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幾年前買過一本書,比A4要大一些,挺厚的,寫的是很多名家學者對美食的雜文隨筆的合集,名字應該是叫什麼舌尖上的味道之類的,有點記不清了,在網上也搜不到,誰知道是什麼書?
8
回覆列表
  • 1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養氣學說的形成,與華人對自身小宇宙的認識有關。華人將人的身體和自然都看作一個生命體,一個在氣化世界中生生不已、迴圈往復的世界。人的生命體是一個小宇宙,它是天地大宇宙的縮影。如漢代的象數哲學將人的肉體構成和四時、二十四節氣、日月的更替等聯絡起來,《黃帝內經》將人的生命體變化納入到宇宙變化的節奏之中,強調人的生命體與外在宇宙的深刻聯絡性。

    華人認為,人的生命體本身也是一個整體,在這裡沒有一個靈與肉分開的世界,生命體內部就是一個自足的迴圈系統。《淮南子》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這是華人對自身生命認識的重要表述。這裡所說的“生之舍”、“生之充”、“生之制”的“生”,指的是人的生命。人的身體是一個“生”,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萬物有生,人的身體也是一個“生”,人之生與天地之生浮蕩於一整體之中。在人這個生命體中,“形”,指外在形體構成,是生命的宅宇,故曰“舍”;人身體內部的氣血流動,是鼓盪生命的動力,故曰“充”;人的心神,是人生命的主宰,故曰“制”。神、氣、形構成了人的生命整體。與西方哲學將人的身體分成靈與肉不同的是,中國哲學強調生命的整體性,它在靈與肉之外,又加上“氣”,“氣”既不單純屬於精神性因素,又不單純屬於自然生理性因素,它是保持內在生命體運動的統合體,是生命整體性構成的關鍵性因素。它與精神性和生理二因素均有關。從生理性因素看,人之生,氣之聚也,人之血氣是生命存在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形無以立,神無以成。血氣就是生機。從精神性因素看,人的精神活動,乃順氣而行,不僅人有生命才能有神的活動,同時,人的精神活動也是氣的執行。中國哲學對人生命整體性的認識,和氣是分不開的。這是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根本差異之一。

    當然,中國哲學並不因強調氣而忽視了人的“神”的作用,“神”永遠是人這個生命體的主宰。《淮南子》所謂“神者,生之制也”,就強調神的絕對主宰作用。《淮南子》的這一觀點與孟子是一致的。孟子說:“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勿暴其氣。”孟子的“志”與《淮南子》所說的“神”有相近的內涵。這裡的志、神,並非指意志和知識,而泛指人的精神性因素。在孟子的表述中,志乃是人的心之所之,即意向所指,屬於人的精神生命。氣指構成生命體的物質材料,它活動於整個有機體中。從志的發動看,無氣則人無由得生,志也無以得行。從人的存在狀態看,無氣,志缺少依憑,就會衰竭凝滯。氣是志所以存、所由來的前提。而志高於氣,志統帥氣,統帥人的整體生命。

    當然,神、志不僅高於氣、形,而且還是決定人之為人的根本性因素。血氣是生命體的基礎,但也是一種干擾生命體的對抗性力量。人有血氣,即有慾望,有慾望,則求釋放。晏子的“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著名錶述,就是就血氣所引起的慾望而言的。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所以血氣需要導之以順,才能將其變成生命體的有效力量。否則,人因血氣而活,也可能因血氣降而為禽獸。血氣需要“治”,需要“理”,《韓非子》說“民少欲,則血氣治而舉動理”,要以合於秩序的方式來治理人的血氣,晏子說要“治血氣”,荀子說要“治氣養心”,等等。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的神、志才是生命體的主宰,是生命的控制性因素。人的神、志是提升人到真正“人”的層次的導引性力量。儒家強調道德力量,而道家強調一種發自生命之性的超越精神,法家則從外在的強制性力量方面談制約。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這曾經是先秦兩漢哲學討論的重要問題。動物也有形和氣,動物是不是有神和志呢?《禮記》上說:“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知愛其類。”鳥獸失其群,喪其偶,也有本能的愛慾。但鳥獸這樣的“知”充其量只能算是本能,不是一種理性的反思力量,沒有提升生命的導引性力量,沒有神、志。所以《禮記》接著說:“故有血氣之屬者,莫知於人,故人於其親也,至死不窮。”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在於人可以神、志去“治”血氣,使其合於“序”、合於“理”,將人從自然生命上升到精神生命,克服血氣和精神的分離。

