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話讀史
-
2 # 漢家二郎
在中國古代的皇權時期,皇帝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而在《詩經》當中就有過這樣的描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就很好地表達了皇帝在封建社會中的地位,是佔據這絕對的主導地位的。但是儘管如此,在清朝以前,皇帝為了存一些“私房錢”,也是花樣百出!
古代的皇帝掌握著一切,不管是天底下的領土,還是所有的財富,都是屬於皇帝的,但是就算是這樣,他們還是會自己設一個“小金庫”,存下他們自己的私房錢。先從漢朝的皇帝說起,漢朝的時候,國家規定了很多的稅,你種田要交稅,生孩子要交稅,旅行或者是過關也要交稅,就連買酒都要交稅。對於這麼多的稅,百姓當然不堪重負,許多剛出生的孩子都死在了稅上。因為漢朝的法律規定,三到十四歲之間的小孩子每年都要交二十三文的“口錢”
而在明朝時,有內帑庫,從唐代之後,皇帝的私錢與國家的公款即戶部是兩相不干涉的,就是明清兩朝都設有內務府,明朝叫宗正,清朝叫領侍衛內大臣,一般都是宗室的人擔任,比如在嘉慶元年代嘉慶十二年的內務府大臣就是他的哥哥,乾隆皇帝的第八子儀親王永璇。皇帝的第二個辦法就是開皇店,比如明朝第十四代萬曆皇帝就是如此,還有第三個方法就是以大典之後的錢私自拿下,比如按明清兩朝制度,每逢祭祖大典,戶部必須撥付一百萬來購買,而一些皇帝卻故意縮小規模,借國家財政不足的理由剋扣,道光十九年的祭祖就只用了六十萬,其他的都進了內務府。。皇帝的私房錢大概就是這麼摳出來的。
-
3 # 社會生活博覽
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時候整個國家都是皇上的,於是很多人認為皇帝根本用不著攢什麼私房錢,因為國家所有的財富都是他的。其實呢,雖然天下是他私家的天下,但“國庫”仍然屬於共有財產,皇帝除了公開應得的自己名義下的田產與零花錢之外,如果想擁有隻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小金庫,還是會需要運用一些手段的:
一、漢朝末年,國家規定土貢、山澤園池的出產、關稅酒稅的收入,都歸皇家所有,這些財產基本上也就是歸皇上一個人支配,這個方法一直延續到了唐朝之後。
二、宋朝的時候,從趙匡胤開始,又專門設立了一個叫“封樁庫”的攢錢方法——每年將節餘的國家財產藏到這個庫裡面,雖然名義說是作為財政準備金,實際上卻是皇帝的小金庫。
三、明朝的時候,皇帝攢錢的方法更多,不但想方設法勒索政府,還了“開皇店”,比如明朝第十四代萬曆皇帝就是如此,還動輒將國庫數十萬兩銀子挪到“內庫”裡。
四、清朝的時候,皇上攢錢的套路更多,有一種方法叫“金瓜子”,其主要以大型活動剋扣錢,比如每逢祭祖大典,戶部必須撥付一百萬銀兩來購買,而一些皇帝卻故意縮小規模,於是一些大典之後的錢物,皇帝都私自拿下,據說道光十九年的祭祖,撥了一百多萬,而實際只用了六十萬,其他的皇上小金庫。
並且,清代皇帝還有一個冠冕堂皇的攢錢方法,就是讓地方督撫大員交“議罰銀”,這種“議罰銀”少則萬兩,多則十來萬,通常三萬兩上下,這對皇上來說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此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各封疆大吏所孝敬的節禮和其它如紅白喜事等進貢,那些沒有用完的部分,就是皇帝的私房錢。
-
4 # 葛大小姐
《詩經》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意思是皇帝就是天子,天下都是皇帝的,既然國家和皇帝都一體化了,皇帝還存什麼私房錢呢?
