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趣味歷史之家

    1917年,俄國在經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後,列寧為了穩定國家秩序,跟德國和奧匈帝國議和,退出一戰。

    但,此時,國家安全仍然受到西方威脅。為了鞏固政權,列寧開創了新經濟政策,國民經濟得到極大的恢復。

    1929年,在美國率先爆發的經濟危機迅速席捲整個歐洲,此時的蘇聯,一方面面臨著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包圍和戰爭威脅,另一方面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振經濟,開始施行由國家主導的指令性的經濟政策,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有限的國力條件下,國家把資源集中到重點建設上去,奠定國家安全或者人民物質基礎。

    在計劃經濟的框架內,蘇聯的經濟,在工業方面就是要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其中優先發展重工業,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國防力量,以應對外部的威脅。

  • 2 # 萬里白光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髮展,美國為代表西方國家就開始圍堵,一會兒中國威脅論一會兒中國漰潰論…,搞的好像華人天生就應該要貧窮落後一樣。當年的蘇聯比當今的中國處境困難的多而且非常險惡,蘇聯首先發展重工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由於沒有完備的重工業,飛機坦克甚至重炮都不能自產,儘管中國軍隊驍勇善戰,由於缺乏重灌,士兵訓練不夠營養不足丟掉了半個中國,當年蘇聯十月革命勝利以後,西方世界對蘇維埃政權敵對勢力更嚴重,斯大林的規劃宏圖是先發展重工業然後發展輕工業,近代歷史上戰爭拼的就是鋼鐵。

    蘇聯前身是沙皇帝國自然非常清楚重工業重要性,所以蘇聯致力於發展重工業,不僅把蘇聯發展成為工業強國,也成為超級大國,蘇聯首先發展重工業是正確的,問題在於二戰後美蘇冷戰時期,蘇聯歷屆領導人都想改革,讓蘇聯經濟發展多元性,完成國家制定的規劃,先發展重工業,後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等等。可惜的是,歷屆領導人都沒有按照斯大林制定的宏偉規劃執行下去,蹩腳的改革最終埋葬了人類最美好的理想社會。

  • 3 # 薩沙

    不是重工業,而是武器工業。

    在二戰期間,戰場主要武器就是重武器,輕武器只是次要的。

    所以蘇聯大力發展重武器,作為立國之本。

    二戰期間,蘇聯生產的重武器數量極為驚人,包括:83.4萬門火炮(其中35萬門迫擊炮),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5萬8000架飛機,20.5萬輛汽車,另外還有9.54萬挺輕重機槍。

    這些數字已經是非常驚人了。

    就生產數量來說,強於宿敵德國,僅少於美國而已。

    僅僅以坦克和自行火炮來說,就有接近11萬輛,其中大部分是坦克。另外還有西方援助的約1萬輛坦克。

    那麼德國生產了多少輛坦克?只有不到3萬輛。

    而這3萬輛德國坦克,還要分別在東線西線使用。

    蘇軍就坦克上來說,擁有絕對數量優勢,而且質量也絲毫不差,當然能夠壓垮德軍。

    更誇張的是,這麼龐大的生產水平,是在蘇聯初期大潰敗中取得的。

    開戰半年內,蘇聯損失了63%煤、58%鋼的生產能力和41%的鐵路線,多達31850家工礦企業遭到破壞,還有60%的鋁產地和80%的銅錳產地被德軍佔領。

    有意思的是,蘇聯可以生產如此強大的重武器,卻解決不了基本的吃飯問題。

    在1942年,蘇聯超過百分之六十的人民一天只有400克糧食供應,相當於西方的兒童標準。除了最前線打仗的軍人以外,整個蘇聯陷入飢餓中。

    更誇張的是,種糧食的集體農莊農民,每天只有300克糧食(其中大部分是土豆),還不如市民的供應。

    這說明什麼?

    蘇聯把主要的力量都用於打仗的重工業,農業放在次要,只要能夠給軍人提供足夠的口糧,後方的人民不餓死即可。

    為此,美國援助了蘇聯大量的糧食。西方共援助了4915818 噸食品,其中420萬噸是美國提供的,包括小麥麵粉和種子115.24萬噸、糖67.2萬噸、肉類罐頭78.22萬噸、香腸、油脂、黃油和豬油73.9萬噸、植物油51.27萬噸、奶粉、蛋、乳酪粉和其他脫水食品36.2萬噸,其他食品66.1萬噸,食用鹼0.9萬噸。

