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39年9月,希特勒入侵波蘭,不到一個月,波蘭亡國,波蘭軍隊真的不堪一擊嗎?
5
回覆列表
  • 1 # FriedrichWang

    簡單說,1939年的波蘭軍隊,就規模、裝備、訓練而言,算得上是歐洲的二流頭、一流尾。其已經有粗具完整的軍火、造船、航空工業,基本武裝可以自給自足。波蘭軍隊戰志高昂,相信自己的奮戰,加上英法的支援,可以由東西兩面夾擊德國,立於不敗之地。

    波蘭陸軍於戰前共有30個步兵師、14個騎兵旅和11個國民兵單位[89],若完全動員還可達到135萬名士兵,但在9月1日時只動員了將近100萬人,較晚抵達歸屬單位計程車兵則因為在運輸車輛上成為德國空軍的明顯目標,遭到猛烈的炸射而導致巨大的傷亡。波蘇戰爭的經驗深深影響了波軍的組織與作戰原則。不同於一戰中的典型戰況—壕溝戰,波蘇戰爭是一場由騎兵的機動性扮演決定性角色的軍事衝突。波蘭因而充分認識到「機動」所擁有的優勢,建立了總兵力達210個連的騎兵部隊,並將其編成3個輕騎兵團、27個長矛騎兵團和10個步槍騎兵團,波軍還認為騎兵較德軍機械化部隊相比,擁有克服困難地型的優勢。在戰爭爆發後,波蘭騎兵旅在與德軍步兵交戰的過程中獲得了部份的成功。

    在機械化部隊方面,雖然波軍於1930年代末期曾試著令軍隊機械化,但優先發展者為高射砲與反戰車砲,但與機槍數量一樣,波軍火砲數量嚴重不足,每個步兵師僅有48門。波軍較德軍的戰車數量少得多,且被分散與步兵協同作戰,儘管他們在個別的反戰車作戰中表現優異,仍無法成為一股有效的戰略單位。波軍的裝甲部隊包括2個裝甲旅、4個戰車營和配屬到步兵師和騎兵旅、總計30個連的過時迷你戰車(僅裝備機槍或口徑僅有20公釐的火砲),總數約800多輛。在1939年時,波軍唯一一種達到當代世界水準的戰車是7TP戰車,為世上第一種裝備柴油發動機的量產戰車,武器裝備明顯比其主要的對手、德國的一號與二號戰車優勝,但自1935年一直到1939年爆發戰爭期間僅生產了135輛,不具有多大的作用。另外波蘭也有一些進口的現代化戰車,如50輛的法製R-35戰車和38輛的英製維克斯六噸戰車,但數量同樣過少。波軍部隊另一項落後德軍的地方為通訊與指揮手段,波軍雖然已引入無線電系統,但各單位間通訊仍主要以訊號兵和偵察兵傳遞,師部與指揮部則是使用民用電話網路和電報系統,在進行實戰時,這樣的情報傳遞速度過慢(這些同樣也是法軍的缺點);相比下,德軍士兵於部隊大量使用通訊裝置,師部指揮車相當靠近前線進行情報分享、有些軍官甚至自行駕駛飛機進行觀測,迅速掌握戰場局勢變化,並立即做出最適當的判斷。

