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62851551830

    .日本雷達的起源

    當英國德國正在海峽兩邊開始雷達和早期的電子戰時,日本人卻在當時秘密發展起自己的雷達系統。

    雖然二戰中日本的雷達比英國和德國的同類產品效能上要落後,但是日本國內當時並不缺乏一流的技術專家和電子工程師,這些人在1939年就研製成功效能相當可靠的空腔磁電管(10cm波長,英國也才在40年研製成功,但是馬上應用於雷達並實戰)但是軍方領袖們卻醉心於傳統“武士道”精神,對新式技術不感興趣,傾向於紀律,盲目的勇氣,犧牲精神可以戰勝一切。另一方面,島國的有限的資源在高技術裝備投入上也限制了當時日本人的幹勁。

    日本海軍和陸軍之間的不良競爭也加劇了這一問題,他們的相互爭吵有時比盟友納粹德國的海空軍種的競爭還要激烈。由於日本陸軍最初師法德國威廉時代的陸軍,而海軍開始就師法英國皇家艦隊,兩者就都有一些各自守舊的傳統,而不象新興起的美國那樣重視新式科研技術。

    在30年代末,日本軍方出於反空需要開始開發一種無線電探測系統,是日本最早的反空雷達的雛形,它工作在7.5 to 3.75 m / 40 to 80 MHz。這套系統是固定安裝的,只能探測在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狹窄波束內的100多公里內的飛機。這套系統被命名為"IJA Type A"(帝國日本陸軍用 typeA 型探測器)在1940-41年間在本島少量部屬,改進後幾年內部屬了100多部,甚至在中國沿海也有。(就是相距100多公里兩端,一端是無線電波發射器,另一端裝接收器,飛機在兩端間的無線電波束中時,接收器會有異常訊號,連飛機距離都測不了,只能知道有飛機在這條線上,比雷達還要原始的多,軍用價值很有限)

    但是日本在新式的更精確的脈衝雷達方面進展緩慢,於是找到了軸心盟友納粹德國。在1941初,日軍方技術人員訪問德國來交流各自技術發展。只得注意的是,日本海軍和陸軍各自派出自己的技術小組,並且他們的行程安排上也沒有一點溝通和合作,德華人分別接待了2次相同目的的訪問團。

    當這些人到達德國後,德日雙方也沒有誠懇的態度來交流技術。德華人雖然讓日本人考察了Wuerzburg防空預警雷達一段時間,也看到了新式Freya雷達,德國很本不告訴他們Freya雷達來做什麼,同樣日本人也沒告訴德國他們研製成功了微波空腔磁電管。似乎德華人也認為日本人沒有什麼在他們面前值得一提的東西,日本人也許也是這麼想,“德國這方面也許早領先我們了”

    到了41年夏季日本人回國了,同時日本海軍也收到盟軍艦隻裝備雷達的情報,當專家們回來後,海軍開始發展自己的雷達系統。這些專家很快就研製出一臺脈衝雷達的原形,工作在4.2 m/ 71.4 MHz,在這年秋季,一種編號為"IJN Mark I Model 1"地面安裝反空預警雷達開始投產,工作在3 meter / 100 MHz 。脈衝寬冉銑ぃ?0微妙-30微秒之間,脈衝重複頻率在530 -1250 Hz之間可調, 最大功率5KW,最大距離145km。戰爭期間一共有80套生產出來。

    (每秒種產生的觸發脈衝數目,稱為脈衝重複頻率,以PRF(Pulse-Recurrence-Frequency) 表示。

    兩個相鄰脈衝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為脈衝重複週期,用T表示,它等於脈衝重複頻率的倒數)

    有點要說明的是,東方和西方命名上的不同,二戰日本海軍的雷達分類中,"Mark I" 1開頭為陸基防空雷達,"Mark II" 2開頭為艦載雷達,例如21號,23號是海軍,13號原為陸基雷達,後來也在軍艦上用了,"Mark IV"4開頭為火控雷達,"Mark VI" 6 為機載雷達。

    日本海軍的Mark I Model 1 型系統開始只是個粗糙的雷達原型,後來改進出艦載防空水面搜尋雷達為“IJN Mark II Model 1”21型雷達,大約裝備了80套。21型工作在1.5 m / 200 MHz 脈衝持續寬度10 to 30 ms,脈衝重複頻率為500 to 1,100 Hz,最大發射功率5 kW。不走運的是,由於戰時的製造工藝問題,21號在艦上使用時可靠性不好,在不良海況時很糟糕,日軍操作員對此反映很惱火。

