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貝葉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介紹下我的情況。

    要問我是如何兼顧上班、健身、讀書、寫作的?很簡單,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

    下面,我詳細解釋下:

    健身:

    關於健身,我是在生完孩子後才有了減肥意識的,因為那時確實是太胖了,胖得有點影響正常生活了。彼時,因為在休產假,不涉及時間兼顧的問題,我一般是早上跑步,晚上跳操。

    休完產假到現在,我的健身事業仍然沒有停,主要是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時間

    女兒兩歲前,因為她不太黏我,我回家了也不找我抱,我多是在晚上運動。女兒2歲後,她突然開始黏我,只要我回家,甭想甩下她一個人乾點什麼,然後,我就把運動時間放在了早上。

    晚上早睡,早上早起,或者在家裡的跑步機上跑步,或者鋪著墊子跳操。我買過王瀟瀟灑姐的15分鐘操課,打卡100天后返學費,我成功退費。我還買了keep的會員,大多數時候都在跟著keep跳操。

    週末的時候,我會去路跑,有時候還會跑LSD(緩慢的長距離跑)。每年還會參加一次半程馬拉松。

    去年,我的半馬用時整整比前年縮短30分鐘。所以,沒有白費的努力

    讀書:

    生孩子這件事於我來講,像極了“黑天鵝”事件。因為,生孩子前的我,是那種機關單位裡典型的混吃等死的人。可是,生完孩子後,我突然醒悟,人生短短數十載,我再不能這樣過下去,於是,我開始讀書。

    產假期間,我家裡最常見的情景是我一手抱娃,一手拿書。躺著餵奶不方便時,我也開著電子書,可以說,那是我最奮進的6個月。

    除了在單位利用整塊時間閱讀,碎片化時間我也沒有放過。以前沒車,出行都是公交車,我家是始發站,早上有座位,我一般都帶本紙質書。下班時沒有座位,那我就看電子書。

    後來買了車,上下班都開車,然後我就開始聽書。精神狀態不錯時聽書,心情抑鬱時聽歌。限號時,當然又回去之前的日子,包裡裝著書,手機裡存著電子書。

    總而言之,只要閒著的時候,我幾乎都在看書

    當然,睡覺前也會看一會。為了不傷眼睛,我還專門購置了kindle,下載了幾部大部頭,晚上看幾章再睡。因為內容艱澀,不會讓大腦過於興奮,真是既催眠又能讀書。

    寫作:

    我在休產假的半年裡,一直在簡書寫作,還幫著審稿,沒有哪個哺乳期媽媽過得像我那樣充實。

    開始上班後,除了在簡書寫,我還開始攻每天讀點故事,還上過一次熱門,也接到了編輯的簽約協談。當然,我自己墮落了,沒有抓住機會,那都是後話了,暫且不提。

    我前面也說了,我工作不忙,所以,在單位的時間,除掉工作的2個小時,我不是在閱讀就是在寫作。

    就在敲下這篇經驗分享時,我也是在辦公室裡,周圍的同事,有的在打遊戲,有的在看報紙,有的在刷手機。

    所以,其實在哪裡工作並不重要,工作機制是996還是966也不重要,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想擠,總是可以擠出來的

    人這一生,短短几十年,再不追夢,就要死了。

    以上,與君共勉~

  • 2 # 焱公子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會說同時做這麼多事情,要不然就是工作太輕鬆,要不然就是哪一樣都做不好。因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是不可能同時兼顧這麼多事情的。

    但事實是,公子身邊有很多的朋友以及學員是可以做到兼顧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共性:

    一、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並且把這些事情培養成生活的一部分

    近幾年流行一個詞,叫做斜槓青年,也就是那些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這個詞有一階段非常受歡迎,很多人希望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是事實卻很殘酷,真正成為斜槓青年的人並不多。

