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汗說事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以殘暴著稱的皇帝。他殘暴地屠殺功臣,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不過,雖然如此,他屠殺功臣,卻還是多多少少有一定道理的。
(朱元璋畫像)自從革命勝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當時那些從窮人一步登天,當到了王侯將相的開國功臣們,確實恃功自傲。
為了攫取私利,他們在朝中結黨營私,在民間飛揚跋扈,做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事。
朱元璋最恨貪官汙吏。他一開始並沒打算殺他們,而只是不斷地敲打這些無法無天的高官們,可是收效甚微。
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擔心新興的大明王朝會有傾覆的危險。同時又擔心將來新君繼位後,這些老臣們不聽調遣,趁機作亂。為避免發生這樣的變故,朱元璋決定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面,趁他還活著時,大搞反腐運動,給朝廷大換血。
於是就有了“洪武四大案”。其中,光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就殺了快五萬人,更不要說“空印案”等。
可以說,朱元璋借這個機會,把開國功臣幾乎屠戮殆盡。
但是,朱元璋在反腐的時候,卻做得太殘暴了。不但殺人太多,而且在殺人的時候,用了殘忍的酷刑。
(屠戮大臣,圖取其意)比如“剝皮揎草”“凌遲”“磨骨揚灰”……總之,名目繁多,就看你選哪一款,反正哪一款都是倍受折磨而死。
用重典治世,這個多多少少還可以理解。但是,朱元璋殘忍地讓近50個活人隨自己殉葬,這就怎麼也不能理解了。
活人殉葬這種殘忍的事情,早在劉邦建立漢朝時,他就取消了這種制度。
但是朱元璋在次子朱恢去世後,他卻下令讓朱恢的妃子殉葬,於是,這又開了殉葬之風。
洪武三十一年,70歲的朱元璋在憂勞中去世了。
朱允炆繼位後,著手打理朱元璋的喪事。
(為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圖取其意)按朱元璋的交代,朱元璋後宮裡,凡是沒有生育的年輕貌美的妃子,都須活殉。除此外,還有朱元璋的近身侍女10多人,也得活殉。這樣算下來,約有40多人。
據《北韓實錄》記載:“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可見當時情景,實在是太悲慘。
不管怎麼說,如果說朱元璋用殘忍的手段誅殺功臣,還算有一些道理外,他把早已廢棄千年的殘忍“活殉”制度,又重新撿起來用,完全是歷史的倒退。
這也說明,這個明朝的開國皇帝,當他在當了皇帝,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後,他的心理已經扭曲到什麼地步!
(參考史料:《北韓實錄》《明史》)
-
3 # 煮酒君
朱元璋的一生充滿著傳奇,他是平民出身,放過羊,做過和尚。在他24歲投奔起義軍的那年開始,便開啟的開掛的一生。在十七年的南征北戰中,不僅恢復了漢家河山,還奪回失去四百多年的幽雲十六州,最終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也製造了不少慘案,例如朱元璋藉著"洪武四大案"的機會幾乎將開國功臣都屠虐殆盡,在胡庸案、空印案等案件中牽扯到無辜死者多達二十餘萬人。他不僅殺人太多,還在殺人的時候擅長使用殘忍的酷刑。
更令人驚悚的是朱元璋在死時實行過秦漢時期的殉人制度,尤其是對宮女的殉葬制度,使得歷史在倒退,令人唏噓。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為朱元璋陪葬的女人的死法究竟有多慘?
這些宮女的殉葬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上吊自殺,也就是自縊。據《北韓實錄》中記載:"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這其實是宮中女子最常見的死法,三尺白綾掛房梁,兩腿一蹬上天堂,但這種死法卻是保留了死前的容貌,也能算是全屍了。
二是水銀灌注法,這種死法十分殘忍。其刑法步驟就是先將宮女迷暈,再以站立的姿勢埋在一個事先挖好的坑裡,只留頭部在外面,然後劊子手用刀在宮女的頭頂上畫一個十字,將皮扒開,再將水銀注入人的體內。水銀隨著血液流到全身,能夠使宮女保持生前的容貌,且防腐效果特別好,但這種刑法一般是會用來對待最底層的宮女,後宮有一定地位的嬪妃,就不會用如此殘忍的手法去對待。
三是被砍殺。這是一種最原始的殉葬,越直接,也越殘忍。目前發現商周時期的殉葬坑中就有這樣的情況。可見大型墓葬中直接砍殺的事情肯定有,但由於朱元璋的墓目前還沒有被開啟,這種情況還有待考證。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先將參加殉葬的嬪妃和宮女縊死,再向她們的體內注入水銀,也有人說皇帝會命令嬪妃提前服毒自盡。
在朱元璋的在任期間,他就有意恢復已廢止上千年的殉人制度。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死後,朱元璋就命人將兩名王妃殉葬,用來陪伴自己躺在地下孤獨的兒子。
從夏商開始一直存在的殉葬制度,古人認為他們死後可以昇天,繼續需要有人來服侍,因此在死後會讓一些人來殉葬。到秦漢時期,這種制度的現象就開始減弱了,陸陸續續都是用陶俑來陪葬,例如秦始皇的兵馬俑。但到了明朝,朱元璋恢復了殉人制度,於是這種殘忍的制度便在明朝蔓延開來。可以說,殉葬制度貫穿了整個大明王朝的極盛時期,這算是歷史的一大倒退,堪稱朱元璋的一大汙點!
