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小姐讀書
-
2 # 犇犇大影視
領導藝術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中的一個學問,從奴隸社會就有領導力,過去封建社會皇帝對大臣的駕馭能力就是如此。現代企業管理的團隊力量,包括激勵機制等都是領導管理下屬的手段。現在的話還有領導藝術,管理情商等等。簡單的說一個領導如何管理好下屬我總結如下幾點:
1.自身素養。領導者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必須要強,要讓下屬佩服你的專業能力和道德水準。這是作為領導和管理這的基本前提,要讓下屬從專業性和人品上佩服你,做到讓人敬畏而不是用權利去逼迫下屬畏懼你。
2.充分授權。我個人認為這點很重要。老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把工作安排下屬就要充分的授權與信任。你只需要監督過程執行有沒有跑偏和考核結果。這樣一來可以發揮員工的價值二來可以提高下屬的專業水平能力。
3.充分溝通。對於管理我們都瞭解溝通的重要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溝通,從專業上和情感上都能與下屬交流增進彼此信任和感情,為你所用。
4.換位思考。瞭解下屬的需求,及所求可以更好了解和把握下屬動機和目標。可以把我其需求為自己所操縱。
5.恩威並重,激勵機制。俗話說給一巴掌,再給一甜棗。我說的激勵機制不是就給錢和漲工資,而是激勵機制,重在機制。精神激勵有時可能會比物質獎勵更加有用。當然做不好的話一定的懲罰也是要有的。
6.公平,公正,公開。我說的是相對的,即使沒有絕對的公平。也要在表面上做到。必須儘量要做到公開,這點尤為重要。
對於領導藝術的書籍及歷史典故比比皆是。我只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這幾條。具體行業和具體工作要具體分析。但總結來說一個領導要管理好自己的下屬就一定要做到團隊意識形成。只有形成這種團隊精神的文化後。領導就會很輕鬆的管理你的團隊,下屬。再次感謝悟空問答的邀請。謝謝閱讀,如有借鑑請於鼓勵一下!
-
3 # 魚悅在讀書
很多人都知道巴拿馬·拿破崙,他是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但是他一路走來,大家都以為他是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和鐵血手腕,才能用鐵騎踏出王者之路。
但鮮為人知的是,拿破崙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領導者。他清楚地記得軍隊中每個軍官的名字,他平時喜歡在營地裡散步,並和軍官們打招呼,還會詢問軍官們家裡的情況。士兵們就這樣感受到了這位鐵血領導者對他們的管in,所以在戰場上,這些軍官會奮不顧身地為拿破崙獻身。
很多人誤以為,最優秀的領導者,是那些擁有大title的領導,只要級別在那裡,命令一下,就能前擁後簇。亦或是那些大牛,曾經做過很多很厲害的專案,水平很高。但當我最近讀了《中層領導力·自我修行篇》,才發現領導力,從來不是我們之前理解的那樣。
《中層領導力·自我修行篇》是由全球著名的領導力問題解決專家約翰·麥克斯維爾博士所著,擁有40年領導經歷,其影響力遍及全球126個國家,,就連奧巴馬、比爾•蓋茨、巴菲特和喬布斯都曾專門向他請教領導力問題。這本《中層領導力·自我修行篇》更是在全球累計銷量達到100萬冊,除此之外,麥克斯維爾博士還著有超級暢銷書《領導力21法則》。
《中層領導力·自我修行篇》這本書從自我提升的維度,在書中闡述了提升領導力的10個步驟,分別是瞭解領導力、領導力的關鍵、領導力的要素、領導力的測試、獲得領導力的捷徑、領導力的附加條件、發掘可觀資產、領導力的素養、領導力的標籤以及領導力重要的一課。
是的,領導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通過後天學習掌握的。而且領導和服從領導也不是一種單方面向別人索取、但毫無付出的關係,甚至,這是領導者先有付出,才能得到被領導者的回饋。正如美國前總統里根所說:“一個好的領導者,不是成就自己的完美,而是成就他人的完美。”
書裡的內容很豐富,我將會從什麼是領導力、堅守誠信以及有效解決問題這三個方面入手,為大家講解領導力的關鍵和精髓。
一、什麼是領導力
領導力並不是你的職位越高,領導力就越強。所謂的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其實是一種擁有追隨者的能力。
我工作第一年,遇到了一個非常奇葩的上司。為了彰顯她自己的水平“高超”,在我的工作上,總是會提出非常不合理、不專業的修改意見。當我不採納她的意見時,並跟她說道理反駁時,她沒辦法就會直接說:“我是領導,你是下屬,你就必須聽我的!”