    原因就是很多人其實只是羨慕這樣的生活,實際上對自己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

    同理,兼顧上班、健身、讀書、寫作,也是一樣,可以做到的人一定是有足夠的決心和動力,並且會對這些事情做規劃、付諸於行動。

    記得一個朋友分享自己健身的經歷,說剛開始也是非常吃力,一方面覺得健身很花費時間,另一方面又有身體的不適應,覺得很幸苦。但是為了培養自己健身的習慣,她一邊堅持,一邊調整,最終健身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讀書、寫作也是一樣,剛開始總沒有那麼容易,但是如果你對自己有高的要求,那麼就可以支撐自己去堅持,去執行,那麼最終這些事情最終會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兼顧起來也就沒有那麼難。

    二、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特別是對碎片時間的充分利用

    對自己有了足夠的要求,下了決心,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做的時間的管理。

    公子和一個學員聊過,她說她最核心的祕訣就是: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並且高度利用碎片化時間。

    比如,她首先培養的是自己早睡早起的習慣,因為早起她可以在早上比別人多出1到1.5個小時的時間,這些時間她用來寫作。再比如關於健身她不會每天都安排,而是一週安排3-4次左右。關於讀書,她會利用地鐵上,或者工作比較累的時候的時間。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同時兼顧不了這些事情,就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合理安排時間,更不懂得巧妙得利用碎片化時間。

    三、可以很好地做精力管理,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除了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外,精力管理以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也非常的重要。

    《精力管理》這本書中提到,一個人的精力由四個維度構成:體能、情感、思維、意志。所謂體能,是指身體層面;情感是指情緒層面;思維是指腦力層面;意志是指精神狀態層面。也就是說,我們要通過調整,讓自己的身體、情緒、腦力以及精神保持最佳狀態。當這幾個層面保持最佳狀態,我們就更容易最大化和高效的利用時間。

    同時,由於每個個體的差異性,還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比如有的人適合早睡早起利用時間,但是也有的人適合晚睡晚起;再比如有些人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情,但有些人只能某個時間做一件事情等等。

    所以,要想兼顧上班、健身、讀書、寫作,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做好精力管理。

    綜上,對自己高要求,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以及精力管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同時兼顧很多事情,並不是很難。

  • 3 # 風和薺麥青

    這個問題我有一些心得,因為我就是白天上班,但業餘時間還愛好健身寫作的人。為了不影響工作又兼顧愛好,我立過很多次flag,直到最近才找準舒適的節奏,分享出來希望對別人有幫助。

    我將上班、健身、讀書、寫作這幾件事當成我每天的必修課,通常被我稱為內外兼修。之前下班吃過飯後,我會簡單做些家務,如果有些累,玩會手機、忍不住看兩眼電視,然後再健身,洗漱、直到可以拿起書看幾頁,再寫些文字的時候幾乎都在夜晚十點以後了。

    熬夜寫文章效果真的很不好,因為會影響第二天上班的精神狀態,而且當運動完後,身體已經很疲憊,很難再有意志力來看書寫作了。

    如何兼顧工作和愛好,首先要明白,當工作一天很累的時候,為什麼我們還要健身、讀書和寫作?

    第三代的時間管理理論說一個人人生變得平衡的得有八個方向,比如事業、家庭、健康、人脈、理財、學習、休閒、心靈。姑且將健身和讀書寫作當成自我投資的兩個方向,既然認定這個對自已很重要,就一定想辦法每天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

    一、要事第一,並將你認為最重要的事的時間固定下來

    之前為了達到所謂的內外兼修,喜歡列很多的計劃,但最終都失敗了,我以為是我執行力不行,後來發現我列的計劃有點反人性,一般人很難堅持。

    當讀到《意志力》這本書,才明白,我們通常用來儲存意志力只有一個賬戶,那些毫不相干的各種活動都是從同一個賬戶提取能量的。對於那個階段的我來說,一次設多個目標,有可能一個也實現不了,不如一次只列一個目標。

