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知常容

    鍾會不如鄧艾,鄧艾是長期帶兵的,鍾會不是長期帶兵的。他之所以能夠殺掉鄧艾,那是因為他忠於晉王,爭權奪利的時候,他的部隊肯定也會站在他那邊。但是如果一旦起兵造反的話,這個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好比曹操稱王加九錫,權傾朝野,一言九鼎,相當於實際上的皇帝,但就差一腳當不了真正的皇帝,因為你權傾朝野,胡作非為,大家都還能忍受,但是改朝換代那個可能觸動了所有人的利益。就像董卓立漢獻帝,然後殘殺百官。也能夠忍受,但如果董卓成帝的話,那性質完全變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袁術稱帝,結果被唾沫淹死掉了。因為人心,它需要很多年的收復下去,大家才承認你的正統地位,而鍾會帶的這支部隊是忠於晉王,所以鍾會起兵造反,他們自然不肯了,肯定會把他當成亂臣賊子殺了。

    再說鍾會這支部隊裡的影響力沒有,有的只是權勢,失敗也是必然。

  • 2 # 虹貓大俠

    一、缺少臂助

    鍾會善於謀略,衝鋒陷陣完全是個短板,當然做為統帥,這也算不上什麼缺陷。蜀漢諸葛亮也是善於謀略不是善於衝鋒,但是諸葛亮是蜀漢三軍統帥,威望極高。這方面鍾會是沒法比的,鍾會獨立統兵時間不長,純學院派在軍中很難快速建立起威望,也正因為統兵時間不長,手下也沒有足夠信任的嫡系武將給予他足夠的幫襯!

    所姜維投降,便極力拉攏,還透過磕頭拜把子拉近關係。這樣一來固然有個臂助,但也無形中得罪了魏軍將領。魏蜀作戰,姜維殺死的魏軍最多,魏軍非常痛恨姜維,不然也不會在其死後剖腹取膽。

    二、不夠果斷

    正月十五宴請諸將,說出謀反的計劃,眾人是什麼表現呢?咱們先上一段原著:

    眾皆大驚,面面相覷。會拔劍出鞘曰:“違令者斬!”眾皆恐懼,只得相從。畫字已畢,會乃困諸將於宮中,嚴兵禁守。

    姜維看出眾將都是不情不願,建議鍾會坑殺幾個。鍾會也同意了,但是這事從正月十五拖到了正月十八,將近3天時間。也正是這3天的時間,使得訊息傳遞出去。

    鍾會的心腹丘建,是被關押的護軍胡烈的舊人。比較同情胡烈,並將鍾會的計劃告知,胡烈請求丘建將資訊傳遞給了自己在外領兵的兒子胡淵。胡淵在外散播鍾會謀反,準備坑殺士卒,引起士兵亂營。如果及時鎮壓,斬殺幾個領頭的或許還有轉機,但是悲催的是姜維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病,鍾會本人勇武有限,雙雙被殺,最終失敗。

    為什麼鍾會要準備三天這麼長的時間,用調侃的話說,就是鍾會所處的位置地太硬,光挖坑就挖了三天。(這也是士兵被忽悠的原因,3天得多大坑啊!)

    正經的說啊,其實主要問題還在於鍾會不傻,他知道姜維忽悠自己謀反的目的,沒人幫襯,一旦成了光桿司令,姜維除掉自己是分分鐘的事情,雖說也拜了把子,但要把希望寄託在拜把子的情分上,無疑是太天真了。所以得拉幾個人下水,而且還是真拖下水,這樣自己才有分量。所以給三天時間讓被關押的將領好好想想!

    卻說鍾會正與姜維謀反,忽報司馬昭有書到。會接書。書中言:“吾恐司徒收艾不下,自屯兵於長安;相見在近,以此先報。”會大驚曰:“吾兵多艾數倍,若但要我擒艾,晉公知吾獨能辦之。今日自引兵來,是疑我也!”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學范蠡,交出兵權退隱才能保證安全。但是鍾會此時40不到,30出頭,就這麼退隱不甘心,同時鍾會認為即使謀反失敗,也能坐擁西川效仿劉備,危險係數不高!