現在想來,她作為一個領導者是非常可悲的,只能透過自己職級上的優越感去命令自己的下屬去做事情。這樣的上司,是不會擁有追隨者的,也就是,她根本沒有領導力可言。
第二層次是認可。弗雷德·史密斯曾說:“領導力即是無須強迫時也有很多人甘願為你工作。”就像拿破崙那樣,當他計程車兵感受到了來自上司的關心,所以即使在戰場上為拿破崙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第三層次是績效。這非常好理解,這一型別的領導者就是制定績效系統,完成了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我記得還在讀大學時,曾經去一個公司做市場實習生, 說白了就是打電話給客戶邀約。我們那時候有好幾個實習生,領導說好了,誰邀約到的客戶多,這個月就能拿1000塊獎金。這個層次的領導,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
第四層次是人才培養。優秀的領導者不僅本身業務能力非常出眾,而且還願意帶新人。之前我所在的一個網際網路團隊,其中有一個技術是技術老大從上家公司帶過來的,相熟之後曾經問過這技術小哥。小哥說,我們做技術的很簡單,誰技術牛,誰就是老大,就跟著誰。
第五個層次是人格魅力,這一層次常人難以達到,估計只有馬爸爸那樣的才是這個層次裡的了。
領導力作為影響力,承擔的責任一直是雙向的,且隨著你的層次越高,承擔的責任也會越大。
二、堅守誠信
吉爾伯特·比爾說過:“一個誠實正直的人,必定擁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因此,坦然面對人和事的同時也有清晰的判斷標準。”
很多人可能覺得我特地把這個拿出來說,有點虛偽。但這個看似很大道理的,但這是一切行事的基礎。在中國古代,人們建造了堅如磐石的萬里長城來抵禦外敵的入侵,但在長城建好後遭遇了三次外敵入侵。敵人取勝並不是因為他們攻克了強敵,而是因為他們賄賂守城官兵,不動聲色地進入城內。這是華人“忙於砌牆,屬於德行”的例項。
還有目前在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碧桂園,被爆出房子還未開始蓋,坑基就塌了,萬幸是該次事件中未有人員傷亡。請問,如果你是有購房需求的客戶,你敢買這個房子嗎?
誠信問題在平時,看起來可能好像不是個大問題,但是一旦出了問題,就會是致命問題。
三、解決問題
在《中層領導力》一書中,作者認為,普通員工不夠出類拔萃的原因在於,他們往往不知道該做什麼;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不知道為什麼要做,以及在做事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很多困難。而解決這些困難以及為員工解惑的重任,本來就是領導者的責任。
那身為領導者,應該如何幫助自己的員工解決問題呢?
(1)明確問題——理清問題的癥結所在
(2)理清問題的先後順序——儘可能多瞭解關於問題的資訊
(3)闡明問題:提出正確的問題、與合適的人探討、掌握確鑿的事實依據、參與到全過程中
(4)整理問題的起因;
(5)收集解決方案;
(6)篩選最佳方案,並優先排序;
(7)實施最佳方案;
(8)評估解決方案;
(9)鑑於前車之鑑,制定原則和方針;
在解決問題的整個流程當中,最重要的便是明確問題,並儘可能多地掌握關於這個問題的資訊。彼得·德魯克曾說:“只要事實清晰,決策馬上就會呈現在你的腦海中。”
在解決問題上,領導者不要替別人解決問題,要和別人一起解決問題,透過先後次序,來花時間將每個問題和他人一起全面解決。這也是培養員工能力的一個好機會。
小約翰·洛克菲勒說過:“我相信,與每一次的機遇、義務和財富一樣,所有的權利背後都暗含著一種責任。”
想成為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必須有對員工有付出,才會得到員工的認可,員工才會追隨你。
另外,對於這本書我還想說,並不是只有領導者才能看這本書,我覺得職場人都可以去學習一下。領導力的本質是影響力,和職位title的關係並不大。社會學家告訴我們,即使是非常內向的人,都會在他或她的一生中影響到一千多人。影響也分好壞,我們的學習目的在於給別人帶去好影響,更好地工作。
回覆列表
新任務下達,我該選誰去負責?
“辦公室政治”如何解決?
目標失敗,團隊洩氣怎麼辦?
