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鐵囈語

    三季人的故事是這樣的

    某天早上孔子的弟子子貢正在打掃院子,來了一個客人找孔子請教問題,子貢就說是啥問題我先幫你解答一下,這個人說:“一年有幾季?”,子貢說太簡單了,“四季啊”,客人說“不對,三季”,於是倆人就爭執起來,從早上吵到了中午,這時候孔子聞聲出來,仔細瞭解了情況後說“一年有三季”,於是客人非常開心的走了。子貢又問,孔子說“其實還是有四季”,子貢頓時無語凝噎,孔子笑著為弟子解答說“這人就像田間的螞蚱,春天出生,秋天就掛了,他怎麼見過冬天,你要跟他爭論,三天三夜都不會有結果的。”

    孔子把人說成螞蚱似乎是損了點,不過這個故事並不是出自論語,很可能是後人杜撰的,但是這世上的確有這樣的三季人存在。

    三季人是個貶義詞,但是咱們不要因此就看不起有不同意見的人,你問赤道地區的人一年有幾季,他會問你季節是什麼,你跟南北極圈裡的人說一年有幾天,他會告訴你只有極晝極夜。所以究竟誰對誰錯?人所處環境和經歷不同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認識,三季又有什麼不對。關鍵是眼界和心胸如果又不夠寬廣,就會執著於一己之見而不知有他。所以古人說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就是要多見不同世面才能培養眼界和心胸。這樣不僅能瞭解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更加能容忍和理解不同意見的人。

  • 2 # 澡雪堂主談修心

    愚痴

    所謂的“三季人”其實也就是無知之人,而之所以無知,就是因為他的愚痴。

    有些人的愚痴是天生的,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笨,同樣學一個東西,別人都學會了,但就是他怎麼學都學不會,這是先天智商低下。

    還有些人不是這樣,他們不但不愚痴,而且還很聰明,但沒用到正地方,都給浪費了,所以結果還是無知。比如有些學生上課時不好好學習,下課後又去各種玩,考試的時候就作弊,分數倒是考的不低,卻都是假的,這類人的無知怨不得別人,是自己不學所導致的。

    還有些人的愚痴只是表現在某些方面,比如有的學生,數、理、化一學就會,但就是或者語文,或者英語等,總有那麼一兩門,該花的時間也花了,該下的功夫也下了,可分數就是上不去。還有些正好相反,其它的學科都好,可就是數、理、化學不會。

    這類情況,比前面兩種的數量要多得多,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短板,雖然上帝是萬能的,但我們畢竟不是上帝,大大方方的承認,其實不丟人。

    驕慢

    一個人的驕慢是天生的,每個人都有“慢”心,在佛家經典裡,把“慢”分為七種,“慢”的特點,佛家概括為“因為抬高自己而造成的對別人的不尊重”,符合這個特徵的,都可以稱為“慢”,我們仔細體會一下,尤其對照一下七種“慢”,就會發現沒有不“慢”的人,只是自己平時沒察覺而已。

    這七種“慢”分別是:

    慢,不管我們和別人一樣,還是比別人強一些,我們只要對別人講“我和你一樣強”,或者說“我比你強”,話雖然符合事實情況,但在佛家,這就是一種“慢”,因為這裡有不尊重的成分存在。

    過慢,過慢的程度要比慢嚴重一些了,不如別人的,非要說和別人一樣,而和別人一樣的,卻又非說比別人強,這個程度就明顯一些了。

    慢過慢,這個更嚴重了,本來不如人家,卻反說比人家強,這個慢心就強的多了。

    我慢,我慢也就是自戀,自我感覺良好,怎麼看自己,都覺得自己哪都好。

    增上慢,這種情況是說,本來自己沒有達到某個高階的境界,卻非說自己達到了,到處去騙人。

    卑慢,這是阿Q類的人,自己不如別人,自己也承認,但總是因為忌妒而對別人冷嘲熱諷,骨子裡覺得你雖然比我強點,但也沒什麼了不起,象這種情況也是慢。

    邪慢,這個完全就是作秀了,本來一點沒有的東西,卻裝的高深莫測,騙取別人的好處。

    疾和慢構成了“三季人”

    一方面是自己不懂,另一方面由於慢心作怪,又想表現一把,所以就亂髮言,什麼都敢說,什麼都和別人爭,那麼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直接被別人劃入“三季人”而打入冷宮,這類人身邊幾乎不會有真正的朋友,無論做人做事,都屬於較失敗的型別。