    與海軍在同一時間裡,日本陸軍也獨立發展了自己的新式雷達,剛開始的原型很不適合野戰使用,但緊接著出現了"IJA Tachi 6"對空預警雷達,工作在4 m / 71.4 MHz,它的發射波束很寬,和英國早期的雷達相似,發射波束掃過幾個豎直面,接收器活動在3-4個方向上來接受反射回來的訊號。

    Tachi 6 的脈衝寬度為25-35ms,最大功率10-50kw,脈衝重複頻率為500 -1000 Hz,最遠作用距離300km。一共造了大約300臺Tachi 6 雷達,1942年開始服役。

    日本陸軍的雷達編號有點混亂,"Tachi" 是個合成詞,“Ta”代表Tama技術所,"chi"來源與日語中的“大地”一詞,一起表示為Tama技術所制地基雷達,相應的,"Tase"表示是船載雷達,"Taki" 表示陸軍機載雷達,當然陸軍沒有去專門開發船載雷達,但是陸軍卻造過自己的戰船和潛艇,編號"Tase"就是在這時有了用途

    太平洋戰爭中的日本雷達技術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後,日軍開始對原英國,荷蘭,美國在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發動全面進攻,隨後開始威脅新幾內亞和澳洲,在這場侵略進攻狂潮中,日軍還在新加坡繳獲過的英國 GL-type 雷達系統,在菲律賓的美軍小島上繳獲了美國的SCR-268,還有一部被破壞的SCR-270雷達。

    日本陸軍在生產IJA Tachi 3"型雷達時開始使用標準化部件。它工作在3.75 m / 80 MHz,脈衝寬度1-2ms,功率50kw,PRF(脈衝重複頻率)1000-2000Hz,最大距離40km。在Sumitomo造了共150套,1944初開始服役。

    Tachi 3雷達系統首次結合了由日本人發明的“八木天線”,發明者Yagi 博士也參與了最早的"IJA Type A"(帝國日本陸軍用 typeA 型探測器,前文中介紹,比雷達還要原始的多)的研製。

    另一方面,海軍利用繳獲的美軍SCR-268雷達,仿製出"IJN Mark IV Model 1" 41號防空火控雷達系統,工作在1.5 m/ 200 MHz,脈寬為3ms,功率30kw,PRF為2000hz,作用距離48km,隨後改進為"IJN Mark IV Model 2" 42型雷達,效能和前者相似,只是PRF改為1000 Hz。日本一共生產了幾白套該型系統。

    日本陸軍也從繳獲的SCR-268派生出自己的一系列雷達分別為"IJA Tachi 1", "IJA Tachi 2", "IJA Tachi 4",全部工作在1.5 meter / 200 MHz波段,但是仿製的效果很差,日本人很不滿意,僅僅生產了少量。戰爭後期,陸軍終於由"IJA Tachi 4"成功改進出可靠實用的"IJA Tachi 4"。

    同時,海軍和陸軍都從自己的早期的固定的雷達系統派生出新的雷達。海軍的Mark I Model 1 都改進為更輕的可移動部署的"IJN Mark I Model 2"工作波段也改為1.5 meter / 200 MHz,在43初就達到300套的數量。到了1943年生產了更輕的"IJN Mark I Model 3"雷達,當年就生產出上千套該型雷達,工作在1.5 meter / 200 MHz波段。(13號雷達轉動是用手動操作的,天線構造也很簡單就是一個“豐”字型架子)

    與海軍的進度非常一致的陸軍也在43年由42年出的“Tachi 6”系統推出自己的可移動部署的“IJA Tachi 7”系統(3 meter / 100 MHz),生產了60多套。在44年就又研製生產出400套更加輕便的"IJA Tachi 18"系統,工作波段與前面型號一致。

    這些雷達除了比先前的型號要更輕便外,其實效能上美多大改進。大概相當於英華人在40年使用的“MRU”("Mobile Radar Unit)"),即盟軍方面最早使用的可以移動雷達系統。

    然而在日本開發成功磁控管這一點上,卻是領先於盟軍的,海軍方面發展出自己的10cm/3GHz的微波磁電管專門在自己的戰艦上使用。"IJN Mark II Model 2" 22號雷達最早在42年就開始試用了。“Kongo 金剛”,“Haruna 榛名”,“Hyuga 日向”在42年10月開始裝備,是最早試用22號雷達的日軍戰艦。

