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1962

    詩要有詩人的思考,然後圍繞這個思考用物象構築意境,意境中蘊含著思考,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強烈地感覺到有一種“東西”在撞擊著我們的心靈。這就是所謂的張力。著名詩人柳沄有一首《山裡的石頭》的詩,他說山裡的石頭很多,跟城裡的人一樣多,但石頭跟人不一樣的,是它們沉默了那麼久,卻仍在沉默……沉默得好像在睡著……但是——

    我們經歷過的

    石頭早就經歷過

    比如時間,比如雨雪

    比如Sunny和月色

    但與沉默的石頭

    根本不一樣:我們

    說著說著就把自己

    從這個世界說沒了

    (選自詩集《周圍》第134頁 柳沄著)

    沉默的石頭聽過我們人類太多的喧囂與爭吵,它們甚至聽到過宇宙的爆炸與洪荒的孤寂……我們人類聽到的,好像只有我們自己的喧囂而已,之後,我們便消失……這是我對這首詩的理解,別的人還有別種理解……所謂的歧義性。這便是詩的張力。

    下午的磁湖

    泡在下午的湖水裡

    泡在湖水裡的磁湖

    跟湖水一樣清澈一樣平靜

    除了平靜除了清澈

    下午的磁湖再也沒有別的事

    哦,磁湖無事時

    湖水也無事

    (選自詩集《周圍》第49頁《下午的磁湖》 柳沄著)

    這首詩,詩人用意象拆分的手法,把磁湖的寂靜寫到了極致。但是,我們卻能從磁湖的寂靜中感受到了詩人在寂寞中的那種內心的掙扎。這便是詩人的思考,詩歌的張力。

    就這樣。

  • 2 # 咫嵐陳賢忠

    我認為詩歌的張力就是開頭含蓄所延伸出去的句子越來越有力度,大有“劍指江河”的那種氣概。進一步說明了作者對詩歌的造詣有著深厚的底蘊。

    “點點火花,燃亮一片天空”,類似我寫的這句,可能有人會質疑句子結構有問題,其實詩歌在某程度上不宜過於直白,一定要給讀者帶來一些想像。就如這句,中間發生了什麼?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場景。

    比如這一句,“張弓一箭,人仰馬翻”,雖然很直白,而我所表述的,正是詩歌的“張力”,從開始只是張弓,射出去之力度,大大超出了一般之想像,也是作者想要的效果。

    我再寫一句,“一壺水,盤活了數十人的性命”,此句,雖然有些誇張,但是,我們不妨想像一下,這一隊人在沙漠裡,幾天缺水,又會是發生什狀況?

    詩歌表達的是意境,既要“空靈”,而不失“寫實”,如果能做到“氣勢如虹”,不多花心思,缺乏張力,是無法吸引讀者之“耐讀性”的。

  • 3 # 嚮往徐霞客

    這個問題裡最好提問者自己回答最好,別人怎麼知道你提出這個問題,內心是怎麼定義這個張力的?既然你邀請我回答,那隻能按我的理解來定義了。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詩歌的張力,一,從讀者對詩歌的理解來說,每多讀一遍,就多一份理解和醒悟,這裡有個前提,我是指那些百讀不厭的經典詩歌,不是那些讓人越讀越糊塗的朦朧詩,那些詩歌是談不上張力的。二,從作者來說,一首能稱得上好詩的,就有多次修改的必要,我不贊成那種一揮而就的詩作,真能給人啟迪和豐富想象力,能得到眾認同的詩作,絕對是作者經過反覆醞釀,反覆修改以後才寫成功的,想想看一首幾十項,幾百個字的詩歌,如果把以前修改過的內容加起來,是多少項,多少字,多少內容,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怎麼會出現讀者百讀不厭,反覆讀呢?讀者多讀一遍,不就是多一層理解,多一些內容,多一份感悟,不就是多一份張力嗎?

