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
2 # 天才計劃創業者
完全可以的,但是你需要投靠一個經驗豐富的品牌。
這裡給你介紹一個天才計劃手工坊,在全國各地萬達廣場等地開了數百家門店,生意火爆。你讀讀這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a6611384069655626243/
-
3 # 愛就推門玩具公司
個人建議:
衍紙是手工專案之一,屬於中等難度的小眾專案,而且主要人氣是大齡兒童和小年輕,但是真正市場上能存活的手工坊核心人群無一例外都是3-14歲的小朋友,尤其是學齡前兒童。
單靠這一個專案想要能支撐起一個門店的經營是很困難的。根據我們自己門店的運營經驗,即使技術再高,單一專案持續運營都會越來越困難,原因很簡單,一樣的材料只是造型簡單變化,小孩子會慢慢失去興趣。
如果想要店面持續有生意,如果店面面積允許,建議樓主至少需要搭配一些中高低不同難度,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特色手工專案,增加店面專案的豐富度,對於會員辦法的提升效果會非常明顯。
案例參考:
上面這個門店是我們自己運營的兒童手工體驗店,店面從16年9月開業,至今經營差不多23個月,店面使用面積49平,位置在浙江縣級市義烏的萬達廣場,店內規劃了2個體驗區:陶藝(拉坯、捏雕、陶瓷彩繪)和手工坊(彩泥、拼豆、衍紙、微景觀、手工皂、創意蠟燭、八音盒、數字油畫...)。
陶藝常規更新一些玩法和造型,手工區更新的專案比較多:泥瓦建築、香皂、蠟燭、生態瓶、考古挖掘、繪畫、草帽、紐扣畫、芭比娃娃...;因為有自己的產品研發團隊,所以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新的專案或者作品上架,保持店鋪產品的新穎度(這是一個手工坊能不能長期盈利的核心點);
產品好,只要商場人流到位,經營資料就不會太差。
這個不到50平的小店開店成本是22萬左右
房租10萬(含3個月房租和2個月押金)
專案費用7.5萬(含所有開店需要的專案、裝置、材料...)
裝修5萬
17年整年營業額是120萬
最高的月份出現在7月份兒童放暑假期間,單月營業額13萬+
最低的月份出現在2月份農曆春節那個月,單月營業額6萬+
18年4月營業額最高紀錄重新整理到了15萬+
17全年淨利潤65萬+、
兩個店形象高度一致,專案也基本一致,只是因為吾悅店面積稍微大了20平左右,所以增加了一個樂高玩具體驗區,這也是公司的一個特色專案。
業績情況:
7月20-22日三天營業額達到7萬,完全超過了2年前萬達廣場店開業3天4萬左右的業績
7月份經營11天,業績達到11.3萬,在整個商場裡都非常驚豔,而且還是在店面位置不是太理想的情況下,因為店面正好被電梯遮住了,離遠了根本看不到門店。
正是因為這兩年門店穩定的業績表現,目前只要萬達和吾悅廣場全國有新的購物中心開業,都會來電諮詢是否有意向開店,專案目前在連個品牌全國的購物中心開店數量已經接近50家,成為他們系統內部的優質品牌。
-
4 # 養一箭
俗話說,饑荒年餓不死的是手藝人,手藝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一席之地的,雖然在現如今的機械智慧時代,但是手藝人獨居靈魂的工藝品是現代機械所不能模仿的。
-
5 # 人刀核藝1
手工費時費精力,技藝不好,花了時間精力做出來便宜自己肯定捨不得賣,貴了消費者也不會買,粗製濫造沒人買,而且現在機器也厲害,很多以前手工做的現在都能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產品,很多老手藝都因此失傳了,所以做手工必須把技藝練精湛,還得會推廣自己,得到認可,有精湛的手藝還是可以的,手藝一般就很難了