    現在晚上,通常我快速簡單的吃個晚飯,然後就開啟電腦,開始寫文章或寫大綱。每晚會給自己設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用來寫作。我將這件事排在前面,是因為我認為業餘時間寫作相對於我最重要,所以先將最好的精力留給它,然後才是健身半小時,洗漱。此時身體稍微疲倦,然倚在床頭讀一會書,再睡覺。第二天,會在六點鐘準時起床,再寫作一個小時。

    二、用紙版書和電子書相結合的方式讀用

    紙版的書讀起來效果最好,通常我會選擇晚上閱讀,白天在休閒時會再閱讀一小時電子書,這一小時不是集中閱讀,而是用碎片化的時間。

    雖然有很多免費的閱讀軟體,但我還保留了網易蝸牛讀書的APP,還挺喜歡限時一小時的感覺,我會用碎片的時間一點點的讀,剛好一小時也不多,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精力,邊讀還可以邊作筆記,參與話題。

    目前這種狀態我堅持了一段時間了,感覺還不錯,不會太辛苦,工作之餘又培養了自己的愛好。畢竟健身和讀書寫作是值得堅持一輩子的事了,願大家都能找準自己舒適的節奏。

  • 4 # 老金說歷史

    我是用心的老金,混跡職場多年,現在在做一個自媒體人,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上班、健身、讀書、寫作是如何兼顧的,我曾經在做職業經理人的時候也曾經碰到了這樣的問題,說實話,從簡單的時間管理來看,非常的難以兼顧,尤其,在一線城市,上班與健身的距離導致了這兩者之間兼顧較難,要去看到時間利用和浪費,我們才能學會節省間,做到多工的兼顧處理結果。

    時間都花哪了

    工作、健身、讀書、寫作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用時間管理來突破自我的效率,以為,效率提高後我們就可以兼顧更多的事情,但是,真的用了之後,你會發現效率越來越高,可是時間越來越緊的矛盾,時間都去哪了?

    這個問題我從經濟學家哈莫在《花時間》裡看到了一個說法,跟50年前相比,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只增加了15%,從收入是那時的三倍。也就是收入增長越來越高,人們反之越來越忙,時間增加的少,錢增加的多。

    我們,在工作、健身、讀書、寫作外消耗的時間,比我們花在正經事上的更多,比如,我們回家會看一會兒電視、消耗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一個對美中國人平均每天用於工作的時間調查資料顯示,真正工作的時間只有4個小時,還有4個小時去哪裡了?也就是名義上在工作,其實,在假裝工作。

    螢幕多,時間少

    人生最大的消耗時間就是睡覺,睡覺平均佔用我們人生的1/3,剩下用時第二大使用者就是看電視和刷手機,記得不要被動,不是有什麼看什麼,有什麼刷什麼,而是主動地看,主動地刷,只看自己想看的,想了解的內容,因為,被動使你沉迷,主動才有掌控。用時第三大戶就是家務、第四大戶就是照顧孩子;還有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逃不開的干擾。

    我剛剛用手機再帶的軟體算了一下,我上週,一天拿起手機212次,約等於清醒的時候平均每4分鐘拿起手機一次,生活碎的不能再碎了;它會打斷我們的專注。

    享受與多工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頗有切身的感受,因為,每一項都想兼顧的時候,我們恰恰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去享受,享受那個佔我們一身1/3時間的睡眠,我要首先用用一個很好的睡眠,才可以完成剩下的事情,該換雙層玻璃換玻璃,該換遮光窗簾換窗簾,該換床墊換床墊,要享受睡眠,保持優質的精力才是前提。

    做好時間節省,降低自己主動或被動的拿起手機,讓手機的碎片化使用率下降,健身可以安排在不加班的工作日裡,如果,你的健身房離你工作地或者居住地較近,儘量在控制碳水攝入的前提下,可以在晚上完成;讀書與寫作並不矛盾,今日看了20分鐘的書,可以寫成簡短的讀書筆記,最後,一週彙集成一篇文章。

    最後,我推薦你去看本英文新書《不可打擾》,全書的精華在於變換,將表面上的時間管理變成深層次的痛苦管理,於是將外部問題變成內部問題,從外部干擾問題變成只能自己負責的問題;怎麼面對痛苦?哪些可以暫時逃避,哪些必須馬上處理,哪些只能承受,哪些能有所作為。責任都在自己身上,再也沒有藉口。

  • 5 # 小白言商

    常有人問我,你平常的工作那麼忙,是如何做到還能同時兼顧那麼多事啊!