    波蘭空軍無論在規模還是飛機質量上均大幅落後於德國空軍,同時也缺乏現代化的戰鬥機,但它的飛行員素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在一年後的不列顛戰役中充分證明瞭波蘭飛行員的能力。波蘭空軍共約有1,900架飛機,但其中前線戰鬥用飛機甚少,1,900架裡有650架是訓練機,另外700架是各式過時淘汰、或在戰爭爆發時又無任何作用之飛機,真正的前線兵力為392架,包括185架戰鬥機、114架偵查戰鬥機(Scout bomber)、36架中型轟炸機和84架偵察機[5],其中的戰鬥機主力為128架的「PZL P.11戰鬥機」和30架的「PZL P.7戰鬥機」[98],這兩種飛機在30年代初期固然算是不錯,但與德軍1939年的現代化戰鬥機相比仍有所差距,P.11戰鬥機最高時速僅有每小時365公里,甚至低於德國部份的轟炸機。為彌補此缺點,波蘭飛行員必須依賴戰鬥機本身的機動性與俯衝時達到較高的速度來攔截敵機[99]。原本預計服役並取代兩者的「PZL P.50戰鬥機」也因為戰爭過早爆發而無法實現。轟炸機方面,波軍只有36架「PZL-37麋鹿式」轟炸機(波軍唯一在效能上足以與德軍戰機媲美者)和共110架的「PZL.23 卡拉斯」。德軍第1航空艦隊司令的阿爾貝特·凱塞林航空兵上將高估了波蘭空軍的戰鬥機數量為實際的兩倍多,同時也低估了後者的轟炸機部隊,後來德國壓倒性的空中優勢令此誤判沒有造成什麼影響[86]。波蘭空軍一共將飛機分配為兩個主要單位—戰略航空隊與陸軍航空隊,前者共有146架作戰飛機和60架支援飛機,後者則有246架作戰飛機與42架支援飛機。

    波蘭海軍是波蘭三軍中最現代化的軍種,但規模甚小,僅有4艘英國或法國建造的驅逐艦、5艘法國或荷蘭設計的潛艦和少量的輔助艦艇船。大部分波蘭水面單位皆參加了「北京行動」,於8月20日離開波蘭港口、逃出北海至英國;而潛艦部隊則執行了「袋計畫」,潛伏於波羅的海以攻擊德軍海上交通線,但僅獲得少許的成功。

  • 2 # 戰略論

    波蘭軍隊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其民族特有的好鬥性格還是部隊的武器裝備都使得這支軍隊並不是一點都無法同德軍抗衡,至少不會輸的如此迅速而徹底。波蘭軍隊的失敗完全是由於其最高統帥部的無能所致!

    波蘭在戰略形勢上是極其嚴峻的,德國可以利用邊界的優勢對波蘭實施兩面甚至三面的攻擊,同德國長達1750英里的國界讓波蘭軍隊本就弱於德軍的兵力更加顯得不足,也就是說波蘭絕對不可能在這次長的防線上抵抗強大的德軍。

    對於波蘭最高統帥部來說,假使他們還具有基本的軍事戰略常識的話,一定不會採取將全部主力置於這個突出也無險可守的國境線地帶,而是將主力至於布布爾河-那雷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後方實施堅強防禦,這裡不僅防禦寬度較窄(僅600公里),而且佔據河流等天然屏障,可以有效抵擋德軍裝甲部隊的快速突襲。這是對處於劣勢的波軍最好的選擇。

    尤其是波蘭走廊必須予以放棄,這裡駐守著波軍三分之一的主力,而卻極易遭受德軍從東普魯士和西捷洛伐克的鉗形進攻而被圍殲。在南方波軍必須要扼守喀爾巴阡山隘口,阻止德軍從南翼大範圍合圍的企圖,如此下來波軍即使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建立一條完整且堅固的防線,雖然不可能絕對阻止住德軍的突破,到絕不會出現僅僅兩週便滅亡的悲劇!

    實際中,德軍在維斯瓦河以西便包圍殲滅了波軍大部分的野戰軍部隊,而在華沙附近的波蘭預備隊卻由於德軍空軍的轟炸而無法極其移動,在戰爭開始的頭幾天,波蘭軍隊便已經沒有完整的防線了,部隊徹底陷入混亂。即使德軍已經包圍了大部分的波軍,將其分割在數個獨立無法聯絡的包圍圈中,這些英勇的波軍官兵仍舊做堅強的抵抗,並且試圖突出重圍。波軍這種絕望但英勇的抵抗給予進行包圍作戰的德軍步兵以很大的損失和震驚。這些波軍大部分都是在彈藥補給耗盡,毫無希望的情況下才選擇投降。

    波軍最高統帥部在戰略部署上的致命失誤,讓這支曾經叱詫歐洲的波蘭雄師以令世人震驚的速度消亡了!

