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袁愛說中華真歷史解密
-
2 # 大風起兮雲飛揚y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世界上第一大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漢族以勤勞、富於創造精神著稱,為人類社會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漢族之名起於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又稱炎黃子孫,後隨著漢朝的逐漸強大,其它民族及鄰邦稱漢朝軍隊為漢兵,漢朝使者為漢使,漢族之名始於漢朝。
有關歷史故事: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國家四分五裂,到處封建割據,到處紛爭戰亂,西晉滅亡後,各異族入主中原,史稱五胡亂華,被歷史學者認為是漢族歷史上的一場災難,直到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才結束中原300年的戰亂和分裂。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像少數民族有自己民族特色服飾,漢族原來也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叫漢裝。
然而公元1644年,清朝入關,清朝建立,清朝統治者頒佈了最傷民族的命令剃髮、易服、禁足,激起漢人激熱反抗,頭可斷,發不可剃,清庭統治者對反抗進行了血腥鎮壓與屠殺,製造了“揚州十日”、“嘉慶三屠”等慘案,終於使剃髮易服得到普遍實施,致此,漢服逐漸消失。不過,現在許多漢人又興起穿漢服,漢族服裝的恢復,是一件值得慶幸、高興的事。
-
3 # 唐遼金元明清
漢族起源於南蠻之一楚族,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人滅秦兼併融合了華夏,後來又融入了百越、匈奴、鮮卑、沙陀、契丹、女真、党項等諸多夷族,才形成了今天的漢族。
楚蠻子劉邦建立漢朝以後開始有了漢人的稱呼,當時這個漢人並無今天的民族屬性,而是一種國家屬性,就像我們今天說華人一樣,裡面包括了漢朝統治下的各個民族的人。
漢朝滅亡以後,這個國家屬性的漢人也就不存在了,晉朝人稱自己是晉人,唐朝人稱自己是唐人,不過漢朝長期大一統的局面還是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文化上,漢取代華夏成了中原文明的代稱,於是國家屬性的漢人消失以後文化屬性的漢人出現了,蒙古滅金以後就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把金朝統治下的各民族統稱為漢人,而南宋人則被稱為南人,顯見當時人認為金朝才是漢文化的代表,南宋只不過是南蠻子。
到了晚清,隨著西方民族概念的傳入,文化屬性的漢人漸漸有了民族意識,民國建立以後提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這才正式有了漢族的稱謂。解放後民族進一步細分,因而今天的漢族與民國時期的漢族所指的人群也是有差別的。
綜上所述,漢人這一概念在歷史上經歷了國家屬性、文化屬性、民族屬性的三階段變化,談論歷史時切忌把今天的漢人概念套用到古人的身上。民族概念是近代以後的舶來品,在中國古代只有華夷之辨,沒有民族之分,混淆概念,就不能客觀準確地看待歷史,就容易滋生狹隘的民族主義,這與漢人歷史上包容大氣的胸懷是相悖的、格格不入的。
-
4 # 瓦當歷史
