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民看笑話
-
2 # 妙評天下
這是弘晝避禍的一種手段,血光之災,是指舊時迷信謂刀兵之災,應者必有流血或殺身之禍。亦省稱“血光災”、“血光”。
-
3 # 姜楠史話
小說與史實是有區別的。小說裡所謂血光之災只是他不想出頭抄八叔的家,背上一個枉顧人倫的罵名,只為討好雍正不值得。弘晝不會不知道皇位已屬弘曆,他不會急功近利去幹費力不討好的事。再說,八阿哥胤禩,在朝中多年,朋黨眾多,難保沒有事後為他復仇之人。而弘時一心想爭奪大位,想在父親那裡表明與八叔不共戴天的立場,所以甘當這個出頭鳥,也因為用力過猛,而被父親恐懼和嫌棄,對提拔自己的人尚且這麼狠心,以後還了得,為自己的悲慘命運埋下伏筆。這點,弘晝做的比哥哥聰明太多。但是,歷史與小說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
4 # 雍親王府
弘晝說自己的有血光之災,正是說明此時的弘晝已經深刻的感受到了雍正對他的懷疑和殺氣。
《雍正王朝》中,八爺黨夥同關外的鐵帽子王逼宮雍正,企圖讓雍正下臺,扶弘時上位,但是八爺黨的陰謀非但沒有得逞,反而落得一個身敗名裂,治罪抄家的結局。雍正本下旨由自己的三哥誠親王胤祉,以及自己的兩個兒子弘時和弘晝一同辦理抄家事宜,但是弘晝卻演了一出“活出喪”的鬧劇,以害怕有“血光之災”為由,躲避了這次的抄家差事。
能夠給弘晝“血光之災”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父親雍正皇帝。
此時的雍正,對於自己的這兩個兒子,必然是非常的失望,去了趟豐臺大營結果軍權就讓別人掌控了,特別是十三阿哥給雍正提了醒之後,雍正也開始對自己的這兩個兒子起了疑心,雍正也需要知道他們真的是能力有限被忽悠了才丟掉豐臺的控制權,還是已經另有所圖參與了八爺黨的行動,雍正也是需要進行了解。
弘時雖然在朝堂上提醒十三爺前去豐臺大營重新奪取兵權,又在朝堂之上極力闡明自己的過錯,但是這終究還是不能洗脫雍正對於弘晝的懷疑,一旦弘晝被確定與此事有關,那麼雍正不管是為了自己皇位的安穩以及為了之後弘曆皇位的穩定,都會對弘晝進行嚴懲,這也就成為了必然的結果。
所以弘晝用“活出喪”方式,向雍正表明了自己一來沒有與八阿哥等人串通,故而不害怕雍正對於八阿哥及其府上的徹查,二來也表明自己沒有任何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藉此讓雍正放心,得以躲過雍正的有可能給予自己的“血光之災”。
弘晝對弘時說自己的會遭受“血光之災”,實際上也就是在埋怨弘時,而更是擔心弘時再給自己惹上麻煩。弘晝是斷然不會再同弘時一同辦差了,這是弘晝經歷了整個事件之後最為清晰和痛徹的感悟。
弘晝非常清楚,在豐臺大營的時候,自己可以說是一步一步的被自己的三哥帶到了溝裡,才讓自己背上了“假傳聖旨”的黑鍋,而真正挖坑的弘時卻安然無恙。
從豐臺大營回來的路上,弘晝就已經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幡然醒悟的弘晝找到十三爺胤祥說明了實情,這才有了十三爺力挽狂瀾,勤王護駕,讓八爺黨的逼宮的陰謀沒有得逞。
所以,此時的弘晝更加明白了,絕對不能再和弘時一起辦差,指不定弘時又挖了一個什麼坑等著自己,要是不小心把自己搭進去,那就得不償失了,到時候真的有可能又一次替弘時背下所有的黑鍋,讓自己身敗名裂,真的得到了“血光之災”的報應了。
弘晝所擔心的“血光之災”不僅僅是在當下,他考慮的也有未來。弘晝的行為看似荒誕不羈,但卻是意味深遠。
弘晝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告訴雍正自己沒有奪嫡之心,也不想承擔太多的責任,他不想參與兩位哥哥對於皇位的爭奪,也不想站在任何一方幫助誰,只想透過這種方式來明哲保身,像他父親雍正曾經那樣做一個脫離於朝廷官場的“孤臣”,而雍正是為國家做事的孤臣,弘晝是個不做事的“孤臣”,以此來保全自身。這樣的弘晝既不會陷身於皇位的爭奪之中,同時也不會為雍正死後繼位的新君所厭惡,避免的是自己未來可能遇到的“血光之災”。
所以弘晝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現在,也已經在著手考慮著在這之後自己的處境,也考慮著雍正去世,新君登基之後,自己的處境和未來了。
-
5 # 步武堂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們先看看什麼是“血光之災”。瞭解了“血光之災”的含義,然後就會對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的五阿哥弘晝為什麼要說自己有“血光之災”。
所謂血光之災是一種在現代文明的角度來看的一種“封建迷信”。但在中國的封建社會,這種“封建迷信”在絕大多數的人眼裡卻不是什麼“迷信”。他們對此深信不疑。
