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以知世
-
2 # 小崔聊收藏
同治皇帝在位13年毫無作為,其實有好多客觀因素。
第一、年齡太小,年僅六歲繼位,即便病死時也不過19歲。這麼小的年齡,想讓他有所作為確實很難。
第二、慈禧太后專權。其實要說年齡小,康熙皇帝8歲繼位年齡也不大。但是孝莊皇太后的做法是扶持康熙,利用輔政大臣相互牽制,使得政局相對穩定。逐漸扶持康熙上位。但是慈溪就不一樣了,她聯合慈安太后和恭親王 奕訢 扳倒了8位輔政大臣,自己把持朝政,實行專權。再加上清朝從嘉道年間逐漸衰落,咸豐年間又連年戰爭,國內政局非常混亂。在這種情況下,同治皇帝根本沒有多少成長空間,想有所作為很難。
不過要說同治皇帝真的自甘墮落,也不全是。從他殺掉慈禧恩寵的大太監安德海可以看出來,他也不甘心活在慈禧的淫威之下。也有過治國救民的想法,但是終究因為能力不濟,再加上英年早逝,沒有實現救國治民的想法。
-
3 # 你愛誰誰誰
同治帝在位13年,雖然對百姓和國家沒有半點功勳,但也不至於直接就否定於他。
未經歷任何血雨腥風的同治6歲就登上了皇位。但從他上位開始,他母親慈禧太后就將一切大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當初,慈禧承諾到同治18歲時就還政與他。在苦熬12年後,同治皇帝18歲了。然並卵!慈禧不僅沒有遵守承諾,同治反到被禁錮得更加緊繃,甚至連老命都得不到任何保障。
想想慈禧,不僅朝廷大臣成為她行駛的工具,就連皇帝也為她掌控成為的傀儡。慈禧老妖很貪戀權力,因為有了權力,她就可以進行肆意的揮霍和享受。只要能滿足自己的享受慾望,死了老公、兒子都無所謂,割個地、賠個款也無所謂,沒錢了就去搜刮民脂民膏,從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所以,一生毫無作為,甚至死後連子嗣也沒能留下的同治帝並非完全無能!他和光緒皇帝的命運是一樣一樣的。
有時候在想,如果同治或光緒有秦始皇嬴政一般的魄力,清朝歷史會不會改寫?
-
4 # 日慕鄉關
1861年,咸豐皇帝在熱河駕崩,此前,病重的咸豐匆匆立年僅六歲的獨子載淳為太子,並委託戶部尚書肅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及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景壽八位大臣輔政。
皇室子嗣的減少通常被看做是王朝衰落的標誌,道光皇帝有九個兒子,嘉慶皇帝有五個兒子,乾隆皇帝有17個兒子,咸豐皇帝卻只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在出生當日就夭折了。
一個兒子,意味著無論好壞,都必須傳位於他,況且彼時的同治皇帝還是個六歲的孩子,好與不好都無法判斷。相傳咸豐皇帝不滿慈禧跋扈,擔心子幼母壯,後宮干政,打算將其處死,被人勸下,即便如此,也還留了一手,他先是託孤與八位輔政大臣,後留下密詔與慈安太后:若慈禧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可出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這一說法源於《崇陵傳信錄》,其作者惲毓鼎曾任光緒帝起居注官十九年,瞭解宮闈內幕,具有較高可信度。
咸豐的擔心很快變成現實,葬禮尚未完成,慈禧就串通“鬼子六”發動“辛酉政變”,掀翻八位輔政大臣,執掌朝局,待同治長大後,她又以“典學未成”為藉口,拖延親政時間,直到同治皇帝17歲才完成大婚,但不出兩年,同治皇帝就因病去世。在清朝政治的最高舞臺上,同治只不過是個匆匆過客,幾乎沒有留下痕跡。
不少網友認為,康熙皇帝十四歲就除去權臣鰲拜,同治在位十三年,毫無作為,本質上還是他無能。
這種說法有些苛責,康熙皇帝天資聰穎、英明神武不假,但也是上應天時,下和地利,如果不是孝莊太后不遺餘力的栽培,加上權臣內鬥,縱然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濟於事。
咸豐皇帝駕崩時,正直庚申之變,外有英法聯軍殺人放火,內有長毛髮逆犯上作亂,可謂內外交困,水深火熱,一個六歲的小小孩童,哪裡有能力有機會掌控朝局,而迷戀權力的母親也沒有給他鍛鍊的機會,她一方面拉攏權臣,掌控朝局,一方面對這個親生兒子表現的冷酷嚴苛,毫無半點親情溫暖,就連選兒媳婦,也跟兒子看不到一起去。
同治皇帝自己也不爭氣,史書記載他十六歲尚不能通讀奏摺,學習能力十分糟糕,不僅如此,他還有龍陽之癖,與翰林院侍讀王慶祺“同臥起”、“耽溺男寵”;更糟糕的是,他在太監和隨從的慫恿下,私自出宮,出入風月場,染上疾病,並因此喪命。
同治究竟死於何種疾病,史書沒有明確記載,歷史學家高陽認為是梅毒加天花,徐徹認為是梅毒,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依據,據《翁同龢日記》記載,同治彌留時:“御醫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比昨日微稠)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視之可駭。”