漢族起源於什麼時候?你瞭解嗎!如果追本溯源,漢族就是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原住民遷徒到中原然後,開枝散葉後形成的,這就是所謂的“藏漢同源說”。這些人群,幾經長達數十萬年的歲月冼滌,也曾數度臨近崩潰的邊緣。所幸因強大的中華文明,始終未被打斷過的緣由而留存發展;不象古巴比倫、古埃及等文明曾被殘酷的入侵打的支離破碎、首尾不接,所以,漢族終於矗立成為一個古老悠久、傳承有序、以一貫之的偉大民族。
漢族的發展程序與日本的大和民族,是從帶D2基因矮黑人(怪不得人雖變白了,心還那麼黑哈),輾轉經過東北地區、北韓、最終進入日本列島有點一樣,也是輾轉曲折、百折千回的百練成鋼。不過,漢族比大和民族的歷史悠久多了,在文化方面,中華文明也是大和文明所竭力效法的楷模。當然,這些個透過分子人類學和基因學研究族群遷徙的成果。因為未經世界的普遍公認,也因為實在是太專業了,就暫且不論。
換個角度吧。從文化角度來說,漢族實際上是個以文化為核心凝聚力、方能生存下來、始可壯大起來的民族,也就是說,漢族是個純粹的文化民族。正因為,中華文明頑強地頂住了各種外來文明、亞文明的侵蝕,透過柔性的同化融合、剛性的驅逐消滅等“內方外圓”的靈活策略,很好的保持了中華文明的文化特色。所以是可以說,漢族是個以文化為中心的民族。透過自身文化的凝聚力來認祖歸宗、互辯內外,並採取不同方法,應付外來強大或弱小文明的侵蝕和歸附。有史記載,漢族最早似源於炎黃兩族和東夷族的合併。這是主幹,其它族都是支幹。起初生活於黃河流域的陝西等省份一帶,估計與遠古時期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還真不太遠哈。漢族,真正舉籍成名的,應該是在漢朝。這首先要感謝雄才大略、高瞻遠矚的秦始皇,千古一帝,殘暴是殘暴了點,但沒有他十年之戰的“中華大一統”;沒有他剛愎自用、強詞奪理的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立郡建縣等皆歸於秦的千秋功德。估計漢族還象散秩在各處的手抄本一樣,無法在英明神武、文冶武功的大漢王朝結籍成冊,成名一典,而這一鴻篇鉅製的書名,就是《大漢族》。有時候,強權專制或中央集權,聽聞著不太舒服,但還是相當有效率、有權威強制力的,絕對可以去圖謀並完成千秋大事的。如果你一聲、我一語地用民主方式去討論文化統一。估計戰爭統一,或用十年平六國就行了,文化統一,百千年也成不了。
-
5 # 吹不動的菸灰
漢族是以漢文化聚合的地域共同體,前身是華夏族,後來融入了匈奴、鮮卑、契丹、百越、党項、女真等民族。
漢人叫法源於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當然漢朝人自稱也是漢人,根據我們的文化習慣,漢亡了我們就不再是漢人了),當時金人和南宋都自稱是華夏正統,為了羞辱南宋,入主中原的金人自稱是漢人(因為金人最早接觸漢人就是在漢朝設立遼東郡的時候),而宋朝不認為自己是漢人:老子是宋人~!
蒙元時期統治者沿用了金朝的劃分,金地的百姓叫做漢人,而南宋地區的百姓叫做南人,明朝華夏一統後則不在區分漢人和南人了。
至於漢族這個稱呼,是近代以後的事情了,是西方民族觀念的產物。
-
6 # 夏天的蟲4
最好不要說‘漢族’起源於哪裡,而是說‘華夏’起源於哪裡。
中國接受近代民族觀的時間很短,是在1840年之後的百年恥辱期間。先輩們為了與列強抗爭以儲存華夏,不得不接受近代民族觀和國家觀。民國的時候粗粗劃分了‘滿蒙回藏漢’五族,漢族第一次確定名字。白崇禧將軍還反對把回列為民族,認為回是宗教不是民族。共和國建國後,才正式劃分了民族:把沒有部族痕跡的‘華夏人’劃為漢族,把還能找到部族痕跡的‘華夏人’劃為少數民族。有些民族的名字還是毛主席和周總理親自確定的。。。否定這些事實,將無法正確解讀中國歷史。
。。。一支叫‘風兗’的部落從傳說中的‘崑崙’遷移到華陽(也許是華山南面)和燧人氏融合,風兗部落的華胥與燧人氏之國的燧明相好,生下了伏羲和女媧。。。距離今天也許有七、八千年,這大概是華夏最古老的故事了。華夏的歷史故事,寫幾十本書是寫不完的。。。
