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君爾爾

    我曾經和你有一樣的感受,比如說工作吧,我心裡已經計劃好了要怎麼做,怎麼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想了很多種方法,但是一到真正去實施的時候,是一天拖一天,一直沒有行動,這一拖,拖了好久,依然沒有去實施。

    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不能再繼續這樣了。做好了計劃就要去行動,不然,這麼長時間一點成長的也沒有,只能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說不定哪一天會被淘汰。我逼著自己開始實施在我腦海裡重複無數次的計劃,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是不可能的,我從計劃的最基礎開始,我先把今天要做的這在紙上,一點點去完成。每天做一點,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做一點。就這樣,我按著自己的計劃步驟繼續著,成果也一天天顯現出來,當你有了一點小成績,就會有無限的熱情去完成它。

    如果心裡想著去做事,卻沒有付出行動,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有逼著自己從基礎開始,一點一點的增加。又或者,你做的事情對你有極具的誘惑力,才會有很大的動力去完成。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有什麼很好的方法去改變,真正的改變的方法是自己。

  • 2 # 無題2376306018378

    內心還是放不下,顧慮和各種原因懶,這是做事的過程,人天生都有懶惰的心裡,不逼自己去做事,那就一生平淡的活下去吧。

  • 3 # 上官恨水

    老話說的好:“眼睛是懶蛋,雙手是好漢。”

    計劃不作是空談。生活工作無小事,哪怕揀起一張紙。人生是無數小事堆積來完成的!

    轉,轉…轉完拉倒。真是“心靈按摩器”。就是沒行動。

    華人善於玩兒嘴。學點東西就想給人講。可別白學。

    躺床上想公司,想管理,想工作,想發財,想輝煌…

    快吃晚飯了,屁股還在床上粘著呢。

    就是沒有自己的一句實話。

    這也是隻說不作!

    作了就有實踐了,就說自己的話了。

    生活好了慣的!

    下飩飯沒著落看你還在那瞎想!

    馬上動腳挖野菜,扒樹皮去。再想就餓死。

    哪有時間想啊?多要一碗是一碗。

    還是慣地!沒有危機感!

  • 4 # 壹文味

    想法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幻想著天馬行空,到頭來卻是這般作弄人:曲終人散皆是夢,繁華落盡一場空,風往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俗話說:“口說身懶動”,偉大的無產階級領袖列寧曾說過“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Don"t be a giant of language, a dwarf of action.”

    1、光有想法,沒有做法。一時頭腦發熱,屁股決定腦袋。沒有詳細行動規劃,如何去一步步去實現。

    2、貴在堅持;

    3、要有約束;

    4、制訂目標不要好高騖遠、寬大求洋;

    5、堅持就是勝利,咬咬牙,忍忍就過去了;

    6、想想“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適當獎勵一下自己,打打雞血;

    7、循序漸進,從“一個億的小目標”開始。

  • 5 # 金猴9876543210

    心裡想著去做,但身體卻不肯付出行動和代價,這是人之常態,也是絕大多數人難以改變的陋習和惰性。可以說,只想不做或者只說不做,是很多普通人的通病,有了計劃或者想法後,能否立馬去做,是能人與一般人之間的區別,也是最後成功與否的關建所在。

  • 6 # 六月思諾

    在這之前,我也經常這樣,想著去做,想了一天,到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也沒有去做

    然後睡覺的時候就覺得愧疚,愧疚歸愧疚,睡覺還是要做的。

    於是第二天重複著這樣的事,一天又一天的重複著,慢慢地變成了習慣,再也不行動了

    要改變這種情況,開始的時候真的很難。除非你真的下定決心去做

    有時候下定決心去做,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到,還得有強大的意志力

    我現在,基本上想去做的事,身體都會做出相同的迴應。

    也就是說,我想去做的話,身體就會做出行動。

    那我是怎麼改變的呢?

    ①有目標。

    以前的時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根本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所以心裡經常是想這想那的,卻不想去行動,到最後,事想了一大堆,活也一點都沒做

    ②要有執行力

    不逼自己一把,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幹成什麼。要有執行力的意思是,立馬去做。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頭腦發出了訊號,身體必須做出迴應。

    比如,大腦發出了要去跑步的訊號,立馬去行動。立馬穿好衣服鞋子出去,至於跑不跑步就先不管,做了樣子出來,身體有了反應,下一次再做的時候就不難了

    有時候一個人做事覺得有點沒意思,又或者感到有點孤單難受。如果有伴的話,並且這個夥伴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幫助自己,自己也能順利完成。

    比如,同宿舍的幾個人都在看書,你看書的機率也會變大。假如,同宿舍的人在看電影,你看電影的機率也會變大

  • 7 # 牛魔王愛寫作

    心裡想著去做事,可身體卻不付出行動,怎樣能改變?