    〈元〉柯九思 竹

    其外剛,其中空,

    可以立,可以風,

    吾與爾從容。

    亞里士多德有靈魂等級的理論,植物有生長靈魂,動物除此之外,還有動物性的感受性靈魂,而人除了上述兩種靈魂之外,還具有理性的靈魂,人是理性的動物。西方哲學在很長時間裡,都將理性的反思功能作為人區別於動物的關鍵性因素。但華人卻有不同的看法。不是理性的反思力量,而是內在的性靈脩養,才是使人脫離動物性、臻於生命圓融的途徑。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人獨有的特徵,不在於理性的能力,而在於其所具有的正義感。“義”不是理性的功夫,而是提升性靈的道德力量。道家哲學認為這種所謂道德提升力量不可靠,它強調一種妙悟的智慧,即透過“黜聰明、墮肢體”而回歸於自然本性。但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強調內在修養的重要性。人人可以成堯舜,但人人也可以變動物。自上而言,人可以成堯舜,此就其可能性而言,並非必然,人要成聖哲,必須靠養。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如不選趨於聖哲之路,生命就可能墜落。

    中國哲學強調,人的生命是一個統合體,人的精神活動離不開血氣的支援,即精神生命不能脫離生理生命。情感、意志等心靈的活動都與人的血氣密切相關。這是華人思維中非常獨特的思路。漢字中表現人心理活動的字多以“心”為意符,思維是大腦的屬性,但華人卻認為思維離不開“心”,心為五臟之主,即離不開人的肉體生命。漢字的“思”由“滷”(頭顱,指大腦)和“心”兩部分所組成,是大腦和人的血氣共同完成的。“思”表示人的記憶、知覺、思考等思維方面的內容。現代心理學早已證明,思維是大腦的屬性,人的心臟乃內部器官中的重要部門,但它與思維無關。為什麼華人認為人的思維是由大腦和心臟共同發出的?錢穆先生說:“華人言學術主其和合會通處,西方人言學多言其分別隔離處,如言心,西方人指人身胸部,主血液流行之心房言。頭部之腦,則主知覺與記憶。華人言心,則既不在胸部,亦不在頭部,乃指全身生活之和合會通處,乃一抽象名詞。”〔1〕

    錢先生此言的確道出了中西對待思維問題的根本差異,但亦似有未核確處。華人言心,並未完全將其作為思維工具,很早就認識到了心乃五臟之一,為五臟之首,《黃帝內經》雲:“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淮南子》也說:“夫心者,五臟之主也,所以制使四肢,流行血氣。”心是生命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華人正是在認識到心為五臟之主的同時,將心歸於思維之主要部門的。這一認識在西周時就已出現,甲骨文中只有心的象形字,而心部字極少。而到了金文,心部字大增,這反映了人的思維認知的發展,與思維有關的字不歸於腦,而歸於心,如忠、德、志、恕、慈、忘、念、息等。橫亙於這一語言現象背後的是,當時人們實際上具有這樣的思想:心既是制使四肢、流行血氣的重要器官,是維持人的自然生命的根本,又是人的情感、理智、直覺、記憶等所發之處所,也就是說,心是自然和精神生命的融合。如在《淮南子》中,既認為心為五臟之首,是一自然器官,是形成自然生命關鍵性構件,同時,又認為:“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寶也。”心又屬於人的精神生命。也就是說,心既是形,又可屬於神。從內氣運轉、血氣暢通的角度看,心是形;從心可以上升為神的最高形式看,心又是神。

    它突出表明,華人眼中的自身小宇宙,是以自然生命為基礎的生命統一體,一個類通於外在大宇宙的生命統合世界。作為自然生命的外在形體構成(形)、內在氣化執行(氣)和作為精神生命的神不可分割,任何離開這個生命整體的分割方式都會撕裂這個密合的整體,都是對生命的破壞。故人的自然生命不能脫離神,人的精神性活動又是由人的生命整體發出的。這樣的思路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

    中國哲學的中心不在於向外的知識探求,而在內在生命宇宙的建立。我們面對外在世界時,不是以理性去把握、控制這個世界,而是以生命去契合這個世界;我們在一體的氣中浮蕩,以生命去迴應這個世界。中國哲學和美學中出現的心物感應說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易傳》的“同類相感,同氣相求”說,《樂記》的“萬物之理,各以類相動”、“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的觀點,《黃帝內經》中關於人的小宇宙和外在大宇宙相應和的思想,《文心雕龍》關於人的小宇宙和大宇宙之間有同樣的“生命節律”的論述〔2〕,等等。這樣的思想認為,宇宙是一個互相感動的世界,“感之時義大矣哉”。正因此,在神的導引下的人的小宇宙的和融,不僅是生命體存在的基礎,也是融人到這龐大的宇宙氣場的基礎,更重要的是提升生命、超越卑微、走向生命圓融的基礎。中國哲學重視“養”的思想正落腳於此。

