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小馬
-
2 # 小柯談事
1.八旗兵戰鬥力強悍: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之後,就開始建立了八旗制度。早期的八旗兵作戰非常勇猛,這些士兵從小就訓練騎射,並且跟著努爾哈赤南征北戰,可以說是作戰經驗非常豐富。在明將孔有德投降之後,把先進的火器裝備引進了後金,這對八旗部隊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2.明朝邊軍戰力衰退:昔日戚繼光鎮守薊門的時候,北方邊軍還是非常精銳的。但是到萬曆後期,守衛遼東的明軍戰鬥力十分低下,平時的戰鬥演習早已荒廢,連最基本的彈藥和糧餉都無法保證。火器部隊中有很多人居然不會使用。在薩爾滸戰役中,十幾萬明軍被努爾哈赤全部打退。可見此時的明軍戰鬥力有多差,到了天啟中期的時候,邊軍的戰鬥力才有所恢復。
3.萬曆皇帝荒政:在萬曆初期的時候,由於張居正大刀闊斧的改革,國庫十分充裕,光太倉的存糧就可以支援十年之用。但是萬曆親征之後,就開始吃老本,沉迷於酒色,把明朝數年以來的積蓄全部消耗一空。對於後金的崛起也未加重視,才導致後來明軍在遼東戰場一敗再敗。有的史學家稱明亡於萬曆。
-
3 # 北洋水兵
戰爭從來都不是穩賺不賠的,尤其是在生產力低下的古典時期,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底子,根本無力支撐曠日持久的戰爭。而且,明朝也從來不是什麼超級大國,如果用利馬竇的話來說,就是他們讓人畏懼的原因僅僅是人多。
按理說,在農業社會,龐大的人口會帶來更多的勞動力,因此雖然生產力低下,但是也會積攢不錯的底子,但是明朝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稅收混亂,就連官員的工資都有用實物來替代的例子,甚至很多地區都出現了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換。和同時期西方的強國,諸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相比真是天差地別。而且明朝一反宋元兩朝的開海,變成了官方壟斷的朝貢貿易,海禁了將近兩百年(你也可以理解為與世隔絕了將近兩百年)。
而且,明朝的軍事力量也是啃元朝的老本,相比於元朝還存在著極大的退步,甚至明朝軍事力量在開國之初就快速衰退,否則燕逆不可能憑藉幾千蒙古騎兵就一路推到了南京,也先太師也不可能刷出史詩般的土木堡大捷,並留下了天子叫國門的笑談。至於軍事技術方面,明朝的火器發展被洋人快速甩開,就連元朝時期風靡一時的回回炮都無人能夠製造,導致人力投石機又死灰復燃。而西洋淘汰的後裝炮,以及16世紀的英制民用長炮在明朝卻成了寶貝。所以不論如何明朝都不具有超級大國的資質。
好了,話題回到明清戰爭。雖然後金(清)是以小博大,但是後金卻笑到了最後,這確實是很值得討論的問題。而為什麼滿洲人一定要滅亡明朝,其實也就兩點原因:第一,轉移因小冰河氣候造成的經濟危機;第二,為了自救。很多明吹都把明朝的滅亡歸咎於小冰河,但是搞笑的事小冰河最冷的時期卻正趕上了康乾盛世;而且老天爺不會厚此薄彼,隻影響明朝不影響別人,但是同樣都是小冰河,大清締造了康乾盛世,歐洲完成了全球殖民,日本德川幕府也平穩建立,為何明朝就亡了?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明朝脆弱的經濟基礎無法支撐龐大的消耗。