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於自己本身能力無法控制的傷害或者損害歸類為兩種,一種是“災”,一種是“禍”。
總的來講,“災”是人力無法控制的傷害或損害,被認為是神明的“懲罰”,所以說到“災”的時候,大體上稱為“天災”。
“災”的主宰是“神明”,中國老百姓心裡最大的那個神明就是“天”,所以“消災”需要祈求上天保佑。
而“禍”,這是由於人的行為帶來的傷害損害,所以說到“禍”的時候,往往是說“人禍”。
對於消除人為因素造成的傷害或損害,重點是如何避免這種傷害或損害的發生,也就是通常以上的“避禍”。
古人還認為,天災和人禍之間是有必然聯絡的,天災必然帶來人禍,而如果人的行為惹怒上天的話,上天就會“降下災難”給予懲罰。
所謂“人在做,天在看,離地三尺有神靈”。
血光之災就是神靈降下來的危及生命的傷害——刀光劍影帶來的血腥傷害。
在這個背景下《雍正王朝》當中雍正的五阿哥弘晝為什麼要說自己有血光之災,並且用“活出喪”的鬧劇為自己“消災”就比較好理解了。
弘晝的“血光之災”其實是自己的“人禍”帶來的結果。
弘晝在他的八叔,廉親王允禩發起的針對雍正的以“八王議政”為藉口的“逼宮”政變當中,犯下了一個大錯誤,闖下了幾乎無法挽回的“大禍”,弘晝知道這個錯誤的性質和嚴重後果,但是,弘晝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年輕人,他知道怎樣“及時止損”和“消除影響”。
按照當時八王爺廉親王允禩的籌劃,這場“逼宮”的關鍵是搞好“武備”,也就是“武力準備”,除了買通九門提督隆科多,做好京城內,甚至是紫禁城內的“武備”之外,他還要做好京畿防務的“武備”,而京畿防務的重點就是京郊的“豐臺大營”。能夠控制“豐臺大營”的防務,才有可能在“逼宮”政變當中穩操勝券。
八王爺廉親王允禩準備利用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帶來的關外八旗軍隊來控制豐臺大營的防務。五阿哥弘晝被利用了。
五阿哥弘晝是一個非常清醒的有頭腦的皇子,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實力和能力來得到雍正的認可成為雍正的接班人,所以這個年輕人就儘量表現自己的無能,無慾和荒唐,說到底就是不希望成為被算計和打擊的物件。他努力做到“不問朝政”,整天和和尚道士為伍,盡力表現出自己“出世”的狀態。
但是,在八王爺廉親王允禩利用關外鐵帽子王進京協助“整頓旗務”的由頭,突然發難提出恢復“八王議政”進行逼宮的這場政變中,五阿哥弘晝沒能躲得開,雍正有意讓這個五阿哥也參與到這個關外鐵帽子王協助整頓“旗務”的這件事當中,其目的除了有觀察歷練五阿哥弘晝的目的之外,還有就是讓五阿哥能當一個“耳目”——弘晝是個老實和誠實的孩子。
可是弘晝畢竟沒有任何經驗,他糊里糊塗的就鑽進了他的三哥,雍正的三阿哥弘時的圈套——論玩陰謀詭計,他還真的不是他三哥的對手。
弘晝和弘時在雍正處聽取皇阿瑪垂訓,並代表雍正慰問駐紮在豐臺大營的關外四位鐵帽子王的時候,弘晝在弘時的誘導下,坐實了雍正同意關外鐵帽子王帶來的關外旗兵“共管豐臺大營防務”的旨意,從而實現了由關外鐵帽子王的將領控制豐臺大營防務的目的。
其實,雍正的所謂“旨意”,僅僅就是同意關外鐵帽子王帶來的旗兵,協助豐臺大營共同搞好豐臺大營的“兵務”,所謂兵務,就是兵丁的訓練和管理,和“防務”有著本質的區別,“防務”是有指揮權和調兵權的。
不過弘晝還是很快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他糊里糊塗就進行了“旁證”的雍正的旨意,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
弘時很會止損。他把自己的懷疑埋在心裡,卻把豐臺大營被“共管”這件事告訴了十三阿哥胤祥。這是因為他已經反應過來這件事的後果將是有多麼可怕。
弘時的止損,很及時,很直接效果也很好。但是這一切都無法消除自己已經犯下的這個錯誤在雍正那裡的影響。
“活出喪”就是為了消除影響。
他必須自罰,必須用一種“荒唐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場“就是死了,也絕不再摻乎任何和朝廷有關的事”的態度,因為雍正的旨意已經下達:讓三王爺允祉,三阿哥弘時和五阿哥弘晝共同查封發動政變的八王爺允禩以及九王爺和十王爺的家。
弘晝知道,這是雍正對他的考驗,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參與“抄家”。哪怕為此遭到雍正的責怪。
當然,弘晝的一系列“消除影響”的措施還是非常有效的。雍正基本上是認同了他“誤傳聖旨”的結論,這就是最大的成功,如果他在豐臺大營的言論被定性為“假傳聖旨”的話,弘晝還就真的會有“血光之災”。
在弘晝演完“活出喪”鬧劇之後,他主動到雍正面前請罪,雍正問了一句:不是說不讓出門嗎?難道就不怕有“血光之災”了?
