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網上調查,中國成年人每年平均讀書不到一本。感覺拉全國人民後腿,想看兩本書豐富下自己。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91969004834

    以往對讀書的觀念應改變。現在是知識大暴炸時代。過去都是小說`詩詞,科技類書籍很少,而今科學日新月異,更應該學習和接納新的科學類的書籍。

  • 2 # 劍膽琴心01

    國外比較喜歡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愛情小說《飄》,勵志的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

    國內《紅樓夢》比較推薦,毛澤東曾經對紅樓夢的評價是,中國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文學上有部紅樓夢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

    紅樓夢精深難懂,比較考驗個人的知識素養,所以小學中學入選教材的篇幅不多,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長,30歲讀紅樓夢,正是好時機。

  • 3 # 末末地讀書

    《拆掉思維的牆》可以看看。

    人們常常會存在固化思維的五堵牆。

    第一個,安全感的奴隸。多年以來,華人買房置地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說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以後就成為了房奴,不但有了第一套房,還追求有第二套第三套。但房奴的生活已經嚴重影響了生活的質量,所以應該拆掉自己安全感的奴隸這堵牆。其他的方面來尋求安全感。比如,多交朋友多運動在業餘時間,學習寫作,學習投稿,提升自己。

    其餘四堵牆是:沒興趣、賭性成功學、後來模式和受害者模式。

    第二堵牆:沒興趣的固化思維,讓大家害怕失敗,害怕失去。孰不知,你如果不去探索,不去尋求你自己的興趣的話,你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呢?

    第三堵牆:賭性成功學。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成功學的書會如此暢銷。原來大家都有賭性成功學的固化思維。大家喜歡聽勵志的故事,追捧名人的成功經驗,成了成功學的奴隸,殊不知成功是小機率的事件,沒法透過模仿取得成功。而且,這個現實的社會,成功的概念變成了對名和利的追求。孰不知成功在我們心中,他的本意是越走越近,而不是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

    第四堵牆:後來模式,這堵牆。通俗的說就是先選擇會後悔,後選擇怕錯過。其實有好多普通人都有這種心理。感覺跟沒有自信有一些關係。要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很重要。

    第五堵牆:受害者模式。女人會裝柔弱,來獲得幫助。女人自我傷害來綁架男人對她的愛。我對這種女人很是不屑。現在女人能頂半邊天。地位和男人是同等的。為什麼要裝可憐,獲得同情呢?有時間還不如把自己武裝的強大一點。

    所有的安全感,都來自於自己的強大,我們能做的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 4 # 小島蘇三

    感謝誠邀:我現在正在讀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太上感應篇彙編),這本書一共有4本,太上感應篇,是一部勸人遵守道德規範,講的是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這邊書特別強調法則。此書被譽為古今善書之王。

    開篇即以十六字:“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為綱,闡明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最後有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結。勸人向善。

    而《太上感應篇匯篇》有以白話解讀對道家經典《太上感應篇》原文進行逐句的分析,並舉出古今的案例,讓初學者也能輕而易舉的理解其中的奧義。

  • 5 # 寫作大提高

    少不看水滸,是因為水滸傳中江湖義氣為重殺人太多,對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一定影響。

    老不看三國,是因為三國中太多計謀,爾虞我詐。感嘆人生在世不過如此,心裡暗淡,容易失去生活信心。

    中國四大名著不是必讀,卻是大可一讀。這個年齡段人生中智力與體力的高峰期,看什麼書,其實都可以看出樂趣來。建議閱讀一些大部頭小說吧。把以前想看的,卻沒能看成的補一補。

  • 6 # 林振國480818

           也說"老不讀三國,少不讀水滸"

       沒事讀讀書,重讀《水滸》有些新體會。

    過去人說:老不讀三國,少不讀水滸。一般理解為,年輕人血氣方剛,水滸寫造反,不適合不諳世事的年輕人,容易闖禍;老了,閱歷豐富,凡事喜歡惦量,重權謀,不適合讀三國,容易工心計。過去我也一直這樣理解。

         其實不然,取捨不在於此。

       《三國演義》總的來說是一部依據歷史而寫的書,"七分真三分假"這是前人的評價。主幹是依據陳壽的《三國志》,但立場卻根本對立,一個是擁劉抑曹,一個卻是尊曹為正統,陳壽將曹列入“本紀”,視為正統,小說卻給曹畫了副大白臉!魯迅先生說過,曹操是個大英雄,可在演義中,戲劇舞臺上卻唱的反角。史與小說,前者受眾要遠遠不如後者,故爾影響懸殊。從這點來說,《三國演義》倒像是"陰謀文學",這也不怪,前面有先例,中國文學史上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小說為《唐宋傳奇》,這裡面有幾篇就是陰謀文學。如《補江總白猿傳》,《周秦紀行》,尤其是後者,託牛僧孺之名,實則為政敵所為,用心之毒實為罕見。有興趣的不妨參見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茲不贅言。所以不諳事的小孩讀了容易以假為真,但熱鬧,故事情節跌宕,倒符合兒童們的需求。