    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肉類罐頭78萬噸。

    在有美國的肉類罐頭之前,蘇軍士兵幾乎是吃不上肉的。一些黑麵包配上少許豬油就是美味了。

    蘇聯民眾戲稱美國罐頭為“第二戰線”,雞蛋粉為“羅斯福蛋粉”。

    表面上500萬噸糧食只是蘇聯半年的糧食供應。但大家注意,這些糧食都是高熱高脂的糧食,不是麵粉土豆那些東西,對於蘇聯的意義非常大。

    以蘇聯的國力,真要想發展,能夠解決不了這些糧食問題,主要還是政府的思維。

  • 4 # 紅色手電筒

    對於蘇聯來說,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透過兩個半五年計劃的發展,為二戰中最終擊敗德國法西斯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蘇聯成立之初,面臨整個西方世界的包圍,這一點是毫無疑問,俄國十月革命後,西方國家組織了17國聯軍干涉蘇聯內政,當然是最終還是蘇聯獲得勝利鞏固了國內政權,但是戰爭對於蘇聯國內的經濟破壞是十分嚴重的,當時布林什維克打算建立300萬軍隊,但是實際只能是建立150萬軍隊,其中作戰部隊只有45萬。

    在內戰結束以後,蘇聯面臨的戰爭威脅卻沒有消失,西方的威脅就不用說了,波蘭人想要恢復祖上最闊的時候的領土,要把整個波羅的海三國連同白俄羅斯烏克蘭全部納入波蘭領土,而東邊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也是對蘇聯的遠東地區有想法,日本原來在干涉蘇俄內戰中就曾經入侵了蘇聯遠東,到了後來尤其是918以後,關東軍一直是打算入侵蘇聯的。關東軍一直是準備對蘇作戰,對於蘇聯的威脅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是必須為戰爭做準備。按照列寧的說法,要認真的準備戰爭,就必須有鞏固的,有組織的後方。如果沒有充分的裝備,沒有足夠的給養和充分的訓練,即使是最好的軍隊,最忠於革命事業的人,也會馬上被敵人消滅掉。

    對於一個政權來說,首先要考慮自身的生存問題,這個問題是壓倒一切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加強自身的實力就成為了當務之急,首先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裝備製造業就成了蘇聯最現實的選擇。這個時候正好西方國家爆發了1929年經濟危機,利用這個機會蘇聯從西方國家進口大量的工業裝置,尤其是重工業,利用自身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的優勢,蘇聯的開始了極速工業化,在付出了巨大的人道代價後,蘇聯初步實現了工業化。其中重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到了1940年,蘇聯的鋼產量已經達到1830萬噸,鐵1490萬噸,石油3110萬噸,煤炭16500萬噸,糧食9560萬噸,發電483億千瓦時。這個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二了。

    有了強大的重工業,蘇聯的能夠開始為自身的經濟發展提供大型的裝備,這裡的裝備不只是軍事裝備,包括其他的裝置,最具指標性的裝備就是拖拉機,這裡的拖拉機不光是給軍隊拉大炮的,同時更多的是用在了烏克蘭的集體農莊裡邊,給農業提供多少拖拉機也是蘇聯發展的一個指標。

    有了規模巨大的工業作為基礎,這才有了蘇聯從1939年開始的重整軍備,擴軍備戰,當然在蘇聯的這些工廠建設的時候就考慮了這些工廠的軍事用途,不過這種把民用工廠轉為軍工廠的做法在二戰中是司空見慣的。如果蘇聯沒有首先發展重工業,那麼一幕就不會出現。

    如果沒有二戰前蘇聯首先發展重工業,那麼二戰中蘇聯毫無疑問將會被德國滅種,所謂的日耳曼人將會在蘇聯的土地上佔領了新的生存空間。況且就算是蘇聯按照西方國家那樣首先是發展輕工業,然後再發展重工業的做法也行不通。如果還是走這一條路,那俄國只會成為一個原料輸出國而且,不會有以後蘇聯強盛的國力,當然後來蘇聯的崩潰還是由於經濟問題,但是是由於蘇聯拒絕進行改革,一條路走到黑。

  • 5 # Mer86

    重工業是發展輕工業和機械農業的基礎,像蘇聯這種受資本主義陣營排擠的國家,不可能把自己的經濟命脈交到它國手上。因此蘇聯就只能遊離於全球工業體系之外,另搞一套專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而搞自主工業體系的基礎就是重工業,所以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在當時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舉個例子說,蘇聯想要發展紡織業(這是典型的輕工業),首先要有紡織機器,可機器從何而來呢?要麼從歐美國家進口,要麼自主研發生產。當時的蘇聯是什麼情況?資本主義國家會出口機器給它?即便有走私商賣給它,又能賣多少?蘇聯可是大國,不是幾百臺機器就能滿足生產需要的小國。所以靠進口機器發展紡織業,幾乎不可能。而如果下決心自己製造,這不就是所謂的優先發展重工業嗎?(機器是重工業)