    第一、懶惰讓我遲遲動不了身

    我是從今年開始決定堅持每天寫作。拋開寫作的動機不說,寫作這件事情對我來說,真的難度不小。在那之前,我並沒有堅持過每日寫作,而且也已經多年不看任何書籍,就算寫也不知道寫什麼。

    而工作多年之後,日益趨於穩定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我的意志。在看似穩定的生活中,我變得不願意主動去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覺得生活、工作只要有規律地按照目前的軌跡執行下去就行了。

    要堅持每天寫作,就必須打破一些自己的生活習慣,我正是因為不願意改變之前的習慣,所以導致在堅持寫作的半年多中一直寫寫停停。

    第二、恐懼讓我多次半途而廢

    在好不容易開始寫下第一篇文章之後,我發現除了懶惰之外,害怕別人看到我寫的文章,也是一個伴隨了我很久的心態。

    記得我在開始寫作之初,經常會在看到網路上的好文章時,發出一聲聲驚歎和羨慕。而很多時候,我也忍不住拿自己的文章跟別人比較,然後就發現自己寫得一塌糊塗。

    那個時候,我不敢把自己寫的文章給家人和身邊的親友們看,也不敢上傳到網上,心裡想著會貽笑大方。

    而總是這樣想的我,有一段時間寫得很辛苦,覺得自己寫得差,慢慢地就越來越不想寫。以致於好幾次我都停止了日更,還給自己心理安慰說,等看多一點書,見識多了,再寫一些真正好的文章。

    第三、拖延症發作也是元兇之一

    比起上面兩個原因,拖延症這一點是最最直觀,能夠讓我察覺到自己遲遲都不願意行動的因素。

    在長達半年的堅持寫作中,我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

    “要不今天就不寫了吧,反正停一天也沒所謂?”

    “今天難得週末休息,天氣這麼好,出去玩一天再說。”

    “今晚要加班,感覺很累了,還是先停一個晚上吧。”

    諸如上面這樣的想法,我總是會給自己找藉口,然後安慰自己一天不寫沒關係,後補就可以了。可每每這樣想的時候,我不但沒有在第二天完成前一天的寫作,還不斷地一天拖過一天,到後面就越堆越多,越來越不想寫。

    第四、後來,我是怎麼改變,並堅持到今天養成每天寫一寫的習慣的?

    當我發現自己並沒有好好地把堅持寫作這件事做下去,我好好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做法:

    我是不是真的想養成寫作的習慣?

    為了寫作,我是否真的能夠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

    怎麼做才能更好地擺脫現在的困境?

    為了讓自己真正養成寫作習慣,我重新給自己進行了一系列的“寫作養成計劃”。

    把寫作的時間統一安排在早晨

    不得不說,這個改變對我堅持寫作,功不可沒。我不給自己找過多借口,透過前期設定多個收集鬧鐘、提醒家人監督我叫我起床等多個方式,我從一個習慣性熬夜的人變成現在每天提前一小時起床的人,在工作之前先花半個小時時間進行寫作。

    剛開始的時候,會有點辛苦,我甚至想過放棄。但是一想到自己之前付出了那麼多努力,要是再不堅持說不定就再也撿不起來了,所以我咬牙堅持。

    應該說這是有效的,在持續了一個月的早起後,我的生理心理狀況似乎都適應了這個改變,我早起的時間越來越早,我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寫作時間。

    把寫作的目標拆分成多個小指標

    我仔細思考了為什麼自己沒有辦法一直堅持寫作這件事,後來發現我每次總是要求自己完成一篇達到固定字數並有質量的文章。

    可對於一個剛剛開始練習寫作的人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很多時候我不僅因為素材和文筆表達的緣故寫不出好文章,而且在字數和完成時間上也耗費許多精力。