        三國的文體實不足觀,文白夾雜,所謂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對人物描寫流於概念化,過猶不及,"欲顯劉備之長厚而近詐,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是魯迅先生對其的評語,實在是一語中的。如六十二回,劉備在奪取西川后設酒為慶,酒酣謂龐統:“今日之會,可為樂乎?"龐統答:"伐人之國而為樂,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昔者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言理?可速退!”接著把龐統趕離了宴席。這和起初劉備說與劉璋同為漢室宗親,奪之不義,前後相去何止千里!足見其詐。

        人上了年紀,讀書不再注重情節,而重視文學作品的語言,這是一般的規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般都會選《水滸》而不是《三國》,從文學欣賞的角度,《水滸》和《三國》不屬於一個檔次。藝術成就前者要遠遠地高於後者,這一點魯迅,茅盾都有論述,茅盾在《論水滸的人物和結構》中說,水滸的結構甚至比紅樓夢還要好。我認為這樣說很有道理,它的結構不像其它小說,有固定圍繞的中心,其餘的則繞著主人公展開。而是猶如串珠似的將一個一個人物逐一介紹給讀者,如開端出場為九紋龍史進,由史進引出魯達,故事發展到一定階段再由林沖出場,接著便是楊志……最終聚義梁山,故事的發展,前後勾聯,一步緊一步,但又疏密相間,搖曳多姿。如此結構,在中國古典小說中還有一部《儒林外史》,但明顯是以前者為師。

        人物描寫更具特色,一百單八將雖不能說個個栩栩如生,但至少也有一打以上是成功的。茅盾說:"水滸人物描寫的特點便是關於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動去說明,作者絕不下一按語。”這為中國特有的敘事手法,不同於近代國內小說多半採用西方文學表現形式,即作者是全知全能的,像上帝似的,而不是靠人物本身行動來說明。猶其是不放過任何個可發議論的地方,這是西方小說的特點,如《悲慘世界》,大段大段甚至整章節的議論,相信讀過的人會有同感吧。我並非是說如此不好,但這並非本民族文學的特點。讓我們來看看傳統是如何表現的吧。水滸裡的人物大家想必熟悉,可以自己去對照,我這裡舉一段《資治通鑑》裡"淝水之戰”為例,雖然它並非小說,但在敘事和人物刻畫上更有說明性代表性:

     “安得驛書,知秦兵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床上,了無喜色,圍棋如故。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不覺屐齒之折。”

         一句“了無喜色,圍棋如故”是對謝安客觀描寫,"徐答曰"是一種故示,前方生死攸關,寡眾懸殊,難道他不著急,還有心思下棋?這裡只用了一個"徐”字,慢吞吞地回答客之詢問,只能說他城府深不可測,和善於掩飾。最後一問最耐人尋味,客人不在,回臥室,進門時門檻把鞋跟都碰掉了還不覺。這"履齒之折"真是妙不可言!內心跟翻江倒海似的,連平日不知走多少遍的門檻都忘記了竟然會碰掉鞋跟!一切不加評述,讀者自會領略其奧妙,如若沒有最後點睛這一句,我們怕都要被謝安的表象所欺騙了。純客觀,而西方文學作品則偏重於主觀,作者什麼都知曉。什麼都交待明白,便不捨蓄,沒有回味餘地。另外,這裡恐怕要解釋一下,魏晉六朝時人們喜不履而屐,屐底部有齒,這"齒”相當於鞋後跟(有的前後各一,前低後高)。

        再說說語言,《三國》的語言不算是成功,也許就在於“言不甚俗”上,不接地氣。反之《水滸》裡邊大量口語的運用,使人物生動活潑,聞聲如見其人。人物語言貼近人物本身,魯智深,林沖,楊志這些人物個個語言鮮活而又符合人物身分。潘金蓮和閻婆惜,老虔婆和王婆,身分地位相近,而又各個不同,語言也各別。如二十一回,"宋江殺惜",宋江走得急,忘了招文袋,那婆惜從招文袋裡發現晁蓋的信,展開書信燈下看時,“好呀!我只道吊桶落井裡,原來也有井落在吊桶裡……且不要慌,老孃慢慢地消遣你。”接著宋江回身來討要,婆惜聽宋江說百兩金子已退還,說:"常言道,公人見錢,如蠅子見血。他使人送金子與你,你豈有推了轉回去的,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哪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面前須沒有放回的鬼……“,還有前面,見宋江不理她,"只見撐船就岸,幾曾兒有撐岸就船?你不來睬我,老孃倒落得!”這些話語鮮活生動而富於個性,使得一個刁鑽蠻橫的形象躍然紙上,正是這些個性化的語言使人物飽滿,立得住。有種說法:《水滸》是寫男人,《紅樓》是寫女人。如果你讀了"宋江怒殺閻婆惜"和"王婆貪賄說風情”這兩節,便不會同意這種說法,《水滸》裡女性出場不多,但個個語言鮮活,性格迥異。

