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再言春秋

    引言

    科舉考試,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一道風景線。落第者痛苦流涕,感覺自己的努力化為流水;上榜者歡欣鼓舞,終於有機會“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大家所熟知的故事范進中舉,告訴了我們兩件事情。一個是中舉道路上的艱難,另一方面從范進中舉後瘋了我們也可以看出,中舉不僅僅是應試成功的象徵,同時也是一種瘋了。

    他之所以發瘋既是多年努力終於成功的一種包袱釋放,同時,也是他對未來生活美好向往後的一種過激反應。就好比有的人中了500萬後會暈倒一樣,是內心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幸福。

    科舉的等級劃分

    現在的學者對於科舉形成的時間普遍公認是隋朝,但有些學者對此則持有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漢朝就形成了科舉。

    我們所說的察舉制,在有些學者看來其實也屬於科舉。察舉是否屬於科舉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是察舉還是科舉都是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

    從這一點上來看,中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人才的選拔。不管這些人才選拔方式有哪些弊端,客觀的說,這些方式為中國貢獻了一批又一批的古代先賢。

    話不多說,咱們言歸正傳,說一說科舉的等級劃分。人才也是要經歷重重磨難和考核的,當然人才也是分初級人才,中級人才、牛級人才,大牛級人才的。

    科舉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通常情況下要打通前三關,才有機會去面對終極大boss。

    這前三關分別是府學考試關,鄉試考試關,會試考試關,只有完成了這三關,才能進入終極考試——殿試。完成了殿試後,就可以自豪的說自己是天子門生了。

    有的人在這裡會有個疑問,怎麼感覺鄉試考試聽上去不如府學,可鄉試關卻在府學之後呢?

    因為鄉試、會試、殿試這三個考試都是全國級別的統一考試。說白了這些考試是國家級的。

    而府學考試就是地方性的。考試日期並不固定,考試內容也不是國家統一命題,這只是一個人邁入古代知識分子圈的第一步。

    但不要小看這一步,很多人畢其一生也無法完成。因為在這個之前,很多人都被阻撓在童子試上了。

    所謂的童子試不是說只有童子才能考,我個人解讀一下童子試的意思就是,如果讀書人沒有完成童子試,那麼在讀書圈裡就是童子。

    至於童子試的年齡嘛,這麼說吧,年齡不限,如果這個人八十沒有打通童子試關,那他還要參加童子試。(也有的會選擇捐生,花點錢讓自己過了這個關,這要另當別論。)

    而一個人一旦當了秀才,上堂見官不用下跪,雖然並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但聽上去感覺很牛,這就夠了。

    首先來說,想參加鄉試需要滿足我們上文說的秀才身份。如果沒有這個入門坎,那參加鄉試是不可能的。

    可即便是當了秀才就能考試了麼?還真不是。因為科舉考試有很多的怪現象。

    古代人十分重視“禮”。而這個“禮”有的時候讓人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如果讓現代人去看的話,都覺得這個“禮”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一個家裡有兄弟兩個,哥哥如果科舉失敗了,弟弟的學問再優秀也不能參加考試。還真不要笑,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古代常常發生。

    如果哥哥先弟弟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哥哥考試失敗,那麼弟弟得先等哥哥成功了再去考試。

    雖然說歷史上有不少弟弟先哥哥中的,但那些都是特例。畢竟能記錄到歷史中的,都是有一定段位的了。不是說弟弟如果考試會違法,但會於禮不合,會被人恥笑。

    這一點我真心覺得很奇葩,畢竟人的天份不同,可能哥哥就不適合讀書,再怎麼努力也沒轍。結果就因為這麼一個“禮”,還耽誤了弟弟的前程。

    加之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很多人都會病倒在路上,耽誤了考試。而這一耽誤,就又是一個三年。

    包括考試的環境,那是封閉式的環境。吃住都要在考場中,就連出恭都要在安排考試的小單間中完成。古人的吃的苦中苦,那可不單單是學習過程,考試的過程也是苦中苦。

    而為了避免作弊,在入場檢查的時候還要赤身裸體的檢查。這一點對讀書人來說也是心裡不願接受的,簡直就是斯文掃地。

    總而言之一句話,科舉考試很難,要求很苛刻。這種苛刻還不把試卷難度,考試競爭壓力放在裡面,就讓人感覺壓力山大了。

    當然,也有些人運氣好,能趕上恩科。但這只是偶然現象,不能代表著共性問題。

    我特別想說,一旦中舉就意味著有了做官的機會,就意味著金滿屋銀滿屋,就意味著美女無數眾人擁戴,就意味著讀書多年的夢想可以成真,就意味著終於可以有機會為國效力。

    但不能這麼說,因為這麼說是不尊重歷史的。大家看到范進中舉後,很多鄉紳開始尊敬他,給他送錢,但這是文學作品,不是事實。

    事實上,中舉只是意味著你有了一個做官的機會,唯一的現實意義的好處是可以免除丁役。

    但距離做官那還早著呢。做官的前提是要有官位,只有有了空餘的官位才有可能出缺。但事實上沒有那麼多官位可言,即便有了也早被有點錢、勢的人先佔據了。寒門子弟很難有機會。

