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碼農

    本人性格已經很外向了,也是一個相對樂觀派,可是依然陷入深深的焦慮中。

    為什麼有這個想法

    說實話,在此次公司業務變動裁員(傳送門)之前,從來沒有想過情況會發展到這一步,一直以來都知道開發界有隱形的年齡歧視,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問題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也許是工作的前10年一直都太順利了,安逸的生活讓自己產生了錯覺。雖然在找工作的第一天就拿到了offer,可是與此而來的擔憂反而更加嚴重了,躺在床上就在想,如果在35歲再經歷一次這種情況,自身的競爭力在哪裡?又憑什麼認為自己不會遇到這種情況?一旦無法確定,那麼就會深陷焦慮。當然,所有人都會說,解決這個問題要努力提升自己。我也知道。可是如何做?如何實現?如果再次碰到了,該怎麼辦?

    如何突破低迷

    創造副業

    技術圈子的門檻說高也高,也低也低,其實個人感覺創造副業是相對容易的,比如承接私活,再比如線上授課/影片/文字教學,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在業餘時間做的。本人不玩遊戲,不刷抖音,不看快手,只是偶爾看個電影,在儘量多的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以追求更廣的人脈。可是這個畢竟時間較短,只有短短半年的時間,以前從來沒有認真認真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

    當然,上述所有的實現都是基於自身的高標準要求,嚴格的自律能力,自認為在最近1年已經做的很好了,可是現實還是給與了我迎頭一棒。所以在考慮了N久之後,認為可提升的點還是有太多太多了。

    最終還是決定從自己最熟悉的技術方面來入手,因為近1年接觸了太多的技術大佬,讓我深深的意識到了和他們的差距,以及對於危機意識的嚴重缺失,所以決定給自己下一個死命令,真的害怕在下一次大浪中,讓自己和家人處於深深的憂慮以及不安和災難之中。

    承接私活

    從各大私活網站,我好多年沒在這接了,被小工作室壓榨的太狠,行情就被自己毀了

    線上授課

    需要積累前期人脈

    利用大的平臺並提供相對優質的課程內容

    經營副業店鋪

    這個是實體店了,我記得在13年的時候,網上當時流傳一個很火的新聞 新浪IT男辭職賣水果大叔變帥小夥

    其實路有千萬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真的無需將自己框定在自己的枷鎖中。

    自從來了北京之後,閱讀和學習我就從來沒有放下過,即便自己特別不願意或者多麼想偷懶,都在逼著自己學習,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zhangpan1244/article/details/100115216

  • 2 # 極客思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東西上都有一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重慶森林」

    本週爆出的如何看待網傳阿里巴巴蔣凡要求儘快實現P8全員35週歲以內?吸睛無數,且不評論訊息的真假,確定的年齡與職級赤裸裸的擊碎了行業焦慮的最後一根稻草,噢,原來職級也會過期。

    凡事都有兩面性。焦慮也是一把雙刃劍,好的一面是作為一股推力逼迫著人的進步,害怕不進步就會被時代所淘汰。但是,如果一昧沉浸於焦慮之中,自怨自艾或是抱怨大環境的不好,顯然對改變客觀的事實也沒什麼幫助。

    年初曾經做了個花費很長時間的覆盤,我發現所有內心焦慮的根源,都指向了過分在意短期的上下擾動,而忽視了長期的技能、眼界和資源的積累。我們這個行業太年輕又發展太快,早入行或是踏上風口的人獲得了快速上升的門票,讓我們誤會了這種火箭般的速度是常態,口口相傳的盡是些三年升總監、五年升T4、30歲之前到P9的英雄偉業,但火箭不可能一直上升,對行業而言,快速上下擾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哪怕踏上風口的幸運兒,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能、眼界和資源的積累,飛得越高、摔得越重。

    所以可預見的是,我們必須熟悉一個增長見頂的階段,這個階段裡大部分35歲的人到不了P8或同等的職級,優秀的工程師需要等待5到10年才能被賦予管理者的角色,行業的淘汰輪轉會加快,頭部企業無論是招聘還是考核的要求都會進一步收緊。這個階段裡當35歲的門檻到來之際,是否P8已經那麼不重要了,因為哪怕35歲的P8,也要擔心40歲之時自己是否還是P8。如何讓自己可以在職業的馬拉松競賽中以穩健的配速跑得更遠,才是「中年人」首要考慮的問題。

