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心xv

     在拍攝新聞或其他外景時,一般要使用直流電池作電源。拍攝前應把所需電池充好電,並多帶幾塊備用。

      按說明書二塊 NP-1B 電池 M3A 攝像機可工作一小時,一塊 NP-1B 電池可供 DXC-537 工作一小時,但有時由於電池使用時間長,蓄電能力下降,可能不會用太久,要根據經驗,做好準備,較遠的地方拍攝應帶上充電器。室內拍攝,時間較長,位置又可固定不動,可用交流供電。

      當電池不足時,尋像器上的 “ BATTRY ”會閃爍告警。當繼續使用到低於一定值時會自動關機。

      2. 話筒:

      有時在拍攝新聞節目或課堂實況錄影情況下,需要同期錄音,就要使用話筒。

      攝像機與被攝物件較近的情況下,話筒可以直接安裝在攝像機上。

      話筒也可以由採訪者拿在手中,為了便於活動,需要一根長電纜線(話筒線)。要注意話筒的位置。如果是會議或課堂實況,話筒也可固定在被攝人物前,這時需要支話筒支架。

      有些攝像機機內沒有話筒電源,如 M3A ,這時必須用話筒電池,原裝的 C-74 話筒電池較貴,可用鈕釦電池代替。注意安裝時,不要讓彈簧與正極接觸。開啟話筒開關,紅燈亮一下,說明正常,否則要重新安裝。

      現在有的攝像機內有內藏話筒,也可以外接話筒,並且有話筒電源,使用時較方便,只要把話筒電源開關開啟即可。

      3. 攝像機電纜。

      連線攝像機和錄影機的多芯電纜有 14 芯, 26 芯等,不要忘帶,最好能檢查完好。用影片線、音訊線連線,則用手動控制錄影機的啟停。

      4. 三腳架。

      在教學片或其他專題片拍攝中,最好使用三腳架,這樣拍出的影象更平穩。新聞一般不用。要帶上與攝像機配套的託板。(三腳架高度的調整,水平的調整,水平、垂直轉動的鎖釦)

      5. 錄影機及磁帶。

      錄影機也需要電池,要準備充分。磁帶要夠用。並注意檢查是否帶防抹安全帽。如果無安全帽,則錄影機不記錄。最好在出發前試錄一下。

      6. 彩色監示器。

      為了保證拍攝畫面色彩的正確,有時需帶上一個便攜小監示器,以檢查錄製的效果(如《愛的奉獻》中夜景)。一般情況下可不用。

      7. 照明裝置。

      新聞燈有直流供電和交流供電兩種。直流供電時間短,交流供電的使用起來不方便,需要用電纜盤。注意電纜盤上的插頭最好是活動的,以防有些插座插不下去。

      行前應檢查新聞燈管是否損壞,如到遠的地方,應帶上幾支備用燈管及保險絲、電工工具。

      注意不要把電源接錯,打燈時按順序開關,開啟時不要對著人。

      (一)攝像機的調整

      用電纜線把攝像機與其他裝置連線好,並裝好電池,或連線好交流結合器。然後開啟攝像機的電源開關,拿下鏡頭蓋, 10 秒鐘預熱後(管式攝像機)再把預熱開關開啟,這時尋像器上會出現影象,可以對攝像機進行以下調整工作:

      1. 聚焦的調整:(前聚焦和後聚焦調整)

      為了確保攝像機在變焦過程中,從廣角到攝遠之間,均能使景物的影象清晰,需要對鏡頭的焦點進行調整。

      有時會發現,前聚焦調節清晰了,可當拉開之後,景物又變得模糊了。這時就需要調整後聚焦。調整後聚焦的步驟如下:

      1 )西門子星卡放於是 5 米遠(或用其他物體)

      2 )光圈開至最大。

      3 )鬆開後聚焦環緊固螺絲。

      4 )先把鏡頭推成長焦,調整前聚焦環,使影象清晰。

      5 )把鏡頭拉開到最短焦距(廣角位置),調整後聚焦環,使影象最清晰。反覆調整 2-3 次,直到鏡頭在長焦和短焦時影象都清晰為止,最後鎖定後聚焦環螺絲。

      後聚焦調整好後,不換鏡頭,一般不必重新調整。作用時興需調整前距焦環,使影象清晰就行。採用 “特寫聚焦法”,即推成特寫用聚焦環調節清晰後,拉開並至其他景別時影象仍然清晰。