  • 4 # 遠方78337

    詩歌的張力指的是詩句蘊含詩歌思想的多少。所以,詩歌要求詩句要精,且容量大,即以最少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思想內容。

  • 5 # 小林作家

    詩歌的張力並不是炫弄詞藻,亦避免“語言搖滾”,至少東方的詩歌要蓄柔力,發力不太顯山露水,卻也不繞指柔,剛強隱在處處方寸。

    古詩發力柔,總在花草山水中繞著抒發心性情感,西方詩少一點繞,直抵靈魂。那是他們的宗教和文化靈魂這個“梗”凸顯,我們的文化講究多元素和諧(環境和社會)。發端於“群文化”的禮樂詩書,是面對客體的表現,表現為主抒發為輔。而西方詩並無過多環境感,直面靈魂(看不到的,寫來更不受侷限)抒發靈魂之力。

    所以我們的詩歌有畫面感,於是有詩情畫意之灑脫;西方詩相對抽象,張力可能顯得更爆,比較起來我們的詩繞著給力有時急人。一些詩友與我交流時,便分了“發力派”和“太極派”,還有“韻律派”。

    發力派就是搖滾抽象,用字狠,自己著自己,不管不顧一抒為快。太極派不急不忙,借物抒情,借喻抒理,照顧到方面,發力於潛流。韻律派的發力是亮詞,押韻對仗就好,吟詩有高樂感為成。

    詩的張力,往往被這樣理解了,並積累起了習慣的習慣。然而我認為,詩最好的張力是真,有真就有了基本的美,真情真感真理湧溢,一瀉千里清流,假的賞詩者接都接不住。無真別寫詩,硬寫出來也不是詩;真詩和偽詩的區別是,一個是詩,一個是作。

    田芸老師的詩,我讀過幾首,此真此溢,感覺那詩就是蓄起了“洪峰”,雷電激浪來勢,誰也擋不住。這就是好詩,之所以好,因為真的蓄洪,詩的發力便是真實。

  • 6 # 三月二十

    由表及裡,一葉知秋。

    因風生水,萬物何憂?

    詩存志遠,坦蕩一九,

    句短情長,天長地久?

  • 7 # 漂流的亞特蘭蒂斯

    何謂詩歌張力?

    詩歌的特點決定了其不能像散文或者記敘文一樣,沒有字數格律的限制而隨意抒發自己的情感。詩歌的結構比散文更為緊湊,寥寥數語便要準確表達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因此,幾乎所有優秀的詩歌其所傳遞的真正意圖都在字面文字之外,需要讀者一起與作者完成詩歌的意境創作。

    好的詩歌更夠激發不同讀者產生不同的情感,如我們經常聽說的一句話: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能夠激發不同讀者產生不同情感的能力就是詩歌的張力。這點區別於打油詩或者順口溜。

    張力字面意思為彈性。歐陽修在其《六一詩話》中對詩歌的張力做了很生動的解釋:“狀難寫之景盡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意思就是說讀詩如見景,詩意並不侷限於文字之內,言外之意才重要。並提出了“意新語工”的理論。

    “語工”即指上文所謂用語經錘鍊後不涉於淺俗,並且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意新”首先是指語意之新,為“前人所未道者”;張力的表現形式

    具有張力的詩歌需要其文字經過千錘百煉,並具有深厚的內蘊,並給人無限聯想。打個比方就如一滴墨滴入宣紙,層層滲透,意猶未盡。詩歌的用於不侷限於單一,穩定,而更傾向於向多義性發展。多義性既我們前文提到的張力,主要透過意象、意境或者典故等等的運用來實現。

    01 少言

    詩歌中少言是表現張力的一種方法。直白點就是能少說就不說。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幾乎可以說是對詩歌張力的最精煉的回答,無聲勝有聲講的就是“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一:“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詩的主題表達對從軍的無奈和傷感,但是全詩隻字未提從軍,而是借用與軍旅相關的意象:琵琶、關山、邊關和長城等來傳遞作者對軍旅的無奈和厭倦,當然這些言外之意需要讀者自行體會。

