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遙望燕園

    雖然我們常常說,歷史不能假設,但我們還是會經常做一些假設的遊戲,今天,我們就試著回答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假設垓下之戰的獲勝者是西楚霸王項羽,被劉邦評價為「漢初三傑」的蕭何、張良、韓信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首先可以肯定,三個人中,蕭何活下來的可能性最低。

    長久以來,蕭何都是以劉邦鐵桿的身份存在著,在楚漢之爭中,蕭何經營漢軍的大後方,為在一線戰鬥的劉邦源源不斷地輸送糧食和士兵,如果沒有蕭何在後方的努力,怕是劉邦早就跟項羽簽訂協議,劉邦退守關中,守著關中、漢中和巴蜀過日子了。

    於項羽來說,劉邦是他最大的對手,但除了劉邦外,所有鐵了心支援劉邦的人,都是項羽的敵人,一旦項羽獲勝,絕不會允許這些人活在世上,這其中,最不能取得蕭何原諒的,一定是在豐沛跟著劉邦起兵的那些人,蕭何、盧綰、曹參、劉交、劉賈、周勃、夏侯嬰、樊噲這些人。

    項羽一定會像劉邦追殺鍾離眜、追殺季布那般地追殺這些人,而這些人中,最不能被原諒的,一定是蕭何,就算蕭何逃到天涯海角,也一定會被項羽找到的。

    其次可以斷定,三個人中,張良活下來的可能性最高。

    張良這一輩子,最恨的人有兩個,一個是秦始皇,一個是西楚霸王。秦始皇和西楚霸王先後滅了張良的祖國——南韓。

    為了給南韓報仇,張良先在博朗沙刺秦王嬴政,後又在秦二世時立公子成為韓王,在韓王成被項羽陰謀殺害後,張良又跑到劉邦身邊,為劉邦出謀劃策,不遺餘力地為擊敗項羽而想辦法。

    但是,項羽並不恨張良,雖然張良是劉邦的首席謀臣,但對於項羽來說,張良可遠沒有蕭何那麼可恨。

    更重要的是,張良是項家的恩人,張良曾經救了項羽的堂叔項伯一命,為了報恩,項伯一定會想辦法保住張良一命的,而項羽也會讓項伯如願的。

    所以說,張良活下來的可能性最高。

    最後可以判定,韓信未必會死。

    韓信在項羽營中時,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能,但在之後的楚漢之爭中,韓信找到了自己的舞臺,展示了自己超強的軍事才能,更關鍵的是,在楚漢之爭中,韓信並沒有表現出對劉邦的絕對忠誠。

    所以,對於韓信,項羽可能會把他留下來,留下來幫他繼續消滅其他諸侯王。

    為什麼我認為項羽會把韓信留下來呢?

    首先,對於項羽來說,之所以在楚漢戰爭中陷入被動,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項羽帳下沒有韓信這樣獨當一面的人才,唯一一個有可能獨當一面的龍且,也在齊地被韓信給打死了,所以項羽必須重用韓信這樣的人才。

    其次,韓信不像蕭何、盧綰、曹參那樣,是劉邦的鐵桿,只要項羽給韓信高官厚祿,給韓信封地,韓信還會為項羽效力的。

    再次,韓信不像彭越、英布那樣有自己的隊伍,相對來說比較好控制,為這,項羽也會把韓信留下來的。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荊燕世家》、《史記·蕭相國世家》、《史記·留侯世家》、《史記·黥布列傳》、《史記·魏豹彭越列傳》、《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史記·淮陰侯列傳》

  • 2 # 漢之遺風

    垓下之戰就算項羽嬴了,還是這樣,劉邦可以無數次戰爭失敗,但是項羽一次都輸不起,項羽是個出一個天才的戰術家,但不是一個戰略家,再高明的戰術也掩蓋不了戰略失誤,假如項羽徹底嬴了劉邦,還有王邦,李邦,趙邦等著他