      2. 選擇濾色片。

      攝像機中設定了多種濾色片,以適應不同色溫的光線條件。一般都可以從轉盤附近的機身上找到濾色片所對應的色溫條件。

      如: 1 號 32000K 用於室內燈光條件;

      2 號 56000K+1/4ND 用於晴天日光, ND 為中性濾光片透光率為 1/4 ;

      3 號 56000K 用於陰天條件;

      4 號 56000K+1/16ND

      色溫片的作用是把不同光源的色溫轉變為 32000K ,滿足攝像機白平衡調整的要求。

      選擇濾色片要根據光線的情況及時調整。否則影象的白平衡調整可能就不能進行,使影象出現偏色。

      在室內情況下,如果不用 3200K 新聞燈,而是自然光線或者是日光燈則應選擇 3 號,否則白平衡調不好。但有時室內過於黑暗時 , 在 2 或 3 出現“ LOW light ”的告警指示,這時也可放在 1 號位置調整,以提高訊號質量。

      3. 調整黑、白平衡。

      選擇了合適的濾色鏡之後,就可以進行黑、白平衡的調整了。調整的目的是為了在拍攝黑、白物體時,使三路基色電平相同,電視熒光屏上重現出正確的白色。同時,白平衡調好後,其它的顏色也就能得到準確的還原, Y=0.3R+0.59G+0.11B

      方法如下:

      1 )首先找一個白色物體作為調整的標準。可用標準調整卡,或其他白色物體,不要用摻有藍色熒光粉的白紙或物體作標準。為了保持一部片子色調一致,最好始終用同一白色物體作標準。

      2 )白卡置於被攝物的位置處,並注意不出現反光點。

      3 )攝像機對準白色物聚焦,並使白色充滿畫面。

      4 )搬動一下自動白平衡調整開關鈕自動調節開始,約 2-3 秒鐘,尋像器上出現“ WHITE OK ”表明白平衡調好。如果出現“ NG ”表示未調好。會出現一些提示資訊。可能原因有光線太暗,或者物體不合適,或者濾色片選擇不對。

      在調整前還應檢查把白平衡選擇開關( BRRS/AUTO/PRESET )置於自動( AUTO )位置,當這個開關置於預置( PRESET )位置時,不用調整。機器本身已設定好,是按 3200K 的色溫條件。一般用於在來不及調整,並且用 3200K 新聞燈的情況。在室外也可用這一位置,濾色片要置於 5600K 位置,偏色也不大。

      5 )把開關撥向相反的位置(向下)自動黑平衡就開始工作,此時光圈先自動關上,然後電路再對黑平衡進行高速幾秒鐘後,尋像器上出現“ BLACTK OK ”字樣,表示黑平衡調好,並存入記憶電路,注意光圈的方式要處於“自動”位置(否則無法調黑平衡)。

      6 )通常黑平衡調節會影響白平衡狀態所以調完黑平衡後,應再調一產次白平衡。即白→黑→白平衡。有時也可以省去第一次白平衡,直接先調黑平衡,再調白平衡。

      黑白平衡的調整也可由攝像機控制器 CCU 來調節,分為“預置”“自動”“手動”三檔,手動調節黑白平衡可使畫面偏色,以達到某種特殊的效果。

      自動黑白平衡的調節資料,可以記憶一段時間,所以在拍攝條件不變,兩次拍攝間隙時間不長的情況下,可以不用再調整。

      但如果變換拍攝場所,(如由室內到室外),則需重新選擇濾色片並調整黑白平衡。

      有時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白平衡故意調偏,也可以透過改變濾色片來實現,如為了使拍攝出來的影象色調偏紅(暖色),可以先在 1 號位置( 32000K )調整好白平衡,然後濾色片撥至 3 號位置,這時畫面就會偏紅(為什麼?)反之如果在 3 號位置調好白平衡後,再把濾色片撥至 1 號位置,則畫面就會偏藍。

      注意:

      1 )白平衡調整時 , 選擇方式開關應在“自動”位置。

      2 )可以利用“預置”白平衡,但要選擇相應濾色片。

      3 )每換一光線條件要重調白平衡。

      4 )利用白平衡故意偏色可獲得某種特殊效果。

      4. 調整光圈。

      攝像機的光圈調整有兩種方式 “自動”和“手動”,一般情況下,使用“自動”光圈。能夠保持合適的進光量,得到規定的輸出訊號強度。

      有時用自動光圈拍出的影象也不理想,由於自動光圈是根據影象的平均亮度來確定光圈值的,所以當景物反差大時,畫面個別區域太亮,這部分的電平超出影象標準 0.7 伏的 15% ,形成“開花”現象。