    於是我改變了策略,要求自己每天早上最多隻寫半到一個小時,而且不做數字要求,只求順暢地寫出來就好。

    有時候,我還甚至不要求自己一定要一次性寫完一篇文章,我可以只想寫一個片段的時候,就只寫一個片段,其他的第二天繼續就好。

    不得不說,這種將目標拆分細化的練習是有效的。雖然一開始我寫得不多也不好,但隨著一天天的鍛鍊,我現在已經可以在一天早上的20分鐘內輸出1000字以上的內容,而且表達也不像之前那般囉嗦冗長,比較簡潔凝練了。

    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獲取更多的能量

    之前我總是害怕自己寫得不好被人笑話,寫的時候也是藏著掖著不敢被家裡人知道,導致我也寫得很累。

    後來我看了一些相關的寫作書籍,也諮詢過一些寫作的高手,這些經歷讓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從寫作新手變成寫作達人的,我現在寫得不好不代表我一直寫不好。

    所以我勇敢地把自己寫的東西發到網路上,也告訴家人我正在建立寫作的習慣,希望他們能夠幫助我並監督我。

    應該說這樣做是有用的。當我把文章釋出到網上的時候,我發現其實並沒有很多人在乎我寫得好不好,相反,很多親友都鼓勵我多多寫,寫得久了肯定會慢慢變好的。

    結語:之所以囉囉嗦嗦寫了這麼多,我是想表達一點:當你真的發自心底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自覺地去尋求方法、途徑,在這個過程中,也許不是一帆風順,但只要你積極地去行動起來,善於總結,及時調整,一定可以得到改變。

    最後,希望題主有所啟發。

  • 8 # 慢成長小方法

    我也經常有這種情況,尤其是一件事情越緊急,越不想去做。

    歸結起來,大概有這幾個原因:

    01 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為什麼我們明知道鬼屋裡的“鬼”是人扮的,還是會害怕呢?

    除了鬼屋裡那種恐怖的氛圍和音樂,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鬼”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

    因為它是未知的,所以我們會感到害怕。

    開始做一件事之前也是這樣,我們不知道這件事難度係數有多大,我們會面臨怎樣的挑戰,這種未知的恐懼感,讓我們本能的想要逃避。

    但是心理上我們又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不能逃避,這就造成了“心裡想去做,身體上卻不想行動”的情況。

    02 完美主義,成了攔路虎

    大多數人都是上進的,做一件事情都想做到最好。但問題是,很難有人一開始就做到完美。

    就拿寫作來說,連經驗十分豐富的作家,都覺得自己初稿是“一坨狗屎”,更別說我們寫作小白了。

    所以,你想一次性就把一件事做完美,只會讓你無盡的拖延。

    03 高估自己的速度和效率

    上學的時候,有些人會花個五六天時間,一次性把暑假作業做完,但更多人是覺得,自己在開學前可以一次性做完。

    所以前面玩的很嗨,到開學十來天的時候,就開始擔心假期作業,但這時候仍然不想開始,於是膽戰心驚的玩。但最後一晚上,熬個大半夜拼命的趕。

    工作了也是一樣,以為自己可以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於是前面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去做,屬於那種“心裡覺得應該做,但手卻還想打把吃雞”的情況,要交差了著急了。

    那麼怎麼辦呢?我是這樣做的。

    01 把大問題切成小塊兒,變成看得見的目標

    問題太大無從下手,從而拖延,可以把一個大目標劃分成小任務,一點一點的去“啃”,這樣未知的事物變成清晰可見的目標,就不會恐懼了。

    比如你今天要寫一篇文章,這個任務很大,你可以把它變成:

    收集素材30分鐘。

    寫初稿1小時。

    改稿30分鐘。

    檢查5分鐘。

    這樣就清晰明瞭,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去做就行了。

    02 完美主義的人,試著“先完成,再完美”