  • 3 # 森林小草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題主歷史能有假如二字麼?是叫人們發揮想象力寫文藝小說?依項羽好殺成性的風格,報復心強,胸襟狹隘等特點,張良,蕭何,韓信是必死無疑的,而韓信還會死的很慘。下面我就說說原因吧:一,張良,蕭何,韓信他們協助劉邦在楚漢相爭的許多戰役中,讓項羽吃盡了許多苦頭,東征西討,顧頭不顧腚。特別是項羽北上平齊,劉邦聯合諸侯乘虛攻^彭城,把項羽的漂亮女人玩了個遍,那個恨是無法形容的。連項羽進關中,已經投降的子嬰等人都殺,要說子嬰他們和項羽並無直接過往和結怨,只是秦始皇的子孫而巳,他都要殺盡趕絕。二,如果垓下之戰項羽勝利了,那就標誌著大規模的戰爭已經結束,開始走向和平的時代。張良,蕭何,韓信等人,已經失去了利用的價值,留著反而是個禍患,不如殺掉一了百了。如項羽在做上西楚霸王后,就把他當初的領導義帝送往南方叫英布派人殺掉,拋屍江中。三,項羽在戰爭年代都不要智謀之士,他僅有的范增在最關鍵時刻都被項羽氣走,他可是跟隨他多年的心腹之臣,項羽連一句挽留的話都不說。象戰爭勝利後,項羽有留張良,蕭何,韓信的可能性嗎?也許有人會說項羽不是收留過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嗎?那是秦朝還沒有推翻,他們三人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所以項羽就沒有殺他們了。以上是史事顯微鏡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 4 # 手機使用者61660323609l

    這三個會各得其所,各為所用,還各有所樂。

    項羽曾俘虜了劉邦的父親、妻、兒子都能善待。劉邦的兒子罵霸王,項羽還逗樂乾兒子,問是不是吃的不可口,重賞美味。項羽的通情達理,人品風格,是很高尚的。項羽的英雄情懷,感動了劉邦的父親、妻子,令人愛戴。

    項羽的內心世界光明正大。暴秦二世滅亡,理想願望實現,當上西楚霸王后,志得意滿,開始討厭陰謀詭計的范增,氣走亞父任其病死。虞姫沒好好勸留亞父,說明項羽夫妻志趣相投,愛情純真!

    推測一下,蕭何善理政務錢糧,不失為相國。張良博浪椎秦有傳奇,任謀士會有些不好意思!韓信帶兵有方,不失為大將。

    剩下這漢王劉邦,仍然會當漢王。項羽不會再外放,留在朝中時而管理些首都民政環衛。項羽會怕他跑遠了,傍晚後宮沒合適人選來陪酒宴。劉邦油頭猾腦,當初蹭他嫂子的剩飯多有經驗!劉邦貪口福且好色,極有可能收禮受賄,會鬧出許多的笑話,使虞姬忍俊不禁,項羽不亦樂乎,難以追究!……

    上說論據,在於滅秦戰爭中,項羽和劉邦、蕭何、張良、韓信是統一戰線上的兄弟和戰友。

    祝願大家工作生活感情好,心態Sunny,發揮正能量,永遠快樂!

  • 5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假如垓下之戰項羽獲勝,項羽仍然無法一統天下。項羽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即使你給他整個天下,他仍然無法坐天下。

    在政治上項羽是個低能兒,當年章邯把所有秦軍主力都送給了他,他仍然無法駕馭。陳平這樣的一流謀臣,韓信這樣的一流大將軍都曾在項羽手下效力,即使他在垓下取得勝利,仍然無法改變自己要滅亡的歷史。

    本來就是一個失敗的人,你給他的運氣再好,也無法改變。

    即使該下項羽能取得勝利,劉邦照樣東山再起,而項羽自然還是難逃一死,只不過可以再瘋狂兩天罷了。至於蕭何張良韓信自然有法子逃生,要不怎是漢初三傑?

