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山易學堂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實現具體發展目標的過程。傳統的課堂評價是以教師的教來評價學生的學,既“以教定學”,關注的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行為表現,而忽視了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缺乏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等。這些已不再適應新課程的評價要求。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我們要用新課程理念下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把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在數學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一、對學生參與程度的評價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參與,所有教學效果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

    1.學生參與的全面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面向全體,注意自己的評價語言,為所有的學生鋪設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要以各種手段方法,使他們不斷品嚐成功的喜悅,多鼓勵,尤其是對中下學生,以促成其良性迴圈。

    2.學生參與思維活動的深入性。學生不僅能夠參與活動,更能對問題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思考;不僅能夠解決一般的問題,更能夠引發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並主動探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不僅能夠運用一般的解決問題辦法,更能夠發現和掌握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各種思維形式並用,以達到提高和創新的新境界。要敢對書本挑戰,敢對教師講的內容質疑,敢講真心話。

    3.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學生的主動參與,不是光看學生嘴巴動了多少,主要看腦子動了沒有、思維是否處於高度活躍狀態;讓學生主動參與,是指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涉獵知識,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維處於一種活躍的狀態,做到邊學邊思考。二、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全是聽教師的講授,更重要的是須自己去思考、體驗和構建,同時還有同學間的相互交流與影響。

    評價一個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我認為要考慮到以下5個方面的因素:

    1.學生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對所在小組中其它同學負責;

    3.增進合作交流技巧是學生學會合作的標誌,學生要具有良好的分工意識。

    4.學生能夠相互解釋所學東西、能夠相互幫助理解和完成作業;

    5.學生間能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進行有效的溝通。 顯然,具有良好交流合作學習意識的同學,能很好的進行交流與調節,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通常學生在數學課上的情感感受,綜合學生的具體反映大概可以分為:樂趣感、成功感、焦慮感、厭倦感。進一步還會發現以下特點:情感體驗為"有趣"的那些學生中,在學習中顯示出一種興奮,喜歡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數學學習"厭倦"的學生中大多數是數學成績不太好,從而產生對數學的恐懼;雖然對同一個學生來說,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體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而改變,但在一定時期,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學習基本的情感體現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對數學學習而言,學生上述的情感體驗並不是只有一種情感體驗。如覺得數學有趣的同學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產生焦慮的感覺;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雖然可能有不同的情感體驗,但是總是有一種主要的情感體驗。情感與態度是學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流露,結合學生這一階段的心理特點,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的點滴進步,從正面激勵、評價學生,對學生表現出的優點或階段性的成功給予肯定。

    四、對學生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思維活動的強弱,決定一個人的思維品質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獨立思考,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數學思維策略、水平和思維品質。具有思維獨立性品質的同學,不但要善於獨立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且能夠恰當的評價和自覺檢驗自己的思維活動,修正錯誤,不斷改進和提高思維活動的質量;同時還要善於評價別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做到對於結論性的東西,不盲從、不輕信,有獨立見解。另外,數學表達能力是學生能夠準確、合理地運用數學語言表達(無論是口頭的描述、藉助紙筆或是透過演示)自己思維、對數學的認識的能力。這是評價學生數學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因為學生透過解釋自己的思維結果、思維過程、解題策略以及思維受阻的原因和克服方法,能提高自己對這一數學問題的認識;其他同學透過聆聽、提問、思考和補充,受到了啟發,開闊了思路,也培養了批判性思維能力。

    五、具體的評價方法1.特定一節課進行課堂觀察在課堂觀察時,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和情況,而且應關注學生的其它方面。如,學生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怎樣進行推理,怎樣解決問題,如何與他人合作學習,如何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成果,教師透過對課堂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客觀分析,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記錄學生的學習能力並加以判斷,給學生以正確的評價;在每節課後都安排學生對本節課的自評和同學評的環節。

    透過課堂觀察,教師便能及時瞭解學生的情況,從而作出積極反饋,正確的給予鼓勵和強化,錯誤的給予指導與矯正。在進行課堂觀察時要注意兩點:第一,教師應該有計劃地進行。在一節課或一個活動中,教師不可能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全程觀察,應該有重點地觀察幾個學生或所有學生的一個專案。

    第二,教師對觀察物件要作具體的分析,特別要注意激勵性評價,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作出評價。對智力發展較好的學生不要輕易給予表揚,當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解決了比較難的問題或是有創新的時候給予適時表揚和鼓勵,對於這些學生來說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使他們產生後續學習的動力。而對於智力發展較慢的學生,只要他答出簡單問題或只要敢回答問題就應給予充分肯定。2.數學課堂記錄針對本課題,應該著眼在課堂上,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上。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的過程,就是他們進行數學活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有老師的講解、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師生的互相傾聽、與同伴交流的語言、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所學、所思、所得與心理體驗。

