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樂

    如何透過氣泡來鑑定新老瓷器

    有氣泡的瓷器是:青花瓷、、青瓷、鬥彩、、等等,一句話,凡是釉下彩瓷器,都是有氣泡的。

    絕對沒有氣泡的瓷器是:高古陶、粉彩瓷、五彩瓷、琺琅彩、一句話,凡是釉上彩瓷器,都是沒有氣泡的。

    從釉光鑑別新老瓷器

    瓷器釉光產生的原理及自然變化現象分析:瓷器經過燒製以後,它的釉面有二層光波,釉表面有一層明亮的表光,也稱為“浮光、火光、賊光”,釉層內部有一層密集內含的內光。

    隨著年代的延長,釉中的各種礦物質在接受自然界當中物理、化學的作用下,逐年的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強度也逐年的減弱,釉層開始老化變舊,釉面開始逐漸的熟舊溫潤。

    不同歷史年代瓷器釉光變化識讀表述:1、現代新燒製的瓷器:釉面新亮,表光放射出來的光束長度、明亮耀眼強度、遊離的程度。2、民國至清末時期的瓷器:釉面初見熟舊,表光放射、明亮耀眼遊離等程度都微見減弱。3、南宋瓷器。4、唐代晚、中期瓷器。5、東漢時期瓷器等。

    判斷瓷器新舊看胎質

    判斷依據。任何事物都有內在規律,收藏也一樣。就瓷器本身來說,傳世品不能說沒有,但真是鳳毛麟角。因為與任何器物相碰,首先破碎的必是瓷器無疑。

    觀察角度。元明清三朝燒造的瓷器,除器物外表製作精細程度不同外,在器物的內在因素上也有很大差別:元代瓷器大都製作粗曠,器底和器內絕大多數為裸胎。

    衡量標準。由於經濟利益驅使,現在仿品贗品比比皆是。在現代瓷器的海洋中要淘到自己收藏的器物,就要掌握一套科學有效的鑑別方法:首先要看器物胎質的老化程度,老化程度越高。

    最後是要正確認識胎土老化程度在瓷器判斷中的比重。就收藏瓷器而言,觀察它的胎質的老化程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俗話說,底對就對一半。也就是說,器物的胎底看對了,你收藏的瓷器真品在鑑定中就發揮了一半的作用。

  • 2 # 以瓷惠友

    新老瓷器最簡單鑑定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用100倍以上的放大鏡看釉面裡的氣泡,新瓷器由於是用電或天然氣直接燒製,升溫很快,而且溫度恆定持久,溫度起伏波動不大,所以釉內氣泡都如痱子一般細小緻密,而且沒有任何老化衰變的跡象可尋;而老瓷器(一般指民國早期和晚清及其以前的瓷器)由於用煤或劈柴作燃料,燒造過程中需要多次新增燃料維繫火力,所以溫度升降曲線非常明顯,氣泡相對個體較大,氣泡間的距離也相對很多,並且會有一些氣泡開始發黃、發黑衰變變色,年代越久遠,氣泡衰變的程度會越厲害、越強烈、越眾多。此係微觀衰變觀測檢驗鑑定法,相對科學可靠而可信,而且簡便易行,直觀易辨。

    第二種方法是釉面手感鑑定法。凡是新的瓷器,無論如何做舊,手感都是澀滯粘重的,跟用手摸玻璃的感覺差不多,如果用手快速搓動釉面甚至會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老的瓷器(一般指民國早期和晚清及其以前的瓷器)由於多年暴露在空氣中與各種細微物質接觸吸納等多重複雜原因使得釉面溫潤爽滑,如嬰兒肌膚一般細膩滋潤絲滑,令人愛不釋手、神魂皆醉。

    由於手感會因人而異,而且手感也難以具體量化更不能資料化、直觀化,所以一般只做鑑定的參考因素考慮和使用。

    第三種方法是胎體、胎質、胎色感官判定法。有人認為現代科技無所不能,要胎質的細膩度現在很容易,要哪種細度有哪種細度,其實這只是一部分人的無知妄想而已。古瓷制泥過程看似原始、粗糙、簡單,但實含天地至理,所以老瓷器的胎體從裡到外都透出一種硬朗、飽滿、瑩潤 的之感,胎質細膩、肥潤有若凝脂,胎色多樣,但色澤之油潤爽利則為異中之同,總之老瓷器胎體胎質胎色所呈現出來的細度、硬度、潤度、爽利度是獨特、豐富而又不可複製的。

    反觀所有新瓷器,其胎體、胎質和胎色,肉眼看起來外行人也許難以分辨,內行人一眼可分;如果鏡下觀察那就易如反掌、有目共睹、一目瞭然了,一言以蔽之:沒有可比性!

    當然,如若遇到以古法制瓷的高仿或遇到古瓷中的非精品,這種方法也會有疑惑難解之處,故此法也僅做參考之法來用。如果三法結合,則勝算極大。

    上幾件藏品圖,專餉瓷友。不喜勿噴,不懂勿評!

