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水空流

    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今天徐州人。劉裕絕對是流氓無產者,與劉邦,朱元璋一樣都是平民出身。劉裕是劉牢之帳下普通士卒出身。在這個最不講出身的時代。是草莽英雄的的舞臺。是崇尚武力的時代。而劉裕無疑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

    公元413年,劉裕平定蜀中叛亂。此時的劉裕滅南燕,平盧循,定蜀中,那真是志得意滿,肆無忌憚。在朝中無人臣之禮。東晉宗室司馬休之任江州刺史,為官勤政,頗得民心。認為劉裕早要造反,和他老祖宗司馬懿一樣,為了大晉的江山社稷,多次建議朝廷誅殺劉裕,劉裕為了告戒司馬休之,將司馬休之犯法的兒子殺掉並立即發兵討伐江陵。司馬休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立即起兵反抗。劉裕根本沒有瞧起這些司馬家的人,讓女婿徐逵之領兵平叛,但司馬休之也不是等閒之輩,在江陵把劉裕女婿殺的大敗,就連徐逵之自己也死在亂軍之中,劉裕一方面大罵女婿無能,一方面也不得不親自帶兵討伐,到底是劉裕,軍事大家,江陵一戰把司馬休之殺的人頭滾滾,江陵失手,司馬休之只好逃往後秦尋求避難。而劉裕就此發兵滅秦。

    這個時候東晉也已經是劉裕一個人的天下。東晉朝廷宣佈加封劉裕為(實際上是劉裕自己封自己)太傅,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簡直是曹操在世,司馬宣王(司馬懿)再生。公元416年,後秦皇帝姚興駕崩,太子姚泓繼位,讓劉裕等來了平定後秦的最佳歷史機會。姚興在位的時候 很懼怕劉裕,一次性把12個郡劃給東晉。以安定邊防。姚泓,字元子,性格寬厚,氣度雍容,但絕非亂世之中的有為之君。就在此時,劉裕大軍又殺氣騰騰而來。但後秦卻沒有一點準備。

    公元416年,劉裕兵分四路平滅後秦,第一路由王鎮惡與檀道濟(又一個牛X人物)率領,進軍許昌洛陽,第二路由沈田子與傅洪率領,攻取武關,第三路由劉尊考率領水軍取滎陽,作為第一路軍的策應。劉裕本人親統第四路由王仲德為先鋒走泗水。劉裕的滅後秦之戰,被後世歷代兵家所推崇,粟裕大將就就對劉裕的滅秦之戰的佈局十分欽佩。王鎮惡,檀道濟皆是兵法大家,一路高歌猛進,所向無敵,望風而逃投降者無數,洛陽刺史姚光不戰而降,東晉的故都光復,劉裕大喜,立即回奏朝廷要求加封九錫。建康留守立即以朝廷名義加封劉裕為相國,總督百揆,宋國公,位於諸王宗室之上。滿朝文武居然一個反對的都沒有。由此可見,東晉已經是名存實亡了。而當年王敦,恆溫僭越朝廷的時候,文武大臣還表示反對,地方有人起兵反抗。現在這些這些文武之所以不反對,就是想跟隨劉裕當把開國功臣。也可見東晉的人心喪失到何等的地步。

    再說第四路軍王仲德方面,王仲得德不過是由清河入黃河,路過北魏的邊防滑臺,北魏守軍居然棄城而逃。北魏如此大方,王仲德也只好笑納滑臺。北魏皇帝氣得要死,把滑臺守將斬于軍前,立即陳兵濟河全軍戒備,並且派人質問劉裕,為何入侵中國領土,劉裕不想兩面作戰,立即派人道歉,說明情況。證明此此行動是軍方擅自行動,僅僅是暫時借道而已,帶平定後秦以後立即歸還。雙方的誤會暫時解除,但邊境卻加派軍隊,以防不測。暗懷鬼胎。此時,王鎮惡檀道濟進兵潼關,潼關守將姚紹能攻善守,王檀二人數次攻城都無果。劉裕帶領水軍自彭城出發,致信北魏,要求借道伐後秦,而此時後秦使者也到了,希望北魏不要借道,提醒唇亡齒寒的道理。