    3.作業評價作業作為教學的常規,是教學評價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以往的作業佈置雖然存在很多弊端,單調、重複、機械等現象,但不可否認作業對學生成長、發展過程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價值。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新理念的注入,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對數學作業進行了大幅度改革,把作業分為課內作業與課外作業兩大部分,課內作業以書面作業為主;課外作業,我們遵循了趣味性、審美性、多樣性的原則,將作業融於活動,融於生活。作業形式靈活多樣,口頭作業有說算理、說演算法、說過程等形式;書面作業由基礎性練習。對學生書面作業的評價又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從對作業的態度、書寫及格式的規範程度進行評價;二是從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而且要給學生及時訂正錯誤、再次學習的機會。比如某個學生的作業從態度上看非常認真,書寫清楚規範,但存在一小部分錯誤,教師可以在做錯的地方打上問號或劃上橫線,那麼對他本次作業的評價是:“整潔:甲,成績:良”。學生透過再次學習、及時訂正後,教師應對他的作業進行“二次評價”。此時,對該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評價是“成績:優”,而且作為本次作業的最後評價結果;對於解題方法獨特或進步很快的學生,除得“甲”、“優”外,另加激勵性語言,並定期進行作業展覽或向家長髮表揚資訊。透過作業設定和評價的改革,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到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應用的全過程。作業已經成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這種透過日常的學習過程評價能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引導學生自覺認真地學會學習,讓每個學生都及時地趕上學習進度,不讓學生過遠地在學習上掉隊。使我們的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我們的學生能及時地瞭解自己的作業情況,使我們的學生“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除了以上的方法外,低年級還採取“小貼畫、表揚紅五星 ”等,中高年級還採取“ 設立表揚角”等多種方法進行評價。六、問題與思考 1、評價的內容、評價指標如果固定化,會產生評價的片面性。如何處理,仍是我們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2、如何處理學生互評中出現的問題,如:很在意對方給自己的打分或等級。造成同學間的不服氣等現象。 3、隨著學生認識自我的能力和願望的不斷提高,他們對錶面化、形式化的激勵感到無味,教師轉換成物質上的獎勵,如何看待? 4、教師的評價語言貧乏。這需要教師除了有深厚的知識功底及業務理論,更要深入地接觸學生,細心觀察學生。5、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因人施評,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上。

  • 2 # 蔚來談

    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個人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來體現。

    可以在課堂上跟隨老師學習並理解課本相關知識

    跟隨老師講解以及不斷配合老師做相關知識點習題,能夠掌握課本知識。這是最基本的學習能力的體現,也是最基本的學習要求。

    如果這一點都達不到的話,何談學習能力。那是學習態度的問題。

    可以根據老師所教授課本知識點舉一反三,熟練並靈活運用。

    根據老師教授課本知識點,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解決不同型別難題。這就是學習能力提高的一個具體表現。

    我們都應該知道知識點是固定的,但是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

    可以自學,簡單說就是可以自己看懂並理解老師沒有教授的課本知識。

    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自學能力是每個老師以及家長都希望學生具有的能力。

    可以學習沒有人教授的知識點或者說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其實這一階段不屬於學生所在學習階段應該掌握的學習能力。大部分學生如果能夠達到前面三個階段具有的學習能力,那麼已經很出類拔萃了。

    學習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但是需要跟課本知識點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有助學生更好更深層次的掌握課本知識。

  • 3 # 趙良澤先生

    這個問題問得好。

    方法:1.測驗法,2.回憶法,3.默寫法,4.練習法,5.實操法,6.複述法,7.鑑賞法,8.演練法,9.總結法,10.模擬法。

  • 4 # 穆老師

    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個人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來體現。

    可以在課堂上跟隨老師學習並理解課本相關知識

    跟隨老師講解以及不斷配合老師做相關知識點習題,能夠掌握課本知識。這是最基本的學習能力的體現,也是最基本的學習要求。

    如果這一點都達不到的話,何談學習能力。那是學習態度的問題。

    可以根據老師所教授課本知識點舉一反三,熟練並靈活運用。

    根據老師教授課本知識點,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解決不同型別難題。這就是學習能力提高的一個具體表現。

    我們都應該知道知識點是固定的,但是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

    可以自學,簡單說就是可以自己看懂並理解老師沒有教授的課本知識。

    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自學能力是每個老師以及家長都希望學生具有的能力。

    可以學習沒有人教授的知識點或者說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其實這一階段不屬於學生所在學習階段應該掌握的學習能力。大部分學生如果能夠達到前面三個階段具有的學習能力,那麼已經很出類拔萃了。

    學習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但是需要跟課本知識點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有助學生更好更深層次的掌握課本知識。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東昌芙蕖

    判斷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是強還是弱可以從如下三點去開始

    第一,這個人對學習是不是

    能夠更深入。

    來平等思維教育基地聽過課

    的家長就知道,我在不斷地強

    調深入學習的能力,越是能夠

    深入學習,對問題的把握就

    越透徹,學習能力也就會越強。

    深入學習的能力,是最核心

    的一點。

    第二,持續地不斷自我改變的

    能力。這個意思是發現自己的

    問題,能夠透過自我反省,去

    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有這樣

    能力的人,他的學習能力會很強。

    第三,在他人給自己指出問題的

    時候,能夠坦然、平和地面對,

    並且透過反思,向他人學習、不

    斷改進。這樣的人,他的學習能力必然會很強。

    我認為,以上的三點是最重要

    的,大家可以好好反思上面的三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9年茅臺,誰懂,問一下?