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縱貫線
-
2 # 映畫情報局
首先小帕克不得不說一下,諾蘭的確沒有拿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但是被提名過一次啊!就是去年的《敦刻爾克》!(讓我們這些諾蘭迷都快哭了)下面小帕克給大家聊一下為什麼諾蘭無法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
場面太大
無論是《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這些口碑與場面都炸裂的電影,都是奧斯卡評委們不太喜歡的。所以就導致一個這樣的局面:票房好、口碑好、評分高,但就是拿不了奧斯卡。縱觀歷屆奧斯卡,你找得到一部場面恢宏的電影嗎?
科幻片
不知道是評委腦子不夠用還是幹啥,科幻和懸疑片一概拿不了大獎,頂多是啥“最佳視覺效果”這樣子的。而諾蘭的路線是什麼呢?《盜夢空間》、《記憶碎片》、《星際穿越》,哪部不燒腦?所以諾蘭最大的優點:敘事方式,反而成了他在奧斯卡上最大的絆腳石。我們喜歡懸疑片,科幻片,可是那些奧斯卡評委們就是不喜歡.....
老年人看不了
這是奧斯卡評委們認為的。諾蘭的電影似乎只適合年輕人,而能夠拿奧斯卡獎的,必須要老少皆宜,所以評委他們就認為,不是適合大眾的,就不是好的。不過諾蘭的電影在我們這還是好評超級高的,有句話說得好“要是諾蘭壽命長,豆瓣top250可以全包了”。還好敦刻爾克得了一次提名,希望諾蘭導演早日拿到奧斯卡小金人~
-
3 # 機智生活手冊
有些人拿不拿奧斯卡,都影響不了他的牛逼。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謎底今天揭曉。
《水形物語》導演開心獲獎,諾蘭錯失小金人。
儘管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 )最終與獎盃失之交臂,但作為被廣泛稱讚的導演,他帶給商業電影的改變,已經遠遠超過這個獎項的褒獎範圍。
從1998年到2018年,20年間能有10部大製作電影問世,保持著穩定、高效、高水準產出。
累計獲得票房收入42億美元,是全球最賣座導演top5的成員。
作為商業電影導演,他從來沒有賠過錢 ; 而作為藝術從業者,他從沒拍過爛片。
職業生涯評分最低的片子是大學社團時拍的3分鐘短片《蟻蛉》,豆瓣評分都有7.7
而他獲得投資後製作的電影,沒有一部低於8分。
#蟻 蛉 Doodlebug (1997)#
他從不會讓自己的影迷失望,也絕不重複過去的自己。
這樣一位絕佳的光影從業者,卻既不是電影學校畢業,父輩從事的工作也跟電影沒多少關係。
諾蘭對電影的熱愛開始於7歲那年,《星球大戰》點亮了還是小男孩諾蘭的童年星空。
從那天起,如果有人問他“長大後想做什麼”,他就會兩眼放光的說:“我長大了要拍電影"。
8歲,用爺爺的老式相機拍攝自己的玩具小兵;
11歲,把父親的攝像機綁在汽車底盤拍攝,結果把昂貴的攝像機摔個稀巴爛,遭到了父親的嚴厲斥責;
18歲,上大學,念著英國文學,卻和好朋友組成16mm社團,潛心研究關於電影的一切。
一堂電影課都沒上過,但他還是想拍一部真正的電影。
他舉著學校社團的攝像機,發動社團所有人員做演員,嘗試著拍出他人生最初的黑白短片。
幾個月的奔忙後,Larceny - 《盜竊罪》問世,在那年的電影節上,它被公認為大學生拍的最好的電影。
人們開始互相打探,拍這個電影的大學生是誰?