    北魏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北魏宰相崔浩道:劉裕滅後秦是肯定的,後秦國家也註定滅亡,我們可以借道給劉裕,我們同時可以屯兵備戰。如果劉裕勝,他必心存感激,如果劉裕不勝,我們趁機滅秦。北魏皇帝拓跋嗣不聽,命司徒長孫嵩領兵十萬屯兵黃河北岸,劉裕在黃河戰船之上看見北魏沿岸排兵佈陣,這是王鎮惡也報告說洛陽久攻不克。劉裕這時候感到十分焦慮。劉裕大軍往前行進,北魏大軍如影隨形,有時候掛大風把劉裕的小船刮到岸邊,北魏一律處死。劉裕十分氣惱。劉裕這時候根據謀士建議,讓軍士每組成700人為一個隊,以兵車百乘備好上黃河岸,沿岸列開,兩頭抱河,每個戰車7個人,這就是著名的劉裕大擺"卻月陣"。

    就此劉裕大軍直抵直抵洛陽。而後秦主帥得知劉裕到來,一時急火攻心吐血而死。第二路大軍沈田子,傅洪以克武關,即將佔據春泥,後秦皇帝姚泓此時只能御駕親征,姚泓想先打沈田子,得勝以後再戰劉裕,沈田子當時只有五千軍馬,姚泓卻有六萬大軍,傅弘主張立即後撒,沈田子不同意道:現在逃跑也來不及了,現在只有出奇不意,攻其不備。說罷帶著兩千敢死隊直衝姚泓大秦軍沒有任何準備,大敗之下,還軍灞上,君主所有儀仗都丟了。這時王鎮惡久攻潼關不下,便繞過渭水直取長安。王鎮惡親自駕船衝上岸邊,對身邊計程車卒言道:我們都在江南住,現在長安就在眼前,勝者功名利祿俱顯,敗者屍骨無存,大家必須奮勇向前。說罷,王鎮惡提刀上岸,第一個往前衝殺,晉軍士卒見主帥如此,各個是勇氣倍增,以一當十。全力衝殺,姚泓得知以後立即派兵迎敵,哪知敗軍潰還,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姚泓驚懼之下退回皇宮,而王鎮惡已經殺進長安皇宮平朔民門了。姚泓在皇宮與家人商議如何投降。其子姚佛道,皇帝投降太侮辱了,不如全家自殺。姚泓惜命,不肯死,姚佛人小志氣大,登上龍雲門投地而死。姚泓帶領全體皇族投降,劉裕顯示出豺狼秉性,把後秦皇族一律誅殺。姚泓在位兩年而成為亡國之君。劉裕平定後秦,徹底統一南方,他的下一步就是要當皇帝了。

  • 2 # 冷兵器研究所

    劉裕滅後秦之戰,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氣吞萬里如虎!”

    東晉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劉裕出兵北伐後秦。

    後秦的版影象一個不規則的矩形,隴西地區以蘭州為西界,關中地區以延安為北界,山西一帶以介休為北界,河南一帶則只據有黃河以南的洛陽、鄭州、商丘一線,南則以信陽、南陽和陝西商南漢中為界。

    劉裕的計劃是,首先切割河南洛陽以東的矩形地區,然後合兵進攻關中。河南東部是後秦力所不及的地方,擊之易取;後秦的北界正好有寬闊的黃河水道,利於北府軍舟師行進。具體的行軍安排:第一路,頭號大將王鎮惡、檀道濟出壽陽攻項城、潁川方向,目標是洛陽。這一路兵是主力,其行軍路線斜向切入矩形地帶,所經路途最長,面對的後秦部隊也最多。第二路是偏師,兵力約萬餘人,由傅弘之和新興的吳郡將領沈田子率領,進攻武關(今陝西丹鳳)方向,目的是牽制關中的後秦軍主力。第三路由朱超石、胡藩率領,從新野北攻陽城(今河南登封)。第四路是水軍,由沈林子(沈田子之弟)、劉遵考率領,從石門入黃河。以上第三、第四兩路部隊的戰役意圖都是確保通向關中的黃河水道的安全。第五路由王仲德率領,從山東後方開鉅野澤(在今山東鉅野,今已無水澤)河道入黃河,為前面四路大軍提供戰役支撐,以確保順利拿下河南,併為進攻關中作好準備。同時,劉裕還派遣蜀地方面的偏師姚珍、竇霸率數千兵力分別從子午谷和駱谷進攻漢中方向。