    剛開始,我自然也是無法做到,只有通過不斷壓榨休息時間來完成這些工作。當然,這相當於飲鴆止渴!

    之後,我也曾嘗試過,按照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根據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處理工作),來規劃自己的一天時間,但,坦白講,效果並不明顯。

    沒有人是機器,更多時候我們做事都是非理性的,很難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提前思量一下:

    這事到底是重要的,緊急的,還是緊急不重要的?

    而且,更多時候,雖然我明明知道不重要,但是領導、客戶覺得重要,你總不能說“你等等,這事不在我的重要列表裡。

    反之,今天列的這幾條時間管理法,是經我嘗試後,無需太刻意練習,就可以掌握,且效果明顯,所以,推薦給大家:

    1

    “碎片化時間管理”是個偽命題

    先來做個選擇題,假如你每天上班有以下出行選擇,你會如何選擇:

    A:自己開車,45分鐘;

    B:坐地鐵,算上換乘時間,60分鐘;

    C:直達火車,80分鐘。

    公佈答案,大部分的人,會選A,因為看起來時間最短;不喜歡開車的人,一般也會選擇B,而不是C。

    但是,從高效利用時間來講,C才是最佳方案。

    其實,這是阿里B2B事業部前CEO衛哲在國外讀書時,面臨的真實情況,而他選擇的,就是C。

    他利用火車上完整的80分鐘,完成了全部的課堂作業。

    實際生活中,我也有類似的感覺。

    要去一個地方,如果坐地鐵可能看上去只有7站,但中間要換乘,不但沒有節省多少時間,反而把時間分成了N多小段,就基本上全都浪費了。

    而做公交車,看上去要多坐5站,但卻有完整的30分鐘,可以看完整段學習視訊。

    日常生活中,我們只將路上時間視作成本,覺得耗時越長,就越浪費。

    如果換下思維方式,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原來的成本反而變成了資產,結果就大不相同。

    與其想方設法去利用碎片化時間,不如想辦法把時間化零為整。

    管理時間,不是簡單的加減法,碎片時間結合,並不完全等於整段時間。

    這中間相差的,是我們的注意力,而這,才是決定我們是否能把一件事做好的核心。

    2

    利用時間的至高法門,是會休息

    也有人會說,有時雖然我們有整段的時間,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卻並不高。

    尤其越到後面,注意力很難集中。

    這就用到了第二個方法:把整段時間用休息來隔開。

    這種隔開,和上面講的轉車或被其他的事情打斷,截然不同。

    這種間隔,是主動的、舒服的、放鬆的,這樣不但不會干擾你的整體節奏,還能讓大腦在高速運轉後,得到快速休息得以恢復。

    “休息”的重要性,大多數人都會忽略,但是,是否能高效率,懂得如何休息是關鍵因素。

    在讀《精力管理》這本書時,作者針對運動員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現,那些頂級運動員,都非常擅於在每一局比賽的中場時間有效的放鬆休息,讓自己的精力和體力得以快速恢復。