    三、時機不對

    說時機不對,我有點不好意思,因為你要問我什麼時候時機對,我還真說不好。

    先說說為什麼時機不對吧!

    1、蜀漢連年征戰,兩國士兵都比較疲憊。當時有人擔心鍾會會造反,司馬昭卻不以為然:

    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會即有異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勝思歸,必不從會而反,更不足慮耳。

    2、鍾會的10萬大軍,看著不少,都是關中人士,家眷都在此地,司馬家族誅殺仇敵族人的狠辣手段誰人不知,在能保全家眷的情況下,誰肯冒險?普通士兵的判斷本就不強,鍾會沒有穩定士卒,很容易被中層將領忽悠(鍾會用3天挖了個大坑)。

    司馬篡魏,尚且謀劃了三代。鍾會真想造反需要效仿司馬懿和諸葛亮空城計之故事,循序漸漸,掌握大權。但是鄧艾用險,讓這種可能變成了不可能,同樣有野心的鄧艾不僅坑了自己,也坑鍾會!

  • 3 # 顧道驚城

    公元262年,司馬昭大舉伐蜀。伐蜀的最高指揮官鍾會,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伐蜀勝利後,他就陰謀清除異己、籠絡蜀中官員。鍾會認為憑藉他手中握有的軍隊以及蜀中的資源,打出消滅亂臣司馬昭的旗號,一定有機會取代司馬昭。鍾會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即使無法打敗司馬昭,也可以割據蜀中。

    但這只是鍾會的一種錯覺,因為此時的鐘會不過是司馬家族的一個高階打工仔。憑他這點實力就想造司馬家族的反,他也把造反看得太容易了。

    殺掉鄧艾之後,鍾會以為那二十萬伐蜀大軍已完全屬於自己了。他忘了,他之所以能夠指揮二十萬軍隊,是因為司馬昭的授權。如果鍾會背叛了司馬昭,那他就需要靠自己的能力指揮這支軍隊。

    可問題是,鍾會哪有這種能力呢?軍隊的各級將領,有多少是受到鍾會的賞識而獲得提拔的呢?二十萬將士,有多少人一心想造司馬昭的反呢?鍾會認為自己一聲令下,這支軍隊就會跟隨自己造司馬昭的反,那只是他的一廂情願。

    鍾會在背叛司馬昭之後,他的軍隊就失控了。如何控制這支軍隊,已成為鍾會的最大難題。鍾會也許能依靠自己的親兵,對魏軍高階將領進行一次大清洗,然後讓然後讓自己的親信大舉接管魏軍指揮權。可這種做法有個弊端:此時姜維已經投降鍾會,如果鍾會用這種方式獲得了魏軍指揮權,焉知姜維不會做鍾會背後的黃雀呢?因為當時還在蜀中,姜維明顯比鍾會更有聲望。

    就算鍾會壓下姜維,殺光了魏軍上層將領,並且讓自己的親信大舉接管了魏軍的指揮權,也很難控制這支軍隊。因為這二十萬將士大多是北方人,他們的家屬都在北方。他們是一支入侵敵國並征服敵國的軍隊,現在只是因為主帥的個人意願,就造成自己軍隊將領大舉被殺的事實,也實在有點荒唐。

    成為大權在握軍事長官之後,鍾會本應心懷恐懼才對。因為這種實力很難造反成功,卻很容易引起最高權力者的猜忌和懷疑。

    看看鐘會的狂妄無知,我們反而更能體會到司馬懿的謹慎。在魏明帝託孤之時,司馬懿在軍政兩界的影響力早已超過了伐蜀時的鐘會。但司馬懿面對曹爽的排擠一再退縮,夾著尾巴過了近十年的憋屈日子。而鍾會呢?且不說司馬昭手下能與他相提並論,甚至影響超過他的人還有很多,就是在伐蜀大軍中也有衛瓘這種強人,足以與他分庭抗禮。

