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250231603837
-
2 # 枇小杷
楚國 漆器在古代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物品,由於漆有耐酸、耐鹼、耐熱、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們利用。中國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國家,《韓非子·十過》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畫其內。在古代種植漆樹相當普遍,戰國大哲學家莊子就曾擔任過管理漆園的官職。早期漆器一般在簡單的木、竹胎上髹塗,既可防腐,也可用於裝飾。隨著漆工藝的發展,逐步出現在各種器物上彩繪、描金、戧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圖案的作法,還有的在漆器上鑲嵌金、銀、銅、螺鈿、玉牙及寶石,以組成華麗的花紋,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當然這是明、清時期的工藝。
文獻記載在夏禹時期就有漆器出現,但根據考古所發現的材料可知,早在新石器時代的石家河文化可能就出現了漆器,考古工作者於八十年代在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曾發現過漆器殘片,說明在四千多年前的古人類對漆器就有了認識,漆器已出現並開始使用。此時雖已出現漆器,但並不普遍,從文獻和考古資料可知,在商周時期以前漆器仍為泛觴期,是一種奢侈品,非一般人所能擁有,而普遍被使用的時間為春秋時期,當然這一時期的漆器也並非已進入到平民階層,亦為貴族所使用和擁有,真正進入民間為普通民眾所擁有還是戰國和西漢,此時才是中國漆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之後雖也有使用,但都不及這一階段。
戰國是中國漆器工藝的第一個繁榮期。戰國時期由於激烈的社會變革引發的倫理意識和審美觀念的變化,使得這一時期的漆器工藝得以迅速發展。漆器的色調以紅、黑兩色為主,其特點是“朱畫其內,墨染其外”。器內塗硃紅,明快熱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紅黑對比,襯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麗,呈現強烈的裝飾效果,器物具有穩健端莊之美。
至秦朝時,漆器的製造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手工業門類。與春秋戰國相比,秦代漆器製作更為規整、精美,器形、品種豐富,產量增大並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階層及各個方面。秦代的歷史雖不長,但秦代漆器在從春秋戰國到漢代的漆器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秦漢漆器的紋飾紅黑輝映、飛揚流動,在給人們以強烈視覺衝擊和無限遐想的同時,更讓人驚歎時人如此豐富、大膽的想象力和嫻熟的繪畫技法。
戰國時期的楚國是使用漆器最為發達的地區,從考古材料來看,只要是戰國時期的墓葬(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墓)多都出有漆器,且都是成套成組出現。楚國漆器的色彩可謂燦若星辰,做工可謂巧奪天工。著名的史學專家張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中說:“北方的中原文化,雄渾如觸砥柱而下的黃河;南方的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峽而出的長江。”作為:“清奇”的楚文化,其“清”可謂之藝術的浪漫之清雅,其“奇”應為神秘和博大。這裡的清奇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楚國漆木器所表現出的藝術特徵。