  • 3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作為二戰歐洲戰場的爆發地,80萬德軍僅用一個月將擁有100萬軍隊的波蘭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讓人瞠目結舌。更讓覺得悲痛的是,有大約600萬平民死於這場戰火,佔全華人口的1/6,是二戰各國死亡比例最高的,讓人不免同情。

    俗話說得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該國從一戰結束復國後僅20年,又一次被瓜分,多災多難的民眾再次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都是其政府的爭強好勝,過於相信聯盟,最終將國家置於滅亡的結局,其領導者的無能是最可恨的。

    失敗的外交政策。

    擁有3500萬人口的國家,蘊藏著巨大的軍事潛力。如果組織得力,積極備戰,戰役的程序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然而,政府官員一直用和平的方式和思維來解決德波兩國間的問題,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是導致災難的根本原因。

    首先,“親德遠蘇”政策,對潛在威脅不夠重視。一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原屬德國的但澤地區劃歸了波蘭。這一決定不但讓德國喪失了領土,而且還喪失了一個重要的出海口,使德華人懷恨在心,以及日後必要奪回的戰略要地。

    奇怪的是,他們不但沒有戒備,反而處處投其所好。當德軍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時,他們卻一直作壁上觀,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甚至還趁機侵佔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切欣地區。

    其次,在他們看來,蘇聯是他們最大的“敵人”,而德國也在意識形態上反對蘇聯,在一點上德波兩國的目標一致,以至於對德國放鬆了戒備,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全然不知危險即將來臨。

    對蘇聯,他們卻是處處小心、處處戒備。當斯大林感覺到德國的危險時,極力討好英法兩國,試圖建立戰略聯盟,共同抵制希特勒稱霸歐洲的野心,甚至不惜派兵幫助波蘭,加強德波邊境的軍事力量。

    令人遺憾的是,該政府卻頑固不化的把蘇聯的“好心當成驢肝肺”,斷然拒絕,並使得英法蘇3國的談判陷入絕境。而希特勒抓住這個機會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在戰略上大大孤立了波蘭。

    愚不可及的政府高官們,不但失去了一個本來的朋友,而且還為自己又樹立了一個敵人。面對周圍兩個“敵視”強鄰,戰爭是無法避免的。他們也為自己的“短視”付出代價,將國家帶入十分悲觀的絕境。

    滯後的戰爭動員。

    德軍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將波蘭作為自己的下一個目標。而他們依然奉行片面的“遠交近攻”的結盟政策,不斷地與英法兩國進行聯絡,僅僅只是得到和滿足於他們的一紙保證,讓自己更加的被動。

    一是謹小慎微的戰時動員,沒能發揮人民戰爭的力量。受英法兩國的勸阻,擔心由於自己進行戰備而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引到自己身上,引起國際爭端。於是,眼看著德軍在邊境上進行軍事部署,遲遲的不進行針鋒相對的兵力部署。

    直到德軍已部署完畢,威脅越來越近時,他們才在開戰前一週進行秘密的動員,開戰前24小時才實施總動員。這一戰略上的失誤,加上德空軍對城市和交通的狂轟濫炸,直接導致其全民動員無法完成。

    二是軍事觀念落後。顯然,波軍並沒有認識到“閃擊戰”的威力,是導致其迅速戰敗的重要原因,但其軍事高層的因循守舊,更是葬送100萬部隊的主要原因。他們頑固堅持一戰時的軍事思想,80萬陸軍中有40萬是騎兵,用騎兵打坦克,結果可想而知。

    同時,他們採取“寸土必爭”的錯誤做法,在長達1400公里邊境線上,部署了70%的兵力,沒有很好的全民動員,也就沒有很強的防禦縱深。儘管勇敢頑強的波軍騎兵不斷進攻,但在快速推進下的德國裝甲叢集面前,很快就被瓦解了。

    當然,戰爭開始後,波蘭的領導人不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深刻含義,而是將國家的命運押在了英法兩國的軍事援助上,以至於德軍進攻一個星期了,還妄圖與對手停戰。而英法聯軍只有答應卻沒有行動,眼看著波蘭淪陷。