    02斷言

    詩詞中還有一種常見的表現張力的方法,讀者讀之的明顯感覺是作者話未講完。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王維《雜詩》三首之一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詩中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顯然就是話未講完,讀者讀後自然而然會在腦補他們的談話內容,至於內容每個人當然不僅相同。這是一種比較直接的表現張力的形式。

    03 感官錯位

    另一種表現形式最為常見,就是感覺錯位,這種形式在古詩詞中尤為多見。比如給一種感官加上其原本不具備的屬性,效果全出。比如明代賈惟孝《登螺峰四顧亭 》中的一句:雨過樹頭雲氣溼,風來花底鳥聲香。其中的鳥聲香頗有意思,因為大家知道聲音是沒有味道的,但是此句一出,便讓人聯想到一幅鳥語花香的景象,頗有意境。

    再比如宋祁《玉樓春·春景》中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春意鬧乃點睛之筆,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曾這樣點評: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

    好的詩歌一定具備很強的張力,詩歌的張力體現在言外之意的“多義性”。而詩歌的言外之意或者詩外之景,是由讀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詩歌作者更像是一個引導者,在引導讀者向其希望的方向走。這或許就是詩歌的魅力吧。

  • 8 # 一往文學

    歌是沉默的語言,靜靜的待在泛黃的紙張上,無聲的傳達著它出生年代的脈搏和氣息。同時,詩歌又是一種有聲的語言,方寸的棲息之地,標誌美觀的方塊字,內裡,卻醞釀著驚天駭浪的氣息和景象。而每每與詩歌不曾分離的,便是"張力"二字了。然則,"張力"究竟是個什麼?從何而來?與詩歌有些什麼糾葛,這些,仍然待人深究。

    一、 此"張力"非彼"張力"

    "張力"最早卻是一個物理學用語,指的是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存在於其內部的一種相互牽引的力。可見,"張力"是在現實中實實在在存在的一種力。可物理學和文學,一文一理;物體與詩歌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對應的,何以用於物理學中的詞語竟用於文學中?

    文學批評中時常會提及"張力",然已是二十世紀的事了。美國批評家艾略特1938年曾於《論詩的張力》一文中指出:"我們公認的許多好詩——還有我們忽略的一些好詩——具有某種共同的特點,我們可以為這種單一性質造一個名字,······這種性質稱之為"張力""。他認為,詩歌傳達給人的感受中,有兩種主要因素在起作用,一是外延(extension),一是內涵(intension)。外延是指詞的"詞典意義",詞的本義或者是指稱意義;內涵是指詞的引申義和暗示意義,有時也指其中附有的感情色彩。可見,艾略特認為詩歌的張力主要是由於語言的原因,語言有本指意義和現實延伸的外部涵義,這兩種意義同時作用於詩歌之中,便形成了詩歌的張力。因此,或可大略而言,詩歌中語義結構的複雜性使得詩歌內部形成一個完整有機的結構,這個構造之中又蘊含著彼此對立或者是同向的作用力,撕扯著詩歌的內部結構,使詩歌呈現一種緊張的情勢,在靜態中含著一種平衡的動態。

    "張力"一詞,雖是二十世紀才由西方理論界進入中國批評界,然這並不意味著"張力"這一特性僅存在於二十世紀以後的東、西方詩中。以"張力"的特性觀察中國古典的詩詞,便會發現,多至百來字、少至二十字的方塊字的排列組合中,能夠呈現出一個完整的世界、流動的情感過程,甚至其中的一草一木,事無鉅細,生動形象。那些幾百年前甚至是千年前的草木、人物,藉助於文字的力量和想象的魅力,重新在世間生長,獲得生命力,微風輕拂處,飄過塵封了千年的氣息。一枝一葉、一顰一笑,染上了歷史的塵埃、時間堆積的厚重和永不停止的生命力。