當然,滿洲人建立的後金受天災影響,國內都出現了人相食的慘劇,這在《滿文老檔》上也有所體現,其慘狀絕不亞於明朝。而明朝應對天災的解決方法,就是賑災,但是賑災的款項和糧食被層層剋扣,能有一兩成發放到災民手上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再加上明朝為了應對同後金的戰爭,刮地皮搜刮老百姓,說實話,瘦羊肚子裡能有幾兩油水,再加上天災,大量的老百姓破產。明《饑民圖說》描繪的饑民全家自盡的慘狀,關外的慘狀絕不亞於關內。
對於後金來說,沒有明朝那麼龐大的體量,如果沒有解決辦法絕對會過早崩潰,而滿洲人的解決辦法,則簡單粗暴了許多,就是去剪明朝的羊毛。這也是一舉兩得的辦法,就是既從從明朝搶了糧食,又削弱了明朝的實力。而且透過五次破關,滿洲軍事貴族又得知了明朝的虛實。所以,明朝和後金,就好比一個美麗性感的裸女,後金就好比一個飢渴的彪形大漢,這個彪形大漢不僅要在裸女身上發洩其旺盛的精力,還要把這個裸女馴化成自己的禁臠。滿洲人征服明朝的野望
所以,後金將大量的資源投入到戰爭當中,而整個八旗制度又是一套為戰爭服務的高效的軍事、政治、經濟制度,不管是滿洲人、蒙古人還是漢人,都依照入夥時間的長短、軍功的多寡來確定在八旗體系中的地位和利益。所以後金不僅成功的轉移了經濟危機,還吸納了大量的人才為其服務。舉一個例子,明朝重金聘請的葡萄牙炮手、工匠被孔有德全部打包送給了皇太極,這對皇太極來說絕對是一個大大的投名狀,因此皇太極屈尊出瀋陽三十里迎接孔有德,並以抱見禮擁抱孔有德以示喜愛。從此,後金的兵工廠加班加點趕造紅衣大炮,在洋人的輔助下也調教出大量合格的炮手和工匠,而後金對他們也不吝惜賞賜,也換來了這幫人的忠誠,畢竟忠誠都是和報酬劃等號的,從此後金在火力上遠勝於明朝。以松錦大戰為例,明軍雖然有數千件火器,能威脅到清軍的只有16門紅衣大炮,而清軍雖然只有60門紅衣大炮,但是火力上遠強於明軍,更何況有葡萄牙炮手的調教,清軍的火炮打的兇猛精準,而明軍就在清軍的炮擊下全線崩潰。
至於自救,則很好理解。後金如果在遼東當宅男,地貧民藉的遼東根本無力供養越來越多的人口,如果想要繼續保證愛新覺羅家的利益,只能打出去,最好的目標就是明朝。而且關內政權如果緩過勁來,對後金也會構成極大的威脅,再加上明朝強大的外衣已經被後金撕了下來,所以後金是一定要滅亡明朝的,畢竟你沒本事活該被我踹下去,更何況松錦大戰後,明朝最後的精銳部隊被消滅殆盡,後金入關僅僅是時間問題。只不過1644年,獨夫授首,李自成進北京,此時入關對清朝來說代價最小,所以大清入關是水到渠成的事。對於明吹來說,清朝一直沒有武力突破的山海關已經成了他們的遮羞布。
所以,清朝入關,客觀點說是歷史的必然。但是在改朝換代這方面,我更願意相信宿命論這種迷信的說法,所謂宿命論,就是天意。
全文完
-
4 # 理工男讀歷史
初期是賭徒心態,爛命一條,贏了就翻倍,輸了大不了連命都輸掉。後期是明王朝內部黨爭幫了後金大忙,被後金一塊一塊的割肉放血,瘦了明王朝,肥了後金。
1、後金不是第一個反叛的女真勢力,一直裝孫子的努爾哈赤笑到了最後。
整個明王朝期間,東北女真族一直有反叛勢力出現,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都曾叛明,先後有李滿住、董山、祝孔革、阿臺、虎兒罕赤父子以及努爾哈赤起兵叛明。他們並不是不知道明王朝的強大,但無論是因為生活困難還是有野心,都採取了軍事對抗的方式。其他人都失敗了,只在歷史上留下少許的記錄。努爾哈赤一直是大明的順民,並趁機積聚了足夠的力量;
2、遼東失去李成梁後,軍中再無良將,女真失去遏制力量,努爾哈赤開始反明。