    儘管失敗的外交政策和落後的軍事體制是導致其失敗的主要原因,但其國家實力落後是更關鍵的因素。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工業的產值只佔總產值的32%,經濟發展緩慢,經濟總量只相當於德國的五分之一。沒有錢建設軍備,如何抵禦侵略,戰爭最終打的是經濟,是國力。

    亡國不亡軍。

    近乎“一邊倒”的戰役結束後,德軍以傷亡5萬人代價,俘虜波軍近70萬,並造成波軍近20萬人的傷亡。可悲的是,政府官員紛紛逃亡海外,甚至波軍總司令也丟下仍在頑強抵抗的軍民,逃命去了。而留下的軍民躲進山區開展游擊戰。

    尤其是撤退到周邊國家的軍人們,一直堅持戰鬥。有10萬人逃到匈牙利、羅馬尼亞和立陶宛,更幸運的是,空軍幾乎所有人員逃向法國,後轉戰到英國,參加了保衛英倫三島的大不列顛之戰。

    900名左右的波蘭飛行員加入了英國空軍。這些訓練有素的、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飛行員,在整個1940年中,出動4000多架次,擊落近300架德機,佔英軍飛行員人數不足5%的波蘭人,擊落的敵機數量則佔了總擊落數的12%,創造了二戰中的一個傳奇。

    較為尷尬的是波蘭陸軍,經過多次轉移,以及敦刻爾克撤退,到達英國的波軍基本上都是軍官,士兵則寥寥無幾。難道波軍有當官先跑的傳統嗎?答案是,不。原來在法國投降前,在英國受訓的基本上都是軍官,從法國回來的也是官多兵少。

    他們在蘇格蘭成立的第一軍,總兵力1.5萬人,而軍官就達到3498名。他們常常是中尉當士兵,上尉只能當軍士,而連排長則常常由校官擔任。但這些流亡海外的軍官們並沒有因此而苦惱。他們想的只是如何打回老家去。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們在中東、在北非,參加諾曼底登陸,直至攻克柏林,出現在歐洲各個戰場上,打出了自己的尊嚴。

    一個國家要想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當面臨戰爭威脅時,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建立反侵略的統一戰線。當然,這一切有賴於國家的經濟基礎和綜合國力的強盛。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4 # 新晴辛靜

    波蘭被揍扁……鄰國個個拍手笑,波蘭自己弱雞、卻靠著幾個乾爹把周邊欺負個遍!波蘭滅國後、三次復國,都不是自己國民的功勞……每次被滅國就跟著自己新主人賣命、二戰殺了300多萬在波蘭境內猶太人,就是域外大國培養的炮灰!

    現在也一樣、努力傍上美國……邊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捷克……都欠它末歸還領土,俄德欠它二戰賠償金!

    波蘭靠美國也是死!美國猶太人多厲害?就是要玩波蘭……以後比炮灰還慘,不過歷史上都是墊腳的、傳統……

  • 5 # 使用者70398847024

    也不能用不堪一擊來形容,波蘭軍隊裝備明顯低於德軍!並且,波蘭軍隊甚至用騎兵去衝擊納粹坦克!結局通常都是全軍覆沒,波蘭指揮官和士兵缺乏訓練! 戰爭時,波蘭軍隊曾經鬧了一個笑話,一輛德國坦克全殲了波蘭一個炮兵小隊,可悲的是,在這個小隊中只有兩門大炮開了炮!在陸軍上就已經輸到家了!空軍和海軍更別提了!加上波蘭政府和總參謀部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沒有組織有效的進攻來應對德軍的閃電戰(個人認為,即使組織了部隊進攻只會損失更加慘重)!加上波蘭仗著自己有英法支援,心高氣傲,此時蘇聯又分兵六路,進攻波蘭東部。波蘭這個國家能堅持將近一個月已經是奇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專員到主管、經理、總監再到總經理的晉升期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