    再舉個例子,蘇聯想要搞工業化,首先要有電吧?沒有電力,什麼工業都別想搞。而整套電力工業鏈條,包括髮電、輸電、變電都屬於重工業。同理,煤炭、石油、天然氣也一樣。

    還舉個例子,農業想要有產量突破,就必須要有農業機械、化肥、農藥。沒有這些,農民就只能靠畜力耕地(甚至是人力),只能靠天吃飯,碰上了蟲災直接絕收。連飯都吃不飽,還想發展什麼?(現在的人都愛吃生態食品,可就是價格高。而價格高的原因就是產量低)

    所以說,優先發展重工業就是對於受當時資本主義國家排擠,想要獨立自主發展工業化的蘇聯的唯一選擇。如若不然,它就談不上獨立自主發展自己的工業體系。

    當然了,對於某些買辦國家來說,不獨立自主發展自己的重工業,只依附於世界大國搞輕工業也可以生存,比如民國政府。

    當年的民國不發展重工業,國府充當買辦政府的角色(也就是中間商),讓中國企業向外國企業買重工業資源,然後國府靠著海關坐收進口稅賺差價,發了橫財,被稱為黃金十年。結果這種短視的行為在日本侵華開始之後就立馬被打的原形畢露。全世界到處買武器,可是誰會賣呢?

    這是民國,說回蘇聯。上世紀二十年代,蘇聯被西方國家封鎖,當時的蘇聯其實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怎麼發展。比如斯大林就曾經對優先發展重工業提出過疑問,他也懷疑到底值不值得搞。

    但是後來嚴峻的國際形勢,比如協約國對蘇聯的壓力,逼得斯大林不得不考慮優先發展重工業。於是這才有了蘇聯在二戰之前趕鴨子上架的兩個五年計劃。

    但是,由於當時納粹德國崛起,國際形勢對蘇聯嚴重不利的因素,這就導致蘇聯在發展工業化的過程中,嚴重跑偏了——蘇聯的重工業水平並沒有因為優先扶持政策而發展的特別好,反倒是因為國防需要,它的軍工產業發展特別迅速。

    舉個例子說,民用汽車是重工業,可是蘇聯的民用汽車產業發展的並不好。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蘇聯出於國防需要,把大部分的資源都放到了軍工產業上面。這就導致它的坦克和裝甲車造的比較紮實,而它的民用汽車卻非常的渣。

    試想一下,它的非軍工重工業產品都是這種水平,它的其它產業能好到哪去?

    當然了,當年如果沒有扶持軍工業,蘇聯也打不贏德國。

    二戰之後,由於冷戰的原因,蘇聯對軍工產業的扶持進一步加大。它的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幾百遍,它的坦克可以碾壓歐洲,它的火箭可以送衛星上天,它的軍用飛機是世界最先進的之一。甚至於,蘇聯當年還異想天開的研發了反坦克狗,造型就像未來機器人一樣。

    可是,軍工產業如此厲害的蘇聯。它的民用輕、重工業產品就是造的非常渣。

    更要命的是,蘇聯初步實現工業化後,迷戀上了計劃經濟體制。雖然這種體制在工業化的前期有促進作用,可是在後期,尤其是工業產品不再稀缺,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和功能性越來越看重的時候,這種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就越來越明顯。

    舉個例子說,一個人沒錢的時候,有一輛能跑的車就滿足了,不奢求什麼全景天窗,電子手剎,一鍵啟動,流線化設計,輔助操作等額外配置。可是當消費者有錢後,對產品的要求提高後,原先那種除了能跑,什麼功能都沒有的鐵盒子自然就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

    西方國家由於都是市場化,能及時根據消費者的需要改進產品,因而永遠都能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而蘇聯由於計劃經濟體制,自娛自樂,產品相比於每天都有進步的西方產品來說,就是渣渣。

    蘇聯解體後,它的所有工業體系,除了當年重點扶持的軍工業外,都是渣渣,都在全球市場沒有競爭力。

    總的來說,蘇聯早期是從沙俄繼承來的是一個農業國,也就是所謂的後發國家。它所擁有的工業總量非常少。

    作為一個後發的,已經沒有海外殖民地可供剝削的國家,蘇聯當時唯一的辦法就是優先扶持重工業,將僅有的工業歸攏起來,完成國家工業化。

    事實上,蘇聯這種作法無可厚非,後發國家只要想工業化,就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不光是蘇聯一家,南韓和中國的臺灣省也是這樣做的。(印度想做但是做不到)

    但是蘇聯的問題就在於它在發展過程中,嚴重跑偏了,輕工業沒有搞上去,重工業也沒有搞好,唯一搞得還不錯的,只有它的軍工業,以及服務於軍工業的配套產業。(而且還只是重武器還湊合,蘇聯的輕武器水平也不行)

    並且,蘇聯的體制還特別僵化,屬於自己把自己玩死的典型。

    我們不能因為毛熊死了,就懷疑毛熊當年的一切政策。這是避實就虛,為了質疑而質疑。不是就事論事的看待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比自己大的女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