作為一個領導,管理團隊是必修課,想要管理好團隊,我們不必親身經歷失敗才明白,而是可以從別人的故事中積累經驗,讀歷史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本文開頭三個問題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參考。
一、新任務下達,我該選誰去負責?答:戰略執行要用合拍的人。
五代十國時,後梁、後唐在黃河流域拉鋸戰,雙方都筋疲力盡。後唐皇帝李存勖打算避開後梁野戰主力,讓一支輕裝部隊深入敵後,偷襲後梁首都。當時後梁軍力更足,地盤更大,因此親信的大將對這個十分冒險的偷襲計劃幾乎一邊倒地反對。李存勖出人意料地任命曾犯過錯並且關係疏遠的老將李嗣源為總指揮,最後一舉成功。
李存勖之所以任用李嗣源是因為他相信剛剛犯錯、急於立功的李嗣源是最有可能無保留支援他的大將。
寧可選不夠親信但在戰略上與自己高度一致的外人,也不能用十分可靠但對自己的戰略持有懷疑的親信,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在外的將領不能相信這個戰略,恐怕積極性、戰鬥意志都會大打折扣。
春秋末年吳越爭霸中,吳王夫差和相國伍子胥的戰略目標不一致,但夫差不忍心撤換伍子胥,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內決策者和執行者長期不合拍,白白耽誤了寶貴的時機。
決定實行怎樣的戰略就要用十分認同這一戰略的執行人,不然就換戰略或者換人,決不能稀裡糊塗地執行。
此外,除了要看執行人是否合拍之外,還要注意看他是否具備這個能力,是否能把戰略很好地執行下去。
第三點就是要注意風險控制。如果任用的執行者不夠親信,可以派自己的親信去監督,或者自己留意戰略的進展。
《孫子兵法》裡面說“上下同欲者勝”就是這個道理。
二、“辦公室政治”如何解決?答:讓大家都忙起來。
唐代的府兵制為了保證服役地點隨時有充足兵力,每個月都會徵調,按“五百里五番”的規定,每名府兵每五個月要去服兵役一次,往返差不多需要24天,一年論兩次,就是48天,但正經服兵役的時間不過60天,可以說,這些府兵的時間很多浪費在路上了。
令人驚訝的是,效率再低,仍然有許多人贊同這個體制,比如班固、李泌等等名人。其實原因就在於這個體制讓全國軍事機器運轉起來,從根本上杜絕了地方擁兵自重的問題。雖然犧牲了效率,但是保證了社會內部的穩定。
同樣地,現代企業在安排部門、佈置人事的時候,不能一昧貪圖業務效率,而要設法讓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有事可做,這樣既能避免一些職能部門“功高震主”,也能有效避免因為“閒”而產生的辦公室政治。
三、目標失敗,團隊洩氣怎麼辦?答:採用“低階目標止損法”。
秦國國君秦穆公接到幫助戍守鄭國都城新鄭的三名秦將線報,說可以充當內應,開啟城門,因此秦穆公派了孟明視三人帶兵遠征鄭國。結果第二年在半途上知道了訊息走漏,急忙撤退,在歸途中滅掉了滑國。
撤退時行動目標喪失,將士們不光沒有收穫還歸鄉心切,很容易軍心渙散。而且倉促的時候改變路線,後勤往往供應不足,像孟明視的隊伍,之所以攻打滑國,一是為了解決糧草問題,二是普通士兵並不知道目標是鄭國,還可能以為目標是滑國,這樣一來鼓舞了士氣。
陶短房對此認為:作為決策者,當重大使命實施一段時間,突然發現任務過於艱鉅,現有團隊實力不足以完成,需要及時抽身止損時,切忌虛晃一槍,掉頭就走。須知氣可鼓,不可洩,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並不難,在逆境中全身而退卻絕不容易。畢竟形勢不利,天時地利人和無一在自己一方,需要綜合考慮物質的精神的、內部的外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稍有不慎,團隊就會渙散,弄不好走到血本無歸的一步。這種緊急時刻如何選定一個最佳選擇,儘可能避免更大的損失呢?
就是效仿孟明視的“滅滑而還”,即迅速選定一個難度不大、易於實現的“低階目標”,將戰略轉移包裝成戰略進攻,把大挫折化為小勝利,就是恢復團隊凝聚力和士氣、避免在不斷退卻和挫折中一敗塗地的理想方略。
小到公司經營,大到國家管理,作者都信手拈來,《從歷史中我們能學到什麼》這本書值得每一個管理者細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