  • 6 # 鑑史馬後炮

    謝邀!歷史不能設假如。但對於題主的問題,不妨以“有跡可循”來作側面回答和思考。“假如項羽垓下一役勝,漢初三傑是何命運"。讀楚漢爭雄史不難發現,項羽這個人不喜歡頭領、士卒和平民歸降他,卻獨獨容納將領、貴族一類的叛降者。對待降將、降貴甚至可以不計前嫌;對待頭領、士卒和平民則一個字:殺!這麼奇葩的思維實在讓人難以想象!

    “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在與秦軍作戰中,秦將章邯、司馬欣率眾二十萬投降項羽,然項羽卻坑殺了所有秦軍士卒,唯獨不殺秦將章邯和司馬欣等將領。當項羽的部隊進入咸陽城時,降秦王子嬰和咸陽城內的百姓皆被項羽所屠。……

    以至後來的楚漢爭雄中,凡項羽所到之處,對已經立國為王的諸候,及其國土內計程車卒和平民是不能容納的。諸候王們似乎也看到項羽不能容納他們,於是乎陸續站在劉邦陣營聯合起來與項羽對抗。

    而對於降將,項羽的態度則完全不同,包括在戰作中擊殺其叔父的章邯,非並但沒仇恨,反封王。還有一個反覆投降的將領,就是雍齒。先叛劉邦投魏王,又叛魏王投項羽,項羽非但沒殺,反被接納。而對於平民、士卒和諸候王甚至是義帝,項羽就沒有這份寬容了。

    綜上,退一萬步講,垓下劉邦敗了。漢王劉邦、齊王韓信及其士卒只有死路一條,而相反,張良、蕭何、陳平等,不但能投降,而且還能過得很舒坦。

  • 7 # 劉一千五

    這三人性命可保無虞。

    秦將章邯殺了項羽的叔叔項梁,結果在鉅鹿大戰後投降項羽,封三秦之一的雍王。

    項羽不是沒掌控過沛縣集團。若要殺盡沛縣人物,鴻門宴上先殺劉邦,再殺沛縣黨羽,一個都跑不掉,豈止韓信,張良,蕭何。范增都認為該殺,讓項莊劍都撥出來了。但是,項羽沒點頭。所以,殺不成。不是殺不了。

    彭城大戰後,呂后,太公在項羽大營中過得好好的。倒把劉邦的"潑皮低下"給對比下去了。這反應出項羽分得清內外輕重。換了虞妃到了漢營,有什麼發生就不多說了。所以,垓下虞美人寧死也不活了,活著必給項羽蒙恥。這叫人品。

    項羽的手下,喜歡"跳槽",人各有志,人家項羽就不勉強了。強扭的瓜不甜,愛上哪上哪去。陳平跑了,韓信跑了,鯨布跑了,周殷跑了,小叔項伯兩面三刀,在項羽看來,不過是些"二臣"而己。留著不盡力等於沒有。所以,滾就滾,爺不管了。

    韓信,項羽勝後,死不了。劉項爭雄時,韓信要中立,而且中立的行動實施過。固陵之戰後,劉邦召過他,他不來,藉口有事要幹。他後來來了,條件不小,有了齊國,還要佔項羽的楚國地盤的一半左右。讓劉邦破口大罵,卻又無可奈何。只得依了,他才帶兵前來。劉邦一直利用韓信,一旦韓信覺悟,就成了淮陰侯時模樣。不生不死,有力不出,這是大家曉得的事實。加上韓信意志不堅強,勸幾句肯定投降項羽。

    項羽殺了韓王成,但沒殺張良。要殺,早就殺了。所以,項羽勝後,張良死不了,何況,張良是謀國謀身兩手準備的人。

    至於蕭何,區區一後勤保障官,殺他何用。再說,蕭何在關中,在大後方。項羽要入關,恐怕也不似前次那麼順利吧。魚在砧板上尚且蹦幾下,何況是人?再者,劉邦尚且怕蕭何一旋踵,則可傾動關中巴蜀。劉邦一敗,蕭何必定主持關中。所以,他有後備力量與項羽較一番勁。成功了,他就活下去,失敗了,獻了大後方,一個文官,項羽是不會殺的。