  • 3 # 人生探索與收藏指南

    中國古陶瓷歷經幾千年的歷史,在瓷器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窯口多,品種多。歷朝歷代的效仿,窯口之間的效仿都是有的,因此作為如何可以鑑別出準確的窯口和產地是不容易的。所以要反覆的訓練和對比才行。如果能做到以其主要特點進行鑑別就更好。在鑑別古瓷中要掌握全面而又要知其特點,在甄別和對比中得到鍛鍊。

    透明釉六種的外觀

    透明乳濁顏色釉,結晶無光裂紋釉。

    註解

    六種釉型別名稱: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結晶釉、無光釉、裂紋釉。由於早期沒有這麼多的釉,又因窯所在地域不同,及當時條件限制,不能有六種釉料,只有用某一種釉或少量幾種釉。

    但是,這又成了對陶瓷斷代確定窯的依據。瓷器畫好後要塗罩上一層透明釉,古時候研出了六種透明釉,對這六種透明釉的瞭解,有利於鑑別,如對窯口年代的肯定。

    器形價位

    一尊二瓶三罐壺,四洗五觚六杯爐。

    七盤八碟九雜件,十看年代器形如。

    註解

    瓷器的價格或貴重程度與器形有關,一般是這樣排行的:一尊,二瓶,三罐壺,四洗,五觚,六杯爐,七盤八碟,九雜件,十看年代情況、器形特色等,十一碟子等。當然還要看瓷器件頭的大小、紋飾、年代、器形方圓等。但是也有例外,如:豆、葫蘆、供器、祭器,歷史價值、記載、考古、學術等也是價值。

    紋飾價位

    有人有字第一位,畫人故事為二類。

    意精詩文也為二,動物應為第三位。

    花鳥山村為第四,其他皆為第五位。

    更看含意和畫工,年代器形窯口對。

    註解

    同樣器形、同等彩料,有人物又有文字,如:詩、人物配詩的畫面及畫面又帶有介紹文章類的為首類,只有人物故事的為二類,畫動物,如:飛禽走獸為三,單有名詩和畫為四類,其他應歸五類,當然也要看畫工、出自什麼年代、何窯、何人之手,如早期元明的一把蓮也為上品,有名有地的山水名畫畫在瓷器上的也不少。這些知識要靠平時多學習,才能識別,提高眼力。

    瓷器立臥方圓

    琢圓立臥立值錢,一方能頂三件圓。

    六件臥件頂一立,器形朝代都是錢。

    註解

    瓷器有立、臥、方、圓之形,其收藏價值是不同的,一般規律是:琢器、落落大方(即立件)價貴重,一件立件頂六件圓器(即臥件臥件),一件方形立件頂三件圓形立件。這是當時制瓷工藝製作方形器、立件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帶方、帶角、帶耳、出戟的都很貴重。

    雙勾線

    紋飾層次用線分,單線雙線看認真。

    單線多為元代器,明代紋飾與線分。

    元代紋飾多壓線,線填色料元明分。

    註解

    雙勾線是元末明初洪武時期出現的。在紋飾分層時用雙勾線。從畫法上看,一般明代雙勾線紋飾不壓線圈,線上、線之間也不填色;而元瓷線中間及線痕常常被大筆塗繪的紋飾壓住,使得“分層線圈”不那麼清晰明朗;在勾畫圖案時,也常常表現出元代的塗繪壓住邊沿線和輪廓線。明代使用小筆塗繪,一般不會壓住邊沿線和輪廓線,線痕比較清晰,線之間也不填色。

    瓷畫寫意評價

    人物配詩記事詳,表示意義故事強。

    筆畫簡單線流暢,腦思心品意境長。

    註解

    瓷畫,是指瓷器上大面積的手繪畫裝飾畫。 一般認為有人物又題詩字的,是最好的瓷畫,特別是題材故事強,社會意義重大的,最好。

    另外,要重視那些筆法簡單流暢的裝飾畫,有的畫幾筆就勾畫出來,有點像漫畫但又不是漫畫。這種瓷畫不僅記錄了當時的人物、服飾,也記錄了當時畫人物動作的各種畫法。這種寫意畫是中國畫中的瑰寶,他不僅是瓷器,也是記錄時代的古畫,越看越愛看,從中可看到中國古畫的風韻,題材有戰爭、有山水、有文人雅士,琢磨起來有滋有味。

    青釉的多種多樣

    天青粉青和卵青,褐青綠青和影青。

    古時青釉名堂多,分清青釉稱真英。

    唯獨藍色叫青花,黑藍淺藍青花青。

    紫藍翠藍鈷料多,鈷料勾兌畫面清。

    註解

    古時青釉的概念較為廣泛,褐綠、豆綠、淺綠、黃綠色等都叫青釉或青瓷。這就要靠平時的多看來鑑別。古時對青花色的看法是泛泛的,如深藍、淺藍、灰藍、翠藍等叫青花,收藏青花往往是比較對古瓷愛好深的人。