    一時間後秦國境線四面聞警,局勢大壞。

    檀道濟和王鎮惡攻入河南,銳不可當,連克新蔡、項城、潁川,俘虜潁川太守姚坦、大將楊業、新蔡太守董遵等。潁川以北的後秦部隊無不望風而降,第一路軍成功打到成皋附近。此時沈林子、朱超石兩部也打到滎陽、成皋一帶,與檀部會合。王仲德的後軍也打通了鉅野澤進入黃河水道,並在沿河重鎮滑臺(今河南滑縣)與北魏守軍遭遇。魏軍棄城而逃,王仲德得以繼續西進。就此,劉裕切割河南東部的計策此時收到成效,後秦對於河南東南形勢更加沒有信心,一度欲將洛陽以東的軍民遷入關中以集中兵力、收縮防線。

    劉裕軍隊稍後逼降成皋、滎陽等地的後秦軍,大軍逼近洛陽。洛陽守將姚洸的部下姚禹與檀道濟暗通款曲,意欲投降晉軍,極力慫恿姚洸出城與劉裕軍隊決戰。忠於後秦的將軍趙玄力勸姚洸不要貿然出戰,被拒後帶兵與檀道濟在柏谷塢大戰,結果當場被殺,所部全軍覆沒,姚洸見勢不好便舉城而降。訊息傳到後方,本來要來救援洛陽的後秦軍紛紛後撤。

    面對前線的不利形勢,後秦皇室的諸王們不僅沒有團結起來對敵,反而又翻起當年諸子爭位的老帳。後秦皇帝姚泓的弟弟姚懿、姚恢先後發動叛亂進攻長安,企圖趁亂奪取帝位。姚泓顧不上潼關外黑雲壓城的劉裕,讓叔父姚紹率大軍抵擋已經殺到長安城下的叛軍。二姚兵力不多,先後被姚紹平定。但是如此一來,後秦不僅又消耗了一部分有生力量,還喪失了打擊潼關之外立足未穩的劉裕的大好時機。

    後秦內亂期間,劉裕的前鋒諸軍不顧後面王仲德等軍尚會未齊,抓住時機快速西進。王鎮惡過西出洛陽拿下宜陽、澠池等地,檀道濟分兵進攻晉南的蒲坂。因為地形失利和準備不足,檀部被後秦守將姚成都所敗。姚紹是後秦中唯一一個尚有能力的大將,他平定二姚之亂後,率5萬援軍急馳趕到潼關,與檀、王諸部接戰。劉裕軍隊連克要地,士氣正盛,沈林子率大軍銜枚夜襲一舉擊敗姚紹軍,姚紹力不能支,敗退回定城(潼關西三十里)死守不出,分派諸軍各扼險要,企圖耗盡劉裕軍隊的糧食後再尋隙出擊。檀、王各部從洛陽西攻時攜帶糧草本就不多,王仲德的後軍又沒有跟進,軍糧發生危機。王鎮惡親自到弘農等地勸當地百姓捐獻糧食,他本是關中人,在當地甚有號召力,百姓於是競相捐獻軍糧,軍勢復振。

    就在定城相持時,劉裕主力大軍在黃河打了一場以步制騎的傳奇之戰。

    當時劉裕大軍在沿河西上之時,出於禮節,遣使向北魏借道伐秦。北魏君臣動起了心思。此前東晉伐後秦,已在北魏中央掀起一場爭論,有的認為應該聯合後秦抵抗東晉,有的認為不能招惹新興的劉裕集團。最終在崔浩等大臣的建議下,北魏明元帝拓拔嗣決定坐山觀虎鬥。此時劉裕下書借道,再次引發了魏帝敏感的神經,雖然截止目前東晉並未表露出北攻的趨勢,但其大軍就在國門之外,難保其不會趁勢北攻。出於這樣的考慮,明元帝派大將長孫嵩率騎兵三萬沿河備禦,雙方在黃河沿岸畔城附近(今山東聊城西)發生摩擦。劉裕的水軍沿河而行,拉縴計程車兵有被河水漂到對岸的,都被魏軍所殺。劉裕氣不過,便派兵上岸攻擊,但是北魏軍一擊則走,不擊復來,劉裕軍隊不勝其擾。