-
4 # 漢史趣聞
朱元璋是個很殘暴的皇帝,本來用人殉葬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事情,那時候的人都比較野蠻,不開劃,整天打打殺殺的。他們用活人殉葬,我們也可以理解。
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唐宋的時候,殉葬制度基本上就廢除了,那時候基本上都是用牲口殉葬。
不要說唐宋了,早在三國的時期,就已經不用人殉葬了。
我們都知道曹操死的時候,就把他的所有妃子,給留在了銅雀臺,並且曹操還告訴曹丕,若是他的妃子中,有人想要出嫁的話,不要阻攔他們。
你看看人家曹操,多麼的接地氣呀。
透過這件事來看,這說明漢朝、三國時期,人民進化的已經很文明瞭。畢竟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不能你死了就要拉一群墊背的呀。
可是,到了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這個土老帽當了皇帝,他覺得自己真的成了貴族,而且他覺得自己的祖祖輩輩都是世襲的貴族。
頓時被自己當年吃苦的日子給忘了,不得不說朱元璋過關了好日子,開始飄了。
所以,朱元璋又開始恢復了人殉的制度,這樣的制度已開始實施,那些沒有為朱元璋生兒育女的人,就成了殉葬品。
對於這些苦命的女人來說,他們的死法當然是很慘了。所以說朱元璋讓自己的妃子陪葬是真多。
這些殉葬的女人的死法,大致分為如下幾種:
1、集體上吊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到了殉葬的那一天,所有的妃子,都會被太監趕到一個屋子裡,然後他們在這個屋子裡,集體在太監監督的情況下上吊。若是自己下不了手的,別人監視他們的太監,就會幫助他們去死。
不得不說,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真的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最大的悲哀呀。
2、服毒自殺這也是常見殉葬死法中的一種,這種方法比較私密,也就是說那些要殉葬的妃子,並不知道自己回去陪先帝。
所以,為他們下毒的人,也都是太監們偷偷的下毒的。
當他們飲用了已經下過毒的食物之後,就一命嗚呼了。
3、活埋不得不說這種死法十分的殘忍,他們都會隨著先帝的屍首,一起被趕到地宮當中。可能地宮被封死一兩天內,他們還死不了。
但是,等到地宮裡的氧氣沒有了。地宮裡的燈就會熄滅,這時的人,也就隨著氧氣的減少而死亡了。
當然了可能還會有其它的一些殉葬的方法,但是,可以說無論哪一種都是極其殘忍的。不過,幸運的是,殉葬並不是在整個明朝都有實施,明英宗的時候,他就廢除了這種非人類的,極其殘忍的制度。
-
5 # 以史勵人
殉葬起源於商代,有人在河南古墓中發現了殉葬的屍體。 殉葬這種說法起源於商代,雖然沒有相關記載,但有人在河南古墓中發現很多殉葬的屍體。有人推測這種殉葬的方法一般是針對奴隸主的。
像帝王這種殉葬,在周時有相關記載,《墨子·節葬》中寫道:
“天子殺殉,多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十,寡者數人。”所以說天子殉葬還是起源於周,到了漢朝與唐朝的時候,這種殉葬方式因太過殘忍,於是被廢除了。
那麼為朱元璋殉葬的女人的死法有多慘呢?