  • 3 # 山中之水971

    以前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地域)不同,生活條件的限制,所受教育的差異等原因,客觀上造成了一些人的眼界狹窄、目光短淺、思想僵化,並非他們的主觀意願,而且他們也意識不到自己有什麼問題,這樣的人可以理解。

    當今社會有些人有文憑卻沒知識,白讀了萬卷書,走馬觀花般的行了萬里路卻沒長多少見識,關鍵原因是不會思考,不去反省自身有什麼不足之處,驕傲自滿,半瓶水晃盪,這樣的人你跟他說什麼都是白搭,這種人就是油鹽不進,又像滾刀肉一般,永遠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樣,這種主觀因素造就的“三季人”,還是由他去吧。

  • 4 # 葉好古

    是見識淺薄與固執己見造成了“三季人”“夏蟲不可以語冰”

    《莊子▪秋水》篇裡面說的這句話生動的形容了那些見識淺薄而自以為是的人。

    田間的蚱蜢春天生,秋天死,對它來說一年就是隻有春、夏、秋三個季節,並不知道還有它所沒有經歷過的冬天。所以寓言故事裡孔子的弟子子貢與蚱蜢化生的綠衣人對於一年有幾個季節始終無法爭論出一個雙方認可的結論來。雙方的見識不同又各執己見,當然也就無法達成共識了,而這個沒有經歷過冬天的綠衣人當然也就是與眾不同的“三季人”了。

    光是見識少還沒有關係,一年四季本來就不一定是真理,非洲的很多地方還只有“旱季與雨季”這兩個季度呢!

    關鍵是有些見識淺薄的人喜歡否定自己所不瞭解的東西,自己沒有看到過的就當不存在,對於未知之物完全秉持著“心外無物”的態度。

    世界是未知的,世界是無窮的,需要人類探索的地方還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情況,不要囿於成見,更不要把自己的淺薄無知當成一種奉行真理的理所當然,這樣做最後只會鬧笑話。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 5 # 覺醒阿龍

    假如一個老年人眼中:小孩子相當於一季人,青壯年相當於二季人,中年人相當於三季人,只因為自己子走過春夏秋冬。

  • 6 # 陸青青4

    螞蟻生活在二維,人生活在三維。所知所見不同,境界不一,古知有鳳凰,今人不見,誰造成的?大自然。在人世,三季人是貶義詞,乏指見識少的人。但你去過五湖四海,非要久住山村的人理解外面的事,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夏蟲不可語冰。因夏蟲只活到秋天就死了,沒見過冬天。但見過世面的人,也不知久住山村遇到的事情,所以對人莫輕視,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

  • 7 # 麟角1

    “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這句話是莊子說的。“三季人”,傳說是出自孔子之口,而孔子的典籍裡卻查無“出處”,故這很有可能是後人的杜撰。不管是否孔子曰,但這“三季人”,卻是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之人。這種人總是自以為是,目空一切,別人說的都是錯錯錯,唯獨他說的很正確。其實這種人就是個標準的“三季人”,我稱之為:“二貨”。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妄下定論。這樣的人,正是孔子對子貢說的:他只是個生於春天而死於秋天的田間的螞蚱,不知有冬天。你跟他爭執一年有三季還是四季?有何益?

    是什麼造成“三季人”的呢?我認為有這麼4種原因:1、沒文化,或文化素質低,閱歷淺薄,或缺乏經驗。2、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或根深蒂固的信仰,既固執又偏激。3、夜郎自大或井底之蛙,只曉得天跟井口一樣大。4、環境或地位的優劣,或人生觀與價值觀不在一個頻率上。

    有的人無論看什麼都不順眼,他總是用“扭曲”的眼光去看世界,他還以為他看到的,就是真實的世界。假如你跟這種人談論世界,他一定堅稱,世界是邪惡的。所以你沒必要再跟這種消極悲觀者去辯論。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碎嘴婆婆”,你也沒必要去理睬她,不要和她一般見識。若你與她發生爭執,就是自己在找氣受。

    對“三季人”,你不屑與之計較,離得越遠越好。

  • 8 # 對玥言詩

    夏蟲不可語冰的典故來自《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其文如下: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圖:夏蟲不可語冰)

    文章大意是說,北海神說:“不可以對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的格局是非常狹窄的;不可以對活不過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因為它們是受時節的約束而從未見過冰雪;不可以對淺顯之人談論大道,因為他們受規則束縛而無法體悟。如今當你從狹窄的格局中走出來,看到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愚昧和無知,這樣就能和你談論大道理了。”

