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悟語

    我不知道你所說的相似之處是什麼,所以不好回答,但是楊廣和李世民的境界差遠了。

    提起楊廣很多人為他平反,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修大運河,利國利民是千秋大功績。

    這完全是站在後人的角度來看,站著說話不腰疼。

    當然楊廣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甚至是理想主義的。但是現實一定屬於理性主義的嗎?德國等歐洲大國接納難民,給難民高福利,是真善美,是高尚的情操,但不考慮現實可執行度,一意孤行什麼後果?

    真正的政治家不可能不考慮現實情況,甚至需要根據當前的現實需要匍匐前進,逐步接近目標。強行推動下去,容易引起動盪,民心不穩,很容易造成一方勢力迅速做大,均衡條件被破壞,對利益資源的爭奪替代了共同生產創造。

    舉個例子,一個地區某些時期經常遭遇乾旱,官員為了生產的考慮,決定修一個水庫,儲水以便度過乾旱時期,這是好事。可惜這官員太急於求成了,奴役百姓沒日沒夜修水庫,好事還會是好事嗎?對於百姓來講,現在就有可能死去,活不下去了,未來是好事又有什麼意義?

    雖然你出發點是好的,但把老百姓逼到了絕境,怎麼不會是暴君?

    利國利民的好事,措施不對一樣不能造福當時的百姓,戰爭這種殘酷的消耗更是應該慎重,量力而行,孫子兵法就說過: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打高麗,楊廣的做法就是典型冒進,想畢其功於一役,舉全國之力進攻,最後不僅失敗還耗費了國力,百姓生靈塗炭。同樣是打高麗?李世民不舉全國之力,打得贏就進,打不贏就放棄。我是大國,你是小國,持久消耗肯定是大國佔優,小國恢復起來很漫長。每打一仗我就拱近一點,雖然沒有滅掉你,但把小國的領土有生力量民眾一點點蠶食。敵方力量在減弱,我方力量在壯大,等到時機成熟了,就是薛仁貴收割的時候。

    這種政治家對時局的判斷,對未來形勢走向的大智慧,楊廣不能跟李世民比。

  • 2 # 毛劍傑

    楊廣是亡國暴君,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模範皇帝,大約從唐初起,這已經是人所公知的定論。但是真實的歷史,複雜的人,尤其是性格複雜的帝王,豈是一句話可以概括盡的。

    楊廣和李世民的登位,都經過一番血腥的殺戮,所以上位後都很想有一番作為——功績蓋不過得位不正的話,將來史書上必然妥妥地打上“篡位者”的印記。但除此之外,兩人所面臨的王朝形勢大不相同,具體舉措也很不一樣,不知道這“執政相似之處”是從何說起。

    當然,兩人都是能幹的皇帝,也很聰明。楊廣上臺後特別想解決長安高門大族掣肘皇權的問題,所以不樂意在長安呆,喜歡在洛陽或揚州待著,楊廣的功績,包括開大運河、營建東都、打破士族庶族界限等等,稍微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不贅述。但楊廣之所以成為“暴君”,還是過於好大喜功、濫用民力。“若無水殿龍舟事,與禹論功不較多”,

    比如,大業元年(605年),楊廣命令下令建造顯仁宮,從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海內嘉木異草、珍禽奇獸運到洛陽充實園苑。施工時,官吏督工殘酷急迫,導致近半役丁死亡。這只是楊廣諸多濫用民力之一例。

    從這一點來說,給他個暴君的定性還真不過分,當然,昏君肯定不是,楊廣聰明得很,就是聰明過頭,急躁冒進,很多事情都想畢其功於一役。

    楊廣死後,其孫皇泰帝楊侗上諡號為“世祖明皇帝”,明是對其功績的肯定。“煬”則是唐代史官給予的諡號。

    古代《諡法》說,“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這算是一個惡諡。相比之下,李世民雖然跟楊廣一樣腹黑,但治國之道還是老到穩重多了,李世民懂得節約民力、如何實現長治久安。

  • 3 # 陸棄

    李世民和楊廣的執政,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很大不同的地方。相似的地方,二人都對高麗連年用兵,二人都延續了科舉考試選拔人才,二人為了奪取政權,都對兄弟痛下殺手。楊廣間接殺了太子楊勇,李世民直接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等。但二人又不可同時而語。楊廣錯在不恤國力,在老百姓遭遇災荒時不懂賑災,造成國富民窮,終於逼得老百姓紛紛造反,在各地的農民起義浪潮中,楊廣手足無措,沒有正確的應對辦法。在對大臣的任用及納諫上,楊廣更是與李世民大大的不同,楊廣不分忠奸,信任小人,終於使得人才凋零,離心離德,最後自己被奸臣所害。導致隋朝二世亡國的下場。