    當上了舉人之後,並不意味著可以有錢。除非你當上了進士,那才可以稱得上是旱澇保收,有固定的收入。

    而舉人呢?除非是大才子,是在中舉之前就有了一定名聲的,可以去搞一些著書立說,教授子弟的工作,一般人是沒機會的。

    單單拿清朝來說,有些人中舉之後就在京城等待出缺。可是你不見得能帶來官位,但在京城的生活開銷確實不能少的。

    離開京城回鄉去等,是會減少開銷,但很多人不願意這麼做,他們都覺得自己第二天就可能會做官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等著,有些人等了一輩子也等不來機會。

    況且競爭者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同一科考試裡面年齡差個幾十歲很正常。這無疑又增加了難度係數。

    可即便通過科舉考試,獲得了舉人的身份,如果不再往上考,想憑藉舉人身份想等個一官半職那比蜀道都難。至於說有了舉人身份就會受人尊重,那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依舊是該怎麼樣怎麼樣。很難有任何的現實意義的好處。

    而如果想往上走,那還有風向。如果會試失敗了,還要重新參加鄉試,就等於再來一回。

  • 2 # 舊事論史

    以北宋時期為例,文化教育中等偏上的地區成為進士的比例為千分之一,當然大部分人肯定不會只參加一次科舉,如果按參加十次科舉,從統計上說也不過是有百分之一的概率(當然這個計算過於樂觀了)。這個資料可能乍一看還不小,但是請注意,宋代是沒有所謂“舉人”的說法的,所有人都必須從發解試/別頭試從頭開始。如果從發解試-省試全盤考慮,那麼錄取比例就更低了。

    而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科舉五千人次取一人次應該是一個很保守的估計。然而宋代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基本家庭都是闖過經濟關的地主或者富農家庭;有一小半是父祖就已經有官職了,還有極少數幸運兒自己就通過門蔭得到了低階官職。這麼一估計的話,在北宋普通家庭考中進士可能只有理論上的可能。

    那麼中舉對於寒門子弟意味著什麼?

    何為寒門,古代窮苦人家為寒門,現在指的是城市和農村的低收入家庭。什麼是貴子?古代高中舉人、進士應視為貴子,

    科舉制始於隋朝,在隋朝之前實行察舉制,大家經常聽到“舉孝廉入仕”云云,但一般只有貴族身份才能享受做官的殊榮,窮人家孩子是無法通過科考等和平手段做官改變命運的,這時期寒門的命運是悲慘的。

    隋唐時期,“士農工商”的排序根深蒂固,商人子弟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窮人家孩子可以,真可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何等風光,寒門貴子之名遠播,為官之後或一世清廉,萬古流芳,或腐化貪權,家門興旺,總之無不令名門望族、鉅商大賈羨慕膽寒。這應該就是寒門貴子的開端了。

    宋以後,直至清亡,商人家的孩子被允許參加科舉,紈絝子弟,祖上又欠缺讀書的傳統,科舉成果可想而知,但因膳食營養豐富、交際見多識廣,琴棋書畫等素質教育通通上馬,從古代我們就可以發現,大詩人、書法家、畫家、兵家大多並非出自寒門,歷史是誠實的。

    但那個時候,寒門大致可以與富有階層“分庭抗禮”,在封建社會,官員想要進入核心,一般必須有進士的身份,而寒門的孩子一旦掌權,他們即進入權貴階層,與寒門徹底決裂了,捎帶說一下,窮人家的孩子一旦掌權,一般是非常殘忍的,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讓當地的權貴又愛又怕。

  • 3 # 歷史檔案館

    科舉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是科舉的影響卻依然不可磨滅。

    我們習慣於把那些考的好的,學的好的學生說成小秀才,也有很多人說,我要是在古代如何如何,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那些秀才,舉人等等我們熟悉又陌生的身份考中難度有多大。

    孔乙己花了一輩子連個秀才都沒撈到,范進中舉和中秀才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些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每個朝代的科舉制度雖是大同小異,也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為了方便,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我們最後一個王朝,清代的科舉故事。

    當個秀才有多難?