    劉裕望著黃河北岸狼一樣的鮮卑騎兵,終於忍不住殺氣,祭出了千古一見的神器——卻月陣。

    劉裕先遣白直隊主丁旿率七百步卒上岸,將百餘輛戰車沿河佈設,車陣兩頭抱河,隊形彎成弧形,因為形似新月,故稱卻月陣。每車上有7名戰士,又豎起一根白毦。北魏騎兵不知晉軍是何用意,暫時按兵不動。劉裕又派猛將朱超石(朱齡石之弟)率2000人,每車增加20人和一張大弩,車外豎起盾牌。北魏騎兵此刻方才明白,原來晉軍這是結陣來著,於是麾騎進攻。朱超石命令諸車先以力弱的單兵弓弩射擊,北魏騎兵見晉軍兵少箭弱,便放心大膽的加速進攻。此時迫近卻月陣的北魏騎兵已達三萬多騎,朱超石遂令諸車用大弩發箭,魏騎紛紛中箭。但此時魏騎既多,距離又近,大弩近距離的的殺傷效果已經不能遏制魏軍的進攻。朱超石急中生智,遂命將士把手中的千餘張槊截成三四尺的短槊,“以錘錘之,一槊輒洞貫三四虜,虜眾不能當,一時奔潰。”關於這段記載,一種解釋大概是,這些斷槊是用作大弩的箭矢發射出去的,弩力強勁,足以擊穿四五個騎兵的身體。但另一種解釋是:當時北魏重灌騎兵防禦良好,晉軍士兵缺乏破甲手段,只能手握一段斷槊,後面另有人用大錘錘擊,向前突刺貫穿北魏騎兵的身體。因為卻月陣的正面狹窄,數萬北魏騎兵當時已經是擁擠不動,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晉軍紮上去。當然,不管朱超石是怎麼用槊的,這種戰術很是有效,魏軍死傷慘重,大將阿薄幹當場被北府軍斬殺。魏軍退回畔城,劉裕派朱超石、胡藩追擊,再敗北魏軍一場。自此北魏不敢再襲擊北府軍,劉裕得以順利沿河西上。

    卻月陣是以步制騎的經典陣型。它憑恃的是水軍優勢,以河中的舟師保障戰車的後方,岸上則以戰車阻滯騎兵的衝擊速度,又以大型弩箭殺傷敵軍,再加上北府軍強大的戰鬥力,因而創造出以少量步兵殺傷數倍之多的騎兵的記錄。這輝煌的戰績使得卻月陣名垂千古。但這個陣型因為其條件苛刻,除了北府軍使用過一次,竟再也沒有別的軍隊或別的戰例使用過。

    劉裕一戰擊敗北魏部隊,隨後沿河西上,與定城諸軍會合。姚紹抵擋不住北府軍的犀利攻勢,又憂又氣,發病而死。姚紹一死,後秦軍失去主心骨,仗打得更加狼狽。沈田子、傅弘之的偏師打進武關。秦主姚泓自引大軍要援救定城,見這支晉軍偏師攻入,便想先滅沈、傅再救定城。沈田子趁秦軍剛到立足未穩,以己部兵力猛衝猛打,後秦軍措手不及,大軍被殺散,姚泓的御用器物都被劉裕繳獲。沈田子諸部遂繼續進攻關中,郡縣多降。

    仗打到這個份上,後秦已經沒有希望了。姚泓將諸軍收合在長安周圍,企圖做困獸之鬥。晉軍一時攻不進,王鎮惡便以舟師溯渭水而上。北人不慣坐船,看到王鎮惡所部的舟師行動迅速,船外都看不到使船的人,都以為南軍有神明相助,軍心更加潰亂。王鎮惡到達長安城外,把船都扔到渭河裡順流沖走,他激勵將士,事已至此,絕無後路,唯有猛攻長安才能有活路。劉裕部下將士奮勇衝殺,打敗姚丕的防守部隊,突入長安平朔門。長安其他防守部隊紛紛來攻,均被晉軍擊敗。姚泓無可奈何,只好率宗族出降。姚泓本人被押送至建康斬首,宗族子弟皆被殺。由羌人所建立的後秦遂告滅亡。

    正是憑藉著攻滅後秦和之前南燕的戰功,劉裕代晉稱帝,應驗了那句“劉寄奴王者不死!”的讖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MP40衝鋒槍和波波沙衝鋒槍,哪個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