    “三季人”的典故源於孔子和他的學生子路。原文如下:

    早晨, 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有人來到,問子貢:“你是孔子的學生嗎?” 子貢答道:“是的。有何見教?” “聽說孔子是名師,那麼你一定也是高徒吧?”子貢答道:“慚愧。”那人說道:“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不知可否?”子貢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你說說一年有幾季?” “四季。” 子貢笑答。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三季!!”“四季!!!” 子貢理直氣壯。“三季!!!”來人毫不示弱。 子貢與來人就這個問題爭論不止,很長時間也不停。 最後兩人打賭說,如果孔子說是三季,那麼子貢就要向來人磕三個頭,如果孔子說是四季,來人就要像子貢磕四個頭。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 子貢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定。 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子貢,這位先生說的對,他的一年只有三季!你下跪磕頭吧!” 子貢正待爭辯,卻聽孔子喝道:“子貢,還不跪下!” 師命難違!滿腹委屈的子貢,噙著溢滿眼眶的淚水,不服氣地跪倒在地,向著那位“三季人”磕了三個響頭!來人見此,大笑而去。待來人走後,子貢忙問老師: “這一年到底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 ,子貢不解。孔子繼而說道:“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裡,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那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你若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你雖然上了個小當,但卻學到了莫大一個乖。” 說完, 子貢立刻明白了。

    (圖:傳道授業解惑的孔子)

    莊子和孔子的兩篇典故“夏蟲不可語冰”和“三季人”的主要強調了不同的人的格局和境界是不同的,在他沒有達到更高的那個層次和階段時,與他談論更高層次的道理他是無法理解的。同理,很多人看到了更高的層次,是否願意虛心請教,摒棄前嫌,是他能否更進一步的重要原因。在筆者看來,造成“夏蟲”和“三季人”的主要原因無非有二:無知和傲慢。

    無知的人是可悲的人

    無知的人有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情況是因為家庭環境,歷史背景,文化氛圍等因素,沒有機會或沒有條件學習,比如在戰爭時期或饑荒年代,人們的生命尚且不能保證,哪還有人會去賣力的學習知識呢?

    另外一種情況是對知識有歧視或貶低心裡的人,知識無用論者說的就是這種人,他們有些人是沒有危機意識,過慣了安逸富足的生活而不願意再進一步,不願意再付出辛苦去請教,去學習,也就是俗稱的“敗家子”;他們有些人則是因為學習的條件或機會太過艱難而自暴自棄,自願放棄的失敗者。不管他們是哪一種情況,無知都是失敗者的品質,相較於傲慢來說,無知是值得同情的,所謂“不知者不怪”就是這個道理。

    (圖:無知年代 海報)

    傲慢的人是可恥的人

    在孔子的故事中,“三季人”就同子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樣是對彼此身份的不瞭解,爭吵過後,子路選擇的是向孔子虛心請教,不惜向“三季人”跪下磕頭,得到答案後的子路雖然上了個小當,但卻學到了莫大一個乖,反之,在得到孔子的肯定之後,“三季人”並沒有反思和子路爭吵的原因,而是大笑而去,看似贏了子路,實則輸了人生。傲慢是導致“三季人”的主要原因。

    中世紀著名的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公元1225~1274)在評註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時,撰寫了《論惡》(On Evil)一書,書中對宗教罪做出了具體的描述,順序是:傲慢(Pride)、嫉妒(Envy)、懶惰(Sloth)、憤怒(Wrath)、貪婪(Greed)、暴食(Gluttony)和淫慾(Lust),在這些罪名當中,傲慢排在原罪的首位,因為,在一個傲慢人身上一定具備所有其它的罪名,傲慢的人是可恥的,有了傲慢就有了偏見,有了偏見就會以自我為中心,一個傲慢的人耳中是聽不進去任何有益良言的,傲慢填充了他生命中的一切,傲慢就是他生命中的全部。“三季人”雖然無知,但只要他虛心請教,也不是不能從文字和圖畫中體會冬天的美妙,奈何,他輸給了子路,也輸給了傲慢。

    (圖:網上很火的犯七宗罪的一家人,你能看出來分別是誰嗎?)

    最後,願諸位放低姿態,虛心向學,此亦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真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外媒說8枚高超音速東風-17導彈可擊沉一艘航母,而導彈防禦系統卻難以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