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時期,法正的死去對於劉備集團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如果他不死,三國曆史能不能改寫?
11
回覆列表
  • 1 # 孤城影隨

    我們先來分析分析劉備是否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性。

    都知道劉備事業的轉折點就是關羽敗亡。而後的夷陵之戰又讓他基本毀掉老本。而諸葛亮十年積聚相當於達到了夷陵之戰之前的程度,所謂“兵甲已足”。而關羽的敗亡,不僅僅是丟掉了荊州還導致了孟達把上庸做了投名狀。所以可以說,如果不打夷陵之戰,劉備可以保住一州的軍力。而關羽不敗,劉備將坐擁兩州兵力。

    關羽被俘

    對於剛剛戰勝曹操佔領漢中的劉備而言,即便是曹操江漢中之民抽走,他也有相當的戰略優勢。因為他當時還有馬超這個招牌,對於雍涼二州的統招具有重大的意義。要知道當時馬超與曹操打仗的時候好像只有一個少數民族是支援曹操的,這個少數民族首領有傳記,一時找不到了,歡迎精通的讀者補充。

    等到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連馬超都死了,過去那麼多年還人走茶涼,都換了好幾波人管事了,已經再沒有意義。如果能拿下雍涼二州就等於威脅了長安,甚至說可以拿下長安。畢竟曹操移走了漢中之民,但是卻不可能及時反應要把雍涼二州人民也牽走。

    錦馬超

    這個時候漢獻帝的統戰作用就得以體現了,而且是空前提升。而到這個時候的結果就不太好說了,但是曹操的勢力勢必受到極其嚴重的影響,曹操內部那些支援漢朝的,支援漢朝但是要另立新帝,或者僅僅是討厭曹操的人就會重新動搖洗牌戰隊。先前的董卓、後世的爾朱榮、因戰敗而致人以柄的曹爽的事情都是曹操可能面臨的,雖然他對朝廷的控制力遠高於這三人。但還要面對東吳方面將較為輕鬆的威脅東線戰場。

    如果可以的話,關羽和孟達劉封可以在江陵、上庸威脅襄樊。統一不統一的,但這樣的局面是可以達到的,像未來周梁齊一樣。而隨著曹操的逝去,曹魏勢力也是相當不能好過了的。況且曹家三兄弟那關係也夠嗆。在今天看來曹操的兒子之所以不是袁紹的兒子,是因為他們是成功者的兒子,曹丕有足夠的基礎去繼承曹操的成功。但曹操實力的衰退有可能導致曹丕等人步入袁尚後塵。如朱梁後事了。

    曹丕不錯,但主要是因為有個好爹

    然而劉備之所以沒有達成,則是因為關羽敗了。連失荊州、上庸又加夷陵之敗造成蜀中震盪,蜀漢沒滅亡就已經夠幸運的了。當然他有兩個重點關卡,漢中和永安。漢中作為北大門的作用很有名了。而永安蜀漢滅亡以後羅憲兩千人守住陸抗這個大家應該也熟悉。

    甭管怎麼說,如果劉備對孫權有信,儘可能的穩住孫權,桂陽、長沙、零陵、武陵,哪怕最後連江陵也還了,對於西線作戰的劉備而言都是非常利好的。可像周隋滅齊陳,孫權再強,也是陳霸先,頂了一代頂不了三代。如果搞好與東吳的關係,說不定還江陵之前就已經達成戰略目標了,關羽和孟達劉封說不定還能拿下襄樊。

    還荊州對於劉備來說並不虧,首先人才他已經得到,軍力也不在話下,至於百姓也可以隨軍親屬的名義遷走一部分,或者撈個好人,讓軍士回家。但這些迴旋的方式都因為劉備不肯還荊州而不能實現。相反劉備方選擇陳兵相向,等漢中張魯投降曹操才想到和孫權和談。這樣你就是還了孫權也不會領情的。

    東望武昌,順流而東也,孫權指定不樂意

    做了這麼多伏筆,那麼我們回到起初所問的法正和龐統如果不死,會不會幫助劉備統一天下?首先我們之前所說的,可不可以的,終究如果沒有戰略失誤的話是有希望的。如果連希望都沒有的話,那就更甭談了。

    那法正龐統可以避免戰略失誤嗎?首先首先法正幫助劉備打贏了漢中之戰,趁著高興勁兒,劉備又要當漢中王,法正也光準備當官兒了,但是高興沒太長時間,關羽又給他來了一個興奮劑,可又萬沒有想到高興來的快,去的也快,關羽把荊州又丟了。劉備集團宛如集體溜冰,這就是瞬息萬變啊!興奮之後是空虛啊。

    這些事情在時間上太相近了,太急促了。法正如果考慮到荊州問題,可能需要一些時間。而法正本身就是一個四川人,很有可能考慮不到荊州的問題。所以法正的能力也僅僅是能幫助劉備避免夷陵之戰的慘敗。但對於關羽的敗亡是沒有辦法阻止的。