    但是如果將瓷器全部塗上鈷料(青花)時,這件瓷器叫祭藍、灑藍,這要看塗色的工藝。一般說來,塗或蘸鈷料滿器身的深藍為祭藍,吹鈷料有深淺度的為灑藍。(雪蓋蘭)

    驗瓷十九步法

    陶瓷造型胎釉色,彩料紋飾別放過。

    色度筆法聽聲音,體積厚薄泡折射。

    款識底型觀足細,窯口歸代好瓷客。

    註解

    驗瓷十九步法:首先要看是陶器還是瓷器,是什麼器具造型怎麼樣,還要看胎,釉色,彩料是什麼彩,紋飾是畫的什麼,色度濃淡怎樣,用什麼筆法畫的,聽聽聲音有沒有裂雜音,音長短。體積大小,高矮,直徑多大,胎釉的厚薄,氣泡的大小,多少,形狀,老化程度,款識情況,底的形態,露胎情況,圈足形狀,色度,器底釉情況,是哪個窯口,什麼年代的。

    實際上這十九個步驟完成後,已經可以完全瞭解這件瓷器了。從十九步法使我們知道,不能把傳統鑑瓷看作是單一的眼學。實質上傳統鑑瓷法包括了眼看、手摸、手提重、聞、廳、問等很多方法。

    瓷鑑望聞問切

    眼看形體和釉色,筆法輕得朝代特。

    耳聽聲音輕脆悶,聲音長短分啥貨。

    鼻聞土藏鹼酸造,真假別憑一時熱。

    巧問賣者心琢磨,買得真品才有樂。

    手摸凸凹釉擋手,麻滑提重有收穫。

    註解

    對瓷器“望”“聞”“問”“切”:看器形大小、工藝、釉料色彩、什麼時代的畫法、輕重厚薄、聽聲音情況,聞是否老產品,是否出土,是否用高錳酸鉀消毒、去光、腐蝕,是否用HF酸腐蝕過,這些都要查,還要問賣主,用心琢磨來路因緣,用手摸器件的工藝情況,如:介面是手工還是機制,有沒有介面,詢問傳世情況,釉料、畫工情況,滑潤澀、光亮度等情況,這一切都弄清後,方可買貨。

    黑藍二青在瓷器上應用叫法

    青料塗時為黑灰,經過火燒變為青。

    無釉之青顯黑青,釉上之色易飛青。

    釉下之青才純青,濃稀調對九層青。

    註解

    用青花鈷料在坯器上繪製紋飾時呈黑灰色,在燒成後才會呈青色(藍色),這是鈷料的特點。畫在瓷坯上的紋飾,如果上面不上釉,鈷料就會在燒成時揮發掉,這叫作“飛青”。“飛青”後,紋飾線呈黑青色,如果塗上亮釉,就會顯出青藍色,並且可以透過控制釉的厚薄達到畫面深淺不同的效果,號稱“九層青”。這種畫面只有清早期才有,其畫面深淺過渡均勻,層次分明。當然也與當時所用的鈷料呈黑青色有關。

    各種名杯

    元代青花高足杯,永樂青花壓手杯。

    成化鬥彩雞缸杯,清代彩瓷有爵杯。

    宋元兩代公平杯,青花彩瓷方鬥杯。

    明代雞心杯碗多,元代竹節高足杯。

    足根心中多無釉,正反兩面尋真杯。

    註解

    宋元明清都有一些著名的杯式,也是歷代名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元代青花高足杯和高足碗,明永樂壓手杯、甜白杯,成化鬥彩雞缸杯,天字罐,宋元兩代都有人公平杯。

    雞心杯有青花、釉裡紅等品種;方鬥杯以彩色瓷為多,往往有一個面角度不同,這是飲酒時對嘴的口面。元代的高足杯足內根無釉,高足部分多為竹節形。這是鑑別的主要部位。

    名瓶

    青花人物大梅瓶,元代人物故事情。

    明代鬥彩加青花,清代鏤空轉心瓶。

    註解

    瓶類元青花以人物故事紋飾為多。明代鬥彩加青花為多,清代鏤空等各種胎瓷、轉心瓶等器件都是稱奇的器件。

    名盤

    元代直徑大口盤,明屬鬥彩帶鳥盤。

    清代粉彩青花多,人物故事最靠前。

    註解

    馮先銘先生考查結果認為直徑50cm大盤,世界僅存300塊,明代鬥彩大盤和清代工藝好的粉彩大盤都很少,特別人物大盤極少,但實際上在社會上還是有的。在中國發展建設工程中也新出土過,說存300塊,也許能突破。

    名碗

    元代青花高足碗,永樂甜白各樣碗。

    成化鬥彩人物碗,清代色地描金碗。

    註解

    元青花高足杯碗,永樂甜白瓷的各色類碗,成化鬥彩人物碗,清代色地、錦地、描金碗都很貴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重金補貼的智慧溫室,為何如此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