弘晝的回答很乾脆:我那是糊弄別人的,在皇阿瑪面前就不用裝了。
雍正很讚賞弘晝的坦誠:既然自己說出來了,就不算欺君。他得到了雍正的諒解。
弘晝趁機表達了自己有自知之明,絕對沒有任何“爭”的資本和“爭”的想法,他只想給雍正做個好兒子而已。
雍正對弘晝算是徹底放心了。弘晝還真的就是一個非常清醒的又有智慧的“高人”。
-
6 # 青燈問史
八爺黨利用八王議政對雍正進行逼宮,是弘時參與的第一件大政事。當時,因為弘時提出在旗人中推行新政必須先要整頓旗務,也就是統一旗人的思想,這立刻引起了雍正的警惕。
雍正問弘時:是誰教你這樣說的?
言外之意,除非老八允祀,再無他人。弘時從小是交由八爺養大的,和八爺自然關係要好,能夠想出這樣的點子,也只有老八這樣的老政客。
面對老十三即將去世,雍正自身也感覺到來日無多,對於繼承人的問題,卻一直圍繞左右,更有八爺黨還沒有根除,如果弘曆繼位,來自於老八及其黨羽的力量將會給弘曆造成巨大的阻礙。所以,擠掉這個膿包,是雍正必須面對的問題。
但這必然是一件困難重重,堪比真槍實彈的隱形較量,即或不是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但也絕對是生死兩重天的較量。
就這樣,弘晝因為一句話,最終落入到弘時和老八設計的圈套。但是弘晝很聰明,半路截下了十三爺,讓老十三力挽狂瀾,解決了八爺黨的逼宮。這個膿包被擠掉,雍正立刻派弘時弘晝和允祉前去抄家,此時的弘晝只怕剛剛從逼宮的後怕之中走出來,怎麼會又去惹禍上身,於是玩起了一處“活出喪”,說是近7日有“血光之災”,生生給推掉了這件事。
是真有什麼“血光之災”嗎?諺語說“血光之災”,就是殺身之禍,就會有流血的事件發生,多半用於迷信的說法。可弘晝在這裡說是血光之災,卻是人為的避禍之說,是以此推掉抄家的買賣,對弘時和老八退避三舍,以求自保。這次八爺黨逼宮,對弘晝可是坑得夠慘,儘管雍正對他這位皇子還算了解,但是他到底參與沒參與這次逼宮,在這次逼宮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雍正需要多方考驗和證明,所以,雍正才會派弘時弘晝一起去抄八爺九爺他們的家。看雍正看著弘時拿走聖旨時候的那雙眼睛就足以證明,這次抄家不會那麼簡單。加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圖裡琛都出面出手了,要是還不引起警覺,那就太幼稚了,弘時就是這樣入套了。所以,弘晝要避開這件事,證明自己與弘時,與八爺黨無關,莫說他們都是血光之災,就說是滔天之禍也不為過。
明哲保身本身就是弘晝的長處,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爭不過弘曆,做一個閒散王爺比引來殺身之禍要強很多,但是要做到讓人不引起懷疑,要真正的閒散成性,就必須要經得起誘惑,抑制住慾望,清心而寡慾,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放心得下,尤其是在皇帝面前,諸王公大臣面前。什麼是血光之災,這些權力之誘惑,權力之慾望,就是殺身之禍,就是血光之災。弘晝和和尚道士混在一起,大玩“活出喪”,就是避開權力的誘惑和慾望。
所以,這裡的“血光之災”,應該分兩層去理解,一層是來自於弘時八爺等等所有能讓弘晝感到“不安全”的政治漩渦和陷阱。另外一層就是關於權力的慾望和誘惑,這是來自於內心的東西,所以尤為顯得珍貴。
回覆列表
去老八老九他們家抄家時,看似是一個平常的任務,但是弘晝這人太聰明,大智若愚的表現,不僅給自己辦喪事,還去雍正那裡訴苦:我有血光之災,老爹你就放了我吧,我實在是不願意摻和朝中的事兒,我就喜歡瞎折騰,跟政事無關的折騰!
在雍正眼裡,抄家就是看這倆皇子的能力,可是弘晝瞭解自己的父親,不僅不去,還說了一大堆理由,哄著他老爹就把任務甩給了別人,這不僅是明哲保身也是不得罪皇族中的人,以後見面還是兄弟姐妹大爺叔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