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狗的輕武

    中間威力步槍彈非常適合400米以內幹架,全自動又能把半自動/栓動打出屎

    開始慢慢搶了衝鋒槍飯碗,德三掛了之後STG44投胎做AK、又逼出了小口徑系列。

  • 2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德軍工發明的STG-44,是一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槍械,既解決了步槍子彈威力過乘的問題,同時又較好地解決了衝鋒槍發射手槍子彈導致威力不足的毛病。

    作為一把自動槍械,STG-44實際上是步衝合一的突擊步槍,既能單發精準射擊,又能連發密集開火,是軍工史上第一把採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自動步槍。

    STG-44發射7.92×33毫米短藥筒的中間威力步槍彈,此彈型比當時德軍普遍採用的7.92×57毫米標準步槍彈要縮短許多,彈頭更輕,發射火藥減少。

    儘管此槍的有效射程減少了,但同時槍械的後座力也減小了,解決了自動步槍連續射擊時,精度始終無法保證的技術瓶頸。

    此槍研製後,投放到了東線戰場,30發的供彈具,400米的有效射程,後座力低,不僅單發,而且連發精度也很高,動作也非常可靠,威力接近普通步槍,但比衝鋒槍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受到了前線將士的一致好評。

    STG-44突擊步槍的服役,讓單發的栓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等步兵手中的主要槍械相形見絀。

    在實戰中,三五個手持StG44的德軍士兵,就可以壓制住一個班的手持M1的美軍士兵,以及數量更多的使用波波莎衝鋒槍的蘇聯士兵。

  • 3 # 戰爭之王

    Stg44可以說是開創了步兵武器的新紀元。

    Stg44突擊步槍之前,其實也有很多類似的武器,但是都沒能產生像stg44突擊步槍這樣的影響。比如一戰中的利貝羅勒1918式自動步槍,同樣採用中間威力彈,並且槍身短小,不過外形上也更像傳統步槍,但是問題在於質量不是很好,同時當時的軍事思想導致這種武器沒能投入裝備。

    而STG44則和現代突擊步槍非常接近了,無論是在外形還是效能特點方面,其外形佈局和如今的突擊步槍已經非常相似了,同時採用的也是中間威力彈、30發彈匣等,因此相對於利貝羅勒1918,很多人認為STG44才是世界上第一支突擊步槍。

    STG44當時帶給其他國家軍隊的衝擊是很大的,這種武器威力介於當時的衝鋒槍和傳統步槍之間,其要比衝鋒槍射程遠威力大,同時火力又比傳統步槍猛,更能有效壓制敵人,因此STG44是一種十分優秀的單兵武器。

    在戰術上,STG44也給德軍帶來了不小的幫助。德軍步兵戰術中的核心就是機槍,一旦機槍火力組無法提供火力,步兵們很快就會由於缺乏火力而被敵軍壓制或者殲滅,而有了STG44,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較遠距離上的火力了。

  • 4 # 葦說歷史

    在前幾期,刀叔為大家介紹了不少突擊步槍,像HK416、SCAR等。說到突擊步槍就不得不說說突擊步槍的鼻祖人物,本期刀叔來給大家說說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突擊步槍——StG-44。

    大家都知道,從冷兵器時代到熱兵器時代,從古代小規模戰役再到一戰二戰,以及現代的局地戰爭,雙方交火的距離是越來越遠。可以說,StG-44的成功就是在市場的夾縫中找到了合適的定位。一戰結束以後,隨著工業科技的進步,各國的軍事戰略戰術理論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變化的不僅僅是戰術和戰略,輕武器的研發也進入到了另一個階段。StG-44的出現,彌補了在一戰和二戰戰場上200到500米火力支援的空缺。

    無論是德國的毛瑟步槍,蘇聯的莫辛-納甘,還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有效射程都超過600米,標尺射程都在1000米左右。如果在150米內,像MP40等衝鋒槍又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如果讓MP40射擊400米的目標,子彈末端動能是個問題。如果讓Kar.98k射擊300米的目標,萬一打偏了,在這個距離上它很可能會更快地見上帝。根據納粹德國軍方的要求,黑內爾公司和卡爾-沃爾特公司共同研製了StG-44突擊步槍,並於1942年7月將100支7.92×33毫米步槍短彈的StG-44交付使用。正式裝備到軍隊是在1943年,黑內爾公司生產了10000支試驗槍,全部交付給東線的德國黨衛軍第五“維京”裝甲師進行實戰檢驗。

    在經過了兩次的改進後,StG-44突擊步槍在庫爾斯克戰場深受德軍各級官兵的好評。那麼,它到底好在哪裡呢?

