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高貴妃在劇中一直搬到是非,惹怒後宮女人最後會有怎樣的結局?
12
回覆列表
  • 1 # 當貝影視

    《延禧攻略》正在熱播中,劇中魏瓔珞因善良之舉,惹惱了高貴妃,並且一直被他們視為眼中釘,是第一個要被除掉的物件,但是錯過了良機,第一次沒有成功收拾她後,直接讓她混到了皇后身邊,再也動不得。

    魏瓔珞在一次扮演雜耍藝人時,將表演用的滾燙的鐵水裝作無意的樣子,澆到了高貴妃身上,嫻妃雖然看見了這一幕,但想到高貴妃歷來嬌縱跋扈,順便在鐵水中加入了糞水。

    高貴妃的母親因為意外被土匪侮辱後慘死,希望在死前能讓皇上厚葬她的母親,第二個就是讓她兩個妹妹進宮來看看她。因為她的父親在她生前就警告她,如果沒了她還能在皇上面前推薦三妹四妹,這讓她始終不能忘懷。

    將三妹四妹成功召進宮後,直接賜了兩杯毒酒,但三妹與四妹並不知情,喝下毒酒後直接陪她一起走了。高貴妃雖然狠毒可惡,但實際也是一個可憐人。

  • 2 # 鷺兒食記

    最近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在追熱播劇《延禧攻略》呢?不得不說這部電視劇真的上線之後的熱度就非常的高,才剛上線,這部電視劇的熱度還一度超過了楊冪的新劇《扶搖》,很多人都表示這部電視劇的劇情節奏還是蠻緊湊的,才剛播出二十多集就有很多人都領了盒飯了,後面的劇情相信應該會更加精彩吧?

    很多人都知道最後劇中佘詩曼飾演的嫻妃是一定會黑化的,而嫻妃黑化之後第一個要弄死的就是害她家破人亡的高貴妃了,因為高貴妃的陷害才使嫻妃一家家破人亡,而最後高貴妃的結局也是非常的慘了。

    在太后生日的時候,高貴妃想要讓太后開心,於是請到了外面的戲班給太后表演《萬紫千紅》,但是沒想到魏瓔珞也是視線偷偷的混進了表演隊伍中想要找高貴妃報仇,但是其實嫻妃是完全知情的,但是她沒有作聲,並偷偷的在瓔珞的鐵水中摻入了金汁,所以這也讓最後高貴妃的傷口沒有辦法癒合。

    而嫻妃也在保護皇上的時候被燙傷了,不過也只是輕傷而已,所以這也讓皇上漸漸的開始對嫻妃讚賞有加,而在另外一邊高貴妃也是命不久矣,在嫻妃的到恩寵之後也馬上在告訴了高貴妃所有事情的真相,最後這也讓高貴妃選擇了上吊自殺,而在高貴妃死後嫻妃也贏得了太后的歡心被封為了貴妃。

    不知道你對這部劇有什麼印象呢?一起來說說吧!

  • 3 # 蘋果梨娛樂

    《延禧攻略》裡高貴妃是一個反派,憑藉高家在朝廷上的地位優勢,跟富察皇后係爭寵,為人囂張跋扈,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最後下場也是死得很慘。小說結局裡高貴妃是被加了金(糞)汁(水)的鐵水燙傷,大病一場後喝下毒酒上吊自盡,臨死前還派人毒殺家裡的兩個妹妹。

  • 4 # 東家APP

    《延禧攻略》最可愛迷人的反派角色:高貴妃領盒飯了。

    不,怎麼可以說是盒飯

    這根本領的是滿漢全席啊。

    一面是打鐵花的滿天星火濺到身上,

    一面是穿著白苧紗向皇上獻最後一隻舞,

    最後一身紅紅火火恍恍惚惚走向飯盒。

    於是,網友們開始想起曾經那些支配高貴妃的封號: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最單純的背鍋俠"、

    "全劇唯一認真的宮鬥"

    "有時候有點呆萌"

    但是高貴妃的一生,不僅僅是一個人物的去世,更代表了一種戲曲文化的變更。她的逝去,關聯出一段崑曲和京劇爭相上位的故事。

    從小學唱戲的女人很可怕

    第28集,高貴妃diss文人雅士都是假清高,只有她是真正喜歡唱戲,從小就會唱戲。

    光看到這句,就足夠讓人冷汗涔涔,知道高貴妃這女人不簡單了。

    為何不簡單?

    因為在清朝女孩子是絕對不能唱戲的。一方面,在清代戲子是被認為最不入流的職業,是所謂的下三濫,有頭臉的人家都不會讓自己的子弟去學唱戲。

    一個在清代精通琴棋書畫的白富美,如果跟父母說我的人生目標是唱戲,那衝擊力和現代未成年少女說夢想是整容以後做網紅一樣,父母肯定會爆炸的,在清代搞不好被絕對有可能。

    另一方面,就算高貴妃小時候想唱戲,誰教她?