    法正

    而龐統呢?龐統早就認識到荊州的凋敝了,如果龐統不戰死的話,即便是他自己無法快速的反應過來,提醒劉備不要再拿著荊州這個爛燙手山芋了,也會在孫權方的不斷提醒下去思考這個問題。而劉備基本上可以說是很聽龐統的話的。等到拿下益州以後,龐統應該就會向劉備提議,要還荊州的一部分給孫權了,完全用不到陳兵對峙最終妥協還了長沙桂陽。也許沒等全部還完,劉備已經坐擁雍涼二州了。而且還會讓孫權很滿意。從漢中之戰到關羽敗亡對於法正來說時間急促,對於龐統來說卻很充足,況且龐統的物理時間確實更長,因為他在漢中之戰前的孫劉對峙前就可以思考了。

    龐統當是劉備謀主

    但龐統卻死掉了,諸葛亮實際上只能算作謀士後備役,而劉備的謀主當是龐統法正,劉備一生也沒把諸葛亮當成像龐統法正一樣的謀主,可能在劉備眼裡諸葛亮的軍事謀略還比不上自己。而那些光想著讓劉備晉身漢中王的就更別提了,志得意滿的劉備稱王,自己當然也官升九品。而劉備這樣賴皮的態度直接反應在了關羽的身上。所以孫權覺得劉備太欺負老實人,太欺負小孩了,於是只能教劉備如何做人了。

    龐統之死太可惜

    所以龐統對於劉備的意義應該是很大的。在劉備集團,可能也只有龐統能夠順利的提醒劉備。我們說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很多荊州系官員,但我們叫得上名的荊州系官員也就諸葛亮、馬良、馬謖、董和這些人了,大多官員並沒跟著去益州,結果被孫權收了。後面的蔣碗剛被諸葛亮從劉備的刀下救出來,費禕、董允、楊儀人微言輕。至於黃忠魏延兩個大老粗就更懶得想了。張南等二流荊州武官也不能指望,甚至後來歷史也沒給他們安排太多戲份,有能力也沒機會展示了。

    夷陵之戰

    而龐統不論是自己的人品還是對荊州的認識都是有很大希望去提醒劉備,安撫孫權的,而且龐統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不同的是在益州之戰前就說了荊州不能依靠,要以益州為根據,成就大業。所以說龐統是對於荊州之慘敗是有機會制止的。至於能不能統一天下,其實還是有很多變數的,我們就不提了。

  • 2 # 小屋253315373

    法正是益州派的主要代表,在投降或者誘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得劉備信任,可以說是劉備最重要的謀士。 如果法正能夠多活幾年壽命,至少可以起到兩個明顯的作用。一是可以緩解內部矛盾,給了劉備促進民族融合的機會,適時開展內部建設,則蜀國完全可以靠蜀地天險立於不敗。二是法正會勸止劉備罰吳,諸葛亮則是沒有這個影響力的。如此,天下未可定,但是蜀國安矣。

  • 3 # 趙永志67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成王敗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身臨其境,隨機應變,旨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一個戰役和國策的成功,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以弱勝強,以卵擊石者多不勝舉,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功虧一匱者比比皆是。蜀漢國力弱小,失去荊州後,夷陵之戰又實力大傷,而曹魏和吳國佔據著最豐富的資源,而蜀漢要想戰勝它們並非不可能,但絕非易事。

    三國時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湧現出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人物,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 4 # 容我漫溯

    歷史沒有如果,說史則必然離不開如果。歷史是一面鏡子,但照鏡子的人卻可以嘗試各種穿戴。我們也可以思考無數個如果——送給喜歡歷史的你。

    三國時期充滿尷尬:赤地千里、生靈塗炭,而又豪傑四起風雲際會,令人悠悠神往。我們初讀三國時,大多是心向蜀漢的,慢慢會出現各種猜想,如果關羽不死,如果孔明不死,如果不斬馬謖……法正不死,是否會改寫魏蜀結局,倒是很少人去想。

    法正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郭嘉。沒錯,法正的自身特點和身世象極了郭嘉。而法正的身影被諸葛亮和費禕等人的光芒所掩蓋,郭嘉則在曹操陣營中鋒芒畢露,幾無出其右者。奈何兩人盡皆早逝,令人扼腕。

    法正“善其謀”,也就是有驚人的軍事才能,也就是說,憑藉他的計謀,有決定戰陣成敗的功效。在定軍山一役,法正便使謀略陣斬魏國名將,曹操的叔伯兄弟夏侯淵。

    然而,他的存亡是否就能影響魏蜀成敗?我的答案是微乎其微、幾乎不會。

    首先來看人:法正確有一定的軍事能力,但不會超過諸葛亮、姜維和關羽、趙雲等人。而且戰爭只是決定勝負的過程和表現形式,如諸葛亮六出歧山,勝仗無數,也沒有把蜀國推上更高的歷史舞臺。