    第一 StG-44是首次使用中間威力彈的突擊步槍

    在400米射程上,連發射擊時比較容易控制,射擊精度比較好,可以連續射擊而且火力非常猛烈。重點是它比較輕,便於攜帶,是步槍與衝鋒槍效能特點的最佳化結合。

    第二 StG-44是首次使用30發容量彈匣的突擊步槍

    從衝鋒槍的20發彈匣32發彈鼓到機槍的300發彈鏈,德國設計師根據實戰對於火力的需要和士兵攜帶彈藥的體力上限,還有持續作戰的需要,最終選擇了30發弧形彈匣。在實戰中,三四個手持StG-44的德軍士兵,往往可以壓制住一個班手持M1的美軍士兵和數量更多的使用波波沙衝鋒槍的蘇聯士兵。

    後來美國的M16以及蘇聯的AK系列仍然採用30發子彈彈匣,可見其成功之處。

    第三 StG-44是首次使用彎曲槍管套件的突擊步槍

    二戰時期,納粹德軍對拐彎槍技術進行了進一步改良,觀瞄仍是透過透鏡裝置,但槍管則可以根據作戰需要進行彎曲。StG-44裝備的彎曲槍管套件有30度、45度、60度和90度這四種規格。

    另外,還有一種P型是專供裝甲車輛乘員使用的,藉助這一系統,他們可以隱藏在車內直接向外開火。實戰測試顯示,用30度的彎曲度時,StG-44在100米的距離上可以對敵軍實現比較精準的殺傷。但是,它的出現並不能阻止德國的整體潰敗,到戰爭結束時該槍僅產量40萬支。不過,在相關戰役中對西線同盟國士兵卻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二戰結束後,該槍同時落在蘇聯和美華人手裡。不過美華人認為它過於笨重和不順手,容易出現故障而沒有重視它,仍然選擇大威力半自動步槍。直到越南戰爭時期,更加笨重的M14遇到AK-47後,用鮮血才明白中威力彈突擊步槍的重要性,從而研製出M16。StG-44的時代已經落幕,但它的設計理念卻沿用至今!

  • 5 # 薩沙

    很牛逼的。

    STG44是自動步槍之母,具有極大的意義,也是劃時代的武器。

    當時各國步兵班武器大概是這樣,若干只單發步槍或者半自動步槍,使用長步槍子彈;若干只衝鋒槍,使用短手槍彈;1挺輕機槍,使用長步槍彈。

    如果日本人,一度機槍還是使用專業的機槍子彈,不能通用步槍彈。

    也就是說,步兵班要裝備2到3種子彈。

    這對於後勤來說,壓力極大。

    二戰說白了,就是打後勤,看誰後勤厲害。

    而STG44就是劃時代的實現了步槍和衝鋒槍的一體化。

    STG44最大特點,就是兩個,一是使用短步槍彈,二是可以連發也可以單發射擊,可以做步槍也可以做衝鋒槍使用。

    這樣一來,德軍步兵班只需要裝備STG44和輕機槍即可,可以完全淘汰手槍彈,只需要兩種子彈。

    再說通俗一點,STG44就是今天的AK47和M16,是新一代的武器。

    實戰中,首先是使用STG44的德軍後勤大大減輕,畢竟少裝備一種子彈了。

    其次,是火力大大增強。

    其實STG44大部分時候是作為半自動步槍使用的,但它又強於半自動步槍,主要是它的裝彈為30發,半自動步槍美國加蘭德是8發,蘇聯SVT40是10發,裝彈上不能和STG44相比,對射很容易被壓制。

    而美蘇英的衝鋒槍射程太近,在這種中距離對射起不到什麼作用。

    這樣一來,在中遠距離對射中STG44佔有很大優勢。

    即便是在近距離,STG44因為可以連射,效能也比衝鋒槍差不了多少。

    況且當時美蘇步兵班,裝備衝鋒槍的不過一二個人,但德軍STG44步兵班等於全部是衝鋒槍,近距離火力又強大太多。

    總之,STG44綜合性能非常強,就是二戰的AK47。

    據軍方的要求,黑內爾公司在11月份生產了10000支STG44試驗槍,全部在1943年春交付給東線的德國黨衛軍第五“維京”裝甲師進行實戰檢驗。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期實戰中,MKb42(H)步槍發揮了非常不錯的戰鬥作用,深受德軍士兵愛戴。