    當個秀才有多難?

    首先我們要知道秀才是什麼?秀才是參加院試成功之後,摘掉童生帽子的讀書人。童生並不是按照年齡來的,它主要是看你有沒有取得秀才的資格,如果沒有,那你七老八十也還是個童生。

    那麼考秀才有多難呢?按照清朝的記錄,院試每年其實比高考要少的多,三年只考兩次,在一個人口大縣往往只有三四十個錄取名額,然後接著遞減,最少的縣只有十幾個人。這就相當於現在的讀書人,在全縣那麼多人面前考進前三十、四十名

    不妨捫心自問一下,你們能嗎?

    再舉個例子吧,從小就不怎麼聰明的曾國藩,他有個爸爸叫曾麟書,也是不太聰明的人,並且根據曾國藩後來“積苦力學”的描述,他的父親一直都是深埋詩書之中,但是一直都考不中,連續考了17次之後,到他43歲那年才中了一個秀才,比他兒子中秀才的還要晚二十多年。

    曾國藩

    這其中的艱難,我們應該是可以想見的。

    儘管考秀才已經非常難得,但是卻也沒有入仕的資格,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做官的資格,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的,秀才這個身份也是有它的好處的。比如見到縣官不需要下跪,比如我們著名的海瑞先生,就因為不跪被稱為“筆架山”,還能去當時的機關學校,比如縣學之類的,最大的好處是免了徭役,也就是不需要隨便拉去做苦力了。

    中了秀才的人一般會繼續考試,就像曾國藩的父親一樣,如果實在中不了,也只能去私塾當個教書先生什麼什麼的,維持生活還是相當容易的。

    海瑞先生

    如果說秀才還只是一個普通人,舉人已經是可以直接參與國家治理得人物了,左宗棠就是一個舉人出生,卻也憑著他的才華,在之後收復新疆,打擊叛軍,乃至做到了封疆大吏的地位。這也可以理解范進本人的中舉之後欣喜若狂的表現了。

    選拔舉人的考試叫鄉試。這種考試基本上每三年舉辦一次,在每年的八月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能參加鄉試的秀才又不同於上文的秀才,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秀才都可以參加鄉試,只有那些在各州各縣舉辦的科考中達到一定合格線的秀才們才有資格參加鄉試。

    但是這種也是很有限的,就相當於現在的清北招人,直隸地區,也就是天子腳下是每三年只錄取120人,當時的江南省,也就是現在的東南一帶,也只有120個名額,這還算是多的,像當時的貴州、陝甘一帶,往往只有三四十個名額。

    如此難度,我想也是可想而知了。

    總是被忽略的貢士

    貢士就是參加了中央禮部考試也就是會試之後取得參加殿試資格的考生,貢士的第一名就是我們熟知的會元。可以這麼說,每一個貢士都是準進士。

    但是考過貢士,參加殿試,依舊是最後一道關卡。

    會試一般在鄉試過後的來年開春舉行,所以也被稱為“春闈”。會試的錄取率往往是最低的,因為會試競爭的是那些各屆會試中失敗的舉人,人家等了三年又三年,戰鬥力之強可想而知。既有可能是上一屆落榜的考生,也有可能是30年前落榜的考生,考的時間往往比你的歲數都要大。

    儘管清王朝為了籠絡天下讀書人,還會在一定的慶典中宣佈開恩科,也就是再給一次會試的機會,但是根據查詢,在清朝267年的歷史裡,恩科也只開了5次,基本上是少得可憐

    也就是科舉考試的殘酷性,有句俗語叫“五十少進士”,就是說你五十歲考上進士還算是年輕的,所以根本很少出現電視劇裡那些年輕才俊魚貫而入,風華正茂參加會試的場景,很有可能是一大群老頭子陪著考你,作為你的同年。

    請問你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少信心?清朝在267年中一共只考了112次會試,登記在冊的進士人數只有26849人,哪怕是從廢除科舉制度的1906年開始,平均下來每年也只錄取一百多人,你看看現在的本一率,都沒有這麼低過。

    但是這一關過去了,你也就穩了,因為當你考到貢士之後就不會再刷人了,但還是要排個名次,進士的資格你是穩了的,只要你不搞出像唐伯虎那樣的么蛾子,往往是沒有大問題的。

    此時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便成了所有貢士的追求。如不是一甲,也還有二甲賜進士及第和三甲的同進士出身,但是往往你混到了三甲,也會在同僚裡面抬不起頭來,就像曾國藩,因為這個三甲出身,一直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如此例的還有很多人,儘管他們最後官至將相,卻也還是深深的以此為憾。