    作為距離門檻一隻手都數得過來的「中年人」,對於這個問題老夫是有發言權的,丟擲三個有待商榷的建議,權當一劑治療明日黃花的解藥。

    獨樹一幟的專業能力

    工程師容易陷入的一種誤區是,過分強調軟技能的重要性,反而忽視了專業能力的長期發展。無論從事哪個方向,專業能力始終是安身立命的基礎所在,對整個架構有多熟悉,寫的程式碼有多靠譜,新技術的吸收和應用有多靈活,出了問題能多快定位出來,才是對一名工程師價值判斷的依據,而無論PPT展示多麼華麗或者會議安排多麼細緻,都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的軟技能,軟技能只有在技術實力得到認可的前提下才有光環加成。如果把軟技能放到專業能力之上,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專業能力分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工程師的最佳模板是一專多能的T型人才。以演算法工程師為例,一專代表著對某一領域有絕對精深的瞭解,無論是排序、召回、圖網路模型、自然語言處理或是影象識別,透徹程度足以成為整個團隊獨樹一幟的存在,足以在短時間內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構建起一個業界標杆水平的技術方案,足以在出現問題時以本能反應追蹤到該去排查的鏈條。一專除了有助於短期內在一個新團隊建立認可,當你在某一領域足夠精通,你也自然獲得了快速入門其他領域的方法論,概覽式的閱讀其他領域知識自然也是小菜一碟,所以一專也利於多能,在某一領域達到了足夠的深度,快速擴充套件其他領域的認知就更輕鬆。但是,只精通某一領域一輩子只舞弄三板斧也是不夠的,文體兩開花才能打通上下游的鏈條,支撐起更大規模的系統建設。仍以演算法工程師為例,如果只懂演算法推導,不懂資料生成,不懂統計機率,不懂線上服務,不懂大資料平臺,且不論合不合格,在工業界存活都是難題。

    對應管理者,同樣不可過分強調純管理的作用,以為管理就是分派任務,反而忽視了技術管理是以技術為本。重視技術就是對於細節的極致關注,而細節往往是成事的關鍵。舉個例子,身為百度Quattroporte的陸奇雖然很久沒有寫程式碼,但仍然堅持讀核心框架的程式碼,要求自己能達到與最優秀架構師旗鼓相當討論的程度。管理者如果不能處於技術的前沿,那團隊也將是很危險的,因為領頭羊失去了判斷好壞的能力,技術選型、人才招聘和團隊成長的方向就容易出現偏離。

    時刻關注護城河的寬度

    技術產業最為殘酷的一點,就是每隔五到十年,基礎設施就會出現一次大洗牌。大洗牌之後,上一代基礎設施的高手,知識和技能並不能直接遷移到下一代,反而高手作為既得利益者會排斥技術的革新。這不僅是網際網路獨有的現象,既給新人帶來了快速上升的機會,也為老人造成了恐慌。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曾說過一句名言,要把所有的資源all in在不變的趨勢上。也許有點偏激,但對於技術人的長青卻值得參照。除了要追逐滄海桑田的「術」(基礎設施),還必須掌握萬變不離其宗的「道」(邏輯與方法論)。技術演進也許飛快,但技術演進背後的邏輯卻是相對一致的。所以技術的精進不能只依附於某一代的基礎設施之上,只埋頭於弄清楚基礎設施的每一細節,技術原理、設計邏輯和演進趨勢卻沒有弄明白。從演算法的角度講,這就是了,訓練樣本學得太好,以致失去了對新樣本的泛化能力,反而容易在基礎設施更新換代之際被無情淘汰。「道」與「術」相比,是更寬廣的護城河。

    對職業的選擇也是如此。近來有一家業內快速竄升的公司風頭正勁,不少朋友紛紛收到了他家的offer,過來詢問我的意見。我的看法是,這是一家獨一無二的企業嗎?它的護城河有多寬廣?評價護城河夠不夠寬,主要看兩點,一是遷移成本,假設有一天目標企業灰飛煙滅了,使用者是非常痛苦難以找到替代品還是迅速遺忘並投入競爭對手的懷抱?二是網路效應,目標企業依靠龐大的網路或資料優勢,能不能給予使用者超出競爭對手一倍以上的使用者體驗?如果這兩個問題都是的話閉著眼睛都能去。這恰恰是不少工程師渾渾噩噩的點,大多數人會認為,我只是個寫程式碼的,為什麼要關心這些?事實上要做到技術的長青,你就不能只盯著技術,而必須時時盯著趨勢。至少我就是周邊惟一一個不炒股但會看財報的人(大笑)。