    對比先前的21號長波雷達,日軍一開始就對22號相當滿意。大約有400套22號雷達廣泛應用於海軍的各種平臺上。

    22號雷達最大功率為2KW,脈衝寬度2-20微秒,脈衝重複週期PRF為2500HZ,對大型艦船的探測距離可達35KM(22英里)。它有2個喇叭裝的發射器和接收器天線,不使用PPI顯示器,日本在2戰中就沒有使用,德軍已經研製成功並投產了,但是馬上投降了,沒有能在21型潛艇上實戰。這樣子就大大的限制了22號的作用的發揮。

    日本人也研製出了輕量型的長波雷達,如海軍的“IJN Mark II Model 4”(1.5 meters / 200 MHz),準備在小型艦隻和潛艇上使用,似乎沒有大量裝備。

    在太平洋戰爭的頭一個月裡,美華人遭到慘重的失敗,以至於非常擔心是否日軍雷達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直到42年7月海軍陸戰隊在瓜達爾卡拉爾島登陸後才開始慢慢放心了。登陸非常的輕鬆,讓美軍對後來的戰局發展有了點錯覺。陸戰隊上陸後很快繳獲了一步日海軍的“IJN Type I Model 1 “ 11型雷達。這個戰利品令美軍有點驚訝,因為幾乎沒人提到過日本人已經裝備了雷達。拆卸後運到美國本土,NRL(海軍實驗研究所)的專家發現這部雷達還很粗糙,即使於美軍早就裝備的SCR-270 和 CXAM 雷達相比也是如此。

    被動的無線電接收機馬上在美軍艦隻潛艇飛機上廣泛裝備來搜尋日軍的雷達訊號。42年3月專門一架改裝的B24裝備各種訊號接收器包括一些還在實驗中的新式裝備,在日軍控制的島嶼和阿留申群島附近進行搜尋活動。結果認為有兩種海軍11號雷達的訊號存在,有一種非常象美軍的SCR-270長波雷達。改裝過的PBY飛艇開始偵察活動後,更多型號的日軍雷達立刻就被發現了。

    潛艇的偵察被證明與空中的行動一樣的有效,而且由於敵軍很少意識到美軍潛艇在附近,經常不關掉雷達發射機。但是在43年以前沒有發現新的日軍雷達訊號。雖然有傳說日軍有機載搜尋雷達,但是這時日軍航空兵還沒有正式裝備。

    好訊息在43年底不斷出來,在誇賈林環礁上繳獲了第2部日軍雷達後,在44年2月美軍繳獲到有關日軍幾種雷達效能的檔案,美華人這時開始對22號艦微波雷達感興趣起來。接下來在春季和夏季的作戰中得到更多日軍雷達的資料,還繳獲了幾部完好的日軍雷達。

    2.日製313雷達

    工作波長2米左右,是日本造的一種木質天線雷達。二戰時日本也將這種雷達架于軍艦的甲板上,執行對空警戒任務。天線上下四行、左右兩排共8個半波振子,每個半波振子後四分之一波長有一不饋電的半坡銅管作反射電波用。這些振子經絕緣子固定在木板做的支架上。用木板做成截面為正三角形的木柱作為天線柱支撐振子振面。最高振子離地約8米,在天錢柱離地0.8米有3個120度放置的手柄供操縱員轉動天線用。手柄下是一沉重框架套在木柱外,起支撐天線不易倒的作用。木柱穿過屋頂或帳篷處有圓環,對內扣住轉動的三角木柱,對外連線屋頂或帳篷頂固定天線。各振子間以交叉饋線連線,用平行雙饋線從最下一對振子,直接連到發射機與接收機的收發開關上。饋線沒有轉動交連,天線不能連續360度旋轉,只能來回轉動。

    3.四號二型電波探信儀

    名稱 仮稱四號電波探信儀二型改二

    目的 陸上用対空射撃用電探

    完成 昭和19年10月

    波長 150cm

    尖頭出力 13kw

    測定法式 等感度法

    送信機発振迴路 環狀配置平行二線式

    受信検波管 UN-954

    送信真空管 TA-1054

    空中線形式:送信 複合八木・宇田アンテナ2×4

    空中線形式:受信 複合八木・宇田アンテナ2×4

    最大有効距離:編隊 40km

    最大有効距離:単機 20km

    最小有効距離 0.6km

    測距精度 0.05km

    測角精度 1.0度

    重量 5000kg

    製造 住友、日本音響、日立

    製造臺數 6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繁星春水一到四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