      如有較亮的物體進入畫面時,畫面平均亮度增大,導致光圈縮小,使畫面中的環境變暗。講課教師穿太白的衣服時,光圈收縮,使整個背景及人臉部變暗,所以要避免主講教師穿著太白太亮的、易反光的服裝。

      新聞拍攝中,也常遇到逆光拍攝的情況,如坐在視窗前的人,正常拍攝採用自動光圈則人臉部很黑。可在自動光圈基礎上,改用手動再加大一檔光圈,以提高人臉部的亮度 , 當然這時背景就會一片亮。

      再如畫面中主體面積較小又較亮 , 而背景較暗,自動光圈下,光圈按平均亮度測光,光圈開的較大,使被攝主體失去層次。如拍攝月亮,這時最好採用手動光圈調整,保證月亮的層次清晰,天空黑一些也無妨。

      檢查光圈是否合適的其他方法有:

      1 )斑紋開關:在尋像器中的影象上亮的部分疊加上斑紋,可根據斑紋的多少來決定光圈的大小。

      2 )影片電平線:尋像器中顯示影象電平。

      3 )波形監示器:可顯示影象的波形調整光圈,使大部分影象電平在 500mv 左右,個別較亮部分電平不超過 700mv (以清隱電平為基準)。

      4 )用監示器:邊看監示器邊調整光圈直到影象無開花現象,又不至太暗,影象的層次豐富、清晰為止。

      5. 中心重合調整。

      現代攝像機一般都採用自動中心調整。調整的方法如下:

      1 )用自動中心卡 P53 1-42 。將此中心調整卡置於一定光線下,對準充滿畫面並聚焦清楚,然後向上撥動一下自動中心開關鈕,電路即自動調整,幾秒鐘後出現“ CENT OK ”字樣,表明中心調好,並記憶下來。

      注意在調整過程中,中心卡不能動,攝像機也不要動。另外要一定照度,聚焦要清晰,否則可能調不好。

      2 )用其他代用物調整。注意代用物要有水平、垂直線條,否則可能調整不好,出現“ CENT NG ”,需另換代用物,最終應出現“ CENT OK ”為止。調整不好時會出現邊緣的彩色鑲邊,影象不清晰。

      中心調整僅對於管式攝像機,對三片 CCD 無此項調整。因為片式 CCD 在工廠已作了精確調整。

      6. 增益調整。

      增益調整是指攝像機影象輸出訊號電平大小調整。一般有 0dB+9dB+18dB 等。這個開關通常應在 0 dB 處,這時影象的信噪比高,清晰度好。

      只有在光線條件不好,出現 “ low light ”指示時,才考慮使用增益開關,置於 +9 dB 或 +18 dB ,但此時影象的信噪比會增大,除非特殊光線情況,一般不用。

      注意增益調節後,最好重調一下黑白平衡。

      7. 總黑臺階電平調整。

      攝像機上一般用“ UP ”“ DOWN ”兩個鈕來調整。用“ DISP ”顯示方式開關,直到尋像器上出現臺階電平“ PESTAL LEVEL ”出現,用“ UP ”或“ DOWN ”調整。用監示器觀察調整結果,使影象有適當的對比度。

      用波形監示器調整時,使黑影象電平比清隱電平稍高 35-50mV 。這時可照顧黑暗影象層次,又兼顧了影象的對比度。也能透過 CCU 調節,應注意透過監示器或波形監示器調節適當。

      總黑臺階電平大時,對比度弱,因為這時黑的物體不黑,變成灰色,整個畫面象罩上一層霧,層次不清。反之總黑臺階電平減小時,對比度變強。灰暗的物體會變的更暗,反差加大。

      8. 同步鎖相調整。

      用於演播室聯機情況,需調節攝像機與特技機的 H 相位與 SC 相位。

      其他調整:

      1 )自動黑電平開關( ABL ),用於室外拍攝,當整個影象都很亮,缺少層次時,可把這個開關開啟,電路使黑電平降低一些,從而提高對比度。

      2 )電子快門選擇開關( CCD 式攝像機) " ,用於拍攝高速物體。重放時在慢放影象更清晰。( 537 清晰度掃描開關,用於拍攝不同場頻的監示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的創業路該往哪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