回覆列表
丨哪怕是手藝人,也並非千篇一律丨
▲ 圖/視覺中國
- 風物君語 -
“誰在崆峒裡,幽棲餐紫霞”
一首《平涼歌》,道盡世人的想象與好奇
今天,風物君和戰爭史研究WHS、
“最強大腦”水哥、美食家大雄、朱學東
王秋楊、植物人史軍、陶冶、張晉文朱銳
等大咖一起
到平涼訪問了一位“非遺”手藝人
▲ 風物之旅與非遺手工藝人及擺放整齊的泥塑作品合影。攝影/朱銳
從他身上
我們發現了手工藝人
不那麼“仙氣飄飄”的一面
可能不完美,也不全面
但是夠真實
▼
關鍵詞:脊獸。
▲ 脊獸,顧名思義,是指立在屋脊上的奇珍異獸。脊獸由瓦製成,為保護木栓和鐵釘而存在,有防止漏水、生鏽,固定和支撐屋脊的效用。它最常出現在殿宇、寺廟和民居建築之上,在古代既是權力的象徵,又是驅邪祈福的鎮宅之寶。 供圖/劉泉
泥塑劉,故事的主人公。
▲ 劉泉。攝影/朱銳
泥塑劉,原名劉泉,55歲,方言裡夾著陝北腔調,掌握著獨一份兒的泥塑脊獸手藝。祖上三代都是泥塑手工藝者的他,被稱為第四代泥塑手藝人。
談到對父親和爺爺的印象,泥塑劉沉默半晌,“我們這幾輩都是靠這個玩泥巴來生活”。
14歲時,劉泉開始跟隨父親學制泥塑,從瓦罐、青磚到脊獸、人物。對“上學就是玩兒”的他而言,泥土的魅力顯然大於書本。
“天生就愛玩泥巴”的泥塑劉,一摸著黃土,“感覺就來了”。
手工藝者,也不能靠吸食露水而活
劉泉入行,與熱愛有關,但又不僅是因為熱愛,多少帶著點“恰好能賺錢養家”的幸運。
18歲的劉泉到崆峒山古建築工地打工時,接觸到了脊獸工藝。泥塑脊獸的製作要求特別高,光樣式“就有100多件”。
▲ 圖/視覺中國
師傅們對“只讀了3年書,文化低子薄、沒有藝術功底”,但想學泥塑脊獸製作工藝的年輕劉泉,搖了頭。
尚且不是泥塑劉的劉泉,只好利用業餘時間自學,仔細觀察各種泥塑脊獸、嘗試單獨製作泥塑脊獸模具。
▲ 圖/視覺中國
如此十年後,泥塑劉離開工地,回家蓋了個小瓦廠,“自己做”。辭職之前,他把多年攢下的400餘件泥塑脊獸全部賣給了建築工地,拿到一萬三的酬勞。 28歲的泥塑劉,用這一萬三創起了業。
“家裡很窮,代代都在做泥塑”的劉泉,終於結束了“在外面打工,一來受罪,二來養活不起一大家子”的生活。開始著手做“確實愛好,收入也不錯”的泥塑。
▲ 燒製泥塑的窯。攝影/朱銳
自此,泥塑劉的世界開始變得單純起來。離開了風吹日曬,還賺不到錢的工地,他一頭扎進了“客戶到廠子訂貨、自己在家裡製作”的自由生活。
從“一年燒兩三個窯”一路做到2016年成立“泥塑古建公司”。
泥塑對劉泉而言,既是興趣所在、又有生存需要,二者缺一不可。
即便有熱情支撐,困難也還是困難
靠愛能克服一切的情況,只在童話故事裡出現。
做手工藝人,很苦。
▲ 劉泉製作泥塑作品中。攝影/朱銳
光是選土,就讓劉泉費了不少功夫。
泥塑的選土以本地黃膠土為主,要求無雜質,尤其是不含沙和石膏的土為佳,為了加強粘性一般在黃膠土中按照15%的比例加入白土。
但受制於當地泥土、水源和環境的制約,想要選到合適的好土並不容易。遑論當時的蔣家溝村並無公路,劉泉只能靠人力將土和水一趟一趟地挑到家裡。
選好土,只是為完成泥塑製作做了鋪墊,離成品的誕生,還差得遠。
▲ 捏塑。攝影/朱銳
除此之外,泥塑的製作還需經歷泡土、曬泥、製坯、製作空心胚、捏塑、刷水、鏤刻、水刷、切割、陰乾、裝窯、煅燒等12個步驟。
而直到四五年前,泥塑劉家裡才通上電。公路也是去年才“把路面硬化的”。在此之前,泥塑劉製作的每一件作品的每一環節,都是純人力打造。
▲ 為泥塑脊獸刷水。攝影/朱銳
住在窯洞的日子,更是泥塑劉職業生涯的最大噩夢。
雨季來臨之時,植被稀疏,裸露的黃土在暴雨的沖刷下毫無防護。劉泉製作手工藝品的窯洞裡灌滿了水不說,窯蓋也極易積水。“窯一旦被水泡著,便有坍塌的可能”。
害怕出事的劉泉,拿臉盆一盆一盆地把窯洞和窯蓋的積水刮出,“通常兩小時都不休息”,才能把水清理乾淨。
非遺傳承者與煙火人間
難道就格格不入?
