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歷說史
-
2 # 人間歷史指南
劉禪對於諸葛亮的情感在我看還是很複雜的,一來如果蜀國沒有諸葛亮一派頂著這話很可能被魏吳給吞併,但是諸葛亮獨攬大權的樣子讓劉禪也十分惱怒。
後世都在說劉禪傻,但是如果劉禪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就展現出一副明君的樣子,諸葛亮就會放權嗎?顯然不會,諸葛亮只會把權利再一次過度給他的派系,而劉禪聰明的地方就在於諸葛亮幹啥他都無條件支援,哪怕北伐幾乎打空了蜀國,劉禪也沒有說半句諸葛亮的不是,這一來就讓諸葛亮大大的對劉禪降低了戒備。
待到諸葛亮時候,劉禪便取消了丞相一職,這就是他們關係最好的證明,然後他再分權給蔣琬和費禕使其相互牽制。在蔣琬死後劉禪再一次集中了皇權,縱覽蜀國軍政,其在位期間蜀國百姓休養生息,局勢穩定。雖然出現了黃皓亂政,但是當時的大權還是掌握在劉禪的手中,其實劉禪實屬一位有大智慧的人。
-
3 # 武水入渭
劉備死後劉禪繼續重用“相父"諸葛亮,支援其北伐。充分銓釋了劉備的眼光,完全執行了上一代制定的戰略方針。在諸葛亮死後,國家人才缺少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了幾十年的"三國鼎足"的態勢,這種作為顯示出他絕對的實力!
-
4 # 灬箹恏哋圉湢灬697
要說恨應該也恨,要說不恨應該也不恨,一半一半吧,
諸葛亮其實沒什麼軍事才能,都是被逼出來的,吳蜀之戰,有軍事才能的這一代人基本全部喪失,留給諸葛亮的沒什麼能用的人了,諸葛亮這一生就兩個字可以概括(謹慎),在諸葛亮時期,沒有給蜀國留下什麼人才,其實這也不是諸葛亮的錯,而是蜀國的家底在劉備伐吳一戰徹底給耗空了。
-
5 # 路遙lgy
關於劉禪,多數人的概念與認知來自於《三國演義》,“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等,就是現在說一個人,總會隨口說出“扶不起的阿斗”。
歷史上的劉禪卻不是這樣的無能,也不是人們想象那樣。首先,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關係,是《史記》包括其他史書裡所讚揚的“和諧與美妙”的。劉禪作為一個皇位的繼承者,一朝皇帝一朝臣,依然與諸葛亮保持良好君臣關係,這起碼可以說明,劉禪還是很大氣的。
有歷史資料說,劉備在世時,諸葛亮曾感嘆劉禪“非常聰明,超過人們的期望”,劉備還謙虛的說“審能如此吾復何憂”!諸葛亮在《與杜微書》裡評價劉禪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晉書,李密傳》說,李密認為劉禪可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比,齊桓公得管仲而成霸業,劉禪得諸葛亮而與曹魏抗衡。
對於劉禪不戰而降,《蜀記》裡說,劉禪之所以寧肯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劉禪是位看重華人現實利益的政治家,而不是那種吹牛好面子的人。劉禪作為亡國之君,不光是自家的性命,包括蜀國老百姓的命運都在人家手裡掌握。而他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魏國對蜀國的政策,所以他只能瞞天過海,裝瘋賣傻,表面是麻木愚蠢的,實際是有過人的智慧的。
劉備臨終叮囑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禪基本按照劉備的意思,凡是謙讓諸葛亮,“以父事之”。諸葛亮做事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北伐時,劉禪已經二十二歲了,大人了,諸葛亮依然是勸說他“親賢臣,遠小人”。而劉禪依然是從大局出發,送諸葛亮北伐,迎接其歸來。
諸葛亮長期出兵在外,其實是有些違背君臣之道的,難免有人說三道四,諸葛亮兵敗自降三級,後主安慰“勝負兵家常事”。沒多久,又恢復了諸葛亮的職務。諸葛亮去世,劉禪連日傷感,不能上朝,哭倒在龍床上。諸葛亮靈柩運回,劉禪出迎二十里。
諸葛亮專權早有人不滿,但劉禪依然為其立廟。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說“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諸葛亮多次北伐,劉禪都表現的積極支援,並且體諒諸葛亮的辛勞。所以,劉禪之賢,何談恨諸葛亮呢?
諸葛亮去世,劉禪馬上停止了勞民傷財的北伐。實行休民養息。只是多年以後姜維又開始外部用兵,耗盡國力。魏延造反,卻說楊儀造反,後主聽完魏延的表奏,疑問曰“魏延乃猛將,足以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魏延被殺,後主沒有否定他,“即以明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樽葬之‘。“後主能做此語,亦非非常”。
說明劉禪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胸襟,比劉備要大氣些。劉禪在位期間,沒有像他同時代的吳國孫皓那樣的恣意妄為,選宮女了什麼昏庸無道的事情。在位四十一年,也沒有發生像魏國到晉的叛亂,沒有發生吳國那樣的朝廷內亂,作為三國時期最弱的一方,他使政治基本穩定,這便是能力所在。
在國家危亡之際,為廣大老百姓的現實利益,減少百姓的生命財產的損失,他只有丟棄了政治上的面子。這一點,要比他同時代的吳主孫皓,包括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要仁慈的多。所以說,像劉禪這樣的仁德之君,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華人歷來以成敗論英雄,劉禪這樣的君主只能在唾罵中淹沒。可是為了百姓不受生靈塗炭,劉禪做出的犧牲,又怎能說不是好的君主呢?