從考古學文化來看,楚國漆木器完全擺脫了商周時期青銅器那種森儼恐怖的藝術特徵,而是以奇特的造型,無拘無束的充滿個性的想象、誇張;塑造出富於奇思妙想、光怪陸漓的藝術形象;同時飛揚飄動紋飾,配上豔麗繁富的色彩,形成對比強烈而又整體和諧藝術個性,楚國漆器可以說每一件無不洋溢著一種浪漫的激情和精神活力。楚國漆器所表現出的特徵與《離騷》具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相互應襯,如果說《楚辭》是楚文學的代表作品,那麼楚國漆木器就是楚考古學文化的精典。從考古發掘來看,現在發掘楚墓近萬座,一般都有漆器,多都二百件,少者數件。出漆器較多的墓葬一般是地下水位較高地地區,如洞庭湖沿岸地區,其中最有名的要數湖北荊州,這一地區出土量大,儲存好、數量多、品種全,是楚國漆器的集中出土區域。
楚國漆器的制用方法。楚國漆器製作中木胎、夾苧胎、皮胎、竹胎、骨胎、銅胎等多種,以木胎數量最多。胎做成後就進行上漆,再在漆上面畫上花紋。屬於描漆漆器,凡所出土的漆器均採用的是這種描漆工藝。有的還在上面該上符號或是寫些文字。
楚國漆器的種類非常豐富,可達到六、七十種,它包括了當時的生活用品的盒、豆、盤、奩、壺、杯、耳杯、筷子、梳、篦、俎、虎子;傢俱類有幾、案、臥床、枕;文書工具類有文具盒、毛筆、削刀鞘等;樂器有鼓、虎座鳥架懸鼓、鳥鼓架、鹿鼓、琴、瑟、笙、排簫;喪葬用品有鎮墓獸、羽人、虎座飛鳥、鹿座飛鳥、臥鹿、棺、苓床;兵器有劍及一些附件物品,總之楚國漆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還在棗陽九連墩M2出土了大量的漆禮器,這是楚國漆器中極為罕見的。
楚國漆器的裝飾花紋也極為豐富多彩,以精工製作與瑰麗而聞名,客觀存在的花紋是用寫實與誇張變形兩種手法來描寫的,主要龍紋、變形鳳鳥紋、虎紋、幾何紋、捲雲紋、三角形紋、菱形紋、方格紋等等,採用線條相互勾勒交錯,構成各種各樣的圖案。
楚國漆器的色彩非常簡單,基本色彩只有紅、黑二色。據學者解釋為何就崇尚這二種色彩的原因,是由於楚人崇鳳,楚俗尚赤。崇鳳,因為楚人以為鳳是其先祖祝融的化身;尚赤,也與楚人先祖祝融是周朝“燔燎”,所謂“燔燎”就是祭天時主管火的官。所以楚人崇尚紅色。楚人在紅與黑二種基本色調基礎上再敷陳五彩即紅、黑、黃、褐、藍、綠形成五彩。將這些顏色交匯融混,做出一件件鮮豔無比有藝術品。
漆器並非楚人獨有,但唯其使人仰瞻,無論是觀其形還是品其意,無不使人歎為觀止。楚國漆器可以每件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我們將楚國漆器的藝術特性簡單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藝術特性之一:實用與觀賞的完美統一
訖今為止考古發掘出土的楚國漆器有數萬件之豐,在這些漆器中大多為使用器,即為日常生活中實用的物品,但楚人就是利用這些普通物品創造出了一件件藝術珍品。如漆豆是一件常見的器物,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果品盤,在考古中也很多見,通常造型簡潔,是一件常見的實用器,但在江陵雨台山的一座墓出土了一件彩繪的,形是鴛鴦漆豆,這件豆由二部分組成,上為蓋下為盤,但蓋和盤組合在一起就成一隻側視的鴛鴦,若將其放在几案上,這隻鴛鴦會悠閒、靜謐面對著觀賞者。鴛鴦下部由一線型挺拔秀美的圓形底座承託,造型單純洗練,彩繪色彩斑讕,這是一件既具有實用功能,又是一件極高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又如曾侯乙墓出土的漆鴛盒,全身雕成一隻鴛鴦,造型較雨台山鴛鴦豆更加切一近自然物件。從其器身全部雕空,背上一方孔且置一浮雕夔龍紋方蓋的設計。從其造型的生動靈巧,模似自然物件又不侷限於自然物件的藝術思想,以更為巧妙的是鴛鴦頸下有圓形榫插入器身,頭可轉動,再配以奇妙的花紋,和腹部二側的漆畫,我們完全可以將其作為一件近似完美的藝術作品。