    反觀李世民,雖然也連年對外用兵,但他象漢武大帝一樣,是開疆拓土,雄才大略。而用李世民用將,慧眼識人。在貞觀一朝,可以說人才濟濟,出現了李靖、李績等歷史上少有的戰神級的人物,百戰百勝。李世民在納諫上,更是超乎常人,尤其對待諍臣魏徵,留下“以人為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一段佳話。李世民一朝,人們沒有任何怨言,貞觀六年,天下判死刑者只有390人,李世民放之回家探親,竟然都按期回來受死,因為死刑犯守誠信,李世民竟然又都赦免了他們。這一年天下沒有一個死刑犯,成為奇蹟。從對待老百姓的態度上,李世民重視生產,與民生息,發展經濟,倡導節儉,出現貞觀之治的大好局面。因此被稱為一代明君。

  • 4 # 杳杳無歸期

    題主看樣子是很精通曆史的,那我就說說個人淺見:因為隋煬帝楊廣傷害了太多人的利益,而李世民照顧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 5 # 雲卜南遠景

    對比李世民與楊廣的所作所為便一目瞭然。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626—649年在位。自幼學軍事、善騎射。615年,突厥軍圍隋煬帝於雁門,世民應募從軍救援,獻疑兵計,退突厥兵。617年,力勸乃父起兵反隋。淵以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右三軍。與兄建成首戰河西(今山西汾陽)告捷。後助李淵奪霍邑(今山西霍縣)城,開啟通往關中之路。617年九月,率部西渡黃河,經略渭北,攻佔長安。李淵稱帝后,封秦王。618年,兩次率軍迎擊隴西薛舉父子進犯,首戰失利。二次與薛相持六十餘日,堅壁不出,待其糧盡兵疲,一鼓作氣,窮追猛打,將其擊敗,奪取隴西。619年,大敗劉武周,收復太原,後擊敗據洛陽之王世充及河北竇建德,擊潰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一統天下主要軍事統帥。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太子建成及齊王元吉,被立為太子。八月,繼皇帝位,改元貞觀。勵精圖治,任賢納諫,廣開言路,法治天下。官吏多自清謹,豪猾畏威斂跡。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外戶不閉。頻致豐稔,米鬥三錢。百鳥附鳳,萬國來朝。630年,滅東突厥。639年,遣兵擊高昌,並高昌三州、五縣、二十二城,八千戶、三萬餘人歸唐,置西州。634年,遣兵敗吐谷渾,使焉耆、龜茲皆附於唐,各族尊其為“天可汗”。641年,以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致漢藏關係空前密切。644年,親率十萬大軍徵高句麗,未下。晚年,“漸惡直言”,奢靡之風日重,然能自我反省,故業不墮。649年病逝,葬昭陵。

    隋煬帝楊廣(569—618),又名英,604—618年在位。581年立為晉王,拜柱國、幷州總管。年十三授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自幼好學,性敏慧,美姿容,善作文,外表莊重,謙恭儉約。588年,奉文帝命任行軍元帥統兵五十萬南下伐陳。及陳平,殺陳之五佞臣以謝江南,收圖籍、封府庫,財物無所取,天下皆以為賢。600年,太子楊勇因奢侈好色失寵被廢。廣則敬重朝臣,禮極卑屈。文帝及皇后每遣左右至廣所,無分貴賤,迎門接引,設美食,送厚禮,往來者皆稱其仁孝,帝、後愛之,立為太子。604年,文帝病危,召廣入居大寶殿。廣書信於楊素,商文帝后事,回信錯送文帝。帝怒,召勇,素聞之,速告廣。廣、素令右庶子張衡入殿侍疾,盡遣後宮出就別室。俄而文帝死。廣即皇帝位。矯文帝詔縊殺勇。即位之初,詔令免除婦人及奴婢、部曲之課役,改男子二十一歲成丁為二十二歲。之後,並省州縣,改州縣為郡,完善三省六部制,整頓戶籍,定《大業律》,去《開皇律》中十惡條款,減輕刑罰。設進士科,立科舉制度,恢復文帝取消之國子監、太學等,興建學校,整理典籍,成《長州玉鏡》四百卷、《區宇圖志》一千二百卷。月役使兩百萬人營建東都洛陽;開長三千里、寬一百步之馳道;發男丁一百餘萬築長城;集河南、淮北諸郡民一百餘萬鑿大運河。南巡江南,西巡張掖,北巡出塞,東巡會稽,鞏固政權,耗資甚巨。612年至614年,下詔三徵高麗,致國庫空虛,軍疲民窮,眾叛親離,引一百三十多次起義,官吏亦乘機割據,天下大亂。廣血腥鎮壓,概莫能止。偏信奸佞,誅殺勳臣,內部矛盾加劇。616年底,避禍江都(今江蘇揚州),無心北歸,欲都丹陽,保據江東。隨駕多關中人,思鄉叛離。618年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擒廣於西閣,縊殺之。

    對比二君可見,他們都是廢太子後継承帝位的,都有雄才偉略、敢作敢為,都在統一天下中立下不世之功,都在執政後四處征討。然李世民招賢納士,麾下戰將謀士如雲,而他自己能聽取不同意見,形成臣忠心以輔國、犯顏而直諫,君屈尊以納言、任賢而使能的局面。而李廣孤家寡人,剛愎自用,聽不得不同意見。李世民執政後與民休養生息,李廣不可為而為之,不可行強推之,天不見日,民不堪命,致流星王朝,閃耀而逝。故李世民英姿蓋世,武定四方,百鳥附鳳,萬國來朝,九族和睦共處,中華傲視群雄,成千古帝王,萬世明君。而李廣雖雄才偉略,壯志凌雲,但歷史,勝利者所寫;功過,漁樵閒談之中。成則王侯敗則寇,煬帝安得好名聲?