那是1996年,距離他第一次看Star Wars -《星球大戰》立志當導演,已經過去了19年。
諾蘭畢業後,滿懷夢想進入電影行業,可這個世界從不缺少年輕人的夢想,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他,只能從雜活幹起。
劇本審編、攝像操作、錄音剪輯...... 兜兜轉轉,始終在電影圈的外圍打轉。
折騰了幾年以後,他發現曲線救國是行不通的。
他決定自己拍一部正常時長的電影。28歲的諾蘭,把自己所有積蓄6000美元悉數掏出。
演員全部是自己親人朋友,裝置是從學校社團借來的。
其它工作:導演、編劇、攝影、燈光、佈景、剪輯,全部是諾蘭自己一個人。
因為缺乏燈光裝置,影片大量鏡頭要求演員必須站在窗邊;
為了節省膠片,諾蘭必須領著這些演員進行大量排練,只為正式拍攝時一條過;
並且劇組人員各有正式工作,只能每週六抽出不到半小時,緊鑼密鼓地拍攝。
諾蘭帶著宛若遊擊一般的業餘電影小分隊,花了一年時間,拍攝出了自己的處女作Following -《追隨》,尋找門路參加電影節。
他的收穫,是“史上最優秀處女作”的評價,以及進入電影圈核心的機會:有人願意為他的電影投資了。
等到諾蘭拍攝自己第2部電影 Memento - 《記憶碎片》時,他拿到350萬美元投資。
然而拍攝完成後,他發現電影根本賣不出去。
沒有哪家發行公司,願意在一部完全倒敘、非線性敘事的電影上押注,在他身上花錢,還不如直接把錢扔在水裡。
諾蘭最後的希望是電影節,《記憶碎片》在威尼斯電影節放映那一天,諾蘭30歲了。
不少電影大碗亦注意到了這個有著超強鏡頭敘事能力的青年導演,這意味著諾蘭有了手握上億美金拍攝商業大片的可能。
拍完驚悚片《失眠症》之後的2005年,他交出了自己第一部商業電影答卷。
而2005年以前,超級英雄電影已經棘手到成為票房毒藥重災區。
華納因為1997年的《蝙蝠俠與羅賓》遭遇票房上史無前例的滑鐵盧,一直對這個系列戰戰兢兢。
他們既希望在銀幕上覆活蝙蝠俠,又擔心再次失敗,徹底毀掉這個系列。
這時,諾蘭對經紀人說:我想試試。
於是Batman Begins - 《蝙蝠俠:俠影之謎》誕生了,他完全打破蝙蝠俠過去的套路,重塑了一個蝙蝠俠形象,講述超級英雄最開始的故事。
1.3億美元投資,換來3.7億美元票房,2.4億美元的淨利和8.3的IMDb評分,讓諾蘭本人成為導演中初生的超級英雄。
拍攝續集順理成章,2008年7月18日,The Dark Knight - 《蝙蝠俠:黑暗騎士》橫空出世,那一年,全世界影迷陷入瘋狂之中。
“這是一部比漫畫原作還要好的電影!” 蝙蝠俠的影迷如是說。
人們從未見過小丑那樣瘋癲卻充滿哲思的反派,也從未見過蝙蝠俠那樣像普通人一樣充滿糾結的超級英雄。
人們瘋狂擠進電影院,打破了史上最高午夜場票房紀錄,成為最快拿下1億美元票房的電影,以及第一部票房突破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粉絲又迫不及待地湧進IMDb給《黑暗騎士》打分,讓它迅速衝到影史前十,排名甚至一度超過《教父》。
直到今天,《黑暗騎士》仍在IMDb的Top榜高居第4,是唯一一部上9分的超級英雄電影。
對諾蘭來說,只要他想,片方便會給他遞上過億的製作費用。
他38歲了,他完全可以就此躺在自己一手締造的蝙蝠俠帝國上,就像坐擁《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的喬治 · 盧卡斯一樣,享受名利雙收的生活。
但他沒有。
兩年不見蹤影,2010年,以夢境為主題的科幻電影《盜夢空間》問世,橫掃全球,成為那年暑期檔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盜夢空間》結束,他抽空拍了The Dark Knight Rises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給蝙蝠俠一個結局後,他告別了這個系列,開始了光影世界全新的冒險。
《星際穿越》 用宏大磅礴的世界觀和蟲洞理論,精心包裹了一個普世的價值:愛。
《敦刻爾克》用個人逃生和40萬人大撤退,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
他一次一次重新整理著人們對電影的認知,一次一次讓走出電影院的觀眾驚歎:電影還可以這樣拍!故事還可以這樣講!
迄今為止,他對電影行業的貢獻,已經遠遠不能用任何獎項來概括。
而他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是因為絕對專注。
比如,他沒有手機,不玩社交網路,連電子郵箱都沒有,演員都知道他的習慣,因此沒人敢在他的片場玩手機。
在諸多導演都喜愛用facebook或者ins宣傳自己電影的現今,諾蘭的電影永遠都靠“路透社”或官方釋出。
再比如,他不在著裝這種事情上花時間,流出的片場工作照永遠是西裝外套、開衫加淺色襯衫。
除西裝工作服之外,諾蘭還喜歡在脖子上掛一個行動式監視器,監視器連線經過改造的攝影機上,方便諾蘭隨時看到剛剛拍攝的回放。
為什麼要掛這個?