-
6 # 心中唯愛楚楚
扶不起的阿斗 他不是恨就是庸主 劉嬋知道如果沒了諸葛亮自己肯定早晚會敗而諸葛亮也很忠誠所以他沒必要恨諸葛亮不過他父親劉備臨死前也交代了要讓諸葛輔助他!
-
7 # 硤嘉嘉的心靈樂樂園
劉禪可能因為有小人的挑撥,對諸葛亮有一些意見,那不能算是恨。
古代的皇帝有不少庸才,從阿斗的經歷看,即使他不是庸才也稱不上是大智。雖說一個成功的皇帝是跟天時地利、好運、才智分不開的,他能不能應對風險也是一關鍵因素。
-
8 # 濱城老王
劉備猇亭一戰大傷元氣,羞憤難當,連氣帶病,死在了白帝城。於是,就發生了後來三國曆史上很有名的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劉備不是得了心梗腦出血這樣的急病暴死的,因此,他在死前還是有時間按排後事。劉備最不放心的就是他的接班人兒子劉禪,知子莫若父,兒子的半斤八兩,劉備這個當爹的心裡太清楚了。因此,他把劉禪託付給了德才兼備的諸葛亮。他對兒子說,你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諸葛先生。對諸葛亮說,這個兒子如果實在不爭氣,你就不要客氣取代他做蜀國皇帝吧。諸葛亮自然是拼死推辭了。那麼,劉禪對父親的話照辦了嗎?他對“相父”諸葛亮又是怎樣呢?總得來講,劉禪還是一個聽話的乖孩子,他用實際行動落實了父親的遺囑。《三國志.諸葛亮傳》上是這樣記載這件事的:“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傾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落實得非常到位,而且有所突破。劉禪給了諸葛亮如此之高的禮遇,怎麼會對“相父”有恨呢?不過,劉禪對諸葛亮雖然沒有恨,估計愛也不會有多深,心裡面不爽一定是有的。
劉禪為何不爽呢?無非就像個小學生,總挨老師的批評管教,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玩耍,常年當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這事估計擱在一般人身上,恐怕也是會不爽的。諸葛亮管教劉禪,不給他權力是有道理的。因為這個劉嬋德才不配位,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事實證明諸葛亮的判斷是正確的,劉備九泉之下如果知道自己的寶貝兒子沒有心肝地說出“此間樂,不思蜀”的話,不知要被氣死幾個來回呢。
諸葛亮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出於對劉備的忠心,他要以此報答先主對他的知遇之恩,其中沒有摻雜任何個人私利。不然,以諸葛亮的威望和才能,取劉禪而代之,真的是易如反掌。劉禪雖然是個乖孩子,可是心眼太小了,甚至忘恩負義。透過他對待兩個人的態度上,足以說明這個問題。一個人是趙雲。有一回劉禪追諡已經死去的將軍,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但卻沒有趙雲。於公趙雲為蜀漢政權立過大功,於私他救過劉禪的命,是劉禪的大恩人,劉禪在這種事情上怎麼能把趙雲漏掉呢?還是姜維等人實在看不過眼,為趙雲打抱不平,才在第二年追諡趙雲為順平侯。第二個人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死後,各地百姓紛紛自發要求為諸葛亮立廟,可是有關部門卻不批准。這個做法應該是得到了劉禪的支援。百姓沒有辦法,逢年過節就在大街小巷私祭。這樣一來,到處私祭、野祀,比較混亂。有人就向劉禪建議在成都為諸葛亮立廟,劉禪卻不同意,因為他爹昭烈皇帝劉備的廟在這裡,豈能再為諸葛亮立廟。後來有兩個級別不大的官員步兵校尉習隆和中書郎向充,就此事上表。他們在表中苦口婆心,曲意逢迎,終於說服了劉禪,同意可以在漢中定軍山諸葛亮的墓地前立廟和祭祀,別的地方不許私祭。成都到漢中路途遙遠,四五百公里的路程,足以擋住許多祭祀者的腳步。劉禪如此對待“相父”,其德行可見一斑了。
回覆列表
在人們心中,蜀後主劉禪是低智的代名詞,人們稱之為“扶不起的阿斗”,而諸葛亮則是智慧的化身,“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木牛流馬,錦囊妙計,是千古智慧第一人。
然而這種固有觀點,多半來自於《三國演義》的深入人心,真實的歷史總是比小說更加複雜,劉禪到底是不是昏君,其對諸葛亮的態度如何,都是十分令人費解的歷史懸案。
劉備臨死之前,對諸葛亮有“白帝城託孤”的遺言。《三國志》中記載瞭如下對話,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從劉備的遺言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非常的信任,卻對劉禪信心不足,甚至允許諸葛亮代替劉禪。父親的遺言一定對孩子有長久的影響,一定成為劉禪心中的一個結。劉禪對諸葛亮態度一定受之影響。