    因此,對他們來說,每場比賽的開始,他的狀態都是全新的,不會因為比賽時間過長,而產生體能精力的嚴重不足。

    反觀那些成績不靠前的運動員,就沒有這個習慣。

    同時,給自己設定休息時間,對自己也是一種“暗示”。

    當我們面對繁雜的工作時,人性的本能都想逃避,只是硬著頭皮去完成。

    此時,不如給自己規劃一個積極的暗示:集中精力學習45分鐘,就可以得到休息15分鐘,聽一首音樂,看一看手機,站起來給花澆澆水。

    這種暗示,就像學生時代,為了迎接一個美好暑假,而拼命複習考試一樣。

    當這種方式形成習慣,你會發現,雖然你把一小時裡的15分鐘拿出來休息,但其餘的45分鐘,你的效率會出奇地高。

    3

    不會拒絕,將失去人生自由

    “閉關中”、“不閒聊”、“3點-6點寫作中,勿擾”,就好像商場門口掛的招牌。

    乍一看,感覺挺高傲,但事實上,我非常理解他們。

    以我自己來講,我是一個不太會在“小事”上拒絕人的。

    如果是原則問題,我不喜歡,我會毫不留情地拒絕。

    就這樣,原本計劃4小時寫完的,卻因你一句他一句的聊天,耗費了6小時;

    原本計劃週末看一個系列的電影,卻因出去和朋友玩,擱置了。

    原本是完成更有意義的事的時間,卻被這些看上去無關緊要的瑣事,一點點土崩瓦解。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算一算,你留給自己的時間,其實非少。

    因為怕被朋友講不理他,所以陪對方聊聊;因為怕被說不合群,所以被逼參加各種聚會;原本不喜歡的聚餐,因為同事都去,也勉強自己去。

    一天24小時,你能自己做主的時間,有幾小時?

    那些真切活得清醒的人,早就學會了不去討好任何人,只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記得有一期的《奇葩說》,主題是“結婚要不要有婚禮”。

    高情商的蔡康永,語出驚人地講:

    “我結婚可以有婚禮,但我不想再參加任何人的婚禮了,自從離開康熙來了後,我就拒絕參加任何婚禮了。”

    試著拒絕那些無效社交,你的業餘時間會變多,那些曾經不可能完成的事,現在你都可以安排出時間。

    而恰好這時有朋友因為你的合理又禮貌的拒絕而憤然離開你,真的,真的,真的不用難過,甚至你應該感到高興 。因為:

    你用最簡潔的方法,找出了“偽友誼”。

    做不到相互理解,而只希望在他們想聊天的時候來找你,他們並沒有拿你當朋友,而只是一個解悶的玩伴罷了。

    懂得拒絕的核心是:

    你生命中的每一刻,大到一生,小到一秒,任何人無權,也無力替你來決定。

  • 6 # 老袁Vlog

    一、白天一天就十二個小時,這裡面有時間線,上班一般的時間8到10個,健身可以花1個小時,讀書寫作可以花一個小時,這個可以剛好排滿,這個可以自由調配的!我們可以進行兩種方案的選擇如下:

    1.06:30-07:30 起床刷牙洗臉+健身;

    07:30-08:00早餐吃飯時間

    08:00-18:00上班時間;

    18:00-19:00 下班回家+吃飯

    19:00-20:00讀書

    20:00-21:00寫作

    21:00以後睡覺,這樣時間也是很充足的

    二、當然每個人的工作性質不同,時間安排會根據自己的工作對健身、讀書、寫作會進行一個適合自己的合理調配,成年人的睡眠一般在7到8個小時,其他的16個小時我們是可以自己做一個標準的時間表安排自己的健身、讀書、寫作

    三、時間如同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有心人會充分發揮利用好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貴,整天無所事事之人會經常抱怨沒意思,那些人是在揮霍時間,堅持目標與方向,讓自己每天進步過得有意義,將每一件要做的事情拆分為具體的時間表,掌控時間掌控生命,活出精彩人生!

