i,1,i);(1,1,i)},第三十九卦限為山風蠱卦,可表示為{(1,i,i);(1,1,i)},第四十卦限為地風升卦,可表示為{(i,i,i);(1,1,i)}, 第四十一卦限為天水訟卦,可表示為{(1,1,1);(i,1,i)},第四十二卦限為澤水困卦,可表示為{(i,1,1);(i,1,i)},第四十三卦限為火水未濟卦,可表示為{(1,i,1);(i,1,i)},第四十四卦限為雷水解卦,可表示為{(i,i,1);(i,1,i)},第四十五卦限為風水渙卦,可表示為{(1,1,i);(i,1,i)},第四十六卦限為水水坎卦,可表示為{(i,1,i);(i,1,i)},第四十七卦限為山水蒙卦,可表示為{(1,i,i);(i,1,i)},第四十八卦限為地水師卦,可表示為{(i,i,i);(i,1,i)}, 第四十九卦限為天山遁卦,可表示為{(1,1,1);(1,i,i)},第五十卦限為澤山鹹卦,可表示為{(i,1,1);(1,i,i)},第五十一卦限為火山旅卦,可表示為{(1,i,1);(1,i,i)},第五十二卦限為雷山小過卦,可表示為{(i,i,1);(1,i,i)},第五十三卦限為風山漸卦,可表示為{(1,1,i);(1,i,i)},第五十四卦限為水山蹇卦,可表示為{(i,1,i);(1,i,i)},第五十五卦限為山山艮卦,可表示為{(1,i,i);(1,i,i)},第五十六卦限為地山謙卦,可表示為{(i,i,i);(1,i,i)}, 第五十七卦限為天地否卦,可表示為{(1,1,1);(i,i,i)},第五十八卦限為澤地萃卦,可表示為{(i,1,1);(i,i,i)},第五十九卦限為火地晉卦,可表示為{(1,i,1);(i,i,i)},第六十卦限為雷地豫卦,可表示為{(i,i,1);(i,i,i)},第六十一卦限為風地觀卦,可表示為{(1,1,i);(i,i,i)},第六十二卦限為水地比卦,可表示為{(i,1,i);(i,i,i)},第六十三卦限為山地剝卦,可表示為{(1,i,i);(i,i,i)},第六十四卦限為地地坤卦,可表示為{(i,i,i);(i,i,i)}。 以上僅是卦限的表示,而不是座標的表示,請大家注意。 根據中國易學的觀點陽爻1可象徵陽微基因子,陰爻i可象徵陰微基因子,因此乾卦限{(1,1,1);(1,1,1)}可象徵陽微基因子團,坤卦限{(i,i,i);(i,i,i)}可象徵陰微基因子團,火水未濟卦限{(1,i,1);(i,1,i)}或水火既濟卦限{(i,1,i);(1,i,1)}可象徵光子,那麼光線可用集合{1,i,1,i,1,i, 1,i,1,i,1,i……}來表示,也就是象徵地說:光線既具有火的特性,又具有水的特色,難怪大家有一種沐浴Sunny的感受;同理,我們可用其它卦限象徵另外六十二種基本粒子,這就讓網友自行研究吧。 有了六維空間的數學模型,就容易理解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運動狀態,從而大統一理論就有了根基。 六維空間是數學與哲學和諧統一的交響樂,計算機中採用的二進位制的六位數的制式是六維空間的有力佐證,運用六維空間理論可構建“虛擬宇宙”的模型:宇宙是一個反真空結構,即物質實三維在內,虛空虛三維在外,物質實三維鑲銜在虛空三維之中,物質產生萬有引力,虛空產生反引力。使得物質與虛空相對平衡。

  • 2 # 老堪69294438688

    那些基礎的常量歸根到底是數學的問題,不是基礎物理學的問題。也不是當代數學的問題,而是數學的基礎問題。我們的數學基礎有問題,它太古老啦,太原始啦。原始到了我們甚至不知道數到底是什麼的地步。要想弄清那些基礎常量,在數學的基礎並不牢固的當代是永遠也不可實現了的。人們若不弄清數學的基礎,首先要回答數是什麼,恐怕這個目標是永遠也實現不了的。

    你去問問物理學家數是什麼? 他不會理你。你再去問問,數學家你們研究的數是什麼?他瞪你。在我們沒有認識數的慾望前提下,那些物理學中的基礎常量不僅僅是永遠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