    其次法正的政治能力不堪如人意。《蜀科》制定後,由於嚴法治蜀,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引起豪強十分不滿,以消極態度牴觸蜀漢政權,為此,法正提出用當年漢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之事向諸葛亮進言,認為成都初定,宜“緩刑弛禁”,放寬約束。但諸葛亮認為不能盲目沿用漢初的法度,應當因時制宜,懂得變通,於是寫了封信給法正,曉以大義,告訴其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著名的《答法正書》。

    再看為人,據載,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眥必報,掌握大權後,曾經對他有過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他有過小矛盾的人都加以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有人向諸葛亮告發,而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寵信的肱股之臣,勞苦功高,因此不加過問。

    總體來說,如果沒有意外,歷史其實必然是沿著一條既定的道路前行的,那條路就是客觀規律。一百萬個可能裡出現的那個選擇,其實早已註定。三國的命運同樣如此。

    三國鼎立時期全華人口已達到官方統計人口的最低點。263年,蜀國被滅時,有人口94萬,280年,吳國被滅時,有人口200萬,同時期,魏國大約有700萬,三國有戶口的人口是1100萬左右,即使再算上一些黑戶口,蜀華人口也不到魏國五分之一,而人口的差距,是幾十年來的戰爭累積效果,也是國力的大致體現,所以在這裡我們儘可不必再提什麼以少勝多了。

    以西南一隅的巴蜀之地,儘管擁有經過諸葛亮改進過的都江堰灌溉的天府之國沃野千里,也實在難以支撐與魏吳頻繁戰爭的巨大消耗。何況,北方政權繼那位奸雄之後,又迎來了更為老奸巨滑的司馬太傅,再有三個法正,也是扛不住的——好吧,不小心我們又回到了人。

  • 5 # 要三四喂

    不是強行科普,只是噁心有人黑正史裡的丞相。演義丞相粉不要擔心,因為正史裡的丞相同樣非常優秀,希望你們也能喜歡正史裡的丞相。

    歷史上的丞相:又高又帥氣質又好

    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歷史上政治地位

    歷史上六大政治家:管仲,商鞅,諸葛亮,王猛,王安石,張居正

    歷史上軍事地位

    唐朝武廟十哲: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

    宋朝武廟十哲:管仲,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郭子儀,田穰苴,孫武,范蠡,樂毅

    元朝:《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條》載:"武成王立廟於樞密院公堂之西,以孫武子、張良、管仲、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從祀。

    其實陳壽說得也沒錯啊,政治高於軍事只能賴我丞相政治太好了這可怎麼辦233333

    文學才華:丞相從來不賣弄文采詞藻,但是句句真情實感,《出師表》:臨行前給皇帝寫了些建議,然後就千古流傳了。《誡子書》:臨終前給兒子寫封家書,然後又千古流傳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被歷代書法家喜愛233333 此外還有《論交》《論光武》《論諸子》《論讓奪》等。還有軍事作品,以及兵法推演等。

    另外,說丞相是全才是因為,他還會音樂,繪畫,書法,發明,,水利,法律學,天文,兵器學,農業學(這段太恐怖了,不太信)

    歷史評價(這群人可都沒看過演義)

    李白: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李商隱:管樂有才真不忝,梁父吟成恨有餘。

    杜牧:子夜星才落,鴻毛鼎便移。

    元稹: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劉禹錫:軒皇傳上略,蜀相運神機。

    白居易: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孟浩然:誰識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陳子昂:猶悲墜淚碣,尚想臥龍圖。

    岑參:遺廟空蕭然,英靈貫千歲。

    楊萬里:四川全國牙旗底,萬里長江羽扇中。

    王安石: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

    范仲淹:留侯武侯者,將相俱能任。

    王陽明:八陣風雲布時雨,七擒牛馬壯秋風。

    蘇軾: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

    辛棄疾: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

    朱熹:英姿儼繪事,凜若九原作。

    羅隱: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文天祥:天下皆傳清獻節,人心自有武侯碑。

  • 6 # 逍遙1906

    不能,法正與諸葛亮不可能共富貴,諸葛亮不弄死法正,法正會設法弄死諸葛亮。因為張松法正彭漾孟達霍峻是主動迎劉備入川的,忠義可疑。張松在劉備入川時就被劉備龐統用書信借劉璋之手弄死了,也使劉備有了奪西川的起兵藉口。劉備在諸葛亮和法正二人中選擇諸葛亮,先以謀反罪弄死彭漾,然後法正暴亡。劉封監軍孟達,也有尋機弄死孟達之意。孟達見張松法正彭漾均已死,知道自己再不叛逃也難逃一劫,果斷投降曹操。霍峻守葭萌關為劉備抗劉璋,御馬超,敵張郃,多次立下大功,但劉備東征,徵霍峻隨軍作戰而戰死。迎劉備入川五鼠無一善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以前種地一畝地用化肥20斤(20元一百斤)現在用120斤(200元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