    許多人認為:只要自己能夠成為軍隊的最高軍事長官,就有資格做亂臣賊子,這就是坐在書齋中幻想世界。如果做一個亂臣賊子真的如此容易,那所謂的世襲制早就在歷史上消失了。如果這種觀點能夠成立,那最高軍事長官豈非隨時都有機會造反?可現實顯然不是這樣的。

    一個帝國是否處於穩定狀態,就看軍政長官的權力大小是否源自於職務的高低。如果軍政長官受到最高權力者的重用,那他就可以獲得高職務,自然可以在軍中呼風喚雨。如果最高權力者不再重用他,剝奪了他的相應職務,那他馬上就變得一無所有了。在這種背景下,自然沒有人能做亂臣賊子。

    而一個帝國陷入混亂之時,通常是因為軍政長官的權力與職務沒有直接關係了。在這種時候,如果沒有實力,職務再高也是白搭。如果有實力,皇帝就必須得授予你相應的職務。所以亂世之時,兵強馬壯者才是大爺,沒有實力說什麼也是白搭。

    一個新興帝國的建立,就是構建起新的權力秩序。一個老牌帝國的崩潰,就是權力秩序的崩潰。

    司馬氏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兩代三人的努力,逐漸構建了一個以司馬氏為中心的新興帝國,但這種權力秩序卻是非常不穩定的。因為在當時的背景下,所有的豪門士族都有可能成為首席執政官的競爭者。在這種背景下,司馬昭有足夠的實力,自然可以牢牢的控制著權力,但司馬昭的子孫們呢?

    明明只是豪門士族的代表之一,到底是怎樣構建起新興的帝國雛形呢?伐蜀就是開始,明天我們詳細分析。

  • 4 # 千古名將英雄夢

    鍾會造反就是作死,首先來看他的計劃:

    他準備先“矯太后遺詔”(《三國志·鍾會傳》),誅殺司馬昭,獲得政變的合法性;然後把魏軍團以上軍官都宰了:“可盡殺牙門騎都以上”(《三國志·鍾會傳》)。命令姜維等蜀將領兵五萬出斜谷,自己帶兵隨後跟進,一舉奪取長安,而後攻克洛陽,奪取天下。“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做劉備也。”(《三國志·鍾會傳》)鍾會盡情表演的時候,姜維就一個人靜靜的看著他裝逼。大概也只有鍾會這種自作聰明、一天到晚都運籌帷幄,從來不懂得時事艱險計程車家子弟才會想出如此愚蠢的計劃。

    這個蠢到家的計劃就等於自殺,絕無成功的可能。首先蜀地剛剛經歷了一場大規模戰爭,還沒有恢復元氣,當年供給姜維三四萬人馬都有困難,現在供給接近二十萬大軍,完全沒有能力。其次這些兵將都不是本地人,家鄉都在北方,蜀軍將領就在不久前還是是仇敵,現在突然變指揮官,根本不可能指揮的動。最後,也是最簡單的一個問題,你鍾會把身邊所有的自己人都殺光了,蜀國的將領是聽你的還是聽姜維的,最後多餘的不就是你自己嗎?所以姜維看著鍾會作死的過程,心裡肯定很開心,於是他悄悄的向劉禪捎了句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三國志·姜維傳》轉引自《華陽國志》)

    既然鍾會要自殺,那麼大家一起來成全他。就在鍾會準備為了偶像贊許的目光殺光自己所有將領之前,魏軍將領們先不幹了,都是拿槍桿子的,你要弄死我?看誰弄死誰!胡烈、丘建等魏軍將領奮起反擊,亂兵已經殺到鍾會門口了,他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正在向姜維的部下發放兵器鎧甲,問姜維:“兵來似欲作惡,當何雲?”(《三國志·鍾會傳》)這位智囊面對生死關頭的壓力完全成了白痴,什麼似欲作惡,就是來殺你的,還問什麼問。姜維一聽外面吵鬧異常知道鍾會的白痴計謀出狀況了,這時候名將的素質再度體現,姜維說出了此生最後一句話:“但當擊之耳。”(《三國志·鍾會傳》)殺吧!沒什麼好說的啦。說完六十多歲的老翁姜維“手殺五六人”(《三國志·鍾會傳》)用一波Penta Kill,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告別演出,英雄直到最後一刻依然戰鬥在舞臺上。

