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漢古玉
-
2 # 文藏
沁色的形成與宏觀環境的關係
沁色的形成與所在地區氣候、土壤等宏觀環境有關,不同地區出土玉器,雖屬同類玉料、埋藏時間相近,但沁蝕程度往往區別較大。
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
其一、遼西紅山文化區屬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弱酸性土壤,玉器沁蝕多數較為輕微,沁色一般為較薄的層狀黑沁、白沁。
良渚文化
其二、長江下游良渚文化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強酸或酸性土壤,古玉的風化淋濾作用充分,玉器沁蝕嚴重,多不透明的雞骨白。古玉沁色成因的自然科學研究(一)白沁成因的研究:
青玉單耳龍紋杯 宋 經火呈白色
白沁成因——高溫白化說
劉大同《古玉辨》曾雲“玉受地火者,皆變為白色,俗稱為石灰沁,即今所謂雞骨白、象牙白是也”
古人是否會將玉器焚燒加熱呢?有學者推測高溫處理可以降低玉料的硬度,更便於雕刻加工,古人可能在雕刻前將玉料預先高溫加熱,因而導致玉器白化;另有學者認為按照古代祭儀,古人在某些特定的祭祀活動中會將玉器用火焚燒,也會導致玉器變白,如商代卜辭中的以玉燎祭即以火焚燒玉器進行祭祀。
白沁
白沁成因——酸鹼腐蝕說
沁色形成於地下較為複雜的微觀環境中,周圍的土壤條件無疑會對玉器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不少學者認為白沁的形成緣於土壤中的酸或鹼性物質,如楊伯達先生曾提出“杭州餘杭地區土壤中氫氟酸含量較高,對良諸文化玉器由表及裡的侵蝕就較為嚴重,使之均變為雞骨白”。
儘管在自然環境中並不具備實驗中的強酸、鹼條件,但可以推測在酸、鹼性土壤中長期埋藏,不斷腐蝕,肯定會導致古玉結構逐漸變化以至形成雞骨白沁色,因此“酸鹼腐蝕說”就古玉白沁問題的解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白沁
白沁成因——風化成因說
“風化成因說”基本認為古玉的白沁主要緣於玉器受沁後礦物結構變疏鬆,晶體形狀與方向改變而形成孔隙,從而導致玉器的透光性變差,光線照射時因發生折射、散射而不能透過,因而器表呈現白化的現象,這其中可能既有物理風化的作用,也有化學風化的影響。
(二)彩沁成因的研究
除白沁以外,古玉器沁色還包括紅、黃、褐、 綠、黑等多種色調,我們暫且統稱為“彩沁”,其中紅沁舊稱血沁、硃砂沁,黃沁舊稱土沁、松香沁,黑沁舊稱水銀沁、黑漆古等。
白玉螭紋劍格 宋 黃沁
白玉龍紋墜 唐 黃沁
紅、黃、褐色沁成因——褐鐵礦滲入、鐵離子氧化
青玉鱖魚墜 唐 黑褐沁
黑沁成因 ——鐵元素滲入透閃石轉化為陽起石
就古玉黑沁的成因來說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觀點。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似乎可以肯定多數黑沁的形成與古人所謂的“水銀沁入”無關,自然界液態水銀極少而又易於揮發,古玉埋藏環境中是否存在液態水銀值得懷疑,楊伯達先生也曾指出:“水銀既不能附著玉表,更不能深入玉肌,所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黑沁
黑沁成因 ——高溫處理有機物碳化
多位學者所做的實驗表明淺色透閃石玉器經加熱到特定的溫度時可以呈現棕黑色或黑色,聞廣先生據此推測西安灃西遺址出土的棕黑色西周透閃石玉璧即為高溫加熱所致。
黑沁
黑沁成因 ——有機物滲入
有學者研究認為是玉器表面裂隙中滲入的有機物加熱碳化呈色所致,這種觀點可作為黑沁成因之一說。此外,錢憲和先生透過檢測發現古玉黑沁部分的鐵元素含量較高,推測外界鐵元素的滲入導致透閃石轉化為陽起石並因此形成黑沁。劉如水先生認為古玉埋藏時土壤中有機質的滲透與氧化及三價鐵離子的滲入導致黑沁的形成。
綠沁
綠沁成因——銅氧化物滲入
關於古玉綠沁的成因目前學者研究的不多,傳統觀點認為綠沁是由於玉器埋藏時靠近青銅器,因此受青銅鏽蝕的浸染而致。此類複合鑲嵌器物的青銅、玉石接觸部位,玉器器表常常附著有藍、綠色礦物,經檢測藍色的為藍銅礦,綠色的為孔雀石、鋅孔雀石,三者都是青銅合金元素的氧化物,由此說明青銅器與玉器埋藏時如果相互接觸,銅鏽附著於玉器表面,年代久遠會逐漸滲入並形成綠沁。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傳統的“沁”的定義不僅包括玉器顏色的變化,還包括玉器質地的改變,如舊稱“丁金沁”、“爛斑”等多為玉料受酸、鹼溶蝕而形成的孔洞,“土鏽”則多為土壤中的膠體溶液附著於玉器表面結晶而形成。
-
3 # 琢琥人
沁色千變萬化。常見的有黑漆古 雞骨白 秋葵色 血沁(紅色)。要把握好沁色需自然 同時要區分皮色和沁色的區別 而染色由於僵硬和沒有時間的痕跡比較好區別 千萬不要懷疑漢以前古玉的工藝水準。每一塊到代的高古玉都是傳奇 有的拙樸自然 有的精美絕倫 有的設計奇巧......
