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好走過的門

    英國之所以會對美國如此,我覺得是三個原因。

    1:阻止美國獨立的正是英國。美國獨立之前,那裡正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經過工業革命一夜暴起,成為世界上強大的國家,那麼對外侵略就成為了主題。英華人利用先進的科技成果,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這個時候的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海外的殖民掠奪又刺激著本國資本主義的向前發展。而北美十三州的人受到英華人的欺辱和壓迫,因此他們想要擺脫英華人的控制,繼而發動了獨立戰爭並贏得勝利。這就是最初的美國。英國相對於美國而言,是殖民者,這是一種仇恨。

    2:由於二戰時期,英華人的家底消耗殆盡。英華人也算是當了幾百年的老大了,終於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德華人強大的攻勢之下,英華人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好在本土並沒有被德華人佔領。不過勉強和德華人打平手形成對峙局面的代價,就是以幾乎所有家當為代價。隨著二戰的結束,英華人那叱吒風雲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反觀美國,在獨立戰爭開始到二戰這段時間裡,一躍成為世界上頭號強國。而此時的英華人怕美華人算當年的舊賬,就對美國唯唯諾諾。

    3:歐美利益一體。現在世界的重心慢慢在向東方轉移。中國的強大已經讓歐洲和北美有所忌憚,他們也意識到這個時候的中國早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舊中國。而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且蒸蒸日上的社會主義中國,他們歷來都持敵視的態度。無論政治,經濟,又或者是意識形態都很敵視。這就註定了他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全力東窺。而能領導他們的正是美國。

  • 2 # 星空HYX

    如果實事求是一針見血地說,英國對美國馬首是瞻的原因,第一,這樣做綜合起來對英國有很大利益。第二,美國獨立前,英美是一家。第三,最主要的是美國民眾認可英國,其它國家也想處成美英現在這樣近的關係,但美國不接納。其實這是實話,只是有些Q仔不願意說而已。

  • 3 # 發財笨笨豬

    時代變了,今天英國的影響力無法跟曾經的大英帝國相比,他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在歐洲算大的,放在世界上他算不了什麼。如果他不抱住美國的粗腿狐假虎威,誰害怕他?在虎視眈眈的俄羅斯面前他哪裡睡得著覺?自身難保啊!所以英國不得不把自己綁在美國的腰帶上。

  • 4 # 冷眼觀察室

    狐狸必須要藉助老虎的威風,才能在森林中耀武揚威,英國不過是隻狐狸罷了。

    很多人對於英國存在誤解,認為那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還威風尚在。但是事實上其實是相反的,透過一戰和二戰的消耗,加上美國對英吉利殖民帝國的削弱,英國喪失了大片的殖民地。在失去了廣袤的市場後,英國的整體國力下降的很快,最直觀的感受是,曾經被英國視為生命的皇家海軍,實力已經大不如以前!

    有一個段子可以說明這一點:一戰間諜,數著出港的皇家海軍軍艦,1,2,3,4,5,6,大事不好,皇家海軍第一戰列艦隊出港了!

    二戰間諜,數著出港的皇家海軍軍艦 ,1,2,3,4,5,6.警報,警報!皇家海軍主力艦隊出海了!

    現在間諜,數著出港的皇家海軍軍艦,1,2,3,4,5,6。夭壽了!皇家海軍傾巢出動啦!

    這其中的變化,就是一戰前夕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要強於兩個對手之和,到現在伊麗莎白號航母未形成戰鬥力之前,英海軍只能靠6艘45型驅逐艦撐撐場面,自然是捉襟見肘。

    在2013年聖誕節前夕,一艘俄羅斯軍艦逼近蘇格蘭地區,當時的英國本土僅有一艘防衛者號可以機動,不得已從英國最南部的朴茨茅斯港口一路狂奔至最北部的蘇格蘭地區,全程近1000公里,耗費一天多的時間。如果是戰時,英國可能一半的國土已經陷落了。

    軍事實力的下降,帶來的必然是政治實力的下降。雖然在殖民帝國解體後,英國憑藉在文化、語言以及經濟上的共同利益下,利用軟實力建立了英聯邦,有力的抵消了硬實力下降帶來的國際地位的落差,但是隨著英聯邦的成員的發展,顯然大英帝國最後的遮羞布,也存在不小的問題的。

    英聯邦成立於1931年,在世界民族獨立思想此起彼伏之時,英吉利殖民帝國已經無力再維繫下去,遂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了殖民地以及自治領的主權,宗主國與殖民地透過共同忠於英國王而組成英聯邦。