    不可能是私塾老師,因為就算她家有錢請,老師也不敢教。看紅樓夢就知道,有家教的家庭都是不準小姐看曲文的,林黛玉不小心脫口而出幾句牡丹亭和西廂記,就被薛寶釵抓去一旁教(tiao)訓(jiao)了。

    當時的《牡丹亭》《西廂記》內容涉及到相戀、私奔、思春等內容,已經不是震撼禮教的簡單程度了,而是完完全全違反當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哪個老師敢教未成年少女看啊?肯定馬上就被封號了。

    當然,還是有一些間接的渠道。明清的富貴人家,一般都有能力養個私人戲班,隨時為主人賣唱。既然是為主人服務的,能唱的當然也是主人選擇的東西(叫做點戲),這自然就不怕小姐們看了。

    但是即使能透過這種形式接觸戲曲,按照前面的說法,高貴妃依然不可能找個戲子拜師。

    所以這位"可愛迷人的反派"高貴妃,她到底是如何習得崑曲,並唱得這麼好呢?

    根據我們的推測,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高貴妃是一個戲曲天才,加上她家有劇團,在這樣環境下耳濡目染,她無師自通學會唱戲的。

    但是即使無師自通學會唱戲,也不是簡單地比劃比劃就行的。

    唱戲不像開直播,無規範隨意發揮。清代為了規範唱戲這一藝術,清宮昇平署還出版過表演姿勢的規定和圖集。唱戲所需的四大件:唱(唱詞)念(唸白)做(表演)打(舞蹈),姿勢都是有規定的。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這種推論下,我們可以想象高貴妃的天賦有多高,私底下自己有多努力。

    這種自我努力的程度偶爾也能劇集裡透露出來,不知道各位是否還記得一開始,皇上曾罰高貴妃抄金剛經,高貴妃雖然在氣頭上,但是的確是自己親手寫作。換做別家姑娘,早就跑到皇上那裡請求赦免了。頗有一種抄就抄,我就是那麼強的感覺。

    戲也不讓唱,是你們逼本宮宮鬥

    高貴妃嫁給乾隆作為側福晉,又隨著乾隆登基被封為貴妃,但她反而嘆氣:"作為貴妃,反而不能唱戲了。"也就是說,她最吸引乾隆的優勢喪失了。

    為啥高貴妃不能唱戲呢?

    這要從清代的規矩說起。首先,清代宮廷有官方的演戲機構,叫昇平署。主要工作就是寫劇本、培訓伶人、編音樂、表演特效等工作,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編制大概有千人左右。

    △平定臺灣戰圖•清音閣演戲圖

    這和某些國家的官辦戲劇團非常類似。但在這個團體裡差事可不好乾,根據一些紀錄,喜歡騎射的滿人都蠻猛的,康熙皇帝甚至還要求表演要有活虎,活象,真馬一起演戲。

    到了乾隆年代,一切開始講文明,不搞野獸了,把精力專門拿來搞戲臺。歷代戲臺搭建遠沒有清代奢侈,清代的戲臺有三層高臺,湊巧全都是乾隆這個“敗家子”蓋的。乾隆的戲臺建築工程相當浩大,臺基高一米有餘,三層臺自上而下各名為福、祿、壽臺,外面有各種彩繪雕飾,裡面還有演員專用的升降機關。

    這種戲臺面積相當於好幾個普通戲臺,專門用來演一堆神仙登場的《西遊記》之類的作品。當然,也可以放野獸,只是這些野獸都變成人來扮演了。

    其中最大的一個三層戲臺叫做暢音閣。是的,就是那個高貴妃派人在上面唱《憐香伴》,暗示純妃和皇后是拉拉,後又因為扮洛神偽造宮女跳樓事件,導致皇太后遷怒,把戲臺砸掉,又派人把高貴妃戲服燒掉的暢音閣。(小聲說:於正團隊不經意間又還原得很真實。)

    那麼,太后為何在談到貴妃唱戲時如此生氣,以至於將貴妃戲臺和貴妃貴重服飾全部燒掉?其實是因為那時候唱戲的人是社會末流,就算是宮廷劇團,裡面學戲的人也是小太監、旗人包衣(等於奴才)、還有揚州選送上來的貧苦小孩。

    堂堂一個大清國高貴妃,身分高貴,跑去和這些貧苦人家一樣唱戲,豈不讓大清國臉上無光。

    但是,紫禁城裡有沒有例外?有,乾隆就是永遠的bug級別的存在。

    乾隆皇帝規定,每年清宮過臘月時,他自己要坐在坤寧宮的大炕上,親自打鼓清唱《訪賢》,作為臘月不可缺少的儀式之一。

    《訪賢》唱的是趙太祖在大雪天,拜訪賢人趙普輔佐的故事,相當符合皇帝的身分,但是藝術方面嘛……嗯,我們聊下一個話題。(順帶一提,這個習俗嘉慶帝后來就沒繼承了,不知道是不是被爸爸的表演驚呆了)

    △歷史上的暢音閣

    △這圖是延禧攻略仿造的,還原度非常高了

    回頭想想我們的高貴妃吧,當了貴妃以後不能唱戲,最心愛戲服也被燒了,乾隆也不太愛她,她又不喜歡書畫,平日也培養不了其他娛樂。

    你說她不宮鬥幹嘛?