到了明代朱元璋這會兒,這種殉葬方式又被拾起來了,據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中有相關記載:
“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朝天女戶,歷成祖、仁宗、宣宗皆然。”就是說當時朱元璋死後,確實是有殉葬的說法。
朱元璋的妃嬪皆為自縊而死後人對朱元璋的評價很高,他一生勤於政事而且注重節儉,然而到了了,卻留下這麼殘忍的一筆。對於朱元璋殉葬的妃嬪是怎麼死的,在《李朝實錄》中有相關記載,其中記載著朱元璋妃嬪殉葬的全過程。 當時朱元璋的妃嬪以及一些要殉葬的宮女,被叫到殿內,然後聽到一陣哀嚎遍野,屋內的慘烈可想而知。這些妃嬪都是被自縊而死,還有一些不甘願的,都被屋裡的太監強制自縊了。
這是在《李朝實錄》中記載的相關記錄:
“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可見為朱元璋殉葬的妃嬪及宮女有多慘。
朱元璋殉葬妃嬪被“注水銀”還有一些人認為朱元璋妃嬪殉葬的死法是被“注水銀”,而這種注水銀的方式主要就是為了維持死者的面貌,使其屍身不容易腐爛。後人在考察朱元璋的墓時,發現其中有一些白骨有些異樣。 因此,有人大膽猜測,說朱元璋妃嬪殉葬時,服用一定量計的安眠藥物,然後再將妃嬪的頭部側面切開,再向這些妃嬪的大腦裡注入一定量的水銀,然後再將其縫起來。
這些妃嬪就全部在夢中死去了,對於這種注水銀的說法,其實在歷史中並無真正的記載。只是後人對於朱元璋妃嬪死法的一種猜測,因為有記載,朱元璋確實在死後要求全部妃嬪殉葬。 而後人在考察朱元璋墓的時候,也發現一些死狀奇異的白骨,因此,透過這些推斷出了這種注水銀的死法。其實想想都覺得太過慘烈了,然而這種死法並未被證實。
朱元璋妃嬪被實行活葬的方法說到活葬,其實這種方法最為慘烈了,因為是讓活人殉葬。這相比前兩種,是一種最殘酷的方式。第一種自縊這種方式,死的比較快,所以相對活埋這種方式來說要好一點。 而後者注水銀,雖然看著殘忍,但卻是在人完全沒有知覺的情況下進行的,這種死法有同於安樂死,所以說最殘忍的還是這種活埋的方式。
活葬這種說法,起源於內蒙古,這種活葬的方式,就是將人的手腳綁起來,然後進行活埋。在活埋的過程中,人是有知覺的,當時死不了。 需要在棺木裡或者是墓裡,慢慢的等待死亡。所以說,這種活葬的方式才是最慘烈的,人等待死亡的過程是一段漫長的過程,有時候身體還未死,心已經死了,這是一種最折磨人的方式,然而這種方式也沒有相關記載。
從以上的記載中,就可以知道朱元璋殉葬妃嬪死法有多慘烈,萬惡的封建社會是人名如草芥,而婦女一直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回覆列表
看了所有回答的人,很顯然都不瞭解中國殉葬史,幾乎沒有一個回答到點子上,雖然有一個回答快接近了。
1.糾錯。
提問者提問就有問題,殉葬是下葬前把活人弄死,再下葬,而不是把活人直接扔進去活埋了。
2.提問者居心不良。
為什麼要單獨把朱元璋的缺點拉出來說事?歷史上使用活人殉葬的人很多,朱元璋之前的遼金元,之後的清都有殉葬制度,延續了近千年,朱元璋不是第一個,更不是最後一個,為啥只說他,不提其他人?
3.中國殉葬史知多少?
用活人殉葬是古代一項極其殘忍野蠻的惡劣制度,自古就有,秦漢以後有所收斂,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一般而言,中國秦漢以後就很少有人殉葬了。
到了遼代,人殉之風死灰復燃,在遼太祖死後,述律平強迫100多名大臣殉葬。此後,金、元、明初、清朝前期連續五個朝代都有殉葬制度,明朝是明英宗時期結束了殉葬制度。
清朝殉葬制度再次重現,從努爾哈赤開始,一直持續到康熙年間,而且清朝殉葬制度較前幾代更嚴重,除了皇室推行殉葬制度,還在民間提倡,清朝各地官府表揚民間妻妾殉夫,稱她們為“烈女”、“節婦”,並修書、立牌坊。
直到康熙時,漢將朱斐上疏請求停止殉葬,才再次結束了封建時代的殉葬制度。清朝官方殉葬制度雖被廢除,但民間各種實際的自願或強迫的殉葬還是存在。
總評:講述歷史不能斷章取義,既然講到了殉葬制度,講到了朱元璋推行殉葬,就要把他放入到那個時代大環境中去考慮,放到整個殉葬制度歷史長河中去考量,而不能為了黑一個人,就割裂歷史,只突出單個言他而不言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