劉備死後,到諸葛亮死前。劉禪和諸葛亮的關係十分簡單,真的如同父子一般。對於軍國大事,劉禪事事都問諸葛亮,諸葛亮雖無帝王之名,實則統帥三軍、主掌內政,季漢的最高權力都在諸葛亮手中,劉禪不過是傀儡一般。
諸葛亮給劉禪的《出師表》中寫道“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對劉禪的態度,完全是相父對孩子的口氣,像一位長輩那樣對晚輩尊尊教導,而不是臣子對皇上的勸薦的口吻
這一切,在諸葛亮死後都發生了變化。諸葛亮死前,劉禪似乎都是裝出來的,諸葛亮死後,事情有變。
首先是奔喪。諸葛亮在蜀國地位崇高,諸葛亮病死軍中,全國理應奔喪。然而《三國志譙周傳》記載“亮卒於敵庭,周在家聞問,即便奔赴,尋有詔書禁斷,惟周以速行得達。”劉禪下令禁止為諸葛亮奔喪,只有周傳因為走得快得以成行。有人說,禁止奔喪是諸葛亮生前的安排,為了防止奔喪擾亂軍情,被曹魏利用。然而,於情於理,完全禁絕奔喪,應該不是“防止擾亂軍情”能夠解釋通的,一定包含著劉禪對諸葛亮“專權”的不滿。
其次是立廟。諸葛亮死後,全國軍民要求為其立廟。劉禪起初是不同意的,後來在輿論壓力之下,才同意為諸葛亮立廟。《襄陽記》載“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但這件事也不能完全說明劉禪恨諸葛亮,因為漢朝400年曆史,為臣子立廟是第一次,劉禪謹慎一些並非不妥,最後也同意了為諸葛亮立廟,劉禪對諸葛亮還是有感情的,雖然這種感情可能夾雜著不滿。 最後是嫁女。奔喪和立廟說了劉禪對諸葛亮的不滿,而嫁女卻說明劉禪對相父的感激。劉禪,將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公主嫁給了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如果恨諸葛亮,是不可能將女兒嫁給他的兒子的。 劉備死的時候,劉禪17歲,諸葛亮死的時候,劉禪27歲,一個少年正處於叛逆期,事事都要聽相父的,心中自然有一些積怨,但這都是小事,並不能說明劉禪多恨諸葛亮,偶爾發洩一下,大體上對相父還是“事之如父”的,心中還有有著很深的感情的。當李邈對諸葛亮的“哀禮”不滿時,劉禪殺了李邈,充分說明了劉禪心中對相父的感情。
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嗎?其實不然,在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雖然最後天下三足鼎立,但是彼此之間又有著利益和猜忌。而劉禪是三國時期結局最好的君王了,雖然王朝被魏國消滅,自己也被“幽禁”起來,但是卻也是得以善終。以當時蜀漢的實力,早晚也是要被消滅的,而自己卻能憑藉自己的“昏庸”得以存活,著何嘗不是一種大智慧,就如鄭板橋說的:難得糊塗!
而很多人也是把蜀漢的滅亡歸結到劉禪的身上,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劉備駕崩之後,劉禪繼承了皇位,但是劉禪卻沒有一點的實權,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經濟,全部都掌握在諸葛亮的手裡。而且劉備去世後,蜀漢的內部鬥爭特別厲害,為了轉移內部矛盾,諸葛亮六次北伐,但是最終結果都是失敗。雖然內部的矛盾得到短暫的轉移,但是長年的窮兵黷武,已經讓本就纖弱的蜀漢更加的內憂外患。
在諸葛亮最後的幾次北伐,蜀漢已經快到崩潰的邊境,劉禪也清楚的知道這點,所以也數次的勸阻諸葛亮,但是大權在握的諸葛亮卻不予理睬。對於功高震主的諸葛亮,劉禪也是信任至極,無論什麼事情都要詢問諸葛亮的意見,有人說這是因為劉禪的軟弱,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劉禪的大度呢?試問歷史上能有幾位皇帝能做到如此?
諸葛亮去世之後,蜀漢的內部矛盾非但沒有化解,反而更加的嚴重。大權在握的劉禪周旋左右,憑藉著自己的“昏庸”維繫了蜀漢幾十年,甚至支援姜維九次北伐征討魏國,別說是智力低下的人,恐怕就算是諸葛亮在世也不能保證能如此吧。其實,劉禪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骨氣。面對兵臨城下鄧艾幾萬大軍,劉禪沒有選擇抵抗,而是保全自己和百姓選擇投降。成為俘虜的劉禪,裝瘋賣傻的矇蔽別人,打消了殺他的想法。縱觀其一生,劉禪並非傻子,而是以一種大智若愚的方式矇蔽著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