       再如"景陽岡武松打虎”一節,獵戶見武松獨自夜間過岡,用一句話形容他膽大:"你那人吃了忽聿(此兩字應加反犬,無法輸入)心,豹子肝,獅子腿,膽倒包著身軀!”讀到此處,不由不令人拍案叫絕!

         施耐庵在《水滸》裡大量採用當時的民間習用語,諺語,如"耳括子”,"頭口"(牲口),"恁地”,"淨手"(入廁),等等,這些詞語今天仍舊保留於某些地區的方言中。二十五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中武松道:"我見這饅頭餡內有幾根毛,一像人小便處的毛一般,以此疑忌。”可見這"小便”一詞至少元明時就如此用,且一直沿用至今。

         這些口語也為今人提供一個參照,使人明瞭古今語言的變遷。比如"奢遮”一詞,原為契丹語,意為了不起,後融入漢語,至今仍為吳地方言,第二十一回中寫道:“柴進笑道:‘大漢,你不認的這位奢遮的押司?’那漢道:‘奢遮,奢遮!他敢比不得鄆城宋押司少些兒!’”上海話“蝦渣”即“奢遮”,引伸為聰明。近日重讀《水滸》比較留心這些詞語,無意中發現“耍"這個詞是四川話裡至今仍保留的元明時期的"普通話"。現在北方人都說玩,很少有用"耍”的,川語裡不說玩而說耍。如"老子今天不上班,想耍就耍”,"禮拜天上哪裡耍?"水滸裡凡是玩都用耍,如二十回宋江對劉唐說:“我不敢留你相請去家中住,倘或有人認得,不是耍處。"分手時又說:"賢弟保重,此間做公的多,不是耍處。"二十一回閻婆惜"會唱諸般耍令"等等。還有"將息”(見二十一回)一詞,意為調養,與川語裡意思一致,至今仍活在口語裡:"好好將息,身體好了再說。”施耐庵是吳地人,故事發生地在今山東,可見這是使用極廣泛的詞語,所以說是普通話。至今恐怕只有雲貴川地區口語裡還保留這種用法了吧。

         尤其是場景的渲染,足見作者功力。以"拳打鎮關西"為例,魯達這三拳:“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鄭屠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口裡只叫:“打得好!”魯達罵道:“直娘賊!還敢應口!”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稜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 鄭屠當不過,討饒。魯達喝道:“咄!你是個破落戶!若只和俺硬到底,灑家倒饒了你!你如今對俺討饒,灑家偏不饒你!”又是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魯達看時,只見鄭屠挺在地上,口裡只有出的氣,沒有了入的氣,動撣不得。

        這段文字從感覺,顏色,聲響,寫三記重拳的效果,用油醬鋪,彩帛鋪,水陸道場等形象的比喻,使人讀來何等地痛快淋漓!更凸顯了魯達懲惡揚善的英雄本色。

       所謂金無足赤,水滸亦有它不足之處。首先是某些地方時間交待不清,例如二十一回宋江殺惜,作者犯了個低階錯誤,宋江別過劉唐便碰見閻婆,施捨棺木,接下來便收婆惜為外室,中間又插入一個張文遠,然後張文遠同婆惜私通,直到此事傳入宋江耳內,這都非一朝一夕的事,以宋江平日的精細,本應及時處理燒掉書信,卻一直把劉唐帶來晁蓋的信及金子裝在身上直至被婆惜發現,成為要挾把抦,最終只得殺惜弭禍,這裡然是缺乏交待,也於理不符。再如第一回,洪太尉誤走妖魔,當洪太尉看見一隻吊睛白額猛虎時,接著是一首詩,起首兩句看了便讓人啞然失笑:“毛披一帶黃金色,爪露銀勾十八隻",這十八隻從何而來?接下來洪太尉"唬得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人齒為三十二顆(也有人為二十八顆),這三十六又從何說起?當然這是瑕不掩瑜,並不影響它整體的藝術成果。

        所以,老不讀《三國》而讀《水滸》。

         說到這裡,我還沒有回答這位朋友該讀什麼書的問題,照我看,只要喜歡什麼書都不妨一讀,總比一天玩手機要好吧?推薦讀一讀水滸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賈平凹入選過課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