    終於成了“老爺”了

    你受的讀書的苦,在你考上進士之後,也就算告一段落了。當你走過了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之後,當你經歷了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身份之後,你已經成為了古代帝國龐大但又佔比很小的官僚階層中的一份子了,你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官場上好好混下去了,但是無論混的多差,哪怕是被罷官,你著書立說,廣收學生,比如顧憲成,照樣有一大群人的追隨。

    如果你是進士,一般都直接進中央後備人才儲存部翰林院報道,哪怕是後來外放,最起碼也是個知縣,放在現在就是一個縣委書記起步,混的好的更不用說,起步就是縣局級別,前途更是無可限量,像曾國藩、李鴻章就都是普通的進士幹到了正國級,張之洞學歷最高,是慈禧親點的探花郎,有的時候還混得沒有他們風光,少一點中央大員的風範。

    凡此種種,你還輕視那些被你嗤之以鼻的書呆子嗎?

  • 4 # 資深近代史專家

    很難。

    首先,在農業社會,對於一個個體來說,如果要讀書,必須要在糧食充足的前提下。所以只有富裕的家庭或家族,才能提供衣食無憂的讀書權利。

    再者,讀書要有效果,還需要天賦和資質,即現代所說的智商。這樣,還需要加入有知識的關鍵因素。

    之三,參加科舉考試,往返家鄉和考場的路費,對於普通家庭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綜上所述,達到以上三個標準的,才是參加科舉考試的標配和基本條件。

  • 5 # 有家小百科

    首先是錄取比例太少:以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展示內容為依據。全國平均下來,375萬個讀書人中才能考中一個進士。依據地方誌統計,古代科舉成績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萬個讀書人才錄取一個進士。

  • 6 # 不胖的半卷

    古代成為進士有多難,中舉對於寒門子弟意味著什麼?

    多難呢?黑髮考到白髮算不算?中舉對於寒門子弟來說,意味著自己家境將不再貧寒,運營得好,至少後人都能享福,具體參考范進。

  • 7 # 待曉兒

    科舉自隋唐以來發生過比較多的變化,所以“進士”的難度也不一樣,甚至這一稱呼的“含金量”也不同。

    唐朝的“進士”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今天認為“中舉”、“中進士”這些成就比較高,實際上指的是明清時期。

    唐朝的“進士”、“舉人”、“秀才”等稱呼很普遍

    “秀才”其實就是漢代的“茂才”,直到唐朝科舉設定“秀才科”才確定了名稱,但後來不久,“秀才科”就被取消了,存在時間很短,參與“秀才科”考試的讀書人就被稱為“秀才”。

    “舉人”其實本來也是察舉制下的一種稱呼,和“秀才”同樣的含義,由地方舉薦的人才去中央參加考試,所以就被稱為“舉人”,唐代用得不多。

    這些稱呼在唐代也有,因為雖然有科舉制度,但國家招攬人才的手段一直還有“徵辟”,所以這一時期的“舉人”什麼的其實不太值錢。

    “進士”的差異和明清時期有些大。

    唐朝科舉設定了“進士科”,這是最受重視的人才選拔考試。其他的諸如“明經”、“明算”等等都比較容易,唯獨“進士”比較難,因為它考時務策。

    所以,在唐代“進士及第”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比如白居易、韓愈等等都是“進士及第”,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在唐代,“進士及第”的人就意味著仕途不可限量,而其他科考試沒有這樣的殊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進士及第”和“進士”的稱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唐代,凡是參加“進士科”考試的讀書人都被稱為“進士”,不管考沒考中,而“進士及第”之後才有了在翰林等機構學習的機會,畢業之後才會去做官。

    所以說唐代“秀才”、“舉人”甚至“進士”等等並不是很值錢的稱呼,只不過是代表著讀書人中比較優秀的一部分而已。

    而有唐一代真正能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寒門子弟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還是豪門氏族比較多,這也和當時的社會形勢以及受教育程度有關。

    所以,在唐代“中舉”、“中進士”,也就那麼回事兒,不如後世的榮耀。

    明清之後的“進士”、“舉人”地位就比較高了

    明清之後,科舉改革比較劇烈,所以一些稱呼的含義也就不同了。“秀才”、“舉人”、“進士”成為了一種身份的代稱。

    很多人認為“秀才”很容易,就像今天的大學本科,這是一種錯覺,實際上就是“秀才”這種讀書人起點的身份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據統計,考中秀才之前的讀書人被稱為“童生”,清代的數量在200到300萬之間,而能取得“秀才”身份的只有不到50萬人,清代人口數量在1億到4億之間。