    德國兵一致要求,儘快批次裝備STG44。隨後STG44在1944年後生產了50萬支,數量雖然不是很多,但也不少了。

    可找到的資料顯示在1944年秋天所編成的44年裝甲旅中德軍士兵第一次大量使用了該槍,給它的敵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該槍主要裝備東線和西線的德軍精銳步兵,比如死守卡昂的黨衛軍希特勒青年師就大量裝備該武器。

    STG44的意義還並不是實戰,還有更重要的理念。STG44誕生以後,對於步兵班的輕武器裝備是劃時代的變化。

    事實證明,二戰剛剛結束,各大國就開始研發生產自己的自動步槍。

    這說明,元首希特勒的眼光還是高人一等的,雖然他最初反對STG44。

  • 6 # 紅色手電筒

    stg44,mp43,mp44這三個型號實際上是一種步槍,也就是世界上的一種突擊步槍。

    在二戰中,德國陸軍鑑於毛瑟步槍射速太慢,但是衝鋒槍由於彈藥的限制,200米以外命中率低,提出要研製一種有效射程在400米內,可以填補步槍和衝鋒槍之間火力空白的武器。

    最初這種步槍不被希特勒認可,於是才有MP43,MP44這些偽裝成衝鋒槍的型號,不過在希特勒從前線回來彙報工作的德軍將領處瞭解到前線的官兵十分歡迎這種步槍,在這種情況下,也就順水推舟默認了,同時把新式步槍命名為突擊步槍,也就是stg44這個最終型號。

    44步槍可以說是順應了戰爭發展對於步兵火力的需求,使得自動武器可以普及到單兵,並且可以由單兵輕鬆的攜帶使用。機槍也是可以在緊急地情況下單兵使用,但是對於單個士兵來說還是太重了。

    雖然俄華人在20世紀初就提出了自動步槍的概念,並且首先推出了費德洛夫1916步槍,但是這只是一種探索性的武器,並不成功。而44式步槍則是開創了大規模使用的突擊步槍先河,雖然德國生產的44步槍只有60萬支,和後來的AK上億支的產量無法相比,但是已經足夠體現出自動步槍的優越性了。

    後來蘇聯人借鑑了44式步槍的一些概念,推出的AK則是徹底改變了步兵班的火力編成,首先是把衝鋒槍調整出局,到了現在甚至開始影響班用機槍的地位。而這一切都是從44式步槍開始的。

    德華人一開始是把44式步槍作為衝鋒槍的替代品使用,這個也沒有什麼,畢竟新的事物要取代舊的東西需要一段時間,一開始肯定還是按照舊有模式使用,但是一旦開始了就不會停下來。尤其是44式步槍使用的7.92短彈,找到了如何解決自動武器後座力和威力平衡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美國的M1卡賓槍使用的大號手槍彈也是一種辦法,不過子彈的威力不足。而減少發射藥,降低子彈的最大飛行距離使自動步槍的概念終於落實到了實際。從此步槍進入了自動步槍時代。

    可以這樣說,stg44突擊步槍開始使步槍進入了自動時代。

  • 7 # 我是機智的國王

    是一款革命性武器,它的設計開創了自動武器的新時代。

    STG - 44 / MP - 44 全自動步槍

    1 . 簡介

    第一種使用中間威力彈藥的自動步槍,由於縮短了彈體,減小了發射藥量,使其在全自動設計模式下更容易操控,射擊更精準,填補了機關槍和衝鋒槍之間的火力空白,是款革命性武器。

    名稱由來

    MP- 44:MP 為德語 Maschinenpistole 縮寫,Maschinen — 機械,pistole — 手槍(彈匣式手槍),因為發射手槍彈,所以Maschinenpistole 意為“衝鋒槍”。

    STG-44:為德語 Sturmgewehr 縮寫,Sturm — 風暴,gewehr — 步槍, Sturmgewehr 意為 “風暴步槍 ”或 “突擊步槍”。

    德軍中的有識之士為了能夠在有限的資源裡爭取到優先生產的配額,就以MP(衝鋒槍)專案名稱進行申報並透過批准。希特勒在注意到來自軍隊對該槍的評價之後,認識到了該武器的優越性,便下令加大此武器的生產,並將其命名為 STG-44 步槍 。

    2.技術引數編輯

    口 徑:7.92mm

    彈 藥:7.92×33毫米(中間威力彈)

    初 速:500米/秒

    有效射程:400-500米

    理論射速:500發/分

    閉鎖方式:槍機偏移式

    發射方式:單發、連發

    供彈方式:彈匣

    彈 容:30發

    槍 長:940mm

    膛 線:4條右旋,纏距254mm

    全槍質量:5.1kg (不含彈匣)

    瞄準裝置:覘孔式瞄準,帶護圈準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紫色直筒褲可以搭配什麼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