  • 7 # 職談

    一天要做這四件事,其實還是很容易做到的,關鍵是要堅持。

    要做到堅持,就要先看看你是不是懂得管理你的時間,特別是都市年輕人,上班之後一身疲憊,根本就不想再多做需要消耗精力和體力的事情了。

    1、管理上班時間

    很多人之所以上班已經很累了,關鍵在於上班的時間就沒有很好的管理,所以導致上班就已經弄得精疲力盡,甚至還得加班,因為手頭上的事情根本做不完。

    規劃好自己上班的時間,是對職場人最基礎的一個要求,只有合理的安排了上班的時間,你才有更多的下班時間。

    合理的分配上班時間,不但可以有效的完成工作,還可以讓你有更多的精力在下班之後做更多事情。

    2、管理娛樂休閒時間

    人的一天就只有24小時,如果上班消耗了8個小時,吃飯睡覺消耗了10個小時,那剩下6個小時如何分配呢?

    健身、讀書、寫作,屬於下班之後的事情。

    如果沒有時間去健身房,那跑步打球或者游泳這些也算健身,每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足夠了,晨跑或者夜跑是最簡單的一個選擇,不需要其他人配合,自己一個人就可要完成了,而且只要你想,任何地方其實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地方。

    讀書是一件需要安靜或者認真對待的事情,下班回來之後,洗完澡,坐在燈光之下,靜靜的翻看一本書,抽出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讓你收穫非常豐富,閱讀速度快的一週完全可以完成一兩本書,精讀的話一本也不在話下。

    寫作適合夜深人靜,有兩到三個小時的安排,是非常充足的,可以完成一次不錯的創作。

    只是當你這樣安排的時候,你幾乎沒有任何其他休閒娛樂時間了,甚至是社交應酬都會被忽略掉。

    但是當你決心要做這些事情,提升自我的時候,你就應該要放棄一些娛樂休閒甚至是無效社交。

    敢於捨去一些沒有必要浪費的時間,比如刷手機、看網劇、吃飯吹水等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事情,你肯定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上班、健身、讀書、寫作,這時間事情。

  • 8 # 叫我王老闆

    同樣24小時,為什麼有的人活得多姿多彩,除了上班,還能健身讀書寫作甚至打遊戲.無非是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

    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雖然大家時間都一樣,但是仔細想想自己的一天中,都把握住了分分秒秒嗎?也許上班的時候你在偷看肥皂劇或者和同事開黑,也許下班的時候你還在荒度人生,讓時間偷偷的溜走,不要抱怨時間不夠用,很多時候它們都不知不覺的被你浪費了.專注當下每一刻,珍惜每分每秒.

    懂得取捨,不要讓時間爆滿

    有時候時間真的不夠,那是因為一天的時間都被安排爆了,有些不重要的事情完全可以捨棄,今天想看書?那就把刷劇的時間捨棄掉.

    不要追求完美主義,事情不一定要都堆在一天做完,分散開來.

    真沒必要一天內兼顧所有事情

    上班健身讀書寫作為什麼就得全盤兼顧?

    沒必要,上班當然是必須的生存事項,每天都得做.

    健身完全可以隔天做,畢竟肌肉都需要時間恢復,天天鍛鍊效果並不好.

    讀書也能隔天讀,寫作也是不必要天天寫,天天寫天天讀慢慢的會感覺到一種焦慮,許多人天天堅持讀書寫作結果也沒得到任何的成長,反而覺得自己心態煩躁了.

    所以,真沒必要像強迫症一樣天天逼自己兼顧所有了,這隻會讓人越來越麻木和形式化,適得其反!

  • 9 # 一心書海

    01要做到這些,需要我們合理管理我們的時間。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張表,先把我們每天的上班時間,和睡覺時間減去。剩下的時間,再慢慢分配。我每天工作8小時,時間還挺充足的。

    我是每天6點左右起床,吃完早餐後,就開始讀書,讀到8點鐘,我8點半上班。下午5點半下班,回到宿舍,休息一下,開始健身一小時。晚上開始寫作,十點睡覺。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過程。

    02找到健身,讀書,寫作的樂趣

    每天堅持做這些,如果只是靠我們的毅力,那堅持不了多久。我以前就是這樣,冬天跑步,每天早上6點起床,堅持了3個月。但有一天偷懶,每天起來跑,就直接不想跑了。後面每天給自己找藉口,慢慢就放棄跑步了。