其實,在中國很多朝代,皇室財政和國家財政都是分開的,皇家的歸皇家,國家的歸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給老百姓做個樣子,你看,天下就算是我的,我也不佔老百姓的便宜,其次,有了自己的小金庫,花起來方便,心安理得,沒有內疚感。不過,因為天下都是皇帝家的,所以,皇帝免不了把手伸到國庫裡,大大方方的偷竊。
要聊起來皇帝的小金庫,那可就是“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
西漢,皇帝錢不夠,三歲小孩都來湊西漢時期,國家和皇帝是這樣分成的,田賦、14歲以上人頭稅、鹽鐵專賣收入歸入國庫。土貢、山澤園池產出、關稅、酒稅是皇帝的。
14歲以下也跑不掉,照樣收人頭稅,最初是收到7歲,後來漢武帝連年征戰,缺錢花了,就收到3歲,3歲到14歲之間的人頭稅叫做口錢,每年是23文,20文是皇帝的,3文是國家的。
23文看起來很少,但這是國家規定的,地方執行起來就變樣了,從人頭稅上引申出各種附加稅,一年中多次重複徵收,所以,地方官員真正收的稅往往達到數十倍之多,一個孩子從呱呱落地就開始納稅了,因此也就造成了民間大量的殺嬰現象,很多農民把孩子活活掐死也不願揹負沉重的賦稅,由此可見,皇帝的小金庫裡滿滿都是罪孽和冤魂。
即使是這樣,錢還不夠花,漢靈帝就在西園專門成立一個鋪子,專門批發官帽,明碼標價,一個叫崔烈的500萬就把三公之一的大司徒買到手了。
宋朝,國庫結餘的都是我的還是趙匡胤會玩,他專門設立內庫,把國庫每年花不完的錢都撥到內庫,美其名曰“封樁庫”,意思是,這些錢是用來應付突發事件的,賑災錢都從這裡面出,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趙匡胤自己花著順手,後來性質就逐漸變味了,成了皇帝的私家小金庫,最初,國家有個三災八難的,大臣們厚著臉皮要皇帝破財救災,皇帝就算心疼還是願給的,但是國庫有了錢必須要補上。
再後來的皇帝越來越難說話了,宋真宗就下旨,每年給三司60萬,“切誡三司,毋得復有假貸”,意思是,警告你們三司,每年60萬,別再打我小金庫的主意了,自己想辦法去,完全不顧老百姓死活,而且規定誰要是透漏內庫的賬目,”犯者處斬”,就這樣,宋朝皇帝的小金庫到底多少錢,誰都不知道了,有人估算了一下,認為要佔據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半。
明朝,已經開始明搶國庫了宋朝皇帝雖然不高興,但是還從小金庫挪一部分補貼國庫,到了明朝,不但不從小金庫往外掏錢,還想方設法倒騰國庫的錢,從國庫支走10萬簡直太稀鬆平常了,最多的一次拿走2400萬。到最後,政府連打仗的錢都沒了,皇帝卻下旨“諭廷臣足國長策,不得請發內帑”,意思是,自己想辦法,別打我的注意,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逼得內閣只能想辦法增稅,結果搞得天怒人怨,把李自成等人給惹毛了,造反了,據說李自成攻進北京的時候,從崇禎的小金庫裡起出來3700萬兩,浩浩蕩蕩給拉回老家了,崇禎真是個一毛不拔,要金錢不要江山的主。
清朝,把小金庫水平發揮到了極致清朝皇帝的小金庫叫內務府,負責人叫內務總管,幫皇帝理財,戶部每年向內務府撥10萬兩,其他不用管,皇帝自己想辦法。
最初,清朝的內務府管的還是比較嚴的,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後來就出問題了,貪汙腐敗極其嚴重,在內務府能當一個小頭目,一年就能在北京買房子置地,皇帝吃一個雞蛋都要20多兩,想喝一碗湯,內務府就打了一個兩萬兩的報告上來,很快內務府就給倒騰空了。
沒錢了怎麼辦,皇帝自有生財之道。
一個就是“議罰銀”,地方大員犯罪,可以交錢免罪,均“解交內務府充公”,少則萬兩,通常三萬起步,乾隆年間,兩淮鹽政全德交了38.4萬兩,這得多大的罪過呀?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敲詐商人,地方收鹽稅和關稅的官員,大部門是內務府派去的包衣,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是包衣,負責兩淮鹽務20多年,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住他家。
要說最會花錢的清朝皇帝,那必須是乾隆帝,把他老爹雍正辛辛苦苦19年節約下來的內務府花了個底朝天,但是,乾隆帝也是個特會賺錢的主。
乾隆帝在位60年,設立了三座庫銀:廣儲司銀庫、圓明園銀庫、養心殿造辦處銀庫,總收入八千萬兩。
都是從哪兒來的呢?一是房租、地租。他是全國最大的地主,直隸31個州縣的部分土地還有關外的一些土地都歸內務府管理,乾隆晚年的時候大概有一百多萬畝。當時有個大臣納蘭承安,是伊犁錫伯族部落任領隊大臣,家裡有田地40餘萬畝,乾隆眼紅了,找個理由就抄家了,乾隆每年的地租都有十多萬兩。