-
7 # 匠心普洱只在方寸
漢族的起源,當然是在甘肅啦。
大家以為是在哪裡?河南,山西還是陝西?個人認為都不對,華夏族,也就是漢族最早的起源,應該是在甘肅才對。
相傳遠古時期,華夏大地洪水肆虐,整個世界都被洪水所吞沒,除了伏羲女媧兄妹和一條狗外,其他的人都在洪水中死去。
洪水退去,伏羲兄妹再創造出今天的人類,而當時,人類的糧食,也只有狗尾巴頂上還留下幾顆沒被洪水沖走,這也是後來種出的水稻,糧食都只長在頂部穗上的原因。
那麼,我們的創世之神又誕生在哪裡呢?在甘肅,在隴東天水大地灣,這裡是伏羲女媧的誕生地,是伏羲氏族最早的起源之地。
五千年曆史看陝西,七千年文明看甘肅,甘肅大地灣遺址,是一個距今超八千年的人類文明遺址。
據推測,大地灣遺址正是伏羲氏族的生活之地,如今在甘肅天水,還有女媧廟等建築,而關於伏羲女媧的傳說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根據考古發現,在大地灣時期,這裡就已經有了嚴格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等級的劃分,這裡甚至出土了規模巨大的宮殿遺址,同時,這裡還出土了中國最早的水泥地面。將大地灣遺址的考古發現與天水當地關於伏羲女媧的傳說結合起來,使人們更加相信,大地灣遺址,就是伏羲氏族的誕生地。
而後來的華夏族,正式伏羲後人從大地灣出發,一路向黃土高原遷移,沿途擊敗融合其他各部落而行程了強大的華夏族。
因此,漢族的起源,應該是在甘肅,在甘肅東部的天水一帶,從這裡,先人們一步步征服了整個黃河流域。
回覆列表
漢人起源於華夏漢族時期,我簡單的說一下。
因為現代人對華夏漢族的歷史知道得比較少,造成當代人對中國華夏漢族歷史的盲目無知,中華民族的主體就是華夏民族、華夏漢族,中華中國歷史基本都是華夏漢族的人創立的!漢的意思是人們經常可以找到水源地,有水才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稱為漢人,原先的繁體字意思是人們經常有水用,用水澆灌種植的食物或樹木,辛勤勞動和收穫食物的場景,有人們的生活有水用、擅於用水,人們的生活因為勤勞的人們會長遠!而最早給人們挖井找水源的人就取姓為袁姓,袁字是像形字和意形子,“袁”字的像形字的意思就是給人們挖井找水的人!
少典世子~玄袁黃帝和軒轅黃帝
因為少典的父親是部落的族長袁頗,他和他夫人已經有了幾個孩子,後來他夫人又懷了孩子,但是十個月了,孩子還未出生,後來少典媽媽不能確定孩子什麼時候出生,所以少典媽媽還是照常出門勞作,沒太注意她的身體狀況,勞作的時候,少典媽媽突然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她就準備回到住處休息,走在半路的時候,突然吹來一陣大風,少典媽媽眼前看不清路,摔倒在路旁,正好此時,孩子出生啦,母親把孩子抱回家,他的丈夫看到孩子,夫人怎麼抱了一個孩子回來啦?他夫人說,這是她懷了十幾個月生的孩子,他們不是一直感覺很奇怪怎麼孩子還不出生,現在孩子在一陣大風之後出生啦,所以他們給孩子取名為玄袁少典,表示袁少典是在讓人意望不到的情況下出生的,因為袁頗的孩子已經有幾個了,所以後來出生的兒子,族人們就給他按照地位順序取名為袁少典,袁大典是族長袁頗的長子。後來袁少典的資質各方面都強於其他兄弟姐妹,所以父親按照傳統的禪讓制的制度,同時兒子袁少典也是族人們推舉的領導能力出眾的族人,父親袁頗年老之後,人們推舉袁少典為他們的新族長,由族長的兒子袁少典帶領族人們創造新生活!之後玄袁皇帝袁少典組織人們勞作種植收穫食物,之後玄袁皇帝袁少典用植物和樹木製作成可以乘坐的車,人們為了紀念製作車的玄袁皇帝袁少典,就把玄袁皇帝袁少典稱為軒轅皇帝袁少典。之後軒轅皇帝袁少典又組織領導族人們挖井取水用,之後玄袁皇帝袁少典取名為袁塗濤,意思是人們有水可以生活下去,人們有水可以長壽,以這個意思取名為袁塗濤!