    遠離窮忙,堅持創新,及時清零

    另一種誤區是,以為職業安全的必經之路是,只要身體好能加班就不是什麼問題。事實上有價值的並不是肉體上的加班,而是精神上始終要保持一個線上的狀態,深入思考怎麼能創造更大的業務價值,同時時刻盯緊長期技能的提升。一線工程師往往為業務所累,一旦不願意動腦了,就沉迷於低質量的重複工作難以自拔,但如果現有的工作去年你能做今年你也能做,那麼企業為什麼不僱傭一個去年的你(還更便宜)?我的建議是,低質量的重複工作,做之前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是不是必須自己動手?可不可以自動化避免每次都重複?有沒有其他事情比它更緊急(重要)?如果確認了是必須完成的任務,最好能集中一個時間統一處理,保證最高效的時間用以解決更加困難和更加優先的問題。

    談到創新,有一些工程師要皺眉頭了,大企業暮氣沉沉,人人都怕承擔失敗的風險,創新談何容易?首先,我們高估了創新的門檻,創新並非都得推倒重來,創新是對抗大家都習以為常的錯誤程式碼。改進一個不合理的資料流程,把人工稽核變成機器規則,往神經網路中新增一個,都是體現個人創造力的行動。其次,創新不只是技術創新,梳理一個新專案的執行規劃,指出產品設計中違反人性的槽點,整合一個外部的資料以提升模型的效能,都是創新的落腳點,對專案的貢獻也不一定比技術創新要小。最後創新還意味著持續挑戰自我的邊界,而不滿足於承擔輕鬆的工作。職業安全只有一種,就是不斷勝任超越級別的角色,一個能勝任P9級別角色的P8,就永遠不用擔心35歲的飯碗問題。

    之前溝通績效的時候,最後我總會提醒大家一個點,績效只對過去有效,從新的績效週期開始,不管是最高還是最低,都像一個符號一樣被清零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跳出績效之外,P7或P8也同樣只是個符號而已,丟掉這些符號,鍵該按就按,P7就P7,被最佳化就被最佳化,大不了重頭再來。不要讓惰性肆意滋長,哪怕油膩猥瑣哪怕出門要揣上保溫杯,也要紋一隻猛虎在心間。

    當然,還是願大家的職級永不過期,春風十里揚州路,衣錦夜行暴發戶,用不著老夫這三劑解藥。

  • 3 # IT人劉俊明

    從業多年以來,看到過很多程式設計師的成長曆程,同時也看到了很多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如何一步一步在程式研發領域走得越來越遠,所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對於30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來說,要想獲得職場發展上的突破,一定要有足夠的積累,不僅要有技術上的積累,同時也要有更多行業資源方面的積累,只要積累夠多,一定能夠獲得職場發展上的突破。

    30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如果想在技術研發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應該注重以下三方面內容:

    第一:要對新技術有足夠的敏感性。30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如果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一定要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尤其在當前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大背景下,掌握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夠明顯擴充套件自身的發展渠道。

    第二:對於行業發展趨勢有清晰的認知。程式設計師的發展與行業發展趨勢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如果能夠把握住行業發展趨勢,往往會獲得更多的資源,比如當前區塊鏈領域就有比較多的發展機會,相關崗位的薪資待遇也比較高。抓住行業發展趨勢也能夠更容易獲得崗位升級,從而為自己的發展累積更多的資源。

    第三:根據自身的能力特點選擇發展方向。30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應該根據自身的能力特點來聚焦發展,要把握住一個方向,然後持續深入地做下去,在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會有所突破。當然,在發展方向的選擇上也應該與行業專家多做交流。實際上,對於很多程式設計師來說,發展方向的選擇往往更重要。

  • 4 # 爆波電影

    (一) 個人情況

    家鄉是河南商丘的,在鄭州買的房子,老婆孩子在鄭州,一個人在北飄著。個人計劃是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回去鄭州發展。

    都說執行A計劃,後備BC計劃。個人工作算是A計劃,目前在籌劃BC計劃,等B、C計劃成熟,就回家鄉發展。

    (二) 破局的思路

    一切以掙錢為目的。

    1. 職業晉升

    程式設計師的普遍內向,不擅表達。

    所以提高個人技術和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得到晉升的機會。

    2. 接私活

    業餘時間,接一些私活賺點外快。

    3. 投入自媒體行業

    自媒體自2017年就爆火了,很多人投入這個行業,也都掙到錢了。

    反正就是思維要發散,多多嘗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