李成梁第一次任遼東總指揮時,女真老老實實服管,即便有反叛也迅速平定。但中間去職10年,努爾哈赤這段時間一直臣服大明,並統一了建州女真,勢力已經有了較大發展。李成梁二次任遼東總指揮,只來得及平定海西女真,對錶面上很聽話的努爾哈赤也毫無懷疑。李成梁死後第二年,女真再無遏制力量,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並在2年後大舉攻明。之後遼東一直是文官任最高指揮,或者不懂軍事,或者懦弱無能,效果很不理想;
3、進入戰爭狀態後,薩爾滸一戰使明朝再不敢進攻後金。
明帝國討伐後金,努爾哈赤在明軍最高指揮官的大力配合下完成了戰爭史上又一個奇蹟,在薩爾滸以很小損失大敗明軍,之後攻守之勢變化,明王朝進入防守階段,後金開始進攻。明王朝一邊鎮壓農民起義,一邊抵禦後金進攻,一直沒有機會組織力量反攻後金。這是關鍵戰役的戰術層面失敗,之後明軍失去與後金野戰的勇氣,再也沒有大舉進攻後金;
4、明王朝防守戰略失敗,後金放血消耗戰略成功。
明朝從孫承宗到袁崇煥,都是採用防禦策略,建堅城、造大炮,表面上是沒有多少土地損失,但後金進可攻退可守,缺乏野戰能力的明軍無法對後金造成損失;與之相反,後金不計一城一池得失,策應農民起義軍、擄掠中原人口財物,都是在消耗明王朝有生力量,不斷給明王朝放血,同時自身得發展。後金佔領北韓和蒙古之後,又多了海陸兩條入關的道路,僅防守山海關遼西走廊是不夠的;明王朝防守戰略失敗還有一點,沒有野戰能力,後金採用圍城打援,逼迫明軍不得不離開堅城在松山決戰,明王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被消滅;
總之,後金用了三代人幾十年時間才消耗乾淨明帝國的力量,和農民起義軍一道把中國北方破壞殆盡。這個過程中,明王朝給後金貢獻了無數人口、糧食、物資,甚至軍隊,吳三桂等人成為滅明的主力,後金因此崛起。
-
5 # 0白樺林0
打家劫舍的匪有什麼不敢幹,歷來北方騎射民族都是以劫掠關內人口財富為主要嚮往,打的過深入多搶,打不過向北躲亡,以部落遷徙,走到哪生活到哪。小小的梁山與瓦崗寨都敢與中央集權的朝庭作對,何況關外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多少個民方各族系少數民族政權。繳滅關外東北的獨立政權在中原王朝來說只有唐與新羅夾擊滅亡高句麗,明朝驅逐北元暫時佔據東北。其餘二千多年都是被動防守與捱打的份。
-
6 # 雷老師說歷史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親率八旗軍六萬餘人西渡遼河,攻打袁崇煥率領兩萬人守衛的寧遠城。由於八旗軍只擅長野戰卻不擅長攻堅,對於重兵把守,防禦工事完備的城池並沒有有效攻擊手段,在寧遠城下付出巨大傷亡卻攻城不克,努爾哈赤只能無奈撤軍。明軍由此取得“寧遠大捷”,寧遠的戰敗是努爾哈赤起兵反明以來第一次作戰失利,返回瀋陽後努爾哈赤也因此鬱鬱而終。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為大汗,繼位後的皇太極領兵再次攻擊寧遠城,同樣在損失慘重後鎩羽而歸。連續兩次的攻城不克大敗而歸,這極大的動搖了後金政權的統治基礎。八旗人口本身不多,在外長期作戰影響農業生產,同時攻堅城不克不但不能取得戰果還要損失大量寶貴的人力。這時的皇太極意識到在與人口龐大的大明帝國正面作戰時,即使損失一個八旗兵能殺死三個明軍,八旗軍就是拼光了,大明卻還是那個大明。
痛定思痛的皇太極改變了戰法,從此不和明軍在堅固的關寧錦防線死磕。而是透過繞道蒙古,大量派出密探在山海關以西漫長的長城邊境尋找薄弱的位置,突襲關隘進入大明北方搶掠人口物資。