    所以,英聯邦並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中央政府,不設權力機構,各成員國之間是平等的。理論上,英女王是英聯邦成員國的國家元首,譬如澳洲。在日常中,是由英女王任命的澳洲總督來行使元首權力。另外,英聯邦成員國中共和制國家並不以英女王作為元首。

    在英聯邦的旗幟下,聚集了53個成員國,有兩個有核國家(印度與巴基斯坦)其中有16個國家以英女王為元首。國家遍佈亞、歐、非、南北美以及大洋洲,總人口有23億之多,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2017年gdp總量達到10萬億美元以上,僅次於中美歐三個經濟體。

    可以說英聯邦以龐大的人口、經濟和領土,是目前英國成為世界大國的主要因素。只要英國不甘於偏居在世界角落,成為歷史上野蠻的代名詞,英國就必須要維持英聯邦的存在,保持在成員國的影響力。

    但是隨著成員國的發展,英國的影響力是在下降的。其中英聯邦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在幾十年的發展中,整體經濟實力得到很發達改善,在2018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世界銀行承認,印度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2.597萬萬億美元,超越英法兩國,升至第六大經濟體。

    經濟實力的上升,自然帶來的是話語權的提升。在2010年印度舉辦的英聯邦運動會中,英王室首次被剝奪了宣佈開幕的權力,改由印度總統帕蒂爾。《印度週末》甚至樂觀地表示,在未來20年內,英聯邦指揮棒最終將落入印度之手,英國的殖民遺產最終將有印度繼承。

    而英聯邦中另外比較具有實力的國家,譬如澳洲、紐西蘭以及加拿大,則是以美國馬首是瞻,同英國一道組成了五眼聯盟,形成了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為基礎,極具民族特點的深度合作的國家關係。

    所以,英聯邦實際上已經成分裂趨勢。印度試圖李代桃僵,取英國而代之。剩餘有影響力的國家又加入美國陣營,致使英國大國地位實際上是根基不深的。加上國力的因素,英國已經不可能再重建一隻強大的海軍,重新在全世界施加影響力。

    故英國就唯有一條路,也就是藉助世界強權的威風,維持英國的影響力。在這種戰略下,英國無論是參加美國發動的戰爭,還是加入歐盟一體化程序,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要藉助老虎的威懾力,來凸顯狐狸的威風,雖然不是真實力,但是也能暫時保持英國的影響力。

    不過即便如此,英國的影響力下降也是必然且不可阻攔的。在2010年,英聯邦調查資料顯示,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牙買加人認為英聯邦元首是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而不是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2008年,紐西蘭甚至試圖更改國旗圖案,去掉米字旗這一深具英國特色。

    總而言之,英國唯美國馬首是瞻,是為了保持國際影響力,只不過,大英帝國畢竟是昨日黃花,任憑英華人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這一歷史程序。不少英華人還沉浸於昨日中不可自拔,殊不知,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而且狐假虎威,是可以嚇到猴子、兔子,但是對於真龍而言,只是個笑話。

  • 5 # 努力堅持別睡了

    英國以前應該也算是強國現在就是靠抱美國大腿啊 英國武器其實也不差啊 美國始終是世界第一大過誰不想抱他大腿啊

  • 6 # 木春山談天下

    木叔反覆說的一個道理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那就是——

    英國和美國是親戚,而且是直系。英華人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美華人的利益。

    這種同文同種再加上利益上的高度契合,就形成了如今美英同盟關係。

    所以說,所謂的英國對美國馬首是瞻,其實處於情感和利益雙重交織。

    木叔談兩點,大家交流!

