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浮士德》,一部跨越半個世紀的作品,被稱為沃爾夫岡•歌德的代表作,更被稱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代表作。不少讀者宣稱看了一遍過後自己的靈魂得到了洗禮。讀過此書的你如何看待這部史詩級鉅作?
13
回覆列表
  • 1 # 風雅宋

    邂逅《浮士德》,其實就是巧遇自我,是自我的思想和生命的發現之旅。作為書籍的《浮士德》篇幅有限,而有著浮士德般的精神的生命卻是無限的,甚至可能是永恆的。

    透過浮士德,我得以較全面的發現了自己,他對於知識、愛情、政 治、藝術以及社會的種種思考與質疑,都激起了我深深的共鳴。下面就依次談談我的心得。

    [歌德在羅馬,歌德嚮往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他非常喜歡義大利,曾多次前往]

    知識的功用與侷限:

    知識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認識宇宙人生。在它的指引下,人們得以脫離矇昧狀態,能夠比較深入的瞭解和解決生命與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可以說,人類正是因為知識的翅膀擺動,才能夠飛越萬水千山,邁進了文明時代,走到今天。

    但知識及對其的追求,也難免會帶來一些問題。

    首先說,任何知識本身都是有限的,任何人所獲取和掌握的知識,也都是有限的。

    然而,這些限度和界限,是很難明確的,把握不好,特定的知識就會失去其有效性,甚至會起負面作用。更為糟糕的是,不少人根本未能意識到知識(特別是科學)的侷限性問題,而當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們卻不能沉靜下來思考,代之而起的往往是誅心之論,這種狀況顯然是不利於知識的積累,也無益於社會的進步,人們幸福的增進。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對於無涯之知識的偏執渴求,又往往會導致人的異化。埋首故紙堆,皓首窮經,而失卻對鮮活社會人生的興趣之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健康的不健全的。

    [法蘭克福大學,也叫“歌德大學”,全名“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美茵河畔法蘭克福大學)”,為紀念歌德而以之命名的高等學府]

    現代社會過細的專業分工,則使異化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既受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等客觀因素制約,也與對知識的狹隘追求有關。那些除卻專業領域,其他方面完全無知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跟殘疾人沒有什麼兩樣,甚至說這種知識上的殘疾更值得關注和反思。所以,浮士德在心底上認同了靡菲斯托的那句話——理論都是灰色的,只有生命的金樹長青不老。也因為走出了書齋,走向了廣闊的社會人生,浮士德才獲得了新生。

    愛情:

    而愛情,在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與激情的同時,又往往會鼓舞人幹蠢事。格麗琴為了獲得與浮士德足夠長的幽會時光,給母親服下了過量的安眠藥,結果使自己的母親長眠不起。

    愛情與同樣屬於親密關係的親情之衝突,往往把人推向絕境。母親被自己藥死,哥哥被情人殺死,這時的格麗琴接近於崩潰了,這種矛盾與糾結促使她又殺死了自己的孩子,並甘心情願接受宗教的懲罰。這不能不說是愛情的悲劇,而戀愛雙方在接觸的過程中,也常為彼此的分歧而苦惱不已。

    愛情是美酒,醉人,但也常讓人受罪,有時甚至還會讓人淪為罪人。若將愛情作理想,把人生的希冀都放在上面,恐怕到頭來,也難以獲得令人滿意的結局。

    [歌德一生豔遇不斷,情史悠長,16歲到74歲之間的戀情,都有文字記錄。其中《少年維特的煩惱》《少年邁斯特的學習時代》《親和力》和《浮士德》,都是文學化的記錄。這幾部作品,也恰恰成了歌德的經典之作,也是世界性的文學經典。其自傳《詩與真》,對其戀情則有較為平實的介紹。]

    浮士德的愛情,很難談得上是為了追求心靈之愛。他只是為了體驗人生,在慾望的驅使去戀愛,與尋求知己似乎無關。這是他與格麗琴出現分歧,並沒能處理好分歧的重要原因。而這種慾望成分較大的愛情,到底是不是愛情,也值得思考。甚至,到底什麼是愛情,是完美的愛情,都讓人困惑不已。

    愛情,在現實生活中,又往往被摻入了其他的東西。原本純粹的東西,變得雜糅難辨了,因此很多人都改變了對她的看法,成熟了,也失去了生命本有的活力與美,在某種程度上,也就老了,褪卻了生命原本的光澤。這亦是可悲可嘆的。

    政 治:

    政 治呢,它讓人雄心勃勃、幹勁十足,充滿進取精神;也使人異化,甚至把人扭曲成異類,幹些人類所不齒的勾當。無論是當時的德國,還是其他時代的任何一個國度,真正清明的政-治,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況,是否真的存在?對此,我是懷疑的。因此,我很厭惡“盛世”這個詞,總覺得吐出此詞的人要麼是無知,要麼是在撒謊,要麼別有用心地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如果按照中國古人的觀念來評價歌德,那麼,他便是少有的集立德、立言和立功為一體的‘完人’。拿破崙欣賞他,向人讚譽歌德“這才是個人!”然而,天才歌德也是官僚歌德,具有世故乃至庸俗的一面。恩格斯在《詩歌和散文中的德國社會主義》中評價歌德: “在他(指歌德)心中經常進行著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的樞密顧問之間的鬥爭;前者厭惡周圍環境的鄙俗氣,而後者卻不得不對這種鄙俗氣妥協,遷就。”]

    政-治的一大特徵應是交易和妥協,為了達成交易,妥協成了慣例。但有時,那些交易本身就存在問題,更讓人氣憤的是,妥協的結果往往是“慕尼黑協定”——弱勢群體在不在場的情況下被宰割了。我不喜歡政 治的另一原因是,它常會使人變得虛偽做作,違離真誠坦率的好品行。

    那些被稱讚為偉大的人物和事件背後,常隱藏讓人難以置信的東西。於是,我逐漸從一個希望在政 治方面有所作為的人,變為了一個厭惡它的人。可能是因為當初愛政 治太深,現在恨之俞烈,更習慣於關注那些黑暗和不足處,反感一切百靈鳥式的政治讚歌。這種愛與恨,是信仰問題,完全無關個人利益。而《浮士德》則再次激發了我對於它的思考。況且,在中國這個官 本 位的國家,各方面幾乎都無法擺脫政 治的影響,若不能對其進行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問題恐怕是難以深入的。

    藝術:

    關於藝術,其實我瞭解得很有限,我主要藉助自己對於文學和音樂等方面的經驗,來理解《浮士德》的。

    藝術,主要在於求真求美。它透過展現某種深切的和諧,從而完成了對宇宙和生命的揭示與啟迪。藝術仿若前世的鐘鼓,在各種節拍的變奏中,人們的往世的回憶被一一喚醒,在這個過程中,今生得以伸張枝葉,甚至出落的茁壯青蔥。藝術,尤其是音樂和詩歌,對於生命的豐富與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類似於知識,藝術也具有侷限性。

    純粹的藝術,應是無功利的,它在真和美的維度上,具有極大的價值。然而,它與善和愛卻仍具有一定的距離。它不一定排斥善與愛,但畢竟與之不同,所以對於藝術的關注與推崇必須把握住度。藝術的非功利性,也使得它在啟示和教育人們的方面,具有極大的特殊性。不能幻想,某種藝術能夠為迷途中的人們或者社會,提供一種明確直接的答案。因此,歌德並沒有沉浸在他所摯愛的希臘藝術中,而是痛苦果決的告訴自己,也告訴世人,藝術解決不了社會和人生的困惑,理想與信仰當不在此處。

    [歌德還是出色的畫家,一生留下了2700多幅作品,其中,風景畫特別出眾。這本《歌德繪畫》選錄了196幅]

    世人的幸福和自由:

    為人們的幸福和自由而奮鬥,無疑是歌德最為認同的理想,也是最能夠讓主人公心安的追求。這或許是一切與欲實現個人理想者,最好的出路吧。

    個人價值的實現,最後往往以否定狹隘的個人性,才能獲得某種超越與完滿。理想的達成,生命價值的實現,可以視作個人的內在滿足,這種滿足卻無法脫離社會而存在。自絕於社會之外的理想,想必是很難成真的,縱使其能夠化作現實,恐怕也難以安頓好那顆小小的心靈。

    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社會的認同是分不開的。正如尼采所說,連最強大的人也有所恐懼,他們害怕孤立,害怕無人理睬與認同。正是這個原因,查拉圖斯特拉雖然酷愛林泉中的寧靜與沉思,但他還是常要返回人群和城市,同世人分享他的智慧與心得。否則,他可能會瘋掉,而孤獨的作者尼采,卻未能同樣幸運,最後他真的瘋了。

    [楊武能先生譯本《浮士德》,答主讀的第一個譯本,是廣西師大出版社的《楊武能譯文集》中的一部。這個譯本受郭沫若譯本影響較大,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漢譯本。可讀郭氏譯本時,被“小心肝”“小親親”之類的字眼肉麻死了。]

    歌德給出的答案,與蘇東坡在《赤壁賦》裡表達的變與不變的道理相通(事實上,這種觀念和思路,應該可以追述到莊子);也與保爾·柯察金尋找到的生命意義一致。其實,當我們對照幾句古詩,或許也能夠得出類似的結論:

    劉希夷《代悲白頭吟》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句,這裡,花兒們被捆綁在一起,它們的個性都被忽略了,所以人們只看到她們是“相似”的,每年都會有欣欣向榮,都會香消玉殞,大概是沒有悲喜的吧;而人就不一樣了,特別突出他(她)的不同,好像少了一個他(她),這個世界就會怎麼著似的。這裡立足的明顯是人類個體的得失,因此,劉的這首詩充滿傷感和低徊之氣,往往讓人覺得生也何歡,不如歸去也。

    [錢春綺先生的譯本,準備讀,應該不差。]

    《紅樓夢》裡的名詩《葬花吟》、《桃花行》和《秋窗風雨夕》,給人的感覺亦是如此。 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彷彿恰是它們的反證,在與《代悲白頭吟》等詩的比較中,尤為明顯。可以說,《春江花月夜》對宇宙人生的思考無疑更加開闊,有憂思、哀傷,但最終沒有消沉,它是通脫的。因為它立足的是群體的發展——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它也有對宇宙永恆的欣羨,看那大江明月,它們萬古長存,大概不會有消散的那一天吧。但是,它並沒有因此而把人生完全看作過眼煙雲,它把人類看作一個整體,所以他不傷懷,因為人生代代無窮已!

    回到《浮士德》,我們又會震驚地發現,歌德對於為民眾造福的理想,並非給予百分百的肯定。事實上,他仍持懷疑態度,《浮士德》第二部依然被稱作“悲劇”。而且,所謂的為民眾開疆擴土,造福人們的偉業,實際上卻犧牲了人們的幸福(海邊的那一對夫婦)。難道民眾只是抽象的存在嗎?就像某些團體宣稱的那樣,我們都屬於人民群眾,但具體到個人,誰都不能算作人民群眾。所以,個體得不到尊重和保護,被強權肆意掠奪和蹂躪。

    [綠原先生譯本《浮士德》,散文翻譯的,註釋非常詳細。可風雅君痛恨散語翻譯此著,更覺其註釋細大不捐,繁簡失當,嘗試讀過幾回,都沒有讀下去。這個版本,可能是我個人最不喜歡的。不過,對讀詩歌有困難、對西方文化不甚熟悉的朋友,這個版本,可能是極好的。]

    為人們謀福利的偉業,結果卻犧牲了人們的幸福。所謂的天國的允諾,或許僅僅是濫施地獄暴行的遮羞布。或許,允諾天國者並無意實行地獄暴行,但確確實實幹出了不少只有魔鬼們才能勝任的勾當。

    這更值得人們反思。歌德等人反對暴力革命,先讚美,後來轉而批評法國大革命的作為,就不難理解了。現在看來,那些自以為是的批評歌德等人保守者,或許更該反省,因為他們在自覺不自覺地充當暴行的辯護人。

    而浮士德所感受到的幸福與滿足感,本身也只是個幻覺。他以為魔鬼在幫他填海造陸,為人們開發自由生存的國土,事實上卻是,鬼卒們在為他挖掘墳墓。這時,我難以抑制住內心的悲哀。也許,理想本身是很虛妄的。渺小的人類,為何要萌生突破自身超越光陰的慾念呢?所謂的執著與堅持,有時想來是否值得,卻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

    但是人們,至少有那麼一些人,是無法拋卻理想和追求而生的。他們的人生觀念類於紀伯倫——我願追求理想而死,而不願百無聊懶而生!而且一如歌德所說的,生之意義在於散射光芒。相信只有生命的熱情燃燒與釋放,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人生短暫的侷限。死亡的恐懼與悲哀,才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樊修章先生譯本《浮士德》。關注此譯本,因一朋友發了“有為者看定四周,這世界對他幾曾沉默?”這句話,讓我對此譯本產生了興趣。略翻下,稍微有點失望,不過,還有待詳讀。]

    最終,歌德沒有讓浮士德成為魔鬼的俘虜,最後他的靈魂上升到了天國。這是我十分滿意的結局,這種滿意發自內心,也與大腦相連,遠非中國部分作品那些人造的大團圓結局所能比擬。

    當然,《浮士德》引發人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開頭的上帝,最後為何不見了,只是天使和聖母們,難道天國也發生了異變?《浮士德》對於生命理想的追求,大致是在宗教的框架裡展開的,而宗教在個人的生命理想中,又處在何種位置呢?倘若理想真是虛妄的,難道只能以一種宗教情懷來對待她?(全身心地信仰,莫追問莫質疑。)

    浮士德那種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就沒有負面作用嗎?難道生命的故鄉都只在遠方,唯有不斷的還鄉,才能使人們的心靈得到短暫的安頓?……《浮士德》類似於莎劇,警句格言迭出,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常常引起我的深思。但限於篇幅,此處就不再展開了。

    更多人文精彩解讀: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美食題材的電影或劇或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