    《靜夜思》是一首簡單的小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簡單的情境,通俗易懂的語句,在我們面前勾勒出了一幅封存的畫境。詩中僅寫了詩人眼中簡單的所見——一張床,月亮灑向人間的光,乍見之下,詩人將月光當成了是地上凝結的白霜。而一抬頭,才知曉是天上的明月,卻由此,禁不住的想起了家鄉。月夜中,詩人望月思鄉,這便是此詩最核心的圖景。而這一幅簡單的圖景中,最吸引人的卻是詩人在始終透過語言所傳達出來的未言明的情緒。何以月光似霜,月光之特點——清、冷、亮,似地上霜,便說明月光擁有霜的某些特徵,亦即——冷、白,因霜出現在秋冬季節,晨起或是深夜,附著於地上,冰冷。此時,李白既覺得月光似霜,亦即在表明許是夜半時分,詩人見到了鋪撒在地上的月光,因冷的特點與時間的緣故,因而不自覺的以為是結成的霜。此處暗言了詩人應是失眠,且是處於低頭、低沉的狀態。後兩句,轉而寫詩人抬頭,望見了天上的月亮,此句的"舉頭",正證明了前時詩人確是低頭的狀態,然則詩人為何在月夜中,久醒不睡,低頭思索,這卻又值得探討。眼中的天上月讓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鄉,撇開月亮自古的思鄉情緣,如此月夜,見著月亮,詩人許是在家鄉亦曾見過。而或圓或缺的月亮形狀,總會勾起人們的某些情緒,這個晚上,毫無疑問,它引起了李白對家鄉的萬般眷念之情。

  • 9 # 老大136332661

    真正的張力是借力打力來擴充套件詩的情懷。

    那聲炸雷驚動了整個世界,

    波的衝力嚇剎了虎豹豺狼。

    熱浪的恐怖籠罩了群山,

    蘑菇般的黑雲騰起了翻天的巨浪

  • 10 # 飄1962

    詩要有詩人的思考,然後圍繞這個思考用物象構築意境,意境中蘊含著思考,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強烈地感覺到有一種“東西”在撞擊著我們的心靈。這就是所謂的張力。著名詩人柳沄有一首《山裡的石頭》的詩,他說山裡的石頭很多,跟城裡的人一樣多,但石頭跟人不一樣的,是它們沉默了那麼久,卻仍在沉默……沉默得好像在睡著……但是——

    我們經歷過的

    石頭早就經歷過

    比如時間,比如雨雪

    比如Sunny和月色

    但與沉默的石頭

    根本不一樣:我們

    說著說著就把自己

    從這個世界說沒了

    (選自詩集《周圍》第134頁 柳沄著)

    沉默的石頭聽過我們人類太多的喧囂與爭吵,它們甚至聽到過宇宙的爆炸與洪荒的孤寂……我們人類聽到的,好像只有我們自己的喧囂而已,之後,我們便消失……這是我對這首詩的理解,別的人還有別種理解……所謂的歧義性。這便是詩的張力。

    下午的磁湖

    泡在下午的湖水裡

    泡在湖水裡的磁湖

    跟湖水一樣清澈一樣平靜

    除了平靜除了清澈

    下午的磁湖再也沒有別的事

    哦,磁湖無事時

    湖水也無事

    (選自詩集《周圍》第49頁《下午的磁湖》 柳沄著)

    這首詩,詩人用意象拆分的手法,把磁湖的寂靜寫到了極致。但是,我們卻能從磁湖的寂靜中感受到了詩人在寂寞中的那種內心的掙扎。這便是詩人的思考,詩歌的張力。

    就這樣。

  • 11 # 咫嵐陳賢忠

    我認為詩歌的張力就是開頭含蓄所延伸出去的句子越來越有力度,大有“劍指江河”的那種氣概。進一步說明了作者對詩歌的造詣有著深厚的底蘊。

    “點點火花,燃亮一片天空”,類似我寫的這句,可能有人會質疑句子結構有問題,其實詩歌在某程度上不宜過於直白,一定要給讀者帶來一些想像。就如這句,中間發生了什麼?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場景。