平涼多廟宇、道觀。修建廟宇對脊獸等泥塑手工藝品的需求很大,加上“供貨也不多”,很長時間裡,能為廟宇提供泥塑脊獸手工藝品的只有劉泉一家。
▲ 圖/視覺中國
現在,這個數量開始慢慢多了起來,原先受僱於泥塑劉的工人,在學到泥塑手藝後開始單幹,“但做出來的傢伙不行,有幾家開始直接從外地進貨,再賣出”。
在這七八家泥塑公司裡,唯有泥塑劉“還是自己做”。
▲ 劉泉為風物君和大咖們介紹泥塑的製作要求。攝影/朱銳
公司就在劉泉家的院子裡,這個“面積夠大,能住人、能開工廠”的院子,聽起來讓身在一線城市蝸居的年輕人們羨慕不已。 但劉泉還是希望政府能夠批地給他,用來擴大工廠的面積。
▲ 泥塑古建公司生產的泥塑作品。攝影/朱銳
工廠每年只生產七八個月,這段時間裡,泥塑劉和工人們過著早七晚十一的日子,“基本一天都在工廠待著”。
家和公司在一起的好處很明顯,“回去就有熱飯吃,老婆洗鍋”,劉泉稍作休息便可再次元氣滿滿地投入工作。
一直以來,泥塑古建公司的產品都以古建築上的脊獸為主,今年,劉泉想做出些改變。
崆峒風景名勝區的發展讓他看到了新的機遇,55歲的泥塑劉把目光對準了“文化旅遊地”,“試著做些景區旅遊紀念品”。
▲ 排列整齊的泥塑作品們。攝影/朱銳
泥塑劉對現在的生活“滿意著呢”,“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我現在都會把泥塑行業給堅持下去,我相信,越走路越寬,越走路越遠”。
一睹脊獸們的廬山真面目
聊了這麼多
一起來看看讓泥塑劉為之瘋狂的脊獸們
究竟是何面目吧!
▲ 正脊脊飾它習慣 “屹立”在宗教建築上,並擅以多副面孔示人:寶珠、寶瓶、寶塔、二龍戲珠、蓮花顯佛、飛禽走獸、神仙人物或法輪、梵文以及琉璃閣龕,這些!都是它!圖/視覺中國
▲ 吻獸。不要誤會這個“吻”,它不是你(me)想(me)的(da)意思!吻獸們因被安裝屋脊的不同部位,而獲得了不同的稱謂。位於正脊的被稱為正吻。合角吻是指安裝在盝(lù)頂轉角或重簷下層博脊轉角處的龍形裝飾構件,可以防水並封護角柱。圖/匯圖網
▲ 仙人和走獸是安裝在屋頂角脊脊端的裝飾構件。仙人的造型在一眾獸類裡格外突出,是一位仙人騎在一隻昂首的雞上,佈置在簷角的端頭。其後跟著一排走獸(亦稱小獸、小跑)。走獸們的隊形可不是隨便站的,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猴,因排行第十故名)依次站好,絕無插隊掉隊現象的出現。 圖/視覺中國
你心目中的非遺手工藝者是什麼樣子?
文丨章魚
圖編丨袁千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