-
5 # 一貳一橙
這問題得分兩方面來說,第一:同治皇帝是傀儡嗎?不是。第二:同治皇帝無能嗎?也不是。
同治雖然在位十三年,但他六歲登基,十七歲親政,十九歲去世,也就是說他真正享有權力的時間僅僅兩年。就這點時間能看出多少事,康熙皇帝也要在親政兩年後才智擒鰲拜的,所以只能說歷史給同治留的時間太少了,耽誤了他展示才能的機會。
為什麼說同治皇帝即不是傀儡,也不是無能之君呢?首先傀儡這一塊說法就不對,雖然他老媽慈禧是一個極度貪戀權力的女強人,但當時朝廷上還輪不到慈禧一個人說了算。咸豐皇帝死後留下了贊襄政務八大臣輔政,經過辛酉政變後,朝廷和內宮大權主要由恭親王奕訢、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共同管理。
因為清朝算是一個很遵守祖制的朝代,沒有祖宗先例的事很少有人敢去挑戰,親王輔政就剛好有這個先例(順治朝的睿親王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而且這個時候是沒有太后公開輔政這一先例的(孝莊太后也只敢在背後偷偷摸摸地幫助順治和康熙),所以朝政這一塊,慈禧無法染指。
至於內事而言,慈禧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及咸豐正宮皇后慈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意思就是慈安品德高尚,大事由她主管(殺赦賞罰),而慈禧理事能力較高,只處理一些書面工作(幫忙批閱奏章,詢問方針),所以慈安在世時,慈禧只能算是她身邊的助手,還沒有資格可以操縱同治皇帝的。
那為什麼慈禧敢公然違背清帝親政時間呢?(順治和康熙都是十四歲親政),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清朝並沒有嚴格規定了皇帝大婚後就一定要親政,而且應該親政的年紀也沒有明確地定下來(比如康熙十一歲大婚,十四歲靠著索尼的幫助親政)。所以慈禧才能拖延同治親政時間到十七歲,而且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恭親王和慈安的同意的。第二我們再來說說:同治皇帝為什麼不是無能之輩呢?三點,第一誅殺安德海;第二選後事宜;第三罷免醇親王、怒斥恭親王。
第一誅殺安德海。同治八年,大太監安德海奉慈禧之命出宮辦理同治大婚事宜,被山東巡撫丁寶楨以“清制太監不得擅出宮廷”為由斬殺,曝屍三日。安德海是慈禧身邊的紅人,因為在同治元年的辛酉政變和同治四年削弱恭親王權力中有功而居功自傲,連同治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經常挑撥慈禧和同治之間的關係,深受同治皇帝忌恨。
在丁寶楨殺安德海前,慈禧太后已經八百里加急去救援安德海,但同治皇帝的詔書卻比慈禧的懿旨來得要快,最後安德海伏誅,慈禧無話可說。這一年同治已經十四歲了,具備理政的能力,這封誅殺安德海的詔書就是由恭親王請求、慈安首肯、同治最終定奪的,此時的同治就已經明顯表現出和他的先祖康熙一樣殺伐決斷的本領了。
第二選後事宜。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正式選後,兩宮太后則各有人選,慈安選的是蒙古正藍旗的阿魯特氏,而慈禧選的是自己的外甥女富察氏,於是同治在選後的時候,故意將茶水倒在地上,觀察兩人的表現。
結果富察氏提著衣服走了過去,阿魯特氏不提衣服走了過去,同治皇帝說:“提衣服的愛衣,不提衣服的懂禮;選妃以色,選後以德”。最後阿魯特氏被立為皇后,從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同治皇帝是一個比較有主見的人。第三:罷免醇親王、怒斥恭親王。早在同治四年,恭親王奕訢就因為“徇私受賄”而被免去了議政王的權力,但依舊保持著軍機大臣和管理洋務的權力,朝政大臣有慈禧的妹夫(也是恭親王弟弟)、醇親王奕譞主持。
同治十二年,同治皇帝正式親政,一上任就罷免了醇親王弘德殿行走的權力(弘德殿是清帝辦理政務和讀書的地方),只留下帝師翁同龢,相當於把慈禧安排在自己身邊的耳目給清理了出去,同治開始組建自己的領導班子了。
同治十三年,或許是感到了和母親合作才能走得更遠,同治皇帝下令重修圓明園,這項耗資巨大的工程,需要百官捐款,這時以恭親王為首的“十大臣”據理力爭,要同治停止重修事宜,皇帝大怒:“把這皇帝位讓給你如何?”並想要重罰“十大臣”,只不過因為有了兩宮的懿旨才得以作罷。
從以上來看,同治不但不是一個無能的傀儡,反倒是一個有權謀、有主見、有野心的皇帝。不過他死得過於突然,導致了他這兩年的親政效果無法完全地顯現出來,這也算是清朝的不幸了,畢竟同治已經是最後一個能從慈禧手中拿回權力的人了。
-
6 # 歷史茶坊
同治帝載淳是清朝歷史上最短命的皇帝,6歲登基19歲駕崩,在位期間被稱為“同治中興”。那麼同治帝到底是個傀儡還是原本就是個無能之輩呢?