    比如這一句,“張弓一箭,人仰馬翻”,雖然很直白,而我所表述的,正是詩歌的“張力”,從開始只是張弓,射出去之力度,大大超出了一般之想像,也是作者想要的效果。

    我再寫一句,“一壺水,盤活了數十人的性命”,此句,雖然有些誇張,但是,我們不妨想像一下,這一隊人在沙漠裡,幾天缺水,又會是發生什狀況?

    詩歌表達的是意境,既要“空靈”,而不失“寫實”,如果能做到“氣勢如虹”,不多花心思,缺乏張力,是無法吸引讀者之“耐讀性”的。

  • 12 # 嚮往徐霞客

    這個問題裡最好提問者自己回答最好,別人怎麼知道你提出這個問題,內心是怎麼定義這個張力的?既然你邀請我回答,那隻能按我的理解來定義了。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詩歌的張力,一,從讀者對詩歌的理解來說,每多讀一遍,就多一份理解和醒悟,這裡有個前提,我是指那些百讀不厭的經典詩歌,不是那些讓人越讀越糊塗的朦朧詩,那些詩歌是談不上張力的。二,從作者來說,一首能稱得上好詩的,就有多次修改的必要,我不贊成那種一揮而就的詩作,真能給人啟迪和豐富想象力,能得到眾認同的詩作,絕對是作者經過反覆醞釀,反覆修改以後才寫成功的,想想看一首幾十項,幾百個字的詩歌,如果把以前修改過的內容加起來,是多少項,多少字,多少內容,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怎麼會出現讀者百讀不厭,反覆讀呢?讀者多讀一遍,不就是多一層理解,多一些內容,多一份感悟,不就是多一份張力嗎?

  • 13 # 遠方78337

    詩歌的張力指的是詩句蘊含詩歌思想的多少。所以,詩歌要求詩句要精,且容量大,即以最少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思想內容。

  • 14 # 小林作家

    詩歌的張力並不是炫弄詞藻,亦避免“語言搖滾”,至少東方的詩歌要蓄柔力,發力不太顯山露水,卻也不繞指柔,剛強隱在處處方寸。

    古詩發力柔,總在花草山水中繞著抒發心性情感,西方詩少一點繞,直抵靈魂。那是他們的宗教和文化靈魂這個“梗”凸顯,我們的文化講究多元素和諧(環境和社會)。發端於“群文化”的禮樂詩書,是面對客體的表現,表現為主抒發為輔。而西方詩並無過多環境感,直面靈魂(看不到的,寫來更不受侷限)抒發靈魂之力。

    所以我們的詩歌有畫面感,於是有詩情畫意之灑脫;西方詩相對抽象,張力可能顯得更爆,比較起來我們的詩繞著給力有時急人。一些詩友與我交流時,便分了“發力派”和“太極派”,還有“韻律派”。

    發力派就是搖滾抽象,用字狠,自己著自己,不管不顧一抒為快。太極派不急不忙,借物抒情,借喻抒理,照顧到方面,發力於潛流。韻律派的發力是亮詞,押韻對仗就好,吟詩有高樂感為成。

    詩的張力,往往被這樣理解了,並積累起了習慣的習慣。然而我認為,詩最好的張力是真,有真就有了基本的美,真情真感真理湧溢,一瀉千里清流,假的賞詩者接都接不住。無真別寫詩,硬寫出來也不是詩;真詩和偽詩的區別是,一個是詩,一個是作。

    田芸老師的詩,我讀過幾首,此真此溢,感覺那詩就是蓄起了“洪峰”,雷電激浪來勢,誰也擋不住。這就是好詩,之所以好,因為真的蓄洪,詩的發力便是真實。

  • 15 # 三月二十

    由表及裡,一葉知秋。

    因風生水,萬物何憂?