楚國漆木器大多數是以自然界的物件為創作主體,所以這類文物極為豐富,它們都充滿生活情趣,其創作的主旨雖為使用但並非完全為了使用,而是融使用、情趣和觀賞於一體。如包山大冢出土的鳳鳥雙連杯和鳥首銜珠帶流杯,器形為仿生設計,造型生動活潑又別出機杼,雙連杯設計為一鳳鳥展翅,雙翅負雙杯,二杯有孔相通,以鳳尾作柄以二隻小鳳為足。這是一件新婚夫妻喝交杯酒時所用的杯,一鳥雖負二杯,但其內因孔而對流或說是酒可對流,飲者可以自由,以免不能飲酒者難看。這一設計實際上為了強調情趣而又沒有放棄使用功能。
最具代表意義的作品為包山二號墓出土的配有《車馬出行圖》漆奩,此奩為圓形、直壁、平底、夾苧胎。整個器物由蓋和身兩部分組成,以子母口扣合。其用途是放置些小件物件,如女人的化妝品等。奩內壁髹飾以紅色漆,外壁髹黑漆後繼以紅、黃、藍、棕色大漆彩繪。蓋頂繪兩組鳳鳥紋,蓋壁繪一幅出行圖。腹壁處繪幾何形雲紋,腹底外圍有一組二方連續的“丫”字形幾何紋樣,其間填有云紋圖案。該件文物高不足五釐米,周長約六十釐米。它的奇妙之處在於奩周繪有一幅漆畫,畫面由硃紅、棗紅、熟黃、棕黃和翠綠等幾種顏色描繪出車四架、馬十匹、各種人物二十六個、樹五棵、大鳥九隻、犬二隻、小豬一隻。畫面人物或昂首端坐,或俯首倚立,或揚鞭催馬,或急速奔跑,俱神態逼真,配已輕揚的柳枝,空中的雁行,奔跑的小豬小狗,使整個畫面豐滿,彩繪交相呼應,多而不繁,使這件器物顯得既光彩奪目,又典雅莊重。這也是一件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明顯可以看出,製作者是考慮到人們在使用之餘去欣賞到這充滿生活情趣的畫面,更為獨具匠心的是,奩是圓形的,這幅畫是畫於奩的外壁,這使人從任何角度都可以欣賞到這幅畫,可見幾千年前的作者是費盡了心機的。
-
3 # 使用者991424981709
楚式漆器”是中國“漆器”工藝的高峰,“楚式漆器”成熟於春秋戰國時期,現存有三大類,榫卯木雕類、金漆盆盤類、瓜果甲骨胎類。楚地漆器通常是以黑漆為底,紅漆或彩漆畫紋。其它顏色如黑、紅、金、銀、黃、綠、藍、赭、灰等各色油漆常見於漆器的裝飾上。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代表品種有鳳鳥蓮花豆,虎座鳳架鼓等。
回覆列表
虎座鳥架鼓"。它出土於荊州市江陵縣的楚國墓葬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件漆器由兩隻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臥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隻長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鳴鳳,背向而立的鳴鳳中間,一面大鼓用紅繩帶懸於鳳冠之上。通體髹黑漆為地,以紅、黃、金、藍等色繪出虎斑紋和鳳的羽毛。全器造型逼真,彩繪絢麗輝煌,既是鼓樂,也是藝術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這一鳳與虎的組合形象中,鳳高大軒昂,傲視蒼穹,虎卻矮小瑟縮趴伏於地,反映了楚人崇鳴鳳、嚮往安詳的意識和征服猛獸、不畏強暴的精神。
這件漆器是由“老漆”製作的,步驟是先選好木料,再製胎,再以豬血、磚粉塗縫,磨光,然後開始塗天然老漆,磨了再漆,漆了再磨,反覆多次,最後用手掌蘸麻油在漆面上推出光澤,用這種方法制出來的成品,漆光閃閃,映影如鏡,所以歷練兩千多年仍栩栩如生。
虎座鳥架鼓