二是關稅盈餘。就是把包衣派往各地,把持關稅,讓他們拼命給自己撈錢。乾隆還給這些包衣們分有任務指標,完不成任務治罪,這些奴才們,都玩命似的給皇上搞錢。乾隆還經常搞活動,這些包衣們就要不斷的孝敬,把自己平時貪汙的吐出來一部分,這些錢叫做“報效”,搞一次活動就要收入數百萬兩。
三是賣特供。清朝把東北人參的開採權給壟斷了,所有人參交易都進入皇帝的口袋,乾隆還大搞飢餓營銷,哄抬市價,人參價格居高不下,乾隆六十年,五等參賣到每斤1000兩,而且有價無市,生生哄抬成高檔禮品。乾隆帝還在崇文門開了一個店,把外國和各省進貢的緊俏商品、新鮮玩意拿出來賣,什麼琉球扇子、高麗紙、歐洲的布料、新疆的葡萄乾,凡是老百姓沒見過的稀罕物,這裡都有得賣。
財政是國家的神經,神經要是出了問題,社會必將動盪不安,皇權至上,公私不分,毫無約束,這些皇帝爽快了一時,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5 # HuiNanHistory
古代皇帝的私房錢,一般都放在“內庫”裡。
那麼,皇帝的私房錢一般都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也都是取之於民,算是跟國庫搶錢吧。
例如,秦漢時的九卿之一少府,掌握的就是皇宮的內庫,這是供天子私用的錢庫,有時候還儲存服御諸物、寶貨、珍膳等。根據《漢書》的記載:
少府,秦置,掌山海地澤之賦。換言之,皇帝的私房錢來自於園池苑囿、山地荒野的假稅,此外還有一些手工業稅收,這些稅金都會供天子使用。
此外,皇帝的私房錢還要仰賴於地方的進貢,像是漢靈帝時期:
多蓄私藏,收天下之珍,每郡國貢獻,先輸中府。這些地方上貢物,都進了皇帝的錢袋子裡了,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稅收。
比較有腦子的王朝,譬如說是清朝,不會指著底下人餵食,而是專門設定一個叫內務府的機構,為自己的開支賺取錢財。
內務府賺取的私房錢的渠道有很多:
①地租:皇帝有皇莊(內務府官莊),分佈於直隸、盛京等地,這些土地可以透過地租來賺錢。
②關稅:清朝有滸墅關、臨清關、淮安關、揚州關等多個稅關,這些稅關會徵收商業稅,成為皇帝的私房錢。
對於清朝皇帝,特別是乾隆而言,他的私房錢除了用來自己享樂以外,多數都是投資給國家了——修建藏傳佛教的寺廟,貼補各地的喇嘛和蒙古貴族,以鞏固邊疆的統治,算是正途的使用吧。
回覆列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實際上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從來沒有明確區分過朝廷的賦稅收入與皇帝的私人收入,家天下顧名思義,天下就是這一家的,就以明朝來說,皇帝可以很方便的把朝廷的賦稅收入變成自己的收入。
從皇莊收上來的皇莊子粒銀(也就是稅銀)直接入“內承運庫”成為皇帝的私人收入。明朝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明孝宗時期的皇莊大概有一萬二千多一頃的土地,到了明武宗的時候,皇莊的土地面積暴漲到了三萬七千多頃,這些土地一部分來自被奪爵或因為其他原因被收回或沒收的勳貴的莊田或土地,一部分來自於侵佔的民田。
每年戶部會撥100萬兩白銀到“內承運庫”。這100萬兩白銀大概類似於發給皇帝的年俸。這筆銀子倒也不是任由皇帝個人揮霍掉了,大多花費在了購買珍寶古玩以及其他各色珍奇物品用以賞賜臣下或寺廟道觀。只有一小部分用來維持皇帝的日常開支。
皇帝如果臨時缺錢用怎麼辦呢?明朝就有一個bug專門用來給皇帝臨時調取銀錢,這就是廣惠庫。
廣惠庫也是明朝的庫房之一。皇城有三大府庫,除了廣惠庫,一個是“內承運庫”,一個是東裕庫。廣惠庫裡放著運送到都城的賦稅裡的銅錢和寶鈔,也就是這裡是放除了白銀以及實物以外的賦稅的地方。
明朝的皇帝可以在廣惠庫裡沒錢的時候直接下令,下一次收上來的賦稅要提高銅錢或寶鈔的比例。
這多出來的賦稅收入就直接入了內庫進了皇帝的錢袋子,而戶部則只能承受著少了一部分錢要卡著過日子的後果。
皇帝衣食住行需要的一切物資都是專供。皇宮裡有個專門的採買監,皇帝經常派遣太監到地方去執行採買的任務。
這些內廷用的貢品都是由出產或生產這些貢品的地方官們提供或承擔的,而且還要包運輸和路上的損耗。
這些貢品的生產和運輸實際上擠佔的也是國家賦稅收入,而且在地方財政吃緊,還是要優先供應內廷的需要,為了能完成任務,地方官們只能挪用其他的賦稅收入或加重賦稅。
以舉國之力供養之,皇帝們享受著無比奢侈的生活,但往往還是慾壑難填。實際上到了明朝後期,皇帝和大臣們在國事上並沒有多大的分歧,矛盾幾乎都集中在財政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