玄袁之丘成立漢族
玄袁皇帝袁少典出生的地方被人們稱為玄袁之丘,那個地方最開始又稱為有袁君(又稱有袁氏),有袁君(有袁氏)的人們越來越多,後來人們所他們以一個姓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彼此也不好認識,後來出生的孩子名字也不好取,之後他們請軒轅皇帝袁少典給他們取不同名字或者姓氏,這樣就有了最開始的華夏漢族的不同姓氏的起源,軒轅皇帝袁少典按照族人們生活的地方、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等給人們取不同的姓氏,這樣就有了“王姓、李姓、姚姓、黃姓、田姓,苗姓、周姓、陳姓、張姓、白姓、湯姓、趙姓、劉姓、姜姓、丁姓、車姓、毛姓、雷姓、何姓、鄧姓、潘姓、高姓、余姓、佘姓、涂姓、徐姓、覃姓、譚姓、楊姓、葉姓、金姓、汪姓、羅姓、許姓、關姓、鄭姓、韓姓、閻姓、閆姓、嚴姓、林姓、陸姓、沈姓、方姓、彭姓、柳姓、聶姓、肖姓、阮姓、曾姓、唐姓、盧姓、馬姓、馮姓、蔡姓、顏姓、謝姓、吳姓、孫姓、孟姓”等等姓氏,軒轅黃帝袁少典和人們在大樹下商議各種事情取字周字,後來又取了“呂字和呂姓、霍字和霍姓、朱字和朱姓、範字和範姓”等等很多姓氏,而他們以自己文明文化文字內的人們為同一個民族,這樣他們稱他們的族群為華夏民族,華夏漢族。
漢胡分離,不與交往
華夏漢族的人稱他們族群以外的人為胡人,胡字的意思是華夏民族華夏文明以外的人和華夏民族的人一樣生活了很長時間,華夏民族的文字文化,雖然他們胡人沒有,但是他們和華夏民族的人一樣,以前也有月亮在他們的天空照亮他們的生活,胡人是華夏民族的人對華夏民族以外的人的稱呼!胡人的衣著都是以動物毛皮和樹葉等為主要穿戴物,和華夏漢族人們的植物的藤和絲線做的衣物有很大區別,胡人的語言也不同,不同民族的人沒辦法交流,那時候的華夏漢族基本不和胡人交往,因為語言不同,穿著不同,胡人都喜歡攻擊華夏民族的人,殺其他民族的人吃,搶華夏民族的人的穿著物,那時候的華夏民族和胡人很少接觸,因為弄不好就會被攻擊,為了安全起見,華夏漢族的人們在軒轅皇帝袁少典的提醒下,很少和胡人交往!但是後來中華大地上幾千年的歷史程序中,胡人逐漸漢化以後,漢人和胡人接觸結婚的比較多,當代人是胡化非常嚴重,中國基本不記錄漢人的歷史和起源,當代社會又積極幫助胡人,遺忘華夏漢族的起源和歷史,篡改華夏漢族的建立人、把漢族建立人的歷史隱瞞,把華夏漢族建立人的後人創造的歷史搶奪、分給其他未創造歷史的姓,歷史分給其他姓以後,分得歷史的人還積極陷害侮辱創造歷史的人和後人,這是當代的不合理、不人道,喪失良心和道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