    詩存志遠,坦蕩一九,

    句短情長,天長地久?

  • 16 # 漂流的亞特蘭蒂斯

    何謂詩歌張力?

    詩歌的特點決定了其不能像散文或者記敘文一樣,沒有字數格律的限制而隨意抒發自己的情感。詩歌的結構比散文更為緊湊,寥寥數語便要準確表達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因此,幾乎所有優秀的詩歌其所傳遞的真正意圖都在字面文字之外,需要讀者一起與作者完成詩歌的意境創作。

    好的詩歌更夠激發不同讀者產生不同的情感,如我們經常聽說的一句話: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能夠激發不同讀者產生不同情感的能力就是詩歌的張力。這點區別於打油詩或者順口溜。

    張力字面意思為彈性。歐陽修在其《六一詩話》中對詩歌的張力做了很生動的解釋:“狀難寫之景盡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意思就是說讀詩如見景,詩意並不侷限於文字之內,言外之意才重要。並提出了“意新語工”的理論。

    “語工”即指上文所謂用語經錘鍊後不涉於淺俗,並且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意新”首先是指語意之新,為“前人所未道者”;張力的表現形式

    具有張力的詩歌需要其文字經過千錘百煉,並具有深厚的內蘊,並給人無限聯想。打個比方就如一滴墨滴入宣紙,層層滲透,意猶未盡。詩歌的用於不侷限於單一,穩定,而更傾向於向多義性發展。多義性既我們前文提到的張力,主要透過意象、意境或者典故等等的運用來實現。

    01 少言

    詩歌中少言是表現張力的一種方法。直白點就是能少說就不說。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幾乎可以說是對詩歌張力的最精煉的回答,無聲勝有聲講的就是“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一:“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詩的主題表達對從軍的無奈和傷感,但是全詩隻字未提從軍,而是借用與軍旅相關的意象:琵琶、關山、邊關和長城等來傳遞作者對軍旅的無奈和厭倦,當然這些言外之意需要讀者自行體會。

    02斷言

    詩詞中還有一種常見的表現張力的方法,讀者讀之的明顯感覺是作者話未講完。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王維《雜詩》三首之一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詩中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顯然就是話未講完,讀者讀後自然而然會在腦補他們的談話內容,至於內容每個人當然不僅相同。這是一種比較直接的表現張力的形式。

    03 感官錯位

    另一種表現形式最為常見,就是感覺錯位,這種形式在古詩詞中尤為多見。比如給一種感官加上其原本不具備的屬性,效果全出。比如明代賈惟孝《登螺峰四顧亭 》中的一句:雨過樹頭雲氣溼,風來花底鳥聲香。其中的鳥聲香頗有意思,因為大家知道聲音是沒有味道的,但是此句一出,便讓人聯想到一幅鳥語花香的景象,頗有意境。

    再比如宋祁《玉樓春·春景》中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春意鬧乃點睛之筆,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曾這樣點評: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

    好的詩歌一定具備很強的張力,詩歌的張力體現在言外之意的“多義性”。而詩歌的言外之意或者詩外之景,是由讀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詩歌作者更像是一個引導者,在引導讀者向其希望的方向走。這或許就是詩歌的魅力吧。

  • 17 # 一往文學

    歌是沉默的語言,靜靜的待在泛黃的紙張上,無聲的傳達著它出生年代的脈搏和氣息。同時,詩歌又是一種有聲的語言,方寸的棲息之地,標誌美觀的方塊字,內裡,卻醞釀著驚天駭浪的氣息和景象。而每每與詩歌不曾分離的,便是"張力"二字了。然則,"張力"究竟是個什麼?從何而來?與詩歌有些什麼糾葛,這些,仍然待人深究。

    一、 此"張力"非彼"張力"

    "張力"最早卻是一個物理學用語,指的是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存在於其內部的一種相互牽引的力。可見,"張力"是在現實中實實在在存在的一種力。可物理學和文學,一文一理;物體與詩歌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對應的,何以用於物理學中的詞語竟用於文學中?