個人認為同治帝先是一個傀儡皇帝,同時也是個無能之輩,兩者兼而有之。1861年,咸豐帝駕崩熱河,唯一的皇子載淳毫無爭議的繼承了帝位,定年號為棋祥,生母懿貴妃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即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不久後,慈禧,慈安兩宮太后聯合在京留守的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將咸豐帝臨終前任命的顧命八大臣一網打盡,由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執掌朝政大權,改年號為同治。聽政時,皇帝形同傀儡,端座在養心殿西暖閣御座上,兩宮太后一左一右在御座後設座,中間隔著一道黃簾,這就是“垂簾聽政”的由來。
通常情況下同治帝是不到養心殿和兩宮太后一起聽政的,他的主要任務是在弘德殿讀書,師傅有李鴻藻,徐桐,後來又加上了翁同龢。同治帝不喜讀書,慈禧對此管得很嚴,派心腹太監在弘德殿“照料”,小皇帝在書房的一舉一動都要及時報告給她。尤其是安德海,時常在慈禧面前打小報告,同治帝對他恨之入骨,時常唸叨說:總有一天要殺了小安子。慈禧太后貪戀權力,一再以“典學未成”為由,拖延同治帝的親政時間。同治帝雖在位13年,親政卻只有一年多的時間,所謂的“同治中興”更是與他沾不上邊。
1873年,同治帝18歲親政,期間沒有任何建樹,僅僅接見了各國駐華公使呈遞國書。他親手主辦的唯一一樁大事便是重修圓明園,卻遭到了恭王等軍機大臣的聯合勸諫,龍顏大怒的同治帝竟然對恭王說出:“這個位子讓給你來坐,怎麼樣?”(此位讓爾,何如?)相比較16歲智擒鰲拜的康熙帝,只好用資質的差距不能簡單用年齡來衡量做為解釋。“宣宗尚儉,穆宗好奢”,道光帝一生崇尚節檢,而同治帝做為咸豐帝膝下唯一的皇子,從小被眾人捧在雲端長大,早已忘卻了祖宗創業之艱難,一心想要恢復大清的往日聲威,重修被英法聯軍焚燬的圓明園。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即便是在國力最為強盛的乾隆時期都興建了幾十年之久,更何況被太平天國和捻軍折騰了十幾年,國弱民窮,搖搖欲墜的晚清時期。
同治帝也並非一無是處,親政前為了鍛鍊理政才能,慈禧讓皇帝查閱奏摺,恰逢安德海私自出京,在山東被巡撫丁寶楨逮捕並飛章入奏。同治帝趁慈禧身體不適,秘密召集以恭王為首的軍機大臣,以八百里加急送去“就地正法”的上諭。不可一世的安德海就此人頭落地,此舉既消了皇帝的心頭之恨,也使京城士民大快人心。同治帝是幸運的,毫無爭議的榮登大寶,君臨天下,又恰遇長毛氣數將盡,捻軍黔驢技窮的特殊時代,創造了“同治中興”的美譽。同治帝也是不幸的,出生在搖搖欲墜,喪權辱國的晚清時期,6歲即位,失去了天真浪漫的童年生活。慈禧嚴苛的管教使他連夫妻之情也未能盡享,更不幸的是年僅19歲便早早死去。
同治帝當了11年傀儡皇帝,好不容易熬到親政卻匆匆離世,一生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竟連一剎那的光輝也沒剩下多少。究竟該哀其不幸還是怒其不爭,相信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是各不相同的。
回覆列表
題目就已經說了在位十三年毫無作為不就是無能之輩嗎?如果他有能力就不會只是個傀儡了啊,康熙八歲即位,十六歲除掉鰲拜,把皇權從大臣手中拿回了皇家權力。
同治是慈禧的親生兒子也是唯一的兒子,慈禧也是一位母親,每個母親都是望子成龍的,而且同治時期有兩位太后,同治是慈禧的兒子,母憑子貴,慈禧是希望同治能夠掌握皇權的,不過同治沒有展現出來讓慈禧能夠放權的足夠能力,慈禧是個雖然專制但是並不是不讓皇帝搞發展的太后,即使是光緒帝也有百日維新,只不過光緒動了清王朝統治的根本,動了滿清貴族,即使這些貴族再愚蠢守舊那也是清王朝的底子,是統治的根本,再這麼下去清王朝就要完了,慈禧當然要動他。
但是同治其實並沒有題主說的那麼無能,同治繼位時太小隻有六歲,十八歲的時候兩位太后才放權給同治,十九歲他就死了,就算有什麼才能也展現不出來。清朝末年即使是誰也不可能守得住這樣的封建王朝了,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誰也擋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