    這個資料很明顯了,“秀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何況“舉人”、“進士”呢。

    但是考中“秀才”也有很好的待遇,比如“見官不跪”,當然是低級別的官,實際上也見不到什麼大官;“受審不刑”;不服徭役,不交田稅。

    待遇還是挺好的,如果是秀才當中的第一等(一共三等),朝廷還按月給米給錢,逢年過節有慰問,支援其繼續考試。

    但是“秀才”還不具備當官的資格,只能做做“文書”、“訴訟”這樣的活計,算是臨時僱用的工種。

    “秀才”都這樣了,“舉人”對於一個寒門子弟來說就更是登天一樣。

    清朝秀才不足50萬人,而“舉人”不到15萬,這是300年來的總人數,平均一年不到1000人。

    而“舉人”最大的好處就在於,考中之後有了做官的資格。

    寒門子弟從此變成官宦人家。雖然官職比較低,也就是“縣長”一類的,但說不準就是家鄉地區的父母官。當然,他們還有上升的空間。

    寒門子弟跳出了“士農工商”這四民的範疇,代表著官府,這在古代是非常高的社會地位了,“士農工商”的排名是在官宦人士之下的排名,所以叫“民”。

    所以很好理解了,一旦某一地的“秀才”中了舉人,當地富商、鄰里等等人都來巴結,有恩施恩,有仇的趕緊化解,因為說不準人家就成了自己的父母官了。

    而當地的官員也同樣要給予尊重,畢竟他們當年就是“舉人”,這位新考中的寒門子弟以後最少也是個同僚。

    這回知道,為什麼范進中舉之後就發瘋了吧?

    中了“舉人”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萬一又中了“進士”呢?那就意味著這是板上釘釘的中央大員。

    考中“舉人”的學子無論是誰,都必須參加進士考試,這是強制性的規定,當然路費、學費等等都由官府報銷,即所謂的“公車”。

    進士考試三年大概也就錄取300人左右,除去一些特殊時期開設的恩科之外,競爭非常激烈。

    當然,考進士也不是像電視劇、小說裡面那樣,參加一次殿試就完事了的,它有層層考試,初試、複試、一面、二面等等,程式很複雜。

    殿試才分三甲,一甲三名就是所謂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相當於被提前錄取了,除了這三個人之外的其他考中“進士”的學子要去參加朝試。

    但無論怎麼說,如果寒門子弟能考中“進士”,那麼學習幾年政務,在外放歷練一番,之後肯定是會被召回中央任職的。

    這才是鯉魚躍龍門!

    如果說考中“舉人”是從普通百姓變成官宦人家,那麼考中了“進士”就有繼續造出一門士族出來。

    寒門子弟通過科舉入仕,背後最大的靠山是誰

    科舉制度產生之前,是等級森嚴的“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所創,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主要的人才選拔制度。

    這一制度是典型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所以門生故吏遍天下的氏族門閥也不太把所謂的天子放在眼中,說反就反了,最後還是天子妥協,比如出了書生王羲之的家族“王家”,王敦造反,最後還得是皇帝將其請來總攬朝政。

    所以,當時的矛盾主要就是皇權和世家大族之間的矛盾。

    皇權爭不過門閥的時候,像漢代就開始重用宦官,一起對抗氏族,但最終的結果就是這群教育程度低、頭腦簡單的宦官亂政,最終由“十常侍之亂”引爆了三國時代。

    而這時候,皇權發現了寒族這一盟友,於是改革了選拔人才的制度,將寒族引進廟堂之爭,給世家門閥來了一個絕戶計。

    雖然在最初的成果並不明顯,能考中科舉的基本都是世家子弟,但其中可操作的空間就比較小了。寒族積少成多,逐漸在廟堂上形成了一股不小的聲勢,最主要的是這些人所感恩的物件是皇權,而不是氏族。

    貴族與寒族之間,在最初是前者鄙視後者,後者妒恨前者;同朝為官之後,是舊貴族和新貴族之間的利益衝突,所以是兩個天生的對頭。

    皇權利用寒族還制衡貴族,又打破社會階級的固化,讓更多的人有進身的機會,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大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之前廟堂之上氏族林立,基本上總攬著王朝所有重要位置,但在科舉之後,氏族門閥迅速衰落,朝堂之上的鬥爭也從皇權和氏族變成了黨爭。