  • 5 # 歷史中簡堂潑潑熊

    筆者認為鍾會剛舉事就被司馬昭千里秒殺,原因是比較複雜的,我先來看下鐘會是如何謀反的:鍾會在景元五年(264)正月十五日至成都。次日,他“悉請護軍、郡守、牙門騎督以上及蜀之故 官,為太后發喪於蜀朝堂”,於是矯魏太后遺詔宣 布起兵討伐司馬氏。“所請群官,悉閉著益州諸曹屋中,城門宮門皆閉,嚴兵圍守。”當時姜維曾勸 鍾會殺魏諸將,鍾會猶豫不決。而魏軍中遍傳鍾會欲坑殺魏將士。十八日,城外魏軍同時出營, 鼓譟攻城。此時鐘會方給姜維鎧杖。外兵入城,牙門、 郡守等從所關屋中出來,各與其部會合。姜維率鍾會左右戰被殺,鍾會隨即被殺。

    以上是鍾會舉事失敗經過。其失敗如此迅速,原因何在呢?就現有史料看,關鍵是鍾會未能穩 定魏軍軍心,而其主要原因恐非僅如司馬昭所說魏軍將士“各自思歸,不肯與同”。事實上,鍾會在宣佈討伐司馬氏時,“聚集徵行將士,劫以兵威,始吐奸謀,發言桀逆,逼脅眾人,皆使下議,倉卒之際,莫不驚懾。也就是說只有相國左司馬夏侯和、郎中羊琇等少數幾人敢於抗言,鍾會其實敗在未能果斷將司馬昭在成都的少數親信除掉,,而他們則散佈對鍾會不利的言論動搖魏軍軍心,煽動將士們對鍾會的敵意。

    此外,鍾會聽從帳下督丘建之言,允許“諸牙門”各有一親兵出取飲食,從而未能徹底禁絕他們與城外軍隊的聯絡,這也算其所犯的一個嚴重錯誤。不過,鍾會不僅厚待姜維,還謀及姜維,這也不利於他獲得魏軍將士的信任。

    就鍾會在事變中的部署而言,還有其他可議之處。比如,鍾會監禁魏牙門騎督以上的所有將領是否合適?能否在除掉司馬昭親信後,對魏軍其他將領仍加以任用,不過可派自己親信監視? 或者可否考慮僅監禁部分難以信任的魏軍將領? 到後來鍾會主要是謀及姜維,魏將中無一他可信任者了。而他臨時委派的代領諸軍的親信後未能控制住城外軍隊,這導致了他的失敗。

    司馬氏秉政後,王凌、毌丘儉、諸葛誕或謀而未成,或舉兵而敗。這三人曾任地方要員,或內聯魏宗室,或外結吳國,但屬下之兵終屬有限, 魏國諸將無人響應,這是他們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鍾會伐蜀時率十餘萬大軍,兵力不可謂不雄厚,但與王凌、毌丘儉、諸葛誕等人久在地方統軍不同的是,鍾會手下的軍隊大致說來是在徵蜀時調集的,如以之反司馬氏能否得力尚有疑問。但他如果控御得當,未必毫無成事的可能。

    結論

    鍾會快速失敗說白了還是他過於太自大,不能準確判斷出他自己所處的環境,在自己的隊伍中沒有親信,只能相信一個外來的姜維。反觀司馬昭確是一個處理政變的專家,做事嚴謹滴水不漏,鍾會直至鄧艾被捕後,接司馬昭書信才知對方已對其重兵防範。

  • 6 # 白鯨貝多芬

    一個重要原因,師出無名。你不是不可以造反,造反理由充分嗎?當年陳勝吳廣那不是吃不吃的上飯的問題,直接就是不造反沒命了。所以一呼百應。現在蜀國統一,安民生息,老百姓和士兵好不容易開始休息了,一看終會這熊孩子又開始造反能不上火嗎?能不有怨氣嗎?師出無名必無士氣,無士氣軍心就會動搖,軍心動搖就會有人倒戈,一切有因有果,逆天而行逆民意的戰爭只能是失敗收場

  • 7 # 漩渦鳴人yy

    首先,從一開始這件事情的動機,就可以發現鍾會這個人很難成功。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麼呢?鄧艾偷襲陰平,直取蜀漢,這個時候在漢中統領大軍的鐘會就不幹了,我在漢中,辛苦作戰,最後等來的結果是你把所有功勞全部搶光了,鍾會開始誣告鄧艾,按說他要謀反。司馬昭也覺得,對,你做了這麼大功勞,你是該想謀反了,因此讓鍾會把鄧艾給運送過來。

    然後這個時候,鍾會再只是當時的劉禪向姜維傳送訊息說叫你立刻投降,姜維在這個時候想到一個辦法,他假裝投靠鍾會,唆使鍾會在蜀中謀反,讓他將蜀中的其他魏國的部隊,全部搞得精疲力盡之後,自己殺死鍾會,復國。

    然後鍾會就屁顛兒屁顛兒的想去謀反了,可以說整件事情一開始謀反,這件事就顯得有點不靠譜,謀反,最重要的就是眾志成城,但是從一開始,整個陣營就分成兩撥人,兩邊心思都不放棄,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最終兩波人會因為意見上的不同而鬧翻,但是他們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並不是說他們意見,最後統一了,而是他們壓根兒就沒等到那樣的最後時機。

    首先,底下計程車兵不同意這一點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底下計程車兵大部分都是關中人,人家家眷全部在關中司馬昭這個人對於謀反,或者說忤逆他的人下手之毒辣,人和人都知道,士兵或許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退1萬步來講,就算你能夠忽悠底下士兵能夠替你作戰,那麼那些就連怎麼辦?上面的將領可是知道的,而且他們就是司馬昭派過來監視你的。

    鍾會一開始的時候說的正義凌然說他們不同意殺了他們就行了,可是真正到了執行的那一天鐘會只是把他們給囚禁了起來,而且這一囚禁就囚禁了三天,三天的時間,鍾會什麼事兒都沒錢,底下計程車兵,一看我們的頭兒為什麼這麼多天沒回來,埋伏,在當時軍隊裡面的奸細,也就是司馬昭派過來監視鍾會的人也感到奇怪,為什麼基層將領都沒有迴歸建制,結果恐慌就不可阻止的蔓延了出去。

    最後只需要找幾個人散佈一下謠言說鍾會這個人就是讓你們不想回家,就是要害死你們親人,然後底下計程車兵,立刻就炸毛了,誰當兵不是為了一個保家衛國,誰不想讓家人過好日子,你卻現在搞這樣的事情,人家不跟你拼命?那就不是個男人了。

    那麼鍾會這個人難道就沒有忠誠於他計程車兵嗎?說實話還真沒有,鍾會,是鍾繇的幼子,從小到大過的都是貴族一樣的生活並沒有像鄧艾那樣,一開始是出生于軍隊的,因此他跟士兵之間建立的羈絆並不深,說實話鍾會一開始過來的身份,實際上跟那些埋伏在軍隊的間諜是一樣的,是過來監督鄧艾還有當地的將領的。

    當然,鍾會一開始的權利,也就是司馬昭給的,大家只不過是看他司馬昭的面子上,替你賣命,現在狐假虎威的狐狸,將老虎的威嚴給弄的蕩然無存了,那這隻狐狸,大家為什麼要聽他的呢?

    最終,鍾會的失敗,意料之中,我估計司馬昭也是當時稍微說了一下,鍾會死啊?怎麼死的?唉,不用告訴我了,我知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軍撤離敘利亞,俄土伊定敘利亞大局,敘利亞局勢將如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