    想一次性做的完美,心理壓力太大了,那麼可以暗示自己,先把它做完,無論做的怎麼樣,做完了你就成功了。

    做完之後,再想辦法完善。

    03 明知道自己會高估自己,那就一開始,就給自己定目標,把你之前高估了自己,導致不好的後果寫下來貼在看得到的地方,用以警示自己。

    比如沒完成假期作業,沒有按時交稿被批評等等。

    也可以告訴自己在某個時間段完成任務,給自己一個獎勵。

    辦法很多,能讓自己按時完成任務的都是好辦法。

  • 9 # 想做一個詩人

    懶。行動的矮子,言語的巨人。每次心裡想著改變很多事,但只是說說而已,為了滿足自己假裝努力的心。你看,今天天氣多好,去行動吧,去做點什麼,改變自己

  • 10 # 風遮住了眼

    強制性的去執行,無論有多困難,心理上一定要強制自己。幾次以後就會習慣按計劃走

  • 11 # 依東802

    人要做事有幾種因素:一,習慣,每天都做的事,不要太多的思考動手行動就行了。二,受人指揮,聽人訓令,也不要思考,也不用憂鬱。只要聽懂對方的意思是什麼,照著辦好就行。三,緊急要辦的事,不容你多想,也不允許你憂慮,而且是你做過的事,你必須馬上做,所以你很快進入狀態,行動起來。四,別人請你幫忙的事,這事你會做,不用多想,動手做就是了。五,是你的任務,是你的工作,有一定的困難,你必須想辦法去完成,你有責任就得馬上行動。等等都是不會拖拉太久,也不容你偷懶。題目是心裡想做的事,只是一種計劃,這計劃還沒有下定決心,或還差點條件,還有些憂鬱,而且可以緩一緩,所以會一拖再拖。這是很正常。一旦你的計劃投入行動,不管成敗如何,都會一發不可收拾,就成了一種興趣。這沒有什麼怎麼辦,只是一種決心而已。

  • 12 # 楊永湘203

    心想去做,身卻不動,怎樣改變。

    心想去做,是因為心中明白,應該去做,是種理智。

    身卻不動,是肢體的懶惰,每個人都有這種天生的特性,這種懶惰支配了思維的時候,人就自然不動。

    怎樣改變。每當必須得動而不願動的時候,不讓自己舒心地享受不動,時刻用理智去告誡懶惰思維,使懶惰思維不能如意舒心地享受,而不得不動,就如大人在督促小孩,不情願也得動。

  • 13 # 小小QQ66

    為什麼心裡想去做,行不出來,要肯負出,人心靈有二個律,……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因為不服…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強迫自己…要靠自己努力…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 14 # 喜歡文學熱愛生活

    想歸想,就跟做了個夢!等等不著急,今天拖明天拖,把事情拖到沒有興趣了,就放棄了。人是逼出來的,沒到走頭無路,他是不會有所行動的。

  • 15 # 7546817q67042郭德柱

    思想和行動不統一,說的多做的少,計劃多行動少,這是一般人經常迂到的通病。看起來這是個習慣,實際上這是一個人能否實現人生目標的關鍵。解決這個問題看起來容易,實際做起來很難很難。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和脫胎換骨的勇氣,是很難改變的。

    一是,計劃和行動要切合實際,要量力而行。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的再多,也只能一件件去完成,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做事,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暫時做不到的事,不要免強去做,做一件事,就要看到效果。

    二是,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事,儘量不想,更不要老掛在咀上,分散你的精力,要集中精力去完成必須完成的當天工作。

    三是,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只有想法沒有行動措施,要提出工作任務,就要有完成任多的思想準備,想盡千方百計去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決不給今天畄下遺憾。

    四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控能力,千萬不要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要樹立堅持以恆的決心和毅力,這是改變光說不做的最好良方。懶惰的思維比行動思維更可怕,。要解決這類問題只有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否則,你將一事天成。凡是事業有成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雷歷風行,說到做到,那些拖延了事,懶情成性,缺乏堅強毅力的人是沒有任何出入的。

  • 16 # 古蓮情

    謝邀請!佛教有句名言~理事一如。“理"可理解為~道理或理論;這裡的“事"是動詞,指的是~人的一切行為活動;“一如”即一樣的或一體的,是沒有分別的。理即事,事即理,平日的修行也是在練就這種能力。可我們凡人是~理是理,做事是做事,往往是分離的,如同兩條平行線,只有在不得不做某種事的時候,才勉強合二為一,很是被動,這就是“凡"與“聖”的差距。

    在現實生活中,想的和做的之所以不能統一,是因為自己的稟性或習性的力量大於心性的力量而導致的,這也是平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義之所在。當不知不覺積習成性的時候,這股強大的力量是我們凡人很難戰勝的。如人人都知道吸菸對人體的重大危害,有人就是戒不了,難道他們就不珍惜生命嗎?顯然不是。“為什麼心裡想著去做事,但是身體卻不付行動",也是因為平日每當遇到要辦的事時,往往是遷就了自己的惰性而形成的逆反力量所致。

    身為凡夫俗子,或多或少都有“奴性”,也是人之常情。要想改變“知行”不能合一這種狀態,除了強行自己以外,平日必須從生活細節小事入手,培養自己的習慣。如能練就事事心到手到,何愁不能改變呢?