因為諾蘭不喜歡像大多數導演那樣,坐在帳篷裡看監視器,他認為只有與演員一同身處拍攝環境,才能更好地瞭解拍攝實況。
為了追求理想的視覺效果,他待在拍攝現場,會更方便對鏡頭的細節進行改良。
比如《敦刻爾克》中漫天掉落的德軍宣傳單,就是他操作的,演員臉上濺上的海水,是他親自潑上去的。
這類情況數不勝數,《盜夢空間》中,他親自向喬瑟夫潑碎玻璃渣;
《黑暗騎士崛起》,他在現場臨時加上了“孩子們亂塗亂畫”的蝙蝠俠標誌;
《敦刻爾克》,他搖動IMAX攝影機,拍攝演員駕駛戰鬥機的特寫。
是精密複雜的故事,和對細節的超強把控,讓諾蘭的鏡頭語言充滿魅力。
在《致命魔術》中,走火入魔的魔術師在臨死前說:
" 這是一個簡單而可悲的世界,平平無奇。
但如果你能騙倒他們,哪怕只能騙到一秒鐘,你就能讓他們陷入遐想,然後你就能看到一個很寶貴的畫面。
那就是他們臉上的表情。"
這段話幾乎就是諾蘭自己的創作意圖再現。
他懸疑的拍攝手法、清晰流暢的敘事能力、和對電影主人公複雜內心的探索,都讓無數觀眾沉迷在被搞暈的困惑和解謎後的驚喜中。
他讓商業電影的探索往前邁了一大步。
他改造了商業電影,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他的觀眾,讓這個簡單而可悲的世界,不再平平無奇。
-
4 # 可憐諾狗愛裝逼
在電影中夾雜著自己太多的私貨,端著精英的架子和商業調情,過分強化戲劇衝突,用拍攝手法制造懸念,水平呈下降態勢等
-
5 # cnBeta
為了縮短時長,一些獎項將不會在電視上播出,它們將在廣告時間段頒出。另外,奧斯卡頒獎禮的播出時間將從2月23日提前至該月的9日。不過當中最大的一個調整還是下面這個--新增一個獎項類別以此來表彰在熱門電影中作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
據悉,這是奧斯卡自2009年將最佳影片提名數量從5部增至10部後對獎項作出的最大一個調整。
透過對全球熱門、成功影片的關注並其設立單獨的獎項,奧斯卡正在努力吸引普通觀眾。當超級英雄大片進入奧斯卡提名名單之後,關注該頒獎禮的觀眾數量勢必會增長。縱觀歷史,熱門電影通常更容易獲得積極的反響和巨大的票房收入。
諾蘭幾乎每一部電影都大獲好評。有多部作品進入IMDB榜單。但多年來只拿到過三次奧斯卡提名,獎項更是一個也沒拿到。這與他大神級人物的頭銜極不匹配,為什麼會這樣?是個人能力的缺陷還是奧斯卡的刻板偏見?
回覆列表
今年被諾蘭粉們寄予厚望的《敦刻爾克》,依然沒能為諾蘭帶來一座奧斯卡小金人。至今為止,諾蘭已經“三提不中”。在我看來,諾蘭還沒拿到奧斯卡有著多方面原因。
今年奧斯卡各獎項獲獎者由超過七千名專業電影人選出,前幾年也有著超過五千人的評審體系,基本可以保證公正。而這些評委中,大多來自好萊塢,導演、製片、演員等各個工會,少部分是奧斯卡從世界各國吸納的優秀電影人。比如中國的章子怡、馮小剛。因此,對出身英國的諾蘭導演來說,身份背景並非他奧斯卡之路的障礙,反而因為英美文化認同的靠近等原因,而比其他非美國導演更具優勢。
但商業,對於諾蘭來說,確實是影響他得到奧斯卡評委認可的一大原因。首先,奧斯卡通常有著自己的導向和喜好。或許是出於社會責任感,他們會將獎項頒給符合當時社會、時代需求的影片。比如《青山翠谷》、《桂河大橋》、《美國麗人》、《藝術家》包括今年的《水形物語》等。同時,奧斯卡希望自己頒出的獲獎影片商業性、藝術性俱全。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魔戒》、《地心引力》那般。而諾蘭這種將事情講得太透的方式,對觀眾來說觀影會更為輕鬆,但奧斯卡評委們或許對這種略顯直接,拋棄了部分故事中的曖昧不清美感的影片並不買賬。
而且商業片的大成本必將伴隨著不自由,需要多方考慮而無法像小成本影片那樣完全按照心意拍攝,也必然無法用投資方的錢去拍一部自己的衝奧影片。即使看起來最奧斯卡範的《敦刻爾克》也是如此。
許多優秀導演如馬丁·斯科塞斯65歲高齡才得獎,還有庫布里克、昆汀、大衛·芬奇這些大神一直都未得獎。因為同年其他影片質量也都頗高。因為《巴里·林登》碰到了《飛越瘋人院》,《低俗小說》碰到了《阿甘正傳》。相似的,諾蘭的《記憶碎片》遇到《美麗心靈》。
何況諾蘭還年輕,急什麼呢?再說奧斯卡也只是一個獎項而已,有那麼多觀眾的認可,諾蘭早已成了眾人心中的無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