    〈清〉金農 梅

    一枝古梅,蘊藏藝術家雅淨堅貞的靈想。

    中國哲學的關鍵詞是生命,關心的是生命的“養”,“養”得一片和融的心靈,就是生命的超越活動。中國哲學的主導傾向是,人不是一種理性動物,而是一種生命動物,是一種秉血氣之性的動物,血氣是人之性。所以,華人並不強調透過理性去征服世界,而是強調透過生命(氣)去體驗世界。惟有“養”,才能創造一個圓融的體驗主體,克服人與外在宇宙的不相融的因素,達到大小宇宙融合的大和諧。劉勰在論養氣時說:“氣以實志,志以定言。”“言”是人的文化創造,文化創造需由“志”來完成,志是人心理的總成,無“志”則無“言”。“志”並非是知識積累而得,而是來自於“氣”——人的內在生命的支撐力量,調暢的、澄澈的生命世界,才會有充盈之志,而一腔幽暗的衝動,則會消弭人的精神生命的深度。水靜而明,火靜而朗,點亮了生命之燈,才能照徹無邊法界。人的思維活動不能脫離自然生命基礎,思維是在血氣暢通、通體融洽的基礎上發出,心理建立在生理之上,生理制約著心理發展,心理為生理的淨化和昇華,思維乃生命的需求。

  • 2 # 石頭人阿珮

    《知堂談吃》,周作人作品。他對美食信手拈來,毫不誇張,美食只是他的感受吧。燒餅,四川叫鍋盔,鍋魁說法,他一筆帶而過,鍋塊。

  • 3 # 兮兒26526339

    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總與吃分不開。

    吃,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我注意過,我們其實是以吃肉食為生的。西方菜蔬的引進,加之環境的適宜,才有了中華兒女的各地美食。

    母親常嘆,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其中就有發明洋芋的人。它普通,確養育了千,億之人。沒有洋芋,不知餓死了多少人呢。

    我又不是學者,專一一項。看的書多了,方知,各色的蔬菜都是外來貨。華人在別於外來,故用洋字來分。

    我們現在強大了,這得感謝黨。中國地大物博,地域不同,物產不同,飲食和習俗自不相同了。

    無論南北,東西,我們都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只要自身快樂,什麼南米北面,都是笑談。

    只所以懷念南米北面,是一種地域的深深情懷。是一種鄉戀,是一種習慣。

    就寫到這吧,下次又談。

  • 4 # 櫻桃書院

    下面介紹這幾步關於吃的散文。有興趣可以讀一讀。

    《汪曾祺談吃》

    這本書記錄了汪曾祺38篇散文。

    談吃不能就吃論吃,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圍,以生花妙筆向讀者呈上一道道有色有味的美食。

    不過是一道日常小吃,卻承載了幾千年的文化風情,又調和了製作者的心意,還有汪先生與家人朋友的回憶。

    汪曾祺的語言拆開來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別有一種韻味。

    《無非求碗熱湯喝》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知名作者張佳瑋暖心美食隨筆。從家常食話,到零食小點;從應景吃食,到各地風物,從文化掌故,到童話臆想……引經據典,深入淺出。有吃,有文化,有故事;關於吃,吃什麼,怎麼吃;更關於吃的心情,陪你吃的人,你吃的時候想著你和你想著的人……

    《雅舍談吃》

    梁實秋先生是公認的話語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師之一。

    關於讀《雅舍談吃》的忠告:欲讀此書時,手邊必須得有吃食。

    梁先生筆下的食物著實令人口齒生津,饞涎欲滴,很普通的食材在他那裡都變成了美食。想起我平日裡,若饞癮犯了,一時沒吃上的東西能唸叨好幾天,最是難熬,直至吃上了,滿足了為止。正應了梁先生那句“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

    《隨園食單》

    清代大學者袁枚在治學之餘對飲食文化也情有獨鍾。由於他在詩士林的聲望與地位,使得他 常常成為各地門生故舊,社會名流宴請的物件。

    而他每次遇上美味佳餚都要讓自己的家廚向 主人的廚師學習烹飪之法,以至四十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珍貴的食譜,於是就有了這本《隨園食單》

    如果你是文藝青年,那強烈推薦這本書!袁枚到底是個狂放不羈、風流倜儻的江南才子,——所以人家能寫出“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的句子,還帶著“錢塘蘇小是鄉親”的印章到處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ord中如何為目錄新增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