    文學批評中時常會提及"張力",然已是二十世紀的事了。美國批評家艾略特1938年曾於《論詩的張力》一文中指出:"我們公認的許多好詩——還有我們忽略的一些好詩——具有某種共同的特點,我們可以為這種單一性質造一個名字,······這種性質稱之為"張力""。他認為,詩歌傳達給人的感受中,有兩種主要因素在起作用,一是外延(extension),一是內涵(intension)。外延是指詞的"詞典意義",詞的本義或者是指稱意義;內涵是指詞的引申義和暗示意義,有時也指其中附有的感情色彩。可見,艾略特認為詩歌的張力主要是由於語言的原因,語言有本指意義和現實延伸的外部涵義,這兩種意義同時作用於詩歌之中,便形成了詩歌的張力。因此,或可大略而言,詩歌中語義結構的複雜性使得詩歌內部形成一個完整有機的結構,這個構造之中又蘊含著彼此對立或者是同向的作用力,撕扯著詩歌的內部結構,使詩歌呈現一種緊張的情勢,在靜態中含著一種平衡的動態。

    "張力"一詞,雖是二十世紀才由西方理論界進入中國批評界,然這並不意味著"張力"這一特性僅存在於二十世紀以後的東、西方詩中。以"張力"的特性觀察中國古典的詩詞,便會發現,多至百來字、少至二十字的方塊字的排列組合中,能夠呈現出一個完整的世界、流動的情感過程,甚至其中的一草一木,事無鉅細,生動形象。那些幾百年前甚至是千年前的草木、人物,藉助於文字的力量和想象的魅力,重新在世間生長,獲得生命力,微風輕拂處,飄過塵封了千年的氣息。一枝一葉、一顰一笑,染上了歷史的塵埃、時間堆積的厚重和永不停止的生命力。

    《靜夜思》是一首簡單的小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簡單的情境,通俗易懂的語句,在我們面前勾勒出了一幅封存的畫境。詩中僅寫了詩人眼中簡單的所見——一張床,月亮灑向人間的光,乍見之下,詩人將月光當成了是地上凝結的白霜。而一抬頭,才知曉是天上的明月,卻由此,禁不住的想起了家鄉。月夜中,詩人望月思鄉,這便是此詩最核心的圖景。而這一幅簡單的圖景中,最吸引人的卻是詩人在始終透過語言所傳達出來的未言明的情緒。何以月光似霜,月光之特點——清、冷、亮,似地上霜,便說明月光擁有霜的某些特徵,亦即——冷、白,因霜出現在秋冬季節,晨起或是深夜,附著於地上,冰冷。此時,李白既覺得月光似霜,亦即在表明許是夜半時分,詩人見到了鋪撒在地上的月光,因冷的特點與時間的緣故,因而不自覺的以為是結成的霜。此處暗言了詩人應是失眠,且是處於低頭、低沉的狀態。後兩句,轉而寫詩人抬頭,望見了天上的月亮,此句的"舉頭",正證明了前時詩人確是低頭的狀態,然則詩人為何在月夜中,久醒不睡,低頭思索,這卻又值得探討。眼中的天上月讓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鄉,撇開月亮自古的思鄉情緣,如此月夜,見著月亮,詩人許是在家鄉亦曾見過。而或圓或缺的月亮形狀,總會勾起人們的某些情緒,這個晚上,毫無疑問,它引起了李白對家鄉的萬般眷念之情。

  • 18 # 老大136332661

    真正的張力是借力打力來擴充套件詩的情懷。

    那聲炸雷驚動了整個世界,

    波的衝力嚇剎了虎豹豺狼。

    熱浪的恐怖籠罩了群山,

    蘑菇般的黑雲騰起了翻天的巨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aussian怎麼計算薛定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