對於漆器,我是個外行。面對虎座鳥架鼓這件國寶,我並沒有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直到後來我在博物館的另外一個展廳,看到了一隻戰國時的楚國漆鐲,才將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這件漆器吸引我的,並不是它的做工有多麼的巧奪天工,或者它的材料有多名貴,而是上面美麗的圖案吸引了我。與其說它是漆器,倒不如說是一幅藝術畫。
這是一對套在手上的手鐲,黑色為底,間以紅黃藍三色裝飾。它是先用黑漆打底,再根據條紋將貝殼鑲嵌在手鐲上,再將各色漆捺上去,最後以黑漆再次打磨拋光而成。這付手鐲被博物館命名為“仙琚”,意思是像仙女的裙琚,飄然靈動,色彩斑斕,讓人留連忘返。
漆器“仙琚鐲”
荊州在戰國時期屬於古楚國,而楚國的漆器又是戰國時最有代表性的。楚國漆器是楚文化的載體,其精髓便是楚地的巫文化。所以楚國漆器受到楚地巫文化影響很大,它的設計風格充分展現了楚地盛行的巫文化,是原始宗教和巫術以及楚地文學、音樂、藝術的融合。
在楚國漆器中,出現最多的圖案是鳳鳥。鳳是楚人的圖騰,也是真善美的化身,也是楚地人民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楚國的鳳鳥大多長頸高足,氣度非凡,身上遍佈各種花卉裝飾,使得楚地漆器有著空靈透剔、剛柔相濟的藝術特徵。
鳳鳥紋漆盒
楚國地處亞熱帶溼潤氣候,土壤肥沃,降雨充足,山林之中漆樹遍佈,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正因為楚地資源優裕,為漆器的大批次生產提供了可能,所以楚華人不論貧富和地位,家中都流行使用漆器,所不同的是工藝和材料而已。可以說,漆器是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與他們的生活是分不開的。
相對於戰國的其他幾個國家,楚國是開發得比較晚的。楚國的國君自己都承認“我蠻夷也”。正是因為文化比較落後,所以楚地對於神鬼之說更加信奉。楚華人認為自然界是存在神秘的力量的,這種神秘的力量會影響到世上人的命運,但是這種神秘的力量是可以透過一定的方式溝通的。用來溝通神秘的超自然力的法術和技巧,就是楚人的巫術。
巫術是個很大的概念,並不等同於迷信。實際上,巫數是一種原始的宗教,包含了早期的科學、文學、音樂舞蹈、醫學等許多領域,是一個泛文化的綜合體。它來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和對鬼神等超自然能力的崇拜,貫穿了整個先秦社會,甚至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仍有頑強的生命力。
楚地巫舞
作為楚國文化的代言人,有人認為屈原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巫師。他的《離騷》和《九歌》中充滿了對巫術、鬼神的描寫,塑造出了許多鬼神的形象,充滿了對神鬼的讚美和期盼。實際上屈原自稱“帝高陽之苗裔”,是顓頊之後,而顓頊正是神話中半人半神的人帝。顓頊曾對原始巫術做過革新,設立了專門的巫覡,制定了巫術的禮儀,將巫術從個體無序的混亂狀態調整為規範有序。而“顓頊”兩個象形字正是畫著一個帶著三尖冠的巫者事神的形態,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屈原的祖上就是巫師,甚至他的家族是楚國世代的巫師。
連屈原這樣偉大的詩人都信奉巫術,那些楚國的凡夫俗子就更加相信了。在這種全民信巫的社會背景下,楚國出產的漆器自然會帶有巫風巫情。在工匠們的創作中,將巫文化與楚國的審美文化充分融合,使得漆器產生的質變,不再是單一的生活用器,而是一種帶有文化符號的工藝品。
屈原
作為楚國漆器的代表,楚國鎮墓獸是楚墓中常見的隨葬器物,也是楚漆器中造型獨特的器物之一。它外形抽象,構思譎詭奇特,形象恐怖怪誕,具有強烈的神秘意味和濃厚的巫術神話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