努爾哈赤死後的第三年(崇禎二年),皇太極率十萬人馬繞過山海關從喜峰口越過長城。這次進攻皇太極的戰略計劃就是給大明“放血”,八旗軍在北京郊外大肆燒殺。脫離了工事的明軍並不擅野戰,拿八旗軍無可奈何。皇太極在掠奪了十餘萬人口以及無數金銀牛羊後退回關外。此戰八旗軍掠奪了大量漢族青年男女,無數的漢人被綁成一串一串的,在皮鞭抽打下被迫跟隨皇太極撤軍,回到關外供旗人驅使勞役。掠奪的金銀則被皇太極通過蒙古部落在山西購買關外急需的糧食。
嚐到甜頭的皇太極分別於崇禎七年,崇禎八年,崇禎九年。三年連續三次率軍入關搶劫。早期被擄掠的人口效忠八旗後甚至充當幫兇,作為包衣奴才跟在大軍後面推著小車加入搶掠隊伍中。幾次的破關“放血”,明朝損失了上百萬人口。對應的八旗人家都有了大量奴才從事勞役工作,早期效忠的漢人包衣奴才甚至於都有了自己的“奴才”。
皇太極一生都沒有越過山海關防線,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繞道搶掠中,八旗軍獲得了大量人口資源,從事田間勞作,後勤物資運輸等工作。大量的戰兵從此不需要操勞繁雜的庶務,專心作戰。從此清軍日漸強大起來,大明王朝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放血中走向了末日。
大明王朝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子民,漢人男女被八旗軍一串串的綁著擄走。被迫來到關外漢人男女的下場自然是男子為奴女子為婢。但是過了幾年後這些為奴的漢人卻效忠了新主子,反過來充當幫兇參與搶掠更多的漢人,如此惡性迴圈,大明王朝的倒塌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回覆列表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直接搶來的多快呀,把人家國家積累了幾百年的財富佔為己有,同樣的還能搶奪他的地盤擴大自己的實力,這就是戰爭帶來的效益,這就是野豬皮(努爾哈赤的別稱)所期待的。
而且現在明朝這個對手比他要弱,他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尤其在薩爾滸大戰以後,明朝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從戰略進攻變成了戰略防守。薩爾滸之戰值得說一下,可以說這是改變雙方命運的決戰。
薩爾滸大戰,火器裝備後的明軍第一次與強悍的馬上民族的軍隊展開對攻。此時的明軍有戰爭經驗,兵是精兵,將是良將,火器裝備充足,人數上佔優勢。兵分四路,俱非弱旅,左右呼應,齊發進擊。結果如何呢?野豬皮努爾哈赤就用了一個戰術“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滿洲軍隊於是一路向前,幾天工夫明軍被殺得乾乾淨淨。
從這以後想要消滅後金就非常難了,明朝國力大損。而且明朝後來內亂,天災人禍啊,到處是造反的,明朝朝廷黨爭嚴重,上下不能一心朝令夕改怎麼幹的成事呢,明朝衛所兵腐朽,當兵就是吃喝拉撒混日子的,讓他們拼命基本上不可能,或許還可能殺幾個良民冒功領賞,別說打仗了還可能禍害老百姓。
這些事情努爾哈赤都是知道的,他也喜歡這些事情的發生,並且明朝內部官員和山西晉商和努爾哈赤暗中勾結。後加又有李自成推翻明朝,吳三桂投降導致清軍入關!
一切來看,明朝滅亡似乎是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