    科舉實際上是維護了皇權的安全,也有利於下層社會更多的寒門子弟為國效力,對國家、社會的發展和穩定有很大作用。

    所以歷來科舉都是嚴厲管控的,這不僅僅是代表著朝廷對於廣大寒門學子的公正態度,更是關聯到皇權穩定的重要事項,誰敢把黑手伸進科舉之中,那就是抄家滅族的慘禍。

    如此看來,寒門子弟真正的靠山,實際上就是至高的皇權,有這樣一棵大樹,寒門子弟中舉之後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8 # 阿暉推書

    古代成為進士有多難,中舉對於寒門子弟意味著什麼?

    進士有多難?古代流傳了這麼一句話“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哪怕五十歲考到進士都算年輕,六十七十還在在科考的大有人在。進士的考取難度可見一斑。要知道雖然電視中好像是個人就是秀才,進士一出來一群,但那都是演繹,有功名再身的讀書人地位可是不低。

    古代讀書人各功名的地位

    自隋朝隋文帝開了科舉,隋煬帝設了進士科後,科舉就是讀書人最大的進取路線。從童生開始考起,每次都是如同萬人過獨木橋。

    1、童生

    童生並不是兒童的意思,所有讀書人蔘加過科考但是沒取得名次,才能自稱童生,幾歲十幾歲的有,五十六十的也有,甚至一直到死沒考到秀才功名的也只能稱童生。

    2、秀才

    秀才在最初隋朝的時候是與進士同等的,到唐朝和宋朝所有考過的書生都能自稱秀才,在明朝秀才等同於童生,直到清朝秀才有了地位,需要考過縣試、府試、院士後才能稱為秀才,秀才也是讀書人開始擁有特權的第一個階級。秀才能見官不跪、免於差傜、不予上刑等,不過為了維持秀才功名每年都要參加考試。

    3、舉人

    每隔幾年(一般3年)每縣的前三名秀才能夠參加省會貢院考試,這次考過的第一名就是“解元”,成為了舉人那地位一下又與秀才不同了,舉人不用納稅,常有小商小農依附,獻上財產將自己降低到佃戶與幫工,為的就是逃避稅吏衙役的盤剝與敲詐。舉人能和當地官員同等相交,可以被舉薦當官,在民間的地位可以說相當高了。

    4、貢士

    貢士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考得舉人功名還要再往上考的,另一種就是由“國子監”在各地選取的最優秀的秀才,他們不用參加舉人考核就能直接參加會試考起進士。

    5、進士

    進士是讀書人考取的最後一道難關,過了就平步青雲,也是所有科考中最難考的一關,所有參加的讀書人都是各地層層選拔出來的人才,想要在這樣一群人中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

    這次科考要兩次,第一次稱會試,過了就能稱會士,會試第一名被稱為會元,不過很少有人自稱會士,因為隔不了多久就能參加殿試,一般都能獲得進士(歷史上有人因為醜被趕出了殿試,這個人就是頂頂有名的“黃巢”。還有一人因為醜丟了狀元,氣憤之下直接自裁,這人更有名,就是“鍾馗”),過了殿試那就是進士了,在殿試中獨佔鰲頭的就是狀元。進士已經可以稱的上官員預備役了,並且想要擔當三品以上的大官,進士身份是必要的前題。(以上科舉主要以明清的標準列舉的)

    通過從童生的這一路科考,就能知道舉人,進士有多難考取,不過歷史上也是有真正的天才, 他們一路考得解元、會元、狀元,被稱為三元及第,遍數自有科舉來算,文武兩科加起來只有十七人,其中文科十四人,武科三人。

  • 9 # 君心不改

    在古代走科舉之路是很難的:

    古代進入仕途的路徑較少,一般學子除了考上舉人和進士,其它很難有途徑進入朝廷為官,所以讀書人都以考中進士為榮,所有人的目標幾乎一致。

    首先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上進士的平均年齡是35歲。一個學子從七八歲就開始入學府讀書,到35歲才能考中進士,可見中國歷史上考中進士的概率有多難。

    其次就是進士的錄取比例低。在中國的科舉考試歷史中,平均一年只有375萬個讀書人考中進士。參加科舉的人比較多,錄取比例低,可見科舉之路的難度有多高。

    自隋唐以來,古代的官員,尤其是文官,基本都是科舉選拔上來的。但是在古代,能考上科舉的人他們的基礎知識都比較紮實。從他們入學到科考,中間要經過30年左右的時間。期間他們讀遍了所有的《論語》,《孟子》,《尚書》,《詩經》,《左傳》這一型別的四書五經。為了應付考試,他們要熟背這些文章,還要寫很多應試文章。除了專讀書本上的知識,他們還要了解時事政治,可以說當時能考上科技的人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需要熟背這麼多書,對於他們的記憶力學歷的很大的考驗。

  • 10 # 半個南山人

    古代什麼樣的人稱“進士”?