  • 6 # 詳侃歷史

    我認為,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二人的執政特點各自是什麼。

    一、李世民喜聽諫言,言路暢通;楊廣獨斷專行,言路閉塞。

    李世民喜歡群臣進諫,不論是否採納,但是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因此,整個貞觀時期,言路一直是暢通的。我舉個李世民晚年的例子。貞觀二十二年(648)九月,因征討高句麗的需要,朝廷命令劍南道造船,造成劍南騷動,“州縣督迫嚴急,民至賣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價踴貴,劍外騷然”,乍一看,和當年楊廣有點像呀,但是,這一訊息,很快上報給了李世民,李世民也迅速做出反應,派人調查,使者也準確的查明瞭原因,李世民則立即採取了糾正措施:

    上聞之,遣司農少卿長孫知人馳驛往視之。知人奏稱:"蜀人脆弱,不耐勞劇。大船一艘,庸絹二千二百三十六匹。山谷已伐之木,挽曳未畢,復徵船庸,二事並集,民不能堪,宜加存養。"上乃敕潭州船庸皆從官給。

    據此看,到後來,這造船的錢,相當於朝廷財政給承擔了。就這樣,劍南騷動很快得以平息。

    由此可知,雖然李世民也會有決策失誤,但是,由於言路暢通,決策的實際效果會隨時反饋到李世民那裡,這樣,李世民就可以相應進行調整,以免釀成嚴重後果。

    反觀楊廣。楊廣素來不喜歡別人進諫,這是他自己明說的。據《資治通鑑》記載,大業九年(613)。楊廣明確對秘書郎虞世南說:

    我性不喜人諫,若位望通顯而諫以求名者,彌所不耐。至於卑賤之士,雖少寬假,然卒不置之地上。汝其知之!

    通讀隋書和資治通鑑,因進諫而被楊廣處置的人很多。

    也因為如此,楊廣時期,言路閉塞。舉個栗子,據《資治通鑑》記載,大業十二年(616):

    帝問侍臣盜賊,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曰:"漸少。"帝曰:"比從來少幾何?"對曰:"不能什一。"

    楊廣問起義的情況,宇文述說,逐漸減少了,楊廣問,比以前減少多少了?宇文述回答,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

    請注意,那時候已經是大業十二年(616)了,隋末大起義持續四五年了,可以說已經是遍地起義,愈演愈烈了,這個時候,楊廣居然對整個情況幾乎不瞭解,後來還是他又主動詢問納言蘇威,蘇威才給出了相對真實的回答:

    他日賊據長白山,今近在汜水。且往日租賦丁役,今皆何在!豈非其人皆化為盜乎!比見奏賊皆不以實,遂使失於支計,不時剪除。又昔在雁門,許罷徵遼,今復徵發,賊何由息!

    以前賊在長白山,現在已經到了汜水,以前徵收的租賦和兵役徭役,現在都沒有了,這說明這些人都去當盜賊了。以前奏報起義情況都不屬實,以致沒有及時佈置消滅。

    說實話,如果楊廣當時言路暢通,能夠在大業七年(611)就及時採取措施,不至於出現這種崩潰局面。

    二、李世民依法治理,楊廣廢法妄行。

    貞觀時期,李世民君臣是比較守法的,基本能夠按照律法治理。唐律不僅僅是一紙空文,而是真正得到貫徹的。即便是屈指可數的幾個有問題的案件,除貞觀初期的盧祖尚案,確實操切了之外,其他案件,即便張蘊古案件,仍然是依據律條執行(當然審訊方面存在瑕疵),而貞觀晚期的一些帶有政治色彩的案件,諸如劉洎案、張亮案、李君羨案等等,也都不是憑空處置,都有律條作為依據。除這少數幾期案件外,整個貞觀年間,基本是在依法治理,社會秩序井然。

    反觀楊廣,雖然他也制定了大業律,但幾乎沒有執行。據《隋書》刑法志記載:

    帝乃更立嚴刑,敕天下竊盜已上,罪無輕重,不待聞奏,皆斬。百姓轉相群聚,攻剽城邑,誅罰不能禁。帝以盜賊不息,乃益肆淫刑。九年,又詔為盜者籍沒其家。自是群賊大起,郡縣官人,又各專威福,生殺任情矣。及楊玄感反,帝誅之,罪及九族。其尤重者,行轘裂梟首之刑。或磔而射之。命公卿已下,臠啖其肉。百姓怨嗟,天下大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索羅斯和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分別是什麼?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