    到現在我發現,就是因為,我沒有找到跑步的樂趣和動力。所有覺得很累,很枯燥。在緊繃的那根神經,鬆弛了一點,就徹底沒有動力了。

    我讀書時,發現在書中,找到一個又一個,我以前根本就不知道的知識,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就像是在探險的時候,找到了很多寶藏的快感,讓我喜歡上讀書了。我以前很討厭讀書,每次強行讀書,都會打瞌睡。

    03養成習慣很關鍵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習慣。當我們做習慣的事情時,根本不會感覺累,只會覺得很快樂,舒適。就像喜歡抽菸,喝酒的人,每天抽菸,喝酒,就不會覺得膩,覺得累,反而會很快樂。但我們不喜歡,不習慣做這些,哪怕是抽一根菸,喝一口酒,都會覺得不適。

  • 10 # 熱愛手帳的顆顆星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其實是一個時間管理的問題,這其中又包含著一個黃金時間、碎片時間和多執行緒運作的概念。

    上班、健身、讀書、寫作,看似是4個相互獨立的事情,實則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絡,甚至是並存相依的關係。

    首先來說下黃金時間

    什麼是黃金時間?

    黃金時間就是不被打擾、能讓自己專注、高效做事的時間。

    一個人每天的黃金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就需要把最重要最難做的事放在這段時間去解決。對於上班族來說,每天8小時的上班時間,不可能分分秒秒都在專注高效工作,但我們可以找出自己工作時間上的黃金時間,然後將它用來做最重要最難啃工作,嗯,就是吃掉大青蛙,剩下的小事件就可以從容地做。

    另外像讀書、寫作這樣需要高度集中且專注的事情,也是需要在黃金時間做的。這兩件事屬於工作8小時之外的自我提升部分,所以我們需要找出業餘時間的黃金時間,一般是早上或者晚上。

    比如利用早起的一個小時進行閱讀,利用睡前的一個小時來寫作;也可以在早上最清醒又不被打擾的時間寫作,在睡前心態放鬆時進行閱讀。總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寫作和讀書安排在黃金時間,就能高效完成任務。

    再來說下碎片時間

    通常碎片時間就是指沒有安排任何工作、未被計劃的時間。因為零散、無規律,所以被叫做碎片時間。這些碎片時間可以用來做很多喜歡的事情,以及不太需要高度專注、持續做的事情,比如健身、閱讀輕鬆類的圖書、構思寫作大綱等等。

    我平時就是利用晚上洗漱前的15分鐘鍛鍊,利用等車時間構思文章結構。碎片時間是拉開人生差距的重要因素,現代人的時間被工作、玩樂、手機等支配得七零八碎,如果總想著要有整段時間才能做事,那基本上你啥也幹不成。

    養成充分利用時間碎片的良好習慣,才能成就更加優秀的自己。

    最後說下多執行緒運作

    多執行緒是計算機語言,是指從軟體或者硬體上實現多個執行緒併發執行的技術。具有多執行緒能力的計算機因有硬體支援而能夠在同一時間執行多於一個執行緒,進而提升整體處理效能。

    延伸到人,我們也可以在生活中運用多執行緒的思路來做事,即“一邊……一邊……”做事的方法,具體就是指同一時間做兩件甚至多件事,來達到高效利用時間的目的。例如我通常會一邊洗衣服一邊看電視,一邊排隊一邊閱讀,甚至一邊跑步一邊聽書。同時做的兩件事中,必須有一件事是單純的體力勞動。回到問題上,我們可以一邊鍛鍊(跑步),一邊讀書(聽書),一邊上班(閒暇時)一邊寫作,一邊讀書(做筆記),一邊寫作(構思大綱)……

    總的來說,想要同時兼顧上班、鍛鍊、讀書、寫作並不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利用時間,高效做事,以及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有長期吃素食的朋友嗎,吃些什麼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