漢 玉璧
玉環
劍飾
-
4 # 國粹文化傳奇
古玉由於在地下沉睡了幾百年、幾千年,受地下各種化學物質的影響,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色彩和質的變化,這種變化古人稱之為“沁色”。
沁色的品種,據清人陳性《玉記》所載就有坩黃、坩青、孩兒面、純漆黑、棗皮紅、鸚哥綠、硃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綠、白果綠、秋葵黃、魚肚白等100多種。
一般來說,黃色調的我們稱為土沁,赫紅色的稱為鐵沁,黑色的為水銀沁,白色的為水沁,綠色的為銅沁……
其中,彩沁色最為珍貴!五色沁最難得!三色沁也少見!白玉紅沁是許多藏家夢寐以求的,也是市場最受追捧的沁色之一。
古玉沁色豐富多彩,極具神秘感!我們看出土古玉的沁色要注意什麼呢?
劉大同先生說:“玉器受地氣,其各色之沁,皆由外而納於內。”
真的沁色深入肌理,由表及裡,由外到內,有濃淡深淺變化的,層次感極強的。
而假沁則多是浮於玉表面,而且沒有各種深淺不一的凹陷變化。
就拿紅沁色來說吧。古人把紅沁色分為寶石紅、硃砂紅、雞血紅、櫻桃紅、灑金紅和棗皮紅等。
其中硃砂沁最為珍貴!由於古人崇尚紅色,認為紅色吉祥、富貴、辟邪、驅害、鴻運當頭、紅紅火火!
墓葬時喜歡往玉器上面塗滿硃砂,同時在墓底鋪上厚厚的硃砂,以示厚葬。以至於很多出土玉器出現硃砂滿沁的現象!
這種現象往往伴隨著區域性開窗、乾裂紋、牛毛紋、飯糝現象出現。
所謂“開窗”,就是“開窗見地”之意,古玉受沁時在受沁部位中間露出一小塊原先的“玉地”,讓人能瞭解這塊古玉材料的本來面目。
所謂“飯糝”就是指玉器內部發生質變產生了次生物,出現了類似飯粒、玉米粥、渣或其它雜色點狀的物質。
歷經千年的全沁色,玉質可能發生鈣化或者雞骨白,表面仍然可以看到區域性變質,或者沁色過渡,形成這種全沁色至少需要1800年以上。
所以,我們在辨別古玉沁色時,要認真觀察,看看到底是硃砂紅還是鐵鏽紅,或是其它什麼沁……不懂可以檢視一下古玉鑑賞方面的書籍,或者問問行家,千萬不要胡說八道!另外要綜合材質、器型、紋飾、雕工去判斷!不要一味地否定自己或他人的藏品!
硃砂在古代很稀少,採挖也很艱辛,貴比黃金!如果同時出現硃砂沁和銅綠沁的古玉,價值非常高!堪稱國寶,可以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此外,我們還需要藉助放大鏡、聚光燈,檢視沁色是否浮於表面,是否出現在玉質疏鬆的或者綹裂部位。
一般情況下,綹裂部位受沁比較嚴重,隨著裂紋變化,延伸。綹裂處顏色要深一些,裂紋周圍沁色呈不規則分佈。
很多朋友談紅色變!不敢收藏紅沁古玉,認為紅色古玉都是血沁或是染色的,以至於錯過很多撿漏的機會!我恰恰相反,最喜歡紅色沁,至今收藏了100多件紅沁古玉。
有很多朋友找我鑑寶,我不但不收費,而且還耐心跟他講解。告訴他,紅沁古玉不是血玉,也不是紅玉,可以放心收藏!
這種紅沁色是歷經千年形成的,很自然的!即使放在溫水裡浸泡數月,依然那麼靚麗!只是顏色沒有那麼深了,但玉質變得更加溫潤了,光澤變得更柔和了,稍加盤完,寶光四溢!
而現代仿古做舊的古玉色澤發暗,甚至無光澤,要麼太深,要麼太淺,很不自然!放入水中浸泡,大多會掉色,還會發出陣陣惡臭!大多高光,很透,比重小,沒有滄桑感和柔和內斂的光澤!
古玉做舊染色自古有之。從戰國開始就有了。那時只是在上好的和田玉上面染黃色。因為帝王皇家崇尚黃色,黃又與皇諧音,黃玉又非常稀少,所以宮廷造辦處的玉雕大師只好把玉器染上一層淡淡的黃色。下面這塊漢代白玉就是染過黃色料的,如今只是作為一個標本留著講課用。
從宋代開始,仿古做舊就大量存在了,但那時用的料還比較好,大多使用新疆的和田玉去仿戰漢古玉。
綜上所述,古玉沁色豐富多彩,美不勝收!我們在收藏古玉,識別沁色的時候中要做到一看、二掂、三聞、四照、五思。
只有觀察細緻,才能發現古玉里頭蘊藏的奧秘!才能稱得上入門!