    皇上,這是給你的最後一支舞

    認真宮斗的高貴妃,在宮中默默唱了一場戲,重新吸引了乾隆的注意。

    她唱的是什麼呢?是洪昇的《長生殿》,講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從初識到死別,最後又在天上重會的故事。

    《長生殿》有多牛。我們打個比喻,原本崑曲在曲藝界的地位就相當於後宮的貴妃地位,《長生殿》出來以後,整個崑曲就晉升成為皇后了。

    由於文筆優美、音樂動聽,說的又是宮闈的愛情秘事,場景和演員服飾都極其華麗,《長生殿》很快博得宮廷人士的喜愛。康熙下江南時,負責接待的曹寅就以全本《長生殿》演出,並由此討得皇帝歡心。

    在這種背景下,高貴妃在宮內若要粉墨登場,最符合形象,也最能討好皇上的角色,自然是《長生殿》中的楊貴妃。

    △圖為羅晨雪在日本演唱《楊貴妃》

    電視劇中的扮相,與目前舞臺演出的崑曲《長生殿》扮相十分接近

    但是,高貴妃就是高貴妃,所謂的戲劇,求得的是意似,而不是形似,不論她演的是什麼,憑一股對唱戲的熱愛,她已然與劇中人同化,劇中人和現實人已經完全分不清。所以才有乾隆來探病時,她說出了那句:"也許,我從未從夢中醒來。"

    就連最後的死亡,她仍然處在戲劇之中。妝扮妥當以後,以白綾上吊自盡,模仿的是《長生殿》,楊玉環在梨樹吊死的情節:"這一株梨樹,是我楊玉環結果之處了。臣妾楊玉環,叩謝聖恩。今後再不得相見了"

    崑曲的最後宮鬥

    其實不止高貴妃很認真,在清廷內,崑曲也像個正宮一樣,努力跟各位“妃嬪”的小劇種纏鬥。

    歸根究底,這都是康熙那個喜新厭舊的皇帝害的。(嗯,沒有寫錯,是康熙)

    當初清宮內廷設定唱戲機構,崑曲擁有劇本、音樂和流量優勢,站在無與倫比的皇后地位。但是家花哪有野花香,皇帝除了崑曲,還下詔讓宮廷樂團學習不同腔調的小劇種,方便隨時換換口味,就像是從民間召來一群宮女,而這群宮女時時準備靠自己的姿色上位。

    △昇平雅頌

    △昇平雅頌內頁

    小劇種腔調五花八門,臺詞也亂七八糟,自然也沒啥好劇本。她們自己心裡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是正的比不過就拼野路子,沒臺詞沒劇本那就乾脆不要,打擊樂器敲下去就圖個響聲,飛吻甩出去秀出美色,反正讓主子開心就行。

    這些花招崑曲也知道,但她不能放下身段跟他們一般見識。結果就是皇帝這個大豬蹄子被這些花哨的狐狸精迷住了,京城也開始流行這些小劇種,一時之間竟有凌駕在崑曲之上的意思。

    崑曲這就不樂意了--我根正苗紅,豈是你這些旁門左道可以取代的?於是也拉了一批文人加入和小劇種的叫戰,這在歷史上叫做“花雅之爭”。其中的“雅”全稱叫做“雅部”,指代的就是崑曲,屬於正宮級。另外“花”則指的是“花部”,花部沒有實指,簡單理解就是,只要不是崑曲的地方戲曲都是花部。大家仔細想象一下這個場景,是不是有一種一個王者單挑一群青銅的味道?

    (崑曲現場表演場景圖)牡丹亭

    “花雅之爭”的結果是代表“雅部”的崑曲贏了,不管是宮中還是民間都認可了崑曲的正統地位。但崑曲自身卻逐漸走向色衰愛弛(指靠美貌得寵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會遭到遺棄)的狀態,頗有一種贏得了天下,卻失去了心愛之人的失意。隨之,“花部”的各位小劇種合體以後形成一個新劇種—京劇,並獲得慈禧太后的大力追捧,甚至從宮外遴選藝人入宮表演。

    崑曲,從此式微。

    歷史記錄,乾隆10年,高貴妃薨逝。乾隆55年,下令四大徽班進京表演。

    京劇的時代從此開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不使用原子彈,日本會抵抗到什麼時候?李梅的持續燃燒彈轟炸會使日本投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