    歷朝的開國者,除了殺仇敵外,對對方手下就"仁義"多了,為什麼?因為"聖德","仁慈″治理萬民即將開始,收買民心也得做個樣子。給天下一個仁君模樣不是。

    何況,這韓信,張良,蕭何教育改造轉變一下思想,照樣發揮作用。說不定,韓信與項羽的相處,要比韓信與劉邦要融洽得多。

    倒是劉邦先生命運難測,因為他傷項羽太深。

    但是,歷史沒有假設……

  • 8 # 使用者92333019696

    垓下之戰:此乃楚漢相爭的最後制勝一戰,項羽為什麼失敗,原因是錯過了太多次機會?從之前的鴻門宴,到最後垓下之戰,劉邦沒有調來大部隊的時候,韓信和彭越未能合圍楚軍之時等等。

    張良,陳平建議劉邦違背鴻溝和議,直接趁項羽的楚軍在未防備的情況下發起偷襲。大軍在固陵被項羽打敗,因為韓信,彭越沒有到達一起合圍楚軍,後來劉邦退到陳下,楚軍又來攻擊劉邦。劉邦在危難之時,詢問張良應該怎麼辦?張良說給韓信和彭越領土,封他們做王,這樣才可以使喚他們二人出軍,垓下之戰拉開了帷幕。

    公元前202年,灌嬰佔領了彭城及很多楚地。淮南王英布進入九江,招降了楚大司馬周殷,一起進攻城父,今安徽渦陽,劉邦也從固陵東進,項羽被逼到垓下,就是安徽靈璧,楚軍還有十萬人。韓信,彭越,英布,劉邦三十萬大軍壓進,項羽大敗。後面大家都知道就是四面楚歌,漢軍在晚上高唱楚歌,楚軍士氣低落,項羽率領八百精銳部隊逃跑,被漢軍追擊殺的只剩二十八名騎兵。項羽最後在烏江自刎。

    項羽除非在最早的時期禮賢下士,聚集大批人才,在鴻門宴直截了當的把劉邦幹掉,其實是已經把劉邦養肥了,早一點除掉劉邦還有可能,在劉邦沒有分地封王之前把劉邦幹掉,其餘的也可以歸降於他。

    如果贏了,張良,蕭何,韓信肯定被殺,因為項羽比較血氣方剛,也比較年輕,比較衝動,不會相信背叛他的人。

  • 9 # 古今通史

    首先,韓信這個人能屈能伸兼之唯利是圖,沒利益的話誰的臉都不給,誰的待遇好就跟誰,沒什麼底線。所以在絕對放低姿態以後,項羽不會殺他,就象錯過鴻門宴良機一樣,而項羽某些時候也是不吝封賞的人,有能力的話利益還是會給足的,能夠滿足韓信的基本“需求”,屬於一拍即合的合作伙伴,實際待遇恐怕要比劉邦給的還要多。

    總結:韓信是可以放下架子甚至廉恥的人,只要利益足夠,韓信會滿心歡喜赴任的。再從項羽這個視角來看,韓信和劉邦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鐵瓷,或者說韓信跟誰都不會鐵瓷,這會讓項羽比較放心,雖然有可能和自己也不“親”,但至少暫時性的利用價值還是有的,不殺的理由非常充分。

    張良,項羽並不恨張良,雖然張良是劉邦的首席謀臣。更重要的是,張良是項家的恩人,張良曾經救了項羽的堂叔項伯一命,為了報恩,項伯一定會想辦法保住張良一命的,而項羽也會讓項伯如願的。估計項伯即便是偷放也會讓張良跑路的。

    蕭何,這個人可真未必能留,原因是蕭何與韓信恰恰相反,全世界都知道他和劉邦的關係,這種人放在身邊實在是不放心,況且蕭何對項羽來說作用上並不像韓信和張良這麼大,利用價值有限,還可能是個定時炸彈,所以還是早些拆除為妙,以免惹火燒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超導魚雷是又稱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