  • 17 # 靜心別苑

    首先,列計劃要留出一定的空白時間,不適合安排得太滿。量力而行。

    然後就是,心裡想的事情,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嗎?如果是必須要做的,那麼是什麼阻礙了自己不去行動?僅僅是懶嗎?

    還是要先問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能做到什麼,先在要做的事情中做好取捨,安排好優先順序,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啥都想做。

    身體是很誠實的,可能有些事情,你以為自己必須要做,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重要。

    所以,不必勉強自己,也不必責怪自己。

    先想好當下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列計劃,逐步採取行動。

  • 18 # 輕煙悅讀

    想到卻做不到,其實不必過於自責。這跟人類的大腦有關係。

    一、三重大腦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人類的大腦。人之所以能成為這個星球上最高等的生物,跟我們有一個智慧的大腦分不開。進化到現在,大腦共有三重: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本能腦:源於爬行動物時代,主管本能。處於最底層,結構簡單,只有一個原始的反射模組,可以讓爬行動物對環境快速做出本能反應,比如遇到危險就戰鬥或者逃跑、遇到獵物就捕食、遇到心儀的物件就去追求等。完全是一種本能反應,沒有情感也沒有理智。

    情緒腦:源於哺乳動物時代,主管情緒。處於中間。有了情緒的加持,人類就能在惡劣的環境中趨利避害,大大提升生存優勢。比如恐懼情緒可以讓自己遠離危險、興奮情緒可以讓自己專注捕獵、愉悅情緒可以增強跟同伴之間的親密度、傷心情緒會引來同情和關愛。

    理智腦:源於靈長動物時代,主管認知。處於最上層。理智腦是人類獨有的,直到250萬年前,人類從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在大腦的前額皮層區域進化出了“新皮層”。這個“新皮層”讓我們產生語言、創造藝術、發展科技和建立文明,從此人類居於萬物之首。會思考是人類高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生存優勢。

    這三重大腦,直到今天依然在我們的身上存在。理智腦是最高階的,但比起本能腦和情緒腦,它的力量是很微弱的。

    打個比方的話,本能腦有100歲,情緒腦打個是50歲,而理智腦才相當於1歲左右。所以理智腦想要打敗本能和情緒是挺難的。這就是為啥你能想到卻做不到的根本原因。理智腦說去做事,而本能腦卻想著玩遊戲、情緒腦認為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幹活,2比1,理智腦的失敗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想要改變自己,就得去克服這種天性。讓理智腦變強大,驅使本能腦和情緒腦幹活。不是對抗,而是相互配合,利用各自的優勢去組合。

    讓理智腦變強大,下面有幾個小技巧你可以試試

    第一:確立清晰的行動目標。

    設定目標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就是具體、可衡量、可達到、相關性、時間明確。比如說你想賺錢,你在設定目標時不能說我要賺錢就完事,而是寫清楚我今年在年底之前要賺到多少錢,其次看看這個目標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再次思考這個目標是否跟其你的人生大方向有關係,最後給這個目標定一個截止時間。最好把目標落在紙上,時時回顧和提醒自己,不斷修正和調整。

    第二:提升認知刻意練習

    有了清晰的目標,還得有相關的技能加持。學習技能的過程中,必須有大量的刻意練習。“知道卻做不到”就是忽略了這一點。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遇到困難是正常的,當你練習的量足夠大時,大腦中新的神經元通路才會建立連線,形成強關聯。

    第三:運用反饋機制堅持下去養成習慣

    一個人走路是很辛苦的,一群人同行相互鼓勵則會容易得多。當你堅持不下去或者遇到平臺期的時候,不妨尋找同路人,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師長,他們的鼓勵和批評都是你前進的巨大推手。成功的喜悅會讓你慢慢進入正向迴圈,養成習慣後大腦再去做這件事的時候,會進入“自動駕駛模式”,不再需要辛苦的理智來維持。這時候,你的改變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理智腦就相當於一個領導,不去幹力氣活,本能腦和情緒腦是打工者。理智腦找好方向後就讓本能腦放開手去幹,情緒腦在旁邊鼓勁。這樣三個配合起來,大腦的效率就會是驚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差額髮票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