    1)美國和英國其實本質上是一體的。

    英國追隨美國,也是因為美國實現的也是英國的利益和價值。

    歷史上美華人對英國幫助很大。馬歇爾計劃讓英國很快走出二戰陰影。

    德國沒有復甦前,歐洲就是英法說了算,而法國獨立性太強,英國自然成了美國在歐洲的代言人。

    英華人自然很享受這個地位。甚至覺得高於歐洲。

    後來歐洲要一體化弄出歐元,英國就不放棄英鎊。也是一個例子。

    木叔剛才提到,英國和美國之間利益幾乎完全重合,這就讓美國有更多機會來和英國溝通,而不是和Continental國家,比如法德。

    這層關係在如今也凸顯的比較明顯。英國和美國之間利益契合度更高,而法國和德國關係更緊密。

    另外,美國對英國保護也是兩國友好的表現。美國在英國駐紮的軍隊,就是同盟的見證。

    不久前,美國、英國、以色列三國出動了6架F35在地中海和黎凡特地區軍演呢,也是這種關係好的表現之一。

    2)英國和美國關係好,其實是由二戰後國際局勢變化決定的。

    二戰前,美國和英國關係已經開始有更好的苗頭了。

    比如一戰後美國登上了霸主的舞臺。華盛頓和會上美國艦艇的數量和噸位與英國是平起平坐的。

    這凸顯了英國認識到美國的地位重要性。畢竟英國還是日不落帝國,但是能承認其他國家和自己同等的海權,這就是識時務者。

    特別是這時候美國在經濟上已經是世界第一,英國也肯定知道這個趨勢不可逆轉,所以不僅沒必要得罪美國,相反還可以利用同文同種的關係互相密切關係。

    二戰後更不用說了,美國實力大增,英國和美國的同盟體系更加牢固並且一直維繫至今。

  • 7 # 歷史風暴

    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國為了保持現在可憐的國際地位,就得跟世界第一霸主美國保持友好關係,假如明天美國不行了,英國為了保持自己的國際地位和海外利益也得向新的世界霸主示好。

    這就是屬於大英帝國的事大主義。

    歷史上美國和英國的利益衝突非常多。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作為英國的兒子會和這個國家保持友好關係,實際上不是的。

    美國早先是英國的殖民地,為了脫離英國的統治,美華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整個美國獨立戰爭持續了8年4個月又15天。美軍付出了3萬人陣亡的代價,在法國的支援才成功取得了獨立。

    所以,美英之間的關係一開始非常緊張,反而和法國的關係很好。

    1812年,雙方再次爆發大戰,這就是著名的美加戰爭。這場戰爭,美國損失了3000多人。

    此外,美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也經常對英國進行打壓。例如,美國在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國之後,第二年就發動了哥倫比亞事件把英國的勢力從美洲驅逐。

    二戰的時候只用50艘老舊的驅逐艦,就換了英國在大西洋上的軍事基地。

    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美國為了迫使英國從中東退出,擾亂英國金融市場讓英國損失慘重。

    所以,美英之間的關係並無歷史慣性。

    兩國關係完全是利益關係,假如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強勢的一方會毫不猶豫的出手。

    為了保住目前的地位,英國只能投靠美國

    進入20世紀之後,英國的實力每況愈下,他海外的利益也就越來越沒有能力保持了。

    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利益再次劃分,這次的話語權到了美國和蘇聯這裡,傳統的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淪為次要位置。

    冷戰的爆發讓歐洲各國必須要選邊站,這個時候英國只能投靠美國或者蘇聯一方。意識形態的原因讓英華人不僅不會投靠到蘇聯陣營,而且會對蘇聯大加防範,這個時候他只有一個選擇,和美國成為盟友。

    (冷戰歐洲格局)

    而這個時候,美國也不能吃獨食,為了維持對蘇聯的戰略平衡,美國一直在全世界拉攏各國。所以,當初印度尼西亞吞併東帝汶,美國並沒有干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這種行為。

    直到冷戰結束,美國才高舉民主自由的旗號反對印度尼西亞對東帝汶的殘暴統治。

    所以,在英國和美國成為同盟之後,只要不觸及美國的利益,英國的海外利益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證。並且,強大的美國還會給英國提供大量貸款,幫助發展經濟,促使英國儘快恢復。

    當美國實力不再,英國會快速投靠他國

    大英帝國已經日落西山,這個人口只有幾千萬的國家再也沒有能力重拾日不落帝國的榮光。

    目前世界局勢變幻莫測,迎來了百年未有之變局,世界霸主的位置很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易主。

    而大英帝國無能為力,只能坐視美國逐漸從霸主的位置上滑落下來。此時,大英帝國如果還和美國捆綁在一起,那麼在未來很可能會成為世界霸主爭奪戰的犧牲品。

    而大英帝國之所以和美國保持一致為的就是儘可能保住自己的利益。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他在中東的利益被美華人奪走,也足以說明兩國的同床異夢。

    (這一次美華人和埃及人站到了一起)

    所以,當美國實力不濟的時候,英國會果斷放棄和美國的同盟關係,轉而投靠新的霸主。

    這是大英帝國的宿命,在世界級強國面前,他只能奉行事大主義!

  • 8 # 王磊123456987

    問題兒童,提了這麼多問題。

    英美人是同根!現在雖然不是一個國家,但有共同的利益,美國各方面實力都十分強大,英國靠著這個靠山,不是很好嗎。。

  • 9 # 華華145112555

    美國和英國本來就是穿一條褲子的,英國是美國的母國,美國的語言文化和政治體制都是從英國傳承過來的,兩個國家一致對外的時候,當然不分你我。(比如一個家庭,兩兄弟在家當然有矛盾,但是如果和外面產生衝突,基本上都是一致對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學校的老師說成績和表現不好的同學要考慮轉學,家長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