    數學的三次危機事實上根本就沒解決,一個都沒解決。在科學發展的今天我們能上天能入地,科學家了不得了。在數學發展到的今天,我們在脆弱的基礎上建立起了美輪美奐的數學大廈,高等數學讓數學家牛逼大了。

    百年以來,沒有人再為數學的基礎是什麼做深入的研究了,科技的輝煌誘使著這人們去掌握那些高等的數學理論,儘管高等數學的大廈搖搖欲墜,但沒有人關心他的基礎。依我看,在科技沒有走到盡頭的時候這種狀況是不會改變的。問題是科學技術什麼時候到了頭呢?

    你看看,潘建偉他們都研究起人的自由意志了,都不是死貓活貓的問題了。科學已經發展到了這種沒溜兒的地步,它到頭的時間不也就近在咫尺了嗎?

    有識之士,不管是科學家還是數學家?不管是專業的哲學家,還是普通的民眾都可以在數學的基礎上進行有性趣的探討。因為這不是專家們的職業,專家也沒有擔當起負這個責任的義務。探討數學的基礎問題,原則上講不是科學,甚至不是數學問題。即便他能夠發展成為一套完善的理論,頂多也就是個數學哲學問題。但是哲學家,太墮落了,墮落到了科學家侵佔了它的地盤兒,他們都不為所動地步。科學家能夠談哲學,那麼普通的人為什麼不能談哲學呢?在這裡,我不是鼓吹未來數學的基礎必然由普通人提出加固方案,我的意思是,潛在的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比能夠讓衛星上天,比研究弦論,比發現新粒子的人加起來的總數還要多。

  • 3 # 旁觀者周老師

    數學或者物理的那些常數,說實在的無論從它們被發現或者被定義的歷史和過程,可以看到,和什麼所謂高維度或者低維度空間根本就沒有關係,更何況除了數學概念外,根本就沒有什麼高維空間,或者高維宇宙,很多人津津樂道的所謂高維宇宙,只不過是科幻小說家們杜撰出來的科幻宇宙。

    數學常數,比如圓周率π,自然對數底e,虛數單位i,...等等,都是有嚴格明確的定義,一點都不神秘,非常容易理解。當然,很多都是無理數,或者超越數。不過,你只要有無限的概念,這也不難理解。至於這些常數出現在一些公式裡面,比如尤拉公式等等,也都有嚴格的推導和計算過程。一句話,數學常數具有堅實的邏輯基礎,是數學邏輯自身的產物。

    物理常數就不同,許多物理常數的發現和形成過程,基本上和實驗有密切關係,相當一部分是為了讓理論公式(也是根據實驗總結出來的)與實驗資料吻合而設定的。自從伽利略奠定現代科學基礎以來,物理學就奉行以實驗為根本基礎的邏輯,所有的理論(無論抽象如相對論或者量子力學)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總結出理論規律,然後由實驗檢驗其正確性,這個邏輯一直到現在都維持不變,甚至沒人懷疑這個邏輯的可靠性。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產生許多物理常數,這也可以說是物理邏輯的結果。問題是,常數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問題,這些常數為什麼是這樣的,不是那樣的?有什麼道理嗎?其實物理學家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並把這個問題列為當代物理學的基礎問題之一(和大統一理論並列)。也形成許多解釋,比如所謂的人擇原理(認為如果物理常數不是現在發現的那樣,那麼就不可能產生人類這個高階生物,也就沒有人去發現什麼物理和物理常數),當然這些解釋比較牽強。一句話,物理常數是由實驗(或者檢測)得到的,至於為什麼是這個數,而不是那個數,現在還沒人知道,或許將來有一天我們會知道。

    但是,如同數學常數具有堅實的邏輯基礎一樣,物理常數也具有堅實的實驗基礎。而數學的基礎是邏輯,物理的基礎是實驗,所以不管是數學常數還是物理常數,都植根於它們各自的堅實基礎之上,就這個意義上說,都是不容懷疑的,除非你懷疑數學或者物理本身。應該說,確實有人持懷疑態度,比如把這些常數的制定歸功於上帝的功勞(好像上帝是大數學家和大物理學家,只是不知道上帝是怎麼學數學和物理的),或者有人認為是“道”定的,是當初道生萬物的時候定的,你相信那個虛無縹緲的道,有這本事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入駐了外賣平臺,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