最後,我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財運亨通!心想事成!
回覆列表
出土古玉沁色,是古玉在埋藏地下漫長過程中吸收周圍物質而形成的有別於古玉原生色的顏色。總的看,古玉沁色只是古玉鑑定的一個參考因素,不能作為古玉真假的決定性依據。但由於現代仿古之作,往往採用較差的玉材作沁迷惑買家,所以對出土古玉的沁色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關注。
一是沁色與沁門的關係。古玉形成沁色有兩個前提條件,一個是有可供外界物質進入的沁門,另一個是足夠長的浸蝕時間。從出土古玉沁色看,有的沁門是玉的綹裂,沁色往往從綹裂處進入,由裂紋深處向外暈散,燈光下通常明顯可見綹裂紋;有的沁門是玉質結構相對鬆散之處,沁色由此進入,沿著鬆散結構走,自動繞過結構緊密之處,一般在燈光照射下看到沁色流動的軌跡;有的沁門是土蝕土咬處、玉表邊緣打磨較多處,沁色從這些薄弱地方進入,向玉內發散。一般情況下,有沁色必有沁門,但這個關係反過來不一定成立,有時候有綹裂卻未必有沁色。筆者曾經有一塊漢代玉牌,從中間開始裂開,至邊沿處裂縫寬達將近2毫米,並且伴隨著地彎捲曲,但通體無沁。現在手上還有一個漢代玉勒子,有幾條綹裂,其中就有一條綹裂未入沁,但明顯呈現裂口自然內陷現象。究其原因,應該與埋藏環境、綹裂處解理面結構、開裂時間有早有晚等因素相關。
二是沁色與皮色的區別。皮色是山料成礦或籽料長期於河水中碰撞浸染形成的,性質比較穩定,盤玩時基本沒有變化或者變化很小。沁色形成時間就要短得多,時間長的也不過幾千年,性質不夠穩定,上手盤玩初始階段變化比較快。從性狀看,沁色往往的過渡擴散狀更為自然,而皮色的過渡鮮見暈散狀。
三是受沁與巧色的區別。巧色往往是人為利用玉皮的顏色,來表達雕刻器物的某個部分,比如眼睛、衣服、頭髮等,目前考古發掘最早的巧色古玉是殷商婦好墓出土的玉龜。所以,巧色是人為控制的,是巧妙地留下的玉皮。而沁色則是不可控的,不管什麼部位,只要有沁入條件,就會出現沁色,並且色狀也是不可控的,會有過渡和暈散,無法將其侷限於某個具體部位。
四是真沁不等於真古玉。首先,沁色在玉表連續分佈時,不應該因刻痕而中斷,其中的刻痕或孔內也應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積較深而色稍重,否則較大可能是老玉新工,比如後人在素面古玉上加刻,當然這種情況即使是新刻一般也很少為現代加刻,清代到民國加刻的可能性較大一些。其次,要看整塊玉器的包漿、工痕等因素的一致性,防止雖是真沁,但卻是由殘器改制的情況。最後,一些現代和田玉籽料作品,本來籽料原石上就帶有沁,雕刻者正好把這塊皮留下了,你不能一見沁皮就覺得是古玉,否則就會出笑話,當然這種情況人家肯定不會告訴你是古玉的。
五是假沁不等於假古玉。這一點,主要是因為宋代以後,仿古玉幾度流行,有許多玉器被留皮、染色。宋到明清的仿古玉,屬於老仿,許多都用的和田玉仿古,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與新仿的區別,主要有幾個方面:一個是藝術水平,老仿相對新仿多數要高一些;一個是工藝手段,老仿肯定是老工,新仿則基本上是用現代手段;再一個是材料,老仿基本是採用新疆料和田玉仿古,新仿更多的是用青海料、韓料、俄料以及地方玉仿古,甚至使用蒙料(玻璃)。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古玉沁色在書上、網上有很多的論述,其中很多引自劉大同《古玉辨》等文獻,這些書目前些年筆者也曾認真研讀,感覺受益匪淺,但其中亦有不少想當然的成份,不敢全盤接受。比如對黑色沁、紅色沁的命名及沁源分析等等,個人覺得黑色沁叫水銀沁沒有問題,但沁源未必就是水銀,有些有機物沁入後也是黑色的,有些鐵離子沁入也會呈現黑色;至於紅色沁叫血沁,只會嚇乎住一些收藏愛好者,血中的鐵離子能把玉沁成紅色,但土中的鐵離子應該很豐富,沒有血同樣可以把玉沁成紅色。對於我們玩收藏的朋友來說,瞭解沁色大體有哪些種類,大概有哪些沁狀就足夠了。關於古玉受沁的沁狀,後續文章中將會陸續分享,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