    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最高一級的功名,考取了進士,就視為進入了仕途。科舉的三級考試製度於宋代正式形成,鄉試中榜者稱舉人,會試中榜者稱貢士,殿試中榜者才稱進士。進士功名是古代讀書人料考金字塔的塔頂,同時也是最難考的,能考中進士是古代無數讀書人的最高夢想。

    進士又具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分別俗稱狀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得中進士者一般都會前途無量,一甲立刻授官職,二、三甲則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之後再授官職。進士擔任的官職般都是中央一級官員,即使下到地方任職,也只是鍛鍊一下,而後前途也很光明。

    古代成為進士有多難?

    進士考試也稱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和出題,並由皇帝定出名次。參加殿試的均是通過了會試的貢士。殿試只考一題,考的是對策,考試時間為一天。相比之前的鄉試、會試考試,殿試的內容是比較輕鬆和簡單的。

    每次科考進士的錄取人數,各朝不一,唐代時最少,一次錄取的人數僅二三十人,有時甚至只有幾人。宋朝時最多,一般是幾百人,多的時候上千人。明清時期,進士錄取人數下降到100人左右。

    中舉對於寒門弟子意味著什麼?

    中舉,就是考中了舉人。舉人,唐代時,報考進士科的考生都被稱為舉人。宋代,舉人是對成鄉試考中者的稱呼。但宋代的舉人只是具有了參加京城會試的機會,並沒有做官的機會。而到了明清時代,舉人的含金量才高了起來。一般舉人所任官職都是知縣、候補知縣、或者是教諭、訓導等縣級教育長官,也有個別任知府的。因此,明清兩代的讀書人一旦中舉,就基本上實現了讀書做官的願望。如果是出身寒門的考生,中舉就意味著寒舍生輝,今後家人將不再受窮。

  • 11 # 賞與罰

    中國科舉制度要多虧隋煬帝。魏晉時代選官注重門第。不利於選拔真正有才的人。而隋煬帝正是設立進士科,這樣科舉制度才真正形成。古代封建制度,人分等級,士農工商。可見讀書不但可以提高人的地位,可以免交一些錢糧賦稅。同時也是一個相對平等的跳出寒門的機會。不過能考上進士意味可以做官,但是這條路不容易。真正科考分為:(1)鄉士,(2)會士,(3)殿士。鄉士通常每三年各省秋季舉行一次,稱為秋圍,中了就是秀才。會士就是在第二年禮部考試,那時就是舉人。他們的考題大多是八股文和試貼詩等。這些太難。前面都通過了,就是殿試。它的主考官就是皇上。取中後,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是探花。第一名狀元進翰林院,第二名榜眼進儒林院後一名做知縣。以上這些對於寒門來說多難,有人考了一輩子也沒有考上。但是一旦考上,就像《儒林外史》中的範舉人得知中舉,當場中瘋,大家不知所錯,聽見有人說,叫他的殺豬丈人來打他幾個耳瓜,果然打了,範舉人清醒過來,他丈人趕忙作揖道歉。平常怕老丈人,這會顛倒過來。寒門中了舉人在鄉下整個家族地位提高。以後做官前途無量。

  • 12 # 呆萌小索隆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人生七年》。

    片中選擇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層的七歲小孩,這些孩子每七年會接受一次採訪,跟蹤到最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那些富人的孩子長大以後,絕大多數還是富人;而那些窮人的孩子最後還是窮人!

    近年來,中國“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感嘆越發強烈,可見,階層固化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程度。

    這種現象在才子頻出的宋代,也如此普遍嗎?

    No!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經典詩句,正是出自於宋代。

    宋代是個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大量寒門子弟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實現階層跨越的特殊時代。

    據統計,宋代320年間,科舉取士11萬人,是唐及五代錄取總人數的十倍,也是此後的元明清各朝,無法企及的。

    為什麼宋代會出現那麼多跳過龍門的寒門子弟?

    宋代的科舉制度分為三級:解試、省試和殿試。考生通過一級一級往上考,最終就能跳過龍門。

    原來的殿試要實行淘汰制,可從仁宗嘉佑年間起,就沒再淘汰過考生。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嘉佑二年,出現了“千古第一榜”的奇局。主考官歐陽修一口氣錄取了388人!

    這是什麼神操作?難道是因為歐陽修貪汙受賄了嗎?

    要是你知道這一屆考生的實力,你或許只有讚歎的份了。

    這一年考出了“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轍、曾鞏,還考出了“北宋五子”中的張載、程顥。

    他們可都是在古代文壇有一席之地的人啊!

    歐陽修選出這麼多優秀的人才,正說明宋代是“寒門出貴子”的時代,其公平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

    科舉制在唐代時,並不是取決於考試成績,主要是“行卷”與“公薦”。

    “行卷”是指考生在考前,將自己平時寫的最漂亮的詩文,拿給達官顯貴們,求得他們的引薦。

    “公薦”則是指公卿大夫向主考官推薦人才。

    我們都知道李白一生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可他依然能進入翰林院,正是得益於玉真公主的推薦。

    我們熟悉的白居易、張繼和杜牧,也正是憑藉《賦得古原草送別》《楓橋夜泊》和《阿房宮賦》,而受到達官顯貴們的賞識,一舉成名。

    這種制度固然也可以讓有才能的人脫穎而出,但更多是在維護貴族子弟的利益,對寒門子弟而言極為不公。

    歐陽修正是有感於此,才為廣大寒門子弟敞開大門的。而歐陽修本人正是苦孩子出身。

    歐陽修幼時便喪父,他是在叔叔家長大的。因為上不起學,母親便教他用秸稈在沙子上讀書寫字。他能取得成就,正是得益於宋代開明的科舉制度啊。

    我們都知道,范仲淹兩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改嫁,家裡十分困難。范仲淹是在寺廟裡喝粥飯,考上的進士。他最後坐到了宰相!

    據統計,宋代官員中平民出身的,佔到了55.12%,一半以上。這裡面,官至一到三品的,佔到了53.67%。在北宋末年,曾達到64.44%之多。比起唐朝布衣出身的錄取率僅為15.9%,足以令人敬佩。

    宋朝的科舉考試極大削弱了寒門子弟與世家子弟之間的出身差距,為鯉魚跳龍門的階層跨越提供了機會,實現了“取士不問世家”“寒門出貴子”的佳話。

    其實,所謂的寒門,指的就是平民老百姓。

    雖然很多人抱怨:現在階層固化太嚴重,你考試考得很好,但是跨越階層很難。或許要經過三代人的努力。

    但是不管怎麼說,考試還是相對公平的。對老百姓來說,是實現突破階層的重要途徑之一。

    出生寒門的學子們,努力!加油!

  • 13 # 晨曦沐清風

    古代考上進士有多難,在回答此問題前,得明白什麼是進士,以及什麼是進士及第?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科舉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三者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通俗的講,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進士及第。

    而進士的錄取率是幾百分之一,所以寒門子弟考上進士就意味著能夠成為進士,有了在朝廷做官的硬性條件,同時考中進士帶來整個家族的榮耀,光宗耀祖,風光無限。

  • 14 # 平凡的過去也美好

    古代成為進士有多難,中舉對寒門子弟意味著什麼?

    古代成為進士的難度非常大,如果成了進士那很快就成了朝廷命官,要成為進士的前提是:中秀才,然後中舉人,後面才有資格進京考試,選拔進士。

    我們現在用對比的方法來比較一下成為進士的難度有多大。

    一,古代如果中了秀才,那已經是有功名的人了,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了。

    秀才可以穿長衫了,不用交各種各樣的稅了,見了縣令不用下跪,當然每月還可以領一些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普通公務員,或者211工程大學畢業。

    我們從《儒林外史》的“范進中舉”故事可以看出:范進已經被人稱為“文曲星下凡”,來祝賀的,送禮的……

    就那場面我們可以想象出,考舉人的難度有多大,比我們現在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畢業要厲害多了。級別相當現在的正處級幹部,這還只是起步。

    對寒門子弟來說,完全可以用飛黃騰達來形容,已經步入了仕途,可以說前途無量。

    就連左宗棠,于成龍這樣的大人物當年也是考不上進士的人,用文曲星形容一點不過分。

    如果說一個優秀的縣委書記要經過多年的磨鍊,篩選,挑出來的絕對都是精英人物。那對進士來說:縣委書記只是個最低起點,對他們來說太容易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感受一下,在古代要成為進士的難度究竟有